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基于話語生成機制的公眾廉潔感知研究
——一個新的理論視角

2022-11-16 09:46:36
公共治理研究 2022年5期
關鍵詞:消極情緒積極情緒腐敗

于 琴

(中國社會科學院 社會學研究所,北京 100732)

一、問題的提出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指出,我們要“著力解決發(fā)生在基層和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問題,讓正風反腐給老百姓帶來更多獲得感。”[1]而公眾對政府的反腐敗工作所持的態(tài)度及感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他們的獲得感。我國反腐敗斗爭已經(jīng)取得壓倒性勝利,但大量腐敗案件的密集曝光也給社會公眾帶來強烈的心理沖擊。[2]短期內(nèi)反腐敗力度的加大不僅不會增加公眾對政府的廉潔感知水平,反而可能會降低其感知水平[3],而社會公眾低水平的廉潔感知會顯著地降低公眾對政府機構的信任程度[4],以及對社會制度的滿意度水平[5],嚴重的話甚至會削減政權的合法性基礎。所以,就腐敗治理的實際效果和最終目的而言,公眾的主觀感知所反映出來的反腐倡廉形勢更加值得重視。[6]

近年來,黨和國家的反腐敗力度不斷加大,與之相對應的公眾廉潔感知水平有無提升成為我國各級政府關注的重點,但目前學術界對廉潔感知的相關研究并不多[7],且通常采用客觀測量和主觀測量兩種方法來測評公眾廉潔感知與政府反腐力度等變量的關系??陀^測量是對司法機構公開的腐敗案件數(shù)量、媒體新聞對腐敗問題的報道或腐敗對經(jīng)濟造成的損失等公開數(shù)據(jù)進行推算,以測評其對公眾廉潔感知的影響。主觀測量則是通過問卷調查、深度訪談等方法了解公眾對政府反腐績效的主觀感知和印象評價。[8]客觀測量由于只能反映出官方顯在的反腐敗狀況,其信度常常遭到質疑。[9]而主觀測量法得出的公眾對廉潔績效的評價雖然并不等同于實際的廉潔水平,但卻可以反映出公眾對廉政建設的政治性民意,對執(zhí)政者往往更重要[10],因此主觀測量也是學術界目前普遍采用的測量方法。已有的主觀測量實證研究顯示,隨著政府的反腐敗力度不斷加大以及目前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的取得,公眾的廉潔感知水平并沒有提升甚至出現(xiàn)了下降[2],政府的反腐力度和公眾廉潔感知之間存在差距。

目前,學術界都是通過量化的方法,測量各種變量對公眾廉潔感知可能產(chǎn)生的影響,從而了解公眾廉潔感知與實際反腐績效的相關程度。[2]為了準確把握公眾廉潔感知狀況,學術界也致力于構建中國語境下的更科學的測量指標體系[11],或者更細致深入地分析變量之間的層級差異如何對公眾廉潔感知產(chǎn)生影響及其作用機制。[3]但公眾的廉潔感知是一個多重多變的復雜構建過程,目前學界通過單一的定量測量模式去解釋多樣復雜的感知主體,不免以偏概全,且這些研究的視角都把國家和政府作為腐敗治理的主體,在研究中公眾的廉潔感知僅作為“被測量”“被觀瞻”的對象,公眾作為感知主體的主觀能動性沒有被充分考慮。公眾觀念中“腐敗”“反腐敗”究竟指什么,其廉潔感知背后深層的構建邏輯和蘊涵的廉潔訴求又是什么等問題沒有被充分討論,也即對公眾廉潔感知與政府反腐敗力度之間存在的張力是如何形成的并沒有進行解釋。公眾廉潔話語作為公眾參與反腐敗斗爭、表達自己廉潔訴求的重要形式,蘊涵著公眾對正風反腐等一系列反腐敗政府行為的看法和認知。因此,本研究采取話語分析的定性研究方法,探討公眾廉潔話語的情感特征及其生成機制,從而打開公眾廉潔感知的內(nèi)部結構,探尋公眾廉潔感知與政府反腐敗力度之間張力的成因,幫助我們進一步了解公眾的廉政輿情,研判公眾的廉潔訴求,為研究公眾廉潔感知提供新的理論視角。

