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莉萍 吳劍青 藍廣賓
【摘要】為響應佛山市南海區(qū)獅山鎮(zhèn)教育發(fā)展中心關于核心素養(yǎng)要求下展開“學研行”組織活動的號召,在2020-2021學年度一年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們以初中音樂學科的歌唱教學為主,通過歌唱教學分階段目標(以樂喚情、以情達聲、聲情并茂、唱所欲言)、要素分層教學(歌曲聽賞、歌詞理解、節(jié)奏提煉、旋律感發(fā))等教育教學方式方法很好地提高了初中歌唱教學的課堂效率和課堂效果,進一步提高初中學生的人格、品德、實踐和創(chuàng)新能力等與其知識相應的基本科學技術素養(yǎng)、主動和創(chuàng)新意識、文化意識和表達等。同時,也幫助了初中音樂教師的專業(yè)成長,為今后進一步做好初中歌唱教學工作奠定基礎。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音樂;歌唱教學;分段目標;要素分層教學
高速發(fā)展、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轟轟烈烈、如火如荼的教育改革洪流促使我們思考:核心素養(yǎng)要求下,應該如何把初中音樂課從過去的有效教學發(fā)展到未來的高效教學,進一步提高初中生的人格、品德、實踐和創(chuàng)新能力等與其知識相應的基本科學技術素養(yǎng)、主動和創(chuàng)新意識、文化意識和表達等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所以,為了進一步使音樂學科初中階段的教育能夠按照核心素養(yǎng)要求集中體現本學科育人價值,讓學生通過音樂教育教研核心內容之一的歌唱教學逐步形成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在2020-2021學年度一年里,我們以獅山鎮(zhèn)大圃中學為主的鎮(zhèn)域幾間初中學校把歌唱教學作為著手點,從審美感知、藝術表現、文化理解三個方面展開了一系列的相關教育教學研究和探討。
一、初中音樂課歌唱教學中審美感知的教育教學思考
通過問卷調查,我們發(fā)現教學區(qū)域的86%左右初中生對歌唱藝術的普遍審美特點是:喜歡流行歌曲、隨眾心理較強,無專業(yè)歌唱要求、好聽就行,唱不好也無所謂,有符合自己心意等特殊意義的歌曲更好。剩下的14%的初中生只喜歡紅歌等。因此,我們課題組主要是研究挖掘初中生對包括流行歌曲、課本教材歌曲在內的歌唱藝術的聽覺特性、表現形式、表現要素、表現手段及獨特美感的體驗、感悟、理解和把握的教學實踐,以進一步提高他(她)們的審美感知。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由于課時少(初中每周每班一節(jié)課音樂課)以及課本必學歌曲數量多的原因限制了音樂教師的發(fā)揮。為了提高課堂效率,我們只能在“螺螄殼里做道場”,主要以課本必學歌曲為教學重點,輔以其他歌曲教學。譬如,湘版教材7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首歌《光榮少年》的教學設計里,我們知道:現在的初一學生根本就沒有接觸過這首歌,也不知道什么叫“八榮八恥”,絕大部分同學也不會去提前預習它。因此,我們在備課時就避開原來的教參提示,把《光榮少年》的教學入手點放在他(她)們開學前軍訓的會操時的美好回憶上,突出表揚他(她)們當時在隊列表演時的英姿颯爽、意氣風發(fā)的良好感知上。特別是用第一、二句音樂的演示和打拍子練習引發(fā)彼此間的美好共鳴,用他(她)們的角度出發(fā)去感受和理解音樂特點,然后幫助他(她)們升華到初中生公民素養(yǎng)的層面上去接受“八榮八恥”的理念,而不是單純用說教去引導學生。我們用本音樂的節(jié)奏旋律去喚起學生的情感,以他(她)們的切身體會激發(fā)對本音樂的學習興趣,進而通過學生的學習興趣去鼓勵他(她)們用音樂(課中加上《壯志凌云》等流行曲)這個特殊的語言,更好地展示青春期少年的獨特風采和魅力,鼓勵他(她)們用最好的聲音、準確的節(jié)奏和音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輪唱、合唱多種形式表現,受到了學生的好評。
二、初中音樂課歌唱教學中藝術表現的教育教學思考
