榮光耀
阿德勒說:幸福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我十分有幸接觸到這個能讓人幸福一生的專業(yè)——學前教育。從聽取父母建議學習這個專業(yè)起,由大一新生到碩士研究生,再到入職三年的職業(yè)院校幼兒保育專業(yè)教師,一路走來,學前教育這個專業(yè)讓我收獲頗多。作為曾經(jīng)的一個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我想談談自己對這門專業(yè)學習的一些經(jīng)驗。我想到三個關鍵詞:興趣、認知體系、耐心。
一、個人興趣:專業(yè)成長的原動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凡事都靠自己的意志咬牙堅持,結果可能事與愿違。有些同學雖然專業(yè)理論知識學得不錯,但被一些陌生的專業(yè)技能打亂了陣腳,如有人從小沒學過鋼琴,看著密密麻麻的琴譜感覺心煩意亂,但課程又是自己不得不參加的;還有同學覺得自己四肢不協(xié)調(diào),上舞蹈課還要穿自己很討厭的衣服和鞋子,但為了通過考試只能忍耐。這些情況其實都是正常的,是每名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必經(jīng)之路。
以彈鋼琴為例,對初學者而言,樂理和指法的學習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首先,在內(nèi)容方面,除了關于鋼琴的理論知識以外,我們還可以配合練習一些簡單的兒歌,如從《兩只老虎》開始,然后過渡到《數(shù)鴨子》《春天在哪里》,曲目難度要逐步增加 。對當下兒童感興趣的曲目我們也要格外關注,如當下很多孩子都喜歡唱的歌曲《孤勇者》。如果同學們能在幼兒面前展示該曲,無疑對拉近師生距離、給幼兒樹立榜樣大有裨益,畢竟幼兒都喜歡模仿比自己強的人。其次,在學習方法方面:1.要找準適合自己的學習節(jié)奏。有的同學在琴房一待就是半天,有的同學也許半小時都熬不住,熬不住的同學可以嘗試增加練習的頻率。如同樣是3個小時的練習時長,別人一次完成,我們可以分3次。2.“最近發(fā)展區(qū)”的原理也可以應用到練琴過程中,自己彈得不熟練、老是出錯的地方要尤為注意,試想總是重復著自己熟悉的部分,除了“自我感動”以外,還有什么效果可言?3.根據(jù)《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一書中的“反饋機制”,當我們覺得自己練琴“有所成就”時,千萬不要孤芳自賞,可以先請我們熟悉的人、信任的人聽一聽。多聽聽別人對自己彈這首曲子的評價,這不僅可以突破自己的認知盲區(qū),而且也是對自身膽量的歷練。不僅如此,如參加鋼琴比賽、為班級合唱比賽擔任鋼琴伴奏、輔導鋼琴基礎薄弱的同學等,都是對自己練習成果的有效反饋。
與打游戲、追劇、網(wǎng)購、瀏覽短視頻所帶來的一時快感不同,當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一件事物的趣味并由此收獲信心、沉浸其中時,這種心理體驗就會在我們專業(yè)的其他學習內(nèi)容中悄然蔓延,同學們也將從急于求成的焦慮感、無所適從的虛無感中切身體會到有的放矢的掌控感與學有所獲的踏實感。
二、認知體系:專業(yè)成長的加速器
長期經(jīng)歷應試教育的我們似乎形成一種思維慣性:只要課前認真預習,課上認真聽講,考前復習鞏固,我們就能收獲一個自己滿意的成績,一切“萬事大吉”。帶著這樣的思維慣性,我們繼續(xù)學習專業(yè)知識,繼續(xù)享受著書本知識帶來的便利,我們相信只要學得足夠多、考得足夠好,就能夠站在教育界前輩的肩膀上,自由穿梭于幼兒的生活世界,靈活處理幼兒園工作的瑣碎事務,享受幼兒成長給我們帶來的成就感和價值感。在這之前先要弄清兩個問題:1.對幼兒的研究和敘述能在多大程度上代替幼兒本身?2.我們自身對書本知識的理解是否足夠深刻?
