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明確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添加史料實證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要性。此次研究選用的是案例分析法,通過對相應案例的分析可以得出,初中歷史教學模式的改革應從課堂上引導學生應用史料、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合理選擇史料素材、閱讀文獻分析歷史、運用史料圖片對比分析、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情境六方面入手。通過對當前初中歷史教學模式開展上述幾點改革,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初中歷史教學質量的整體水平。
【關鍵詞】史料實證;初中歷史;教學模式
作者簡介:張莉紅(1979—),女,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河田鎮(zhèn)第二中學。
一、前言
初中歷史是中學階段重要的文化課,作為中考范疇內的學科,初中歷史主要以了解學習中國歷史為主。教師授課的方式對提升學生的初中歷史學習水平具有深刻的影響。因歷史學習對中學生而言較為枯燥,歷史知識的理解與背誦過于乏味,這樣的課程特點使教師在實際課程開展的過程中,需要對現(xiàn)有的教學模式進行探究和創(chuàng)新,才能有效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其歷史學習水平。
二、史料實證素養(yǎng)的概念分析
史料實證素養(yǎng)是指在歷史學習中合理運用史料實證進行案例分析,借此將學生對歷史的認知指向正確的方向[1]。史料實證融入歷史教學是大勢所趨,通過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對歷史信息的分析能力,從而幫助學生慢慢培養(yǎng)歷史思維能力,對塑造學生的優(yōu)秀品格具有重要意義。
三、培養(yǎng)學生史料實證素養(yǎng)的意義
(一)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三觀,培養(yǎng)良好的品德
將史料實證合理運用在歷史教學中,除了能夠滿足學生對于史料的了解,也能讓學生通過先人的經驗學習到很多優(yōu)良品質,培養(yǎng)學生以史為鑒的思維習慣。唐太宗李世民曾說:“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边@句話的本意是用歷史作為佐證,可以了解一個國家是繁榮還是衰亡[2]。時至今日,以史為鑒多了許多引申義,學生通過學習歷史不僅可以了解朝代興衰、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還可以學習先人的優(yōu)秀品質,向他們靠齊。通過培養(yǎng)學生以史為鑒的好習慣,可以為學生在世界觀、價值觀的正確建立上提供良好的理論依據(jù),可以說合理引用史料實證是學生歷史學習中至關重要的教學方式。
史料實證不僅對歷史學習意義深遠,在學習生活中也意義重大。長期將史料實證精神運用在實際生活中,學生自然而然就會樹立良好的價值觀[3]。教師要鼓勵學生將史料實證的優(yōu)秀精神運用在日常學習生活中。例如,在講解八年級上冊歷史“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這一課時,學生們不僅可以了解到這段艱苦的歷史,還可以從長征精神中學習到艱苦奮斗、勇往直前等精神內涵。這些精神的學習對于學生今后的長遠發(fā)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或生活中遇到艱難險阻時,不畏困難、堅持不懈,勇敢地戰(zhàn)勝挫折,提高學生的抗壓能力。
(二)鍛煉學生提煉信息的能力
近年來,中考歷史試卷文獻史料比重逐年增加,十分考驗學生對于長段信息的提煉能力,教師在歷史教學時適當運用文獻史料,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尋找關鍵信息的能力。例如,在講解八年級下冊歷史中“對外開放”的相關知識點時,教師就可以結合清朝閉關鎖國的政策,與改革開放的措施形成對比效果,讓學生練習用精簡的語言將兩段歷史概括出來,再通過對這兩段歷史史料的梳理,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改革開放的優(yōu)勢與必要性,這有利于鍛煉學生的信息提煉能力,從而提高歷史成績。
(三)改變學生的學習理念
在歷史教學中添加史料實證,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很多教師、家長、學生只關注歷史成績,并不在意學生對于歷史的理解是否透徹,培養(yǎng)學生的史料實證素養(yǎng)也是為了改變這種只看重成績的學習理念。教師以敘事的形式進行教學,可以增加學生對歷史的認識,慢慢改變學生只聽教材講解,而不重視史料實證的學習理念,對于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增加其對歷史知識的深入理解具有重要意義。
(四)滿足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教師要改變課程僅注重知識傳授的教學理念。學校、教師要多方面努力將新課程改革落實到實際教學中,增加教師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滿足國家新課程改革的要求[4]。例如,在講解八年級教材第一課“鴉片戰(zhàn)爭”時,教師可以截取影視劇或紀錄片中吸食鴉片之人的悲慘狀況,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鴉片對于人體的侵害有多嚴重,明白鴉片戰(zhàn)爭對中國的殘酷之處以及列強侵華的本質,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加深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掌握。
四、在歷史教學中應用史料實證培養(yǎng)的對策
(一)課堂上引導學生應用史料
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向學生傳授史料收集的方法比直接灌輸史料實證更為重要。史料對于歷史教材的輔助作用是教輔書籍所不能比擬的[5]。例如,在講解七年級“漢武帝鞏固大一統(tǒng)王朝”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司馬遷的《史記》,了解漢武帝的相關事跡,即漢武帝是第一個興辦太學培養(yǎng)人才的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年號的皇帝。以應用史料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漢武帝如何鞏固大一統(tǒng)王朝及其主要功績等,可以幫助學生對漢武帝時期的歷史建立更加全面的了解。
(二)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
教師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對于不理解的知識勇于提問,并根據(jù)學生提問的內容作出具體解答,幫助學生掃清知識盲點,激發(fā)學生對于史料實證衰亡的思考能力[6]。例如,在講解八年級上冊中“辛亥革命”一課時,教師在講到辛亥革命勢在必行時,可以留一點時間讓學生獨立思考為什么辛亥革命勢在必行,對于其中不懂之處鼓勵學生積極提出問題,教師再進行講解:民族危機加深,社會矛盾激化是辛亥革命爆發(fā)的根本原因。通過讓學生養(yǎng)成先思考再提問的習慣,培養(yǎng)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將自己推測的原因與實際原因進行對比,可以有效優(yōu)化學生的思考能力。