初中生相對于小學生就沒有那么愛表現了,顯得理智和克制。教師要調動他(她)們去表達音樂藝術美感和提高情感內涵的實踐能力是不容易的。我們要創(chuàng)造吸引他(她)們進行歌唱表現的情境、制造激發(fā)他(她)們進行歌唱表現的氛圍。所以,首先要照顧他(她)們的感受和需求,不要強迫他(她)們表演。因此,初中歌唱教學一定要讓學生心里想唱,然后才是能唱,最后才是唱好甚至隨心所欲地唱。幸虧2016年南海區(qū)音樂教研員郝麗老師在我區(qū)引進了中央音樂學院的“素質型學校音樂教育新體系”,這個音樂教學體系在歌唱教學里有獨到的、高效的方法,它就是“要素分層教學法”。它把歌唱教學的各個要素難點分解后,逐步解決了初中學生的審美感受、基本音樂要素學習、學會學好歌曲等的問題,使得學生們有興趣想唱、有底氣敢唱、有能力演唱。譬如,湘版教材8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二首烏孜別克族民歌《舉杯祝?!返慕虒W設計里,我們嚴格按照素質型學校音樂教育新體系里歌唱教學要素分層教學法進行教授:(1)歌曲聽賞(初步了解、整體印象);(2)歌詞理解(深入了解、初步掌握);(3)節(jié)奏提煉(掌握關鍵、樹立信心);(4)旋律感發(fā)(形象生動、有感而發(fā))。收效顯著,遠超過去那種“欣賞—教唱—表演”的傳統(tǒng)填鴨模式。看到效果以后的其他非研究團隊的老師們,也紛紛投入到了歌唱教學要素分層教學的懷抱,使我們濃濃地感受到了積極學習先進理念的好處。
三、初中音樂課歌唱教學中文化理解的教育教學思考
如何通過歌曲感知和藝術表現等途徑,讓初中生理解不同文化語境中音樂藝術的人文內涵呢?例如民歌教學中,我們要求老師一定要先去學習各個地方、各個民族的語言(以歌詞為主,輔以其他簡單的問候語)和相關文化,并在民歌的音樂或歌詞中挖掘出各個地方、各個民族的歷史文化、地理氣候、風俗習慣等幫助學生了解、理解歌曲,激發(fā)他(她)們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再如地方戲曲教學中,我們要求老師一定要先去學習各個地方具有代表性的戲曲,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了解、理解地方戲曲。甚至我們還鼓勵學生去研究地方戲曲文化,師生一起開發(fā)校本課程,如粵劇《春草闖堂》《山鄉(xiāng)風云》、粵曲《步步高》《賽龍奪錦》等。對于外國歌曲,我們也是同樣重視,要求老師們一定要先去學習外語(以歌詞為主,輔以其他簡單的問候語)和相關文化,并在外國歌曲的音樂或歌詞中挖掘出各個地方、各個民族的歷史文化、地理氣候、風俗習慣等幫助學生了解、理解歌曲,激發(fā)他(她)們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同樣收獲良多。
四、初中音樂課歌唱教學分階段目標的教育教學思考
核心素養(yǎng)要求下的歌唱教學目標,應當是過去傳統(tǒng)目標“會唱就行”的進階。我們樹立歌唱教學的目標,使之有的放矢,才能讓享受核心素養(yǎng)要求下歌唱教學的初中生得到真正的歌唱修養(yǎng)和關鍵能力。這也是師生在歌唱教與學中繼續(xù)努力往前的動力。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我們把初中歌唱教學的目標分為以樂喚情、以情達聲、聲情并茂、唱所欲言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教學設計目標:以樂喚情。我們要求教學設計充分挖掘每一首初中必唱歌曲的音樂或其他優(yōu)點,力求能夠找到符合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覺得歌曲好聽,產生想唱的欲望。第二階段教學設計目標:以情達聲。通過第一階段良好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在老師們的引導下,主動追求用好聲音(歌唱時的音準、速度、氣息等歌唱技巧和技能)去表現演唱水平。然后,達到第三階段教學設計目標:聲情并茂。最后,能夠在豐富歌唱經驗體驗基礎上隨心所欲地在各種情境里用歌曲表達情感和歌唱技巧,既能體現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yǎng),也體現了歌唱教育會用、夠用的音樂實踐學業(yè)水平。
我們的歌唱教學改革從激發(fā)初中生的歌唱興趣到提高其歌唱能力的層層遞進,相輔相成,螺旋式地對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希望能讓初中生逐步地通過歌唱教學愛音樂、會音樂、用音樂、懂音樂,使初中生在校的精神生活更美好。
參考文獻:
[1]高建進.學校音樂教育新體系的教學目標、內容與方法[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2019(1).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標準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58F46A42-D4EF-481E-AA9F-F1ECCE1D1C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