二、公眾廉潔感知研究路徑:概念梳理與研究取向綜述

公眾廉潔感知①作為一種主觀感受常被用來了解和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廉政建設情況,其概念的發(fā)展與反腐敗績效的測評關系緊密。20世紀中葉,西方學者在“廉潔感知”這一概念提出之前,曾用“腐敗傳說(Folklore of Corruption)”來概括民間對于腐敗問題的看法及其相伴的情感,它強調實際的腐敗程度與公眾主觀感受的差異性[12],從一定意義上來說,“腐敗傳說”這一概念已經(jīng)包含了公眾廉潔感知所度量的觀念事實與價值判斷。[13]到20世紀70年代,民眾滿意度調查在國際商業(yè)領域逐漸興起,它通過測量公眾總體感知質量、可靠性、響應性、保證性、移情性和有形性來獲得顧客的感知質量?!傲疂嵏兄崩碚摷丛诖嘶A上發(fā)展而來,許多機構通過民意調查來獲得公眾對腐敗問題的總體評價。[7]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家(地區(qū))開始把公眾廉潔感知納入腐敗治理的框架中,學界通過廉潔感知測評體系的構建和對相關影響因素的測量來了解公眾廉潔感知水平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目前,對于廉潔感知的研究主要有兩種解釋路徑,即間接感知理論和親歷感知理論。

(一)間接感知與親歷感知:傳統(tǒng)的研究取向

間接感知理論是指隨著媒體自由化程度提高或自媒體的興起,公眾的廉潔感知依賴于自身外部獲得的腐敗丑聞和政府廉潔績效,媒介信息是這一理論的核心因素。這一理論暗含了一個推論,即在清廉程度比較高的國家,公眾直接接觸腐敗的機會甚少,腐敗成為掌握政治權利的精英游戲,公眾廉潔感知與一個國家的實際腐敗狀況之間存在明顯差異。[8]學者主要測量外在媒介對公眾廉潔感知可能產(chǎn)生的影響。[14]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我國反腐敗力度的空前加大,國內(nèi)學者也在這一領域作出了有益探索。孫宗峰等通過測量廣東省兩個地級市“打老虎”對公眾產(chǎn)生的廉潔感知影響,發(fā)現(xiàn)在短期內(nèi)反腐敗力度的加大不僅不會增加公眾的廉潔感知水平,反而會導致公眾廉潔感知水平平均分降低2.3分(范圍0—100)。[3]袁柏順認為公眾的廉潔感知屬于民間傳說,并非親身經(jīng)歷,他通過對省會城市C的調查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腐敗傳說”會強化人們的腐敗感知,對廉潔感知產(chǎn)生顯著影響。[13]朱江南等基于對亞洲輿情表以及我國省級單位官方媒體曝光腐敗案件數(shù)量的統(tǒng)計,認為影響公眾廉潔感知的媒介信息可分為官方媒體和“小道消息”兩類。官方媒體的報道提升了公眾廉潔感知,非正式的“小道消息”則結果相反。[15]

另一種“親歷感知理論”則是強調公眾個體的腐敗經(jīng)驗,認為根植并嵌入社會環(huán)境的腐敗會讓公眾在日常實踐中更有機會親身感知和體驗腐敗。[16]69-71中國自改革開放實行市場經(jīng)濟以來也經(jīng)歷了腐敗的高發(fā)期[17],腐敗蔓延程度偏高,中國公眾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會實踐“關系主義”來獲得正式制度無法得到的信息、資源等好處,使得自身有足夠的知識和道德資源把關系主義實踐和向公權力機關的行賄緊密結合在一起。[18]在許多功能主義者看來,腐敗為民眾提供了一個接近政治權力的機會,克服了官僚機構的剛性,所以往往與沒有行賄經(jīng)歷的人相比,有行賄經(jīng)歷的人感知到更低的清廉水平。[18]也有學者認為,當控制了制度這一主要因素后,公眾自身的腐敗經(jīng)歷對于腐敗感知沒有顯著差異。[19]倪星等通過對我國G省的問卷調查分析發(fā)現(xiàn),在其他條件一致的情況下,索賄等被動行為比行賄對公眾廉潔感知會帶來更大影響,即遭遇過官員索賄經(jīng)歷的公眾,相對而言會感到更低的廉潔水平。[2]李輝等采取“例舉實驗法”對全國24個省級單位和50個城市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腐敗經(jīng)歷對腐敗感知的影響甚微,反而對政府的腐敗治理能力評價產(chǎn)生更強烈的影響。[18]