(三)合理選擇史料素材
在教師開展歷史教學活動時,應對教學中所使用的史料素材進行合理的選擇,根據(jù)本班學生的具體情況以及教學內容為出發(fā)點,選擇出適合班級教學的史料素材,并引導學生參與到歷史教學中。只有以史料素材為依托,并在開展歷史教學的活動中凸顯其主題,才能使史料素材在教學中最大程度地發(fā)揮作用。
例如,教師在講解“遠古的傳說”一課前需進行教學規(guī)劃,并要充分考慮到教學內容中包含較多的神話色彩這一點。教師需要以三維目標作為教學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知識與技能方面,學生需要了解華夏一族的歷史以及形成,了解炎帝、皇帝所做出的貢獻,如翻土農具的制作與運用、糧食的種植、炊具的制造、嘗百草、紡織的發(fā)明等。教師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搜集相關的史料素材,如歷史文物圖文介紹,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這段歷史,有效地提升學生對歷史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將教科書與史料素材進行結合閱讀,并梳理、歸納其中的有效信息,從而主動參與到歷史的學習中去。教師要幫助學生了解、掌握歷史,并構建一個完整的歷史框架,以此鍛煉學生的歷史思維與邏輯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歷史素養(yǎng),最終達到歷史課堂中史料實證的教學效果。
(四)閱讀文獻分析歷史
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歷史的重要時期,歷史教師需用通過在教學活動中運用史料素材,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以及辨別史料素材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與邏輯思考能力。因此,教師在開展歷史教學活動時應積極運用史料素材,并將其導入課堂中,使學生能夠盡可能地通過閱讀史料素材,拓展自身的歷史知識儲備量。學生在面對課外歷史題目時,也能夠對其加以閱讀理解并分析,歷史學習便會更加容易。
例如,教師在講解“新文化運動”一課時,為了使學生更加了解新文化運動的背景、原因、主要人物等,教師可以通過對新文化運動進行分析,引導學生將教科書與歷史文獻進行有效銜接,并在其中篩選出關鍵信息與重要內容,使學生進行自我總結與歸納,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歷史分析能力。
(五)運用史料圖片對比分析
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運用史料圖片,讓學生通過圖片直面歷史,形成輔助記憶。教師在講解知識點的過程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分析史料的能力,給足學生思考的空間。經過教師的講解之后,學生對歷史知識有了大致的了解,此時教師便可引導學生將圖片與歷史知識聯(lián)系在一起,結合圖片講解詳細的歷史事件,加深學生對此段歷史的記憶,形成有效的知識脈絡整合。
例如,在講解九年級下冊歷史“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時,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聯(lián)系實際進行思考討論,想象如果現(xiàn)實生活中沒有電會是怎樣的情景,再將停電時商場、學校的圖片與其平時有電燈火通明的圖片進行對比,學生更能真實地感受到,電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電力的廣泛應用造福了人類社會,這對于學生理解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中電力的發(fā)明及廣泛應用存在輔助記憶的功能。通過對比圖片加強記憶的方式,很多知識點學生就可以更加輕松地理解與掌握,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
(六)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情境
歷史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結合史料素材進行授課,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興趣,增加學生接觸史料素材的機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7]。
例如,在講解“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一課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播放鄧世昌指揮“致遠”艦與日軍奮勇作戰(zhàn),最后和全艦官兵一同壯烈殉國的相關影片,讓學生對甲午中日戰(zhàn)爭形成大致的了解,引發(fā)學生想要繼續(xù)學習下去的欲望。再通過多媒體講解《馬關條約》的具體內容,以及簽署條約后為我國帶來的重大影響,并結合教科書中的《南京條約》與《馬關條約》進行對比,分析兩個條約中的相同點與不同點,使學生在了解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能對該段歷史有著完備的認知,同時從鄧世昌等人的英勇事跡中有所感悟,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國家意識,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五、結語
初中歷史教學模式的改革是推動素質教育的必經之路,同時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在我國教育事業(yè)不斷的發(fā)展下,將會出現(xiàn)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改革,作為中學階段的歷史教師,應重視自身史料實證的分析能力,進而為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史料實證教學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潘映東.在歷史教學中培養(yǎng)初中生史料實證素養(yǎng)的途徑探析[J].考試周刊,2020(A4):151-152.
[2]尤小琴.初中歷史教學中“史料實證”素養(yǎng)培養(yǎng)初探[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0,21(12):45-46.
[3]闕冬妹.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史料實證”素養(yǎng)[J].試題與研究,2020(36):36-37.
[4]陳天清.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史料實證意識[J].名師在線,2020(35):60-61.
[5]韓麗.初中歷史教學中“史料實證”素養(yǎng)的培育策略[J].家長,2020(33):114-115.
[6]張金.論史料實證核心素養(yǎng)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培養(yǎng)路徑[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0(20):17-18.
[7]侯建兵.重視史料教學 提升學科素養(yǎng):試論歷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史料實證素養(yǎng)的策略[J].考試周刊,2020(85):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