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露 蔡建梅
關鍵詞:肖像攝影 時裝與攝影 服裝設計 肖像人群 設計原則 攝影造型
引言
隨著肖像攝影的回流,情緒成為抓住人們眼球的唯一價值點?,F(xiàn)代肖像攝影空間屬于新崛起的高級攝影風格行業(yè),其拍攝服務對象都是以想要追逐真實面孔的東方人群為主體,市面上的肖像攝影空間還未脫離傳統(tǒng)影樓式的攝像模式,真正影響肖像攝影最終呈像的重要因素,比如服裝造型沒有被重視,導致泛濫重復的肖像照并不能代表個人特征。文章強調肖像攝影空間既應關注人物的性格,年齡段又要關注人物的內心寫照,也要關注燈光、造型、服裝等有烘托氛圍的因素。怎樣將這些因素分析整合利于現(xiàn)代肖像攝影的發(fā)展是文章重點內容,文章以對肖像攝影空間的服裝造型研究為目標,根據(jù)肖像攝影的服裝造型設計原則、人物視覺語言表現(xiàn)展開分析,對肖像攝影大師馬克·呂布、馬丁·穆卡西、歐文·佩恩、彼得·林德伯格、霍斯特的攝影作品舉例分析如何處理服裝的面料、細節(jié)而逐一區(qū)分類別到人物性格。文章對現(xiàn)代肖像攝影空間人物進行服裝設計,結合了拍攝流程、拍攝風格、人物個性、年齡特征,完成了專拍肖像攝影的服裝,案例具有代表性,有利于提升東方肖像人群面孔辨識度,有利于東方攝影空間的布局、流程優(yōu)化,培養(yǎng)更多的優(yōu)秀東方攝影師,奏響東方攝影師的國際聲譽。
一、肖像攝影空間服裝設計造型研究基本概述
(一)早期肖像紀實攝影
早期肖像紀實攝影和新聞紀實攝影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肖像攝影源于新聞紀實攝影。另一方面,當時畫家主要畫人物肖像畫,攝像機的出現(xiàn)給畫家?guī)砹宋C,因為攝影比繪畫更能真實的記錄下肉眼所看的畫面。但攝影師們卻不被看好,直到他們開始從肖像畫家中汲取攝影的紀實性與藝術性相結合,紀實攝影在大面積的傳播、復制、觀看,掀起了新的風潮,因此把大量精力投入到“肖像”創(chuàng)作上。
(二)黑白攝影和服裝設計的早期結合
早期肖像攝影發(fā)展到一種潮流,很多攝影師逐步成為黑白時裝人像攝影大師,他們在意時裝、人像在黑白攝影藝術中的魅力。以下舉例馬克·呂布、馬丁·穆卡西、彼得·林德伯格三位肖像攝影大師作品。
1.馬克·呂布(Marc Riboud)如馬克·呂布用黑白攝影表現(xiàn)的時裝,富有想象空間的巨大的觀感,線條明暗明顯,如圖1、2。
2.馬丁·穆卡西
動感攝影是他專有的形容詞,摒棄了很多只停留在靜止鏡頭的風格,早期因其瞬間而有力量的作品結識了《Harper's Bazaar》的總編輯Carmen Snow,被選用雜志封面大片,他把運動家精神挪用進了他的鏡頭,記錄了女性運動奔跑之中面料的各種可能性,不同于雜志之前的擺拍,馬丁·穆卡西塑造了一個新的記憶點,把時裝的雜志封面和肖像攝影合二為一。圖3運動中的人物都穿著不同,左圖富有張力,裙擺的跨度到最大,讓觀者看到了都市中的女性蘊藏的力量感,而右圖流動性則很強,人物和服裝面料都給人自由的感覺。
3.彼得·林德伯格Peter Lindbergh
作為世界上最富盛名的時裝肖像攝影師之一,Peter Lindbergh的作品很多都是黑白照,所有作品幾乎都涉及到服裝的出鏡和搭配。圖4左圖紗裙和城墻,典型的攝影師將環(huán)境背景和人物相結合,圖4右圖讓面料富有更多的動感,絲綢質地,光滑而且在黑白上有一道明顯柔和的過渡線。而右邊則采用特殊面料細節(jié)反映人物性格。
二、肖像攝影中服裝造型的流程構成
(一)影象創(chuàng)作集體協(xié)作的生產方式