(二)消失的主體性:公眾廉潔話語與感知陷阱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持續(xù)保持高壓反腐的態(tài)勢,黨中央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不斷加大人財物等資源投入,持續(xù)優(yōu)化領導和工作機制,創(chuàng)新改革內(nèi)部體制機制,大大減少了腐敗存量,有效遏制了腐敗蔓延??涨傲Χ鹊恼L反腐使得我國各地區(qū)的清廉水平得到大幅改善,按照一般腐敗治理邏輯來講,矚目的反腐績效產(chǎn)出應該使政府贏得更多的公眾支持,公眾的廉潔感知水平也應該得到提升。但是如前文所述,政府反腐敗力度的加大與公眾的廉潔感知水平之間并不一定呈正相關關系,公眾廉潔感知與實際政府的反腐力度可能存在差距,公眾廉潔感知存在陷阱問題。公眾廉潔感知陷阱是指政府在治理腐敗問題時雖然有序地提高了政府行為的公開透明度,提高了行政效率并采取了一些遏制腐敗的措施,但公眾的廉潔感知水平并沒有在相關反腐敗績效和測量的指標上呈現(xiàn)出相應的積極變化。[20]

如前文所述,學界對于公眾廉潔感知的研究路徑——無論是基于“親歷感知理論”還是“間接感知理論”——都是基于量化分析來研究個體腐敗經(jīng)歷、腐敗容忍度、政府反腐績效和政府滿意度等變量與自變量“公眾廉潔感知”的相關性,或者更精細化地分析種種變量之間的相互影響程度和對公眾廉潔感知的影響差異。這些研究從特定的角度回答了公眾廉潔感知水平是否走“高”或走“低”的問題,或者是“有多高”和“有多低”的問題,但是對公眾廉潔感知“為什么高”和“為什么低”等機制性問題并沒有充分探討。而且已有研究大都從國家和社會的宏觀視角出發(fā),關注公眾廉潔感知的外在影響因素,把公眾的廉潔感知作為背景性民意來測量,而公眾廉潔感知的內(nèi)部結構沒有納入研究范疇,感知主體的主體性沒有得到充分考慮和探討。另外,在測量過程中,由于公眾廉潔感知的測量過程存在“社會期望偏差”,公眾面對敏感社會行為問題或涉及社會規(guī)范性議題時,更傾向隱藏其真實態(tài)度或感受,容易使測量結果出現(xiàn)系統(tǒng)性偏差,這也成為目前感知測量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公眾廉潔感知量化研究存在的上述問題,實質上來講是由于公眾廉潔感知指數(shù)化的測量只能從一個向度上呈現(xiàn)公眾某一階段對在地清廉狀況的概貌,但這一向度是單向的信息反饋,也即目前的公眾廉潔感知研究是將公眾置于被觀瞻、被測量的客體視角。研究者通過公眾對外界信息的反饋的方法獲取公眾對政府反腐績效的評價狀況。在這種量化研究模式下研究者的目標是“反腐績效”,工具是“公眾評價”,“公眾廉潔感知”則是一種背景性民意,成為外部信息刺激下的“應激反應”,公眾作為感知主體的主體性是被忽略和隱藏的。公眾的廉潔感知是一個動態(tài)復雜的實踐過程,單一的指標化測量無法探尋公眾作為感知主體的內(nèi)部生成邏輯,也即無法呈現(xiàn)公眾接收外部信息后如何篩選信息的機制,使得公眾與廉潔感知之間的雙向互動過程無法在研究層面形成“閉環(huán)”。

公眾廉潔話語作為公眾參與反腐敗斗爭、表達自己廉潔訴求的重要形式,蘊涵著公眾對正風反腐等一系列廉政行為的知識構建路徑,分析其話語文本可以再現(xiàn)公眾如何通過話語實踐生成自己的“腐敗”或“反腐敗”認知邏輯。所以,本文嘗試以公眾的廉潔話語文本為研究對象,采用文本向度的話語分析等質性研究方法,從公眾廉潔話語的構建機制中探究公眾作為感知主體的主體性和能動性,回應公眾廉潔感知與政府反腐績效間張力的成因等問題。

