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順治,蔣振飛,李國遠,尚希福,胡飛
(安徽醫(y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yī)院關節(jié)外科,安徽 合肥 230000)
膝骨關節(jié)炎的病理基礎是關節(jié)軟骨退變和損傷,從輕度的軟骨糜爛、皸裂、潰瘍,到重度的軟骨全層缺失、大面積剝脫和軟骨下骨硬化[1]。臨床上對于軟骨輕度損傷可以采用保守治療,而軟骨重度損傷(destructive cartilage damage,DCD)則需要手術治療,因此確定軟骨損傷的程度是選擇治療方式的重要依據。膝關節(jié)MRI是常用的無創(chuàng)性檢查,其診斷軟骨損傷的依據是軟骨形態(tài)改變和/或信號異常,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因此診斷軟骨損傷并無困難[2];但是在不同的年齡、性別和解剖部位,膝關節(jié)軟骨的厚度和信號差異很大,而且常規(guī)MRI也不能對軟骨損傷做定量分析,因此判斷軟骨損傷的程度比較困難。既往研究顯示骨挫傷、內側半月板損傷、前交叉韌帶損傷與DCD存在正相關,可作為診斷DCD的間接征象,但是靈敏度都較低[3]。半月板位于股骨髁和脛骨平臺之間,當半月板突出后,膝關節(jié)上下軟骨面就會發(fā)生直接撞擊,勢必會造成較為嚴重的軟骨損傷,半月板突出與DCD是否存在關聯性呢?目前國內外尚缺乏相關研究?,F回顧性分析安徽醫(y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yī)院關節(jié)外科自2018年10月至2020年8月行膝關節(jié)單髁置換術的62例膝骨關節(jié)炎患者,以術中所見的內側軟骨狀態(tài)為“金標準”,來探討MRI內側半月板突出和DCD兩者之間的關聯性,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共62例,其中男11例,女51例;年齡46~80歲,平均(61.2±7.1)歲;左側28例,右側34例。依據MRI有無膝關節(jié)內側半月板突出分為內側半月板突出組、無內側半月板突出組。內側半月板突出組37例,男8例,女29例;年齡50~80歲,平均(61.1±6.8)歲;左側17例,右側20例;平均身體質量指數為(25.8±1.6)kg/m2。無半月板突出組25例,男3例,女22例;年齡46~77歲,平均(61.3±7.5)歲;左側11例,右側14例;平均身體質量指數為(25.6±1.5)kg/m2。兩組患者年齡、性別、體重指數、側別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術前診斷膝骨關節(jié)炎;行膝關節(jié)內側單髁置換術;術前具有完整的MRI數字化圖像。排除標準:膝自發(fā)性骨壞死,炎癥性關節(jié)?。挥屑毙酝鈧?;既往有關節(jié)鏡半月板手術史。本研究已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所有納入的患者均被告知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2 研究方法 DCD的定義和測量:術中直視下用刻度尺測量病灶長度,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則定義為DCD:(1)內側軟骨損傷單個病灶長徑≥1 cm,或數個病灶累計長徑≥1 cm;(2)軟骨全層剝脫,軟骨下骨硬化。將內側軟骨損傷單個病灶長徑<1 cm,或數個病灶累計長徑<1 cm,軟骨糜爛、皸裂、小潰瘍和軟骨部分磨損,定義為非DCD。MRI半月板突出的定義和測量:選擇膝關節(jié)MRI冠狀面內側脛骨棘最大面積層面,于內側脛骨平臺邊緣畫一條垂線,再經半月板外部邊緣畫一條垂線,兩垂線間的距離就是半月板突出范圍[4-5](見圖1)。半月板突出定義為半月板外周緣與脛骨平臺邊緣之間的距離≥3 mm[6]。注意排除骨贅對測量的影響。本院膝關節(jié)MRI的層厚為4 mm,分辨率為384×256。
圖1 半月板突出示意圖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4.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兩組患者年齡、體重指數采用Mann-Whitney U檢驗;兩組患者性別、側別及發(fā)生軟骨損傷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或Fish精確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62例手術膝中觀察到有DCD 51例,其中內側半月板突出組36例,無內側半月板突出組15例;非DCD 11例,其中內側半月板突出組1例,無內側半月板突出組10例;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且內側半月板突出組DCD發(fā)生概率較高。內側半月板突出對診斷DCD的靈敏度為70.6%,特異度為90.9%。
典型病例為一70歲女性患者,“右膝關節(jié)疼痛5年余加重伴活動受限4個月余”住院,影像學檢查示膝關節(jié)內側關節(jié)間隙狹窄,內側半月板突出。行右側膝關節(jié)單髁置換術,術中可見股骨下端內側髁軟骨明顯損傷,術后恢復良好。手術前后影像學資料見圖2~4。