藝術肖像攝影并不是無意識的行為產生的,其創(chuàng)作流程是由一個具有專業(yè)技能的團隊協(xié)作完成的,主要部門有:化妝、攝影、后期及美工。拍攝前期主要由化妝部門負責,對人物腳本的確定以及如何配合攝影師打造妝容和整體造型、買好拍攝需要的氛圍道具。拍攝的生產核心環(huán)節(jié)主要是攝影部門的人員,不斷變換光線、構圖拍到人物真正的藝術肖像照,攝影棚是人物情緒記錄的場地,是團隊對藝術肖像理解的直觀體現(xiàn)。最后的流程交給后期部門負責修圖、調色、沖印、裝裱至終端平臺,是藝術肖像攝影的最終加工環(huán)節(jié)。
(二)拍攝前的準備
1.拍攝計劃書,拍攝之前包括拍攝主題、時間、地點、靈感來源、人物、光線、器材、參與人員、使用道具的一個詳細計劃書,要根據(jù)拍攝時長和人物角色擬定拍攝流程,安排人員配合,進行頭腦風暴,是一個整合信息,互相交換審美的過程。
2.拍攝背景和道具。攝影師經常創(chuàng)造場景配合人物造型給人以強烈的沖擊力,場景和人物經常一動一靜,互相融合,真實又具體。
3.拍攝器材的準備根據(jù)拍攝的要求準備相應的器材,包括相機 、三腳架、外拍燈、燈架、反光板等。
4.化妝是為拍攝服務的,肖像攝影的化妝不同于寫真和時尚雜志,人臉特征突出才是攝影師想要的,化妝師主要是調整人的五官比例,并且要熟悉人臉在鏡像前的呈像是否具有美感。
5.攝影的抓拍與光效構圖肖像攝影呈現(xiàn)出來的人物圖像可以是靜對鏡頭也可以是瘋狂的抓拍,鏡頭可以是在任何角度,光線是鏡頭畫面視覺信息和視覺造型的基礎,光線在修飾人物輪廓、臉形、身型,傳達情感氛圍,都是影片最直接的視覺傳達符號。肖像攝影常用的基礎背景——低調、中灰調、高調加上光線的寬窄、高度、亮度變換就形成了各種各種的背景光線,適合的攝影光線會讓人物具有電影鏡頭感,輪廓感。、
三、肖像攝影中服裝設計的設計原則
(一)肖像攝影中視覺語言的表達與服裝設計
肖像攝影中的信息表達來自于攝影媒介的視覺語言表達,視覺語言的藝術是由肖像攝影中的人物情緒、服裝造型、光線構造、色彩輪廓傳遞出來的。
(二)色彩廓形原則1.不同色彩會在黑白影片中組成不同灰度的單色調畫面,相近色的疊加灰度接近,會使被攝者陷入畫面,單一對比度高的色彩互相沖撞則會使被攝者從畫面中凸顯出來,與環(huán)境背景的反差形成互補色、對比色,秉持著背景深——服裝淺 ,背景淺——服裝深的原則,如圖5。
2.廓形變化服裝廓形方面,是“ V ”形“O”形還是“H”形“A”形,常常會利用大面積的光影的對比在來體現(xiàn)服裝和人物的輪廓,視覺沖擊力極強。
圖6左圖的設計采用同種褶皺面料,不斷創(chuàng)新,改變廓形讓人物在鏡頭光影前變化,無論是服裝還是人物身型輪廓都十分具有沖擊力,沒有過度其他顏色搭配,畫面中卻看到了色彩的明暗搭配,攝影師在打光時完全把廓形擺在了第一位,在基礎上抓色彩和光影的組合,是一張優(yōu)秀的服裝廓形變化肖像照。
圖6右圖利用曲面道具,人物和道具光影重疊,在單一的背景中,二者凸顯出來,合二為一,廓形從概念意義上來說也發(fā)生了形變,這一改變另整體照片變得立體,像一個球體在右下角,圓形也暗示了整張肖像照的寧靜、舒適,不帶有棱角。
(三)面料 肌理 紋理1.面料的獨特寫照,面料肌理紋路在黑白攝影的光影下,分割線會加強,在設計肖像攝影服裝的時候,會轉移到面料的屬性中去。
2.紗類、絲綢類、動物毛料類的拍攝圖7這一類面料主要以絲滑、飄逸、貼合、光澤感強為主要特點,在太陽光或者直打光下,效果明顯,光感通透,攝影師經常會利用自然風或者風扇把衣服吹開形狀,配合模特大幅度的動作或者直立的站姿營造紗類絲綢類服裝的飄逸感,讓整個氛圍靈動起來。
圖8毛皮面料紋路清晰明顯,不適合采用直接透亮的光去呈像,攝影大師采用暗色光作為主光來表現(xiàn)質感,用分散打光的方式作為光線疊加將畫面中的邊邊角角照顧到,減少畫面的單一感,其余特殊面料都是攝影師的用心細節(jié)體現(xiàn),一個人物一塊面料屬性、質地的闡述,這是很簡練的肖像視覺語言表達。