三、文本的獲得與研究方法

(一)公眾廉潔話語文本的搜集

由于腐敗涉及敏感的社會行為,公眾的廉潔話語文本獲得也非常困難。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官方網(wǎng)站(以下簡稱官網(wǎng))開設的“留言板”板塊是目前公開的、可獲得的群眾集中表達廉潔觀點的權威平臺。官網(wǎng)自2013年9月2日正式開通以來,受到了國內(nèi)外媒體的廣泛關注。這個新開通的官網(wǎng)是由原“監(jiān)察部網(wǎng)站、國家預防腐敗局網(wǎng)站、12388 舉報網(wǎng)、國務院糾正行業(yè)不正之風辦公室網(wǎng)站、工程建設領域專項治理工作網(wǎng)站”整合而成。官網(wǎng)開設了留言板等與公眾互動的專欄,目前已經(jīng)成為中央紀委主動接收廣大公眾對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意見、建議、咨詢的有效平臺。作為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機關直屬的權威網(wǎng)站,留言板欄目已經(jīng)成為公眾可信賴的反映社情民意、參與反腐敗斗爭的重要渠道。公眾可以通過發(fā)帖留言等方式在這一平臺直接同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交流互動。所以,本研究選取自2013年9月自官網(wǎng)開通留言板塊以來至2020年3月的公眾發(fā)帖作為研究文本,采用基于Python語言的網(wǎng)絡爬蟲技術在官網(wǎng)上爬取了公眾的留言,共計36438篇貼文、20799227字。其中,通過統(tǒng)計,36438篇貼文的發(fā)文用戶比例結構為:1—10個發(fā)帖量的用戶有5681個,占比89.39%;10—50個發(fā)帖量的用戶有581個,占比9.14%;50—100個發(fā)帖量的用戶為61個,占比0.96%;大于100個發(fā)帖量的用戶為32個,占比0.5%??梢?,將近90%的用戶發(fā)帖量都在10篇以內(nèi),同一用戶大量重復發(fā)帖的狀況占比甚少。所以本文所使用的數(shù)據(jù)樣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公眾的廉潔話語狀況,但由于公眾在官網(wǎng)留言需要經(jīng)過網(wǎng)站的注冊審核,其發(fā)布的內(nèi)容和評論也要經(jīng)過政審、脫敏等相關的內(nèi)容審查,本文所使用的數(shù)據(jù)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文本向度的話語分析

“話語分析”既是一種研究理論又是一種研究方法[21],在不同的學科脈絡里呈現(xiàn)出迥異的內(nèi)涵指向。[22]作為理論來講,??碌脑捳Z觀對“話語分析”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福柯把話語置于建構知識的首要地位,認為話語是一種決定某些思考、言說及行為可能性而抑制其他可能性的開放的知識體系,具有建構社會現(xiàn)實的能力。??碌脑捳Z分析(Foucauldian Discourse Analysis,F(xiàn)DA)是把話語和權力組合到一種全新的分析機制中,并在話語權力模型中闡釋主體的形成過程。[23]??率降脑捳Z分析更像是宏大的社會學理論,并沒有對在社會實踐中生產(chǎn)的文本進行細致入微的話語特征分析,也即缺少對微觀層面的具體的文本分析觀照。[24]19基于此,一些語言學家嘗試將宏大的話語理論與具體的語言學性質的文本分析相結合,通過對文本內(nèi)容的不斷挖掘,探索話語背后隱藏的意識形態(tài)及對意義的不同解讀方式。批評話語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即是采取一種批判性的研究取向,通過對文本詞匯、句法、篇章結構等文本本身細致入微的分析來揭示話語背后隱藏的不平等的權力關系。[25]諾曼·費爾克拉夫作為批評話語分析的標志性人物構建了一個以“文本”“話語實踐”“社會實踐”為向度的三維分析框架,“文本”維度關注的是詞匯、語法、連貫性和文本結構的描述;“話語實踐”維度涉及文本生產(chǎn)、消費和分配的過程性闡釋;“社會實踐”維度則主要將話語過程置于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中,分析話語與意識形態(tài)、政治、文化等社會諸多因素的辯證關系。費爾克拉夫的三維分析框架三要素間是層層滲透、互相作用的關系:“社會實踐”維度包含“話語實踐”維度,“話語實踐”維度又包含“文本”維度,三個維度共同構成了話語分析操作層面的“連續(xù)統(tǒng)”,其中“話語實踐”最為關鍵,是聯(lián)系“社會實踐”和“文本”的“中介”。[26]50費爾克拉夫受巴赫金理論影響認為話語實踐過程是多元話語進行支配、競爭、重組、吸納以及再配置的過程[27]75,這一過程可以呈現(xiàn)社會權力與意識形態(tài)的運作機制,從而體現(xiàn)出話語分析的批判性特征。