朱家雄在一篇文章中提道:迄今為止并沒有任何一種研究兒童的理論宣稱已經(jīng)讀懂孩子這本書,它們能說的只是站在自己立場上所解讀的兒童而已。由此可見,研究兒童、理解兒童是個永無止境的過程,我們作為專業(yè)學生更需要對這種探究過程持有一顆敬畏的心。事實上,通過對教材的學習,我們可以構建出學前教育專業(yè)的認知體系,但這對我們理解兒童還不夠,我們需要讓這個結構變得“有血有肉”、更“接地氣”。因此,我們需要通過更加多元的信息來擴充書本知識,如幼兒園發(fā)布的課程故事、教改案例,專家學者的最新研究成果,自媒體平臺上的幼兒教師培訓講座等。但面對信息的汪洋大海我們究竟應該如何取舍呢?“觸動”就成了我們最實用的信息篩選器。這里的“觸動”指能觸動我們情緒和心靈的內(nèi)容,具體表現(xiàn)為:1.我們能用自己的語言解釋它,能將其與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事自然聯(lián)系起來;2.當我們在需要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時,能順利回憶起這部分內(nèi)容;3.我們愿意在生活中持續(xù)、自覺地練習或使用它。正如“花草園”的郭佳在《教育為什么需要心靈》一文中所描繪的:“頭腦,是意念的波;心靈,是心的能量中心所產(chǎn)生的精神活動。一個想法僅僅來自頭腦,就像一棵無根的樹,飄忽不定,很容易煙消云散。只有接上心靈,才有了根?!?/p>
三、保持耐心:專業(yè)成長的“潤滑劑”
以下場景大家或許再熟悉不過:父母說別人家的孩子優(yōu)秀,自己家的孩子卻不爭氣。這可以理解為父母對我們成長的高期待、嚴要求,本身無可厚非。只是隨著信息時代的不斷發(fā)展,上述 “比較情節(jié)”被放大,我們也開始擔心自己:害怕自己學得不好、進步太慢,害怕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報。于是要么選擇“躺平”,過一天算一天;要么陷入“低水平勤奮陷阱”,看似學了很多,然而沒有實質(zhì)性改變。
事實上,就算沒有當下滾滾的信息洪流,人們也依舊容易掉入“缺乏耐心”的陷阱,這和道德品質(zhì)無關,僅僅是人的天生屬性罷了。根據(jù)腦科學的研究成果,人的大腦有三重構造:1.本能腦:主管人的本能部分,如食欲、情欲、占有欲等;2.情緒腦:主管人的情緒部分,如高興、恐懼、焦慮等;3.理智腦:主管人的認知部分,如對生活的洞見、對自身成長的反思等。這三者的發(fā)展水平、發(fā)展速度并非“整齊劃一”,如剛出生的小寶寶本能腦占據(jù)絕對的優(yōu)勢地位,如果成人沒有及時滿足其飲食和排泄的需求就會大聲哭泣,耐心程度幾乎為零;3歲的孩子情緒腦開始發(fā)展,但思考問題容易“一根筋”,加上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如果成人沒有及時察覺他們的感受,就會表現(xiàn)出強烈的情緒變化,極易失去耐心;進入青春期的孩子,理智腦雖有所發(fā)展但不夠成熟,思考問題容易理想化、極端化,耐心程度伴隨情緒波動而有較大起伏;成年后,尤其是社會中的精英,理智腦則發(fā)展得更為充分,他們能夠更好地利用本能腦、情緒腦的天性,表現(xiàn)出較高的耐心水平,對問題的思考也更為理性。
當然,僅僅了解人類的天性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掌握一些事物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進而調(diào)動自己的理智腦,讓情緒腦和本能腦“為我所用”。
很多時候我們對事物缺乏耐心是因為看不到全局,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所以總是不自覺地被“急于求成”的天性打亂節(jié)奏。實際上,任何人的成功都離不開足夠的積累,拐點前的成長都是緩慢甚至停滯的,可一旦突破拐點,成長的速度就會超乎想象。只是在信息時代,我們更容易看到別人進入拐點后的成就而自動忽視了他人在拐點前付出的努力和汗水,正如冰心先生在《成功的花》中寫道: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xiàn)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學前教育專業(yè)給予我的感受還有很多,我始終相信:從事兒童教育的人,一定要了解真實的兒童,而了解兒童就是在了解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