(四)一體化 或者便于人體動作延展性的拼接設計肖像攝影中的服裝多采用一體式服裝,吊帶長裙、白襯衫、西裝套裝,這些經典肖像攝影大師作品中會出現(xiàn)的服裝都告訴當代肖像攝影大師:服裝應秉承一體化,集中體現(xiàn)人物特征,如圖9、10。
(五)情感表達原則肖像攝影中的服裝造型寄托著人物的情感訴求,展現(xiàn)被攝者和攝影團隊的情感溝通。同樣的人物在不同時期也會選擇不同的造型去體現(xiàn)各個時間段的人物特征、人物反差和人物經歷。比如禮服和幕布搭配就可以塑造莊重、儀式感。若是想要叛逆的感覺就要將西服與爆炸頭搭配,形成巨大反差;比如圖11針織開衫的外套配上干練的短卷發(fā),背景都市大廈,但經典的肖像攝影中總是將黑色套裝西服與干練的發(fā)型、濃厚的妝容達到深淺平衡的畫面。
(六)服裝要適合后期修圖的視覺語言表達當代肖像攝影過程中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很多服裝的瑕疵會在拍攝過程出現(xiàn),比如拍攝酒會,或者影棚內的舞動,會讓衣服出現(xiàn)很多缺陷,所以服裝細節(jié)方面要有明顯的分界提示,不然修圖師很難處理搶眼的瑕疵,修過頭了又會破壞整個肖像照的光影結構,這在當代肖像攝影中也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四、肖像攝影中服裝設計的應用實踐案例
(一)花苞式東方面孔的肖像服裝造型,如圖12
1.拍攝主題
極具風格的東方面孔肖像,東方面孔和服裝造型的結合,拍攝要求是體現(xiàn)東方的大氣、變幻莫測的百年歷史。
2.靈感來源
國花,東方的花束,中式裝的領口,花木蘭的造型高馬尾,表現(xiàn)了人物東方面孔特有的正直,寓意著東方面孔在國際上正如花苞待放,孕育著千變萬化的可能性。
3.設計手法
(1)解構組合法(便于人體動作延展性的拼接設計):這套衣服我采用了三件套的設計,解構式重組合在一起,胸前那套是斜挎式禮服大擺裙,裙擺的大花苞圖案用了鋁絲支撐塑形,上衣是尖領口的短襯衣,脖子領口用了中式裝領口立領包邊的設計,褲子選用了純白顆粒的小香風面料,像一朵朵小花蕾。拍攝的手套采用的cpu面料,按扣式設計可以和襯衫的袖口結合。白色服裝的三件組合以及實用性,帶來了多穿和多種拍法,層次分明,人物造型幅度大,一體化延伸人物原則,每一項的設計都十分適合作為肖像攝影中的服裝造型參考。另這套造型美化了人物特點,人物頭型在身體比例中偏大,用鼓風機對花苞式大擺裙吹風,可以適當?shù)卣谧∪宋镨Υ茫宋镤螞]在裙擺的內側,神秘感十足。起到極大美化和修飾作用。通過修容和光影配合,人物臉部線條明顯,利用服裝的版型去修飾人物身型,凸顯人物美感的同時又展現(xiàn)人物的內心情感,說明是一個內斂而內心又富有大膽創(chuàng)造力的人。符合了一體化又可以便于人體動作延展性的拼接設計。
(2)色彩辨識度法:時裝的黑白攝影會有出人意料的視覺效果,黑色的莊重、白色的高雅和灰色的平衡感,在攝影中黑白灰度可以讓畫面層次有主有次,大多數(shù)人剛開始熱愛彩色相片,后面眼球對色彩產生了辨識程度,附有黑白灰影調的相片實實在在的保持著審美的持久力。
(二)異肩式獨立女性的肖像服裝造型,如圖13
1.拍攝主題異次世界,女性的權利得到提升,希望拍攝一組女性獨擋一面的肖像。
2.靈感來源歐洲帝國的王服,對帝國周邊領土的擴張,權利的重視,聯(lián)想到肩上的野心和壓力,那個時期也是服裝對肩部裝飾發(fā)展到巔峰的時刻。這類兩側肩部聳起廓形的服飾男性穿著者居多,現(xiàn)在我把它運用在氣場強大的女性身上拍攝肖像照,人物效果加倍。
3.設計手法(1)肩部廓形凸起處理(用特殊方法處理面料廓形):左圖用墊肩和硬襯布重新粘合面料制作兩側肩部聳起的廓形,結合女性的手臂線條進行曲線設計,既看到了女性的剛強,又帶有感性,右圖也是保留肩部凸起設計,又挖掘女性另一個鎖骨美的特點,把裁剪過的單邊西服套在女性身上,為了穿著合適不走光加上抹胸拼接,后面用調節(jié)繩收緊,松中帶緊,實用性也極高,女性在這種服裝中找到了可能,也可以幻想去創(chuàng)造女性領土的異次世界,塑造了獨立且時尚、從不束縛于常規(guī)的人物性格。