“話語”在本研究中有兩層含義:第一層是指公眾公開表達在中紀委官網(wǎng)留言板上有形的文本話語;第二層是指公眾的廉潔話語具有建構社會事實和闡釋感知主體認知框架的能力,即本研究的“公眾廉潔話語”內(nèi)涵既包括 “公眾廉潔觀念”的集合,又涵蓋傳遞此觀念的互動過程。本研究以??碌摹霸捳Z建構論”為理論基礎,以公眾廉潔話語文本為研究對象,采用費爾克拉夫的“三維”話語分析方法,對公眾廉潔感知的積極情感和消極情感構建機制及邏輯進行解釋性探究,嘗試在我國宏大的反腐敗斗爭、廉政建設敘事與微觀的公眾廉潔話語文本之間搭起“橋梁”,進行“話語實踐”層面的“中層理論”研究。即從話語實踐切入,分析公眾廉潔主題詞如何與不同的情感屬性建立關系,從而生產(chǎn)出積極或消極的情感指向,并解釋公眾廉潔感知不同情感屬性的產(chǎn)生與我國反腐敗斗爭與廉政建設的宏大敘事之間的互動關系。具體操作為先對公眾廉潔話語的文本進行“情感分析”,將公眾廉潔話語分為具有積極情感和消極情感屬性的兩類文本。針對不同情感屬性的文本,進行“詞匯選擇”來探究公眾廉潔話語的文本生產(chǎn)路徑。公眾在官網(wǎng)的留言的高頻詞一定程度上可以體現(xiàn)其詞匯選擇的傾向,所以本文將對公眾廉潔話語文本進行詞頻統(tǒng)計,將高頻出現(xiàn)的主題詞同具體的文本語境相結合,剖析公眾廉潔話語不同情感屬性的生成機制。

(三)公眾廉潔話語文本的技術性處理

在獲得公眾廉潔話語文本后,我們使用語料庫語言學以及文本挖掘工具(ROST CM6)的相關技術構建自用“公眾廉潔話語語料庫”(即對公眾廉潔話語的文本進行分詞處理以及與中文停用詞表比對剔除無意義詞語后建成的語料庫)和對公眾廉潔話語進行情感屬性分類。基于“公眾廉潔話語語料庫”,對獲取到的文本進行情感信息抽取與傾向性分析,根據(jù)2008年我國推出的中文傾向性分析測評報告(Chinese Opinion Analysis Evaluation,COAE)提出的中文情感詞識別、中文情感詞褒貶度分析等6項子任務標準,對公眾廉潔話語的文本進行了情感詞處理,采用ROST EA軟件計算并統(tǒng)計出公眾廉潔話語的正負面情感和中性情感的文本數(shù)據(jù)。公眾廉潔話語的正負面及中性情感詞按照強度計分,積極情感詞為正,消極情感詞為負,計算中紀委留言板的每篇發(fā)帖及評論中含有情感詞數(shù)量并進行幾何運算,得出0分為中性感知,正負分值分別代表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根據(jù)ROST EA軟件統(tǒng)一情感傾向分類標準、范疇及統(tǒng)計方法將“公眾廉潔話語語料庫”文本的情感分為積極情緒、中性情緒和消極情緒3類,在此基礎上按照情感評分分值將積極情緒分為一般(5,15)、中度(15,25)、高度(25,+∞)3類;同理,消極情緒分為一般(-15,5)、中度(-25,-15)、高度(-∞,-25)3類?!肮娏疂嵲捳Z語料庫”情感分析結果為:文本中積極情緒占比70.13%,共25553篇;中性情緒占比0.26%,共96篇;消極情緒占比29.61%,共10789篇。其中,積極情緒分段統(tǒng)計結果為:一般(5,15)的共1970篇,占比5.41%;中度(15,25)的共1824篇,占比5.01%;高度(25,+∞)的共21759篇,占比59.72%。消極情緒分段統(tǒng)計結果為:一般(-15,5)的共1469篇,占比4.03%;中度(-25,-15)的共1257篇,占比3.45%;高度(-∞,-25)的共6091篇,占比16.72%。鑒于公眾廉潔話語的情感傾向極性在本研究中具有重要價值,本文在具體研究中只分析兩個向度,即積極性和消極性,對 ROST EA系統(tǒng)的情感分析結果也只考慮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分析以上數(shù)據(jù)可見,黨的十八大以來,公眾對黨和國家反腐敗取得的成績及我國當前的廉潔狀況普遍持積極情緒,其內(nèi)部差異我們將在后文詳細分析。