圖2 術前正側位及雙下肢全長X線片示膝關節(jié)內側關節(jié)間隙狹窄
膝關節(jié)骨關節(jié)炎是中老年人常見病,絕大多數是膝關節(jié)內側間室的軟骨損傷[7-8]。當人體在直立負重時,下肢的力線位于膝關節(jié)中點輕偏內側,而當人體行走時伴有輕度的膝內翻活動,使得下肢力線更靠近身體中線,因此膝關節(jié)內側軟骨和半月板容易發(fā)生積累性勞損[9-10]。軟骨損傷的程度不同,治療方法差異很大,療效也差異很大。因此對于每一個膝關節(jié)骨關節(jié)炎患者,治療前都應當充分研判關節(jié)軟骨的狀態(tài)。膝關節(jié)單髁置換術(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是常見的治療膝關節(jié)內側間室軟骨損傷的一種手術方式,X線片上顯示骨對骨是其最佳適應證,這類患者診斷簡單,憑借一張普通X線片上即可做出診斷,UKA的手術效果也很好。然而,臨床上存在許多老年膝骨關節(jié)炎患者,長期存在內側間室疼痛,但是普通X線片上僅存在內側間室的輕微狹窄,甚至無狹窄。這可能是攝片的技術原因,如:非負重攝片或投照參數、投照距離、投照角度的影響。對于這部分患者,醫(yī)生必然會給患者做進一步檢查。已有多種方法對軟骨損傷進行分級,常用的有關節(jié)鏡下Outerbridge分級和磁共振Recht分級[1,11]。Outerbridge分級常作為評價膝關節(jié)軟骨損傷的“金標準”,但是膝關節(jié)骨關節(jié)炎患者不可能都常規(guī)行關節(jié)鏡檢查,該標準臨床適用范圍有限[12]。相比較而言MRI檢查臨床更為常用,Recht分級就是依據MRI軟骨圖像對軟骨損傷的程度進行分級,但是由于以下原因導致從MRI軟骨的直接圖像很難判斷出病灶的形態(tài)、深度和面積大?。?1)不同個體之間膝關節(jié)軟骨的厚度差異很大,男性、年輕人和高活動量的人群軟骨明顯較厚,而女性、老年人和低活動量人群軟骨較??;(2)即使是同一個體的股骨髁與脛骨平臺軟骨,在水平面的前、中、后部,以及冠狀面的內側和外側,軟骨的厚度與形態(tài)也差異很大;(3)軟骨的MRI信號在兒童、青壯年和老年人差異很大;(4)隨著MRI設備的差異和不同的掃描序列,得到的膝關節(jié)軟骨圖像差異也很大[13-14]。因此,從MRI軟骨的直接圖像很難判斷出病灶的形態(tài)、深度和面積大小,文獻顯示Recht分級的觀察者內和觀察者間差異都很大,對臨床實用價值不大[15]。有學者報道膝關節(jié)MRI的某些征象可以間接提示軟骨損傷的程度,這些間接征象包括:軟骨下骨髓水腫,半月板破裂,前交叉韌帶損傷,關節(jié)積液等[3]。骨髓水腫在MRI抑脂像為高信號,很容易識別,大片軟骨下骨水腫提示存在較重的骨挫傷,與DCD存在正相關;內側半月板破裂與內側間室軟骨損傷高度伴隨,兩者常共同作為膝關節(jié)骨關節(jié)炎進程中的主體部分,且內側半月板環(huán)周纖維的嚴重損傷與DCD正相關;前交叉韌帶損傷會造成膝關節(jié)不穩(wěn),病程長、高體重指數則易繼發(fā)DCD。然而,有關內側半月板突出與DCD的關聯性研究卻未見報道。
圖3 術前MRI片示內側半月板突出 圖4 術中見股骨下端內側髁軟骨明顯損傷
內側半月板呈“C”型軟骨結構,位于股骨內側髁與脛骨內側平臺之間,體部與內側副韌帶緊密相連,前角附著于脛骨髁間隆突前方25 mm,后根附著于脛骨髁間棘后方的斜坡部,缺乏板股韌帶[16]。內側半月板活動度較小,承重量卻較大,當膝關節(jié)快速屈曲時,股骨髁相對脛骨平臺后移容易造成內側半月板后根部損傷,從而導致半月板脫位。內側半月板的生理作用是吸收震蕩、分散應力和保護內側脛股關節(jié)面軟骨,當內側半月板突出后,會改變下肢力線,加重膝內翻畸形,膝關節(jié)載荷重新分配,同樣的垂直負荷會通過內側更小的關節(jié)表面積傳遞,從而加劇內側軟骨損傷和軟骨下骨病變[17]。在本組資料中筆者以術中直視下的軟骨狀態(tài)為“金標準”,發(fā)現MRI內側半月板突出與術中所見DCD存在高度一致性。由于MRI診斷半月板突出相對容易,在不同觀察者間差異極小,是一個簡單、精確、可重復的客觀征象,因此可利用MRI內側半月板突出作為診斷DCD的間接征象。
在本組研究中筆者采用病灶長徑和全層脫落來定義DCD,主要是因為:(1)膝關節(jié)面軟骨損傷可表現為單一病灶,或為多處病灶,形態(tài)常不規(guī)則,病灶的邊界也存在移行區(qū)難以界定,因此病灶的面積和體積難以計算,而測量病灶最大長徑,術中簡單易行;(2)按照中華醫(yī)學會推薦的膝關節(jié)骨關節(jié)炎階梯治療方案,對于輕度的軟骨損傷(糜爛、皸裂、小潰瘍)可選擇多種保守治療方法,而對于DCD,保守治療通常難以奏效,而選擇膝關節(jié)單髁置換(或全膝置換)更為合適,雖然DCD只占老年膝關節(jié)骨關節(jié)炎的一小部分,但很有必要對這部分患者做出精準的評估。
本研究的臨床意義在于:(1)從MRI診斷角度,可以利用膝關節(jié)內側半月板突出的征象診斷膝關節(jié)內側軟骨重度損傷;(2)從臨床評估角度,若膝關節(jié)骨關節(jié)炎患者臨床存在病程長、癥狀重、藥物療效差的特點,而MRI又缺乏軟骨嚴重損傷的直接征象,如果發(fā)現有半月板突出,應當要重新評估內側軟骨狀態(tài);(3)從治療方案選擇角度,對于存在膝關節(jié)內側半月板突出的老年膝關節(jié)骨關節(jié)炎患者,治療方案應選擇膝關節(jié)單髁置換(或全膝置換)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