(2)人體流線型設計:皮革面料代表著時尚和靚麗,這兩款服裝是和lix肖像館一同打造的,左邊運用了不規(guī)則異形肩膀設計,加厚的皮革層次,袖口的壓線,都是隨著肘部的人物線條做了流線型設計,把硬邦邦的皮質加入了機械的流動性,人物尖銳的內心性格凸顯的十分明顯,大聳肩凸起設計無論是上半身構圖還是特寫鏡頭,在細節(jié)上的加成都十分成功,設計時遇到最大的難題就是改變袖子和肩膀皮革的形狀,重復畫線和測試,這款而且也符合人體工程學,為了塑造人物比例將腰部收窄,在極少的西裝版型上做突破。
(3)不規(guī)則半拼接設計:右邊是不規(guī)則異形西裝和抹胸組合的一粒扣兩件套西服,運用了不規(guī)則半拼接設計,側面偷換視角前后領都采用了西裝的斑駁領,讓攝影中可以多面捕捉人物前后趣味性,褲子切割式手法,也是不規(guī)則半拼接設計,彈力尼龍的設計配合曲面壓線,圖案就像人物腿部的肌肉線條,代表了健康美,整體用了冷色調,代表被攝者的氣質清高、淡雅、空靈。
(三)DEC面料工廠與超模拍攝的肖像服裝造型,如圖14
出鏡:《愛上超?!返谌竟谲姀┯聿?/p>
1.拍攝主題
完成超模與工廠的時裝肖像照拍攝《重工業(yè)化下的時尚》
2.靈感來源
從工業(yè)時代紡織機器發(fā)明,紡織業(yè)發(fā)達,加工廠的日產量巨大,機器迸發(fā)著金屬的摩擦像極了亮閃閃的面料。如果把工廠比作是布料的海洋,這款人魚色禮服就是最和諧的音符,把人物理想化,打造人魚的視覺效果。
3.設計手法
(1)裁片和磁鐵吸附設計:當時的品牌經常在工廠辦秀,走重工業(yè)風,把工廠變?yōu)樾銏?,在暗沉的燈光下,打造波光粼粼的人魚裙,裙子上半身是一個簡單的抹胸,下身用10片裁片組合設計魚尾裙,層次錯落,收攏的版型和二次改造的腰部,令整條裙子一體化又更加重工,擺動時,亮片配合光影變換,對于180的模特視覺更加拉長了比例,呈現(xiàn)著12頭身的視覺感,仿佛就像是美人魚。裙子最大的亮點是結合時下流行的夸張廓形設計,把腰部胯加到自身3.5倍寬,兩側面料中間加了磁鐵吸附,緊緊地束縛在跨度極大的腰部,又在膝蓋處急劇收攏,不同于晚宴禮服,它帶著尖銳的分切化設計,每個塊面都要求極致的放大和縮小,它不是柔和的,這是一件超時尚的肖像照服裝,具有雜志感、年代感、歷史感。
(2)色調面料與環(huán)境相融合:在實際的拍攝過程中有很多精彩的畫面,服裝造型經常會突出被攝者的鮮明人物特點,根據(jù)攝影師對于光照的基本要求對其進行特殊設計,把模特和背后的工廠、縫紉機融為一體,這次拍攝是為《愛上超?!返谌竟谲姀┯聿┝可矶ㄖ频娜唆~亮片裙,攝影師減弱了周圍的光線,選擇暗調的主畫面,整體服裝造型和環(huán)境融合,體現(xiàn)了模特從工廠成衣的時候,就不斷試衣服,不斷想走秀,人物屬性吻合,時尚從第一生產線誕生無疑。
結論
服裝造型是一個具有主觀意識性質的工作,需要學會對人體美的塑造,注重強調服裝造型部分的藝術語言和藝術體現(xiàn),有利于現(xiàn)代肖像攝影更高審美作品的再創(chuàng)造,有利于加強肖像攝影領域自我的頓悟力和理解力,呈現(xiàn)出強而有力的畫面感。真正的藝術肖像攝影創(chuàng)作是一場對各個部門、各個細節(jié)的調配和導演,是一次次的經驗與審美沖突、碰撞。不斷強化人物的服裝、神情、美姿、光感、換妝、情緒等方面,反映人物的身份以及心理變化。肖像攝影的畫面是心理學與視覺傳達學的結合,是美學的演繹,是記錄了情感滋生的過程,成片中每個細節(jié)的刻畫都會引起觀者對被攝者的評價和定義,將服裝造型研究更好地運用到肖像攝影中是當下攝影師應該重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