基于ROST EA對“公眾廉潔話語語料庫”進行情感分析的結果,我們從分析結果的“最情緒”中選取“積極情緒”排在前10的語篇和“消極情緒”排在前10的語篇,分別建成公眾“積極感知話語”和“消極感知話語”兩個子語料庫。在此基礎上,從這兩個子語料庫分別提取前30位高頻出現(xiàn)的主題詞,將其編列成組,直觀展現(xiàn)引起公眾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表達的主題詞,并返回具體文本對公眾廉潔話語進行話語分析,剖析“積極”和“消極”兩個不同情感屬性的廉潔話語文本的構建機制。

四、公眾廉潔話語文本的建構

公眾廉潔話語的建構過程是一個隨著公眾生產(chǎn)生活不斷深化,并對外部社會語境持續(xù)吸收和轉化、相互參照的動態(tài)過程,是一個潛力無限的開放網(wǎng)絡。這一過程蘊含了公眾廉潔話語文本對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我國反腐敗斗爭和廉政建設形勢的認知及其變化過程。公眾廉潔話語文本中的詞匯并非隨意選擇和組合的結果,其受到政治、經(jīng)濟、歷史、文化和意識形態(tài)等諸多外部因素和特定語境的影響,也受制于公眾有意識地使用某些話語策略將他們聯(lián)系起來的內(nèi)在動因?!霸~匯選擇”是構筑公眾廉潔話語的手段之一,蘊含著鮮明的政治態(tài)度和認知情感,我們對“積極感知話語”和“消極感知話語”兩個子語料庫進行詞頻統(tǒng)計,將高頻出現(xiàn)的主題詞返回文本,并結合公眾多元的話語策略分別分析公眾“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的文本構建路徑。

(一)公眾廉潔話語的“積極情緒”文本的建構

公眾廉潔話語的積極情緒高頻詞是構建公眾積極情緒的核心要素,表1中的高頻詞大量與意識形態(tài)、體制機制以及歷史文化等抽象語境在文本中共現(xiàn),公眾通過互文②等再情景化話語策略構建起積極情感的公眾廉潔話語文本。

表1 公眾廉潔話語“積極情緒”高頻詞詞頻

例1:2018-05-22 07:55:08……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創(chuàng)了,通過加強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確保公權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性質和宗旨不變“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社會主義國家廉潔政治的歷史。為社會主義國家的鞏固和健康發(fā)展開創(chuàng)了歷史。……(例句中加著重號的詞匯為高頻詞,下同)

例2;2015-10-14 22:44:35……中國在反腐和反“四風”的道路上磕磕絆絆,已經(jīng)漫行了數(shù)十年,經(jīng)驗教訓為構建科學完整的,公權力政治免疫機制積累了寶貴經(jīng)驗。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一個有機整體,不是三個階段的劃分,也不是三個環(huán)節(jié)的割裂”。紀檢監(jiān)察機關應該堅持穩(wěn)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標本兼治“三不”機制一體推進,有力助推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

例3:2016-12-23 10:54:57……我個人對家風的理解,就是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子女潤物無聲的點滴滲透?!白⒅丶彝?、注重家教、注重家風”,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磊落家風、清正家教,除了能惠及一個家庭,也是整個社會的共同財富,一個社會的好風氣是由千千萬萬家庭的好家風支撐起來的。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無論社會如何發(fā)展,家庭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這種優(yōu)良傳統(tǒng)必須傳承下去,說到底,反腐一靠制度,二靠文化。……

在“積極感知話語子語料庫”中,公眾的積極情緒與“社會主義”“黨員”“人民”“組織”等主題詞高頻共現(xiàn),公眾在社會主義制度、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及其政治行動過程的語境中呈現(xiàn)積極感知,他們在廉潔話語實踐中不斷將意識形態(tài)語境再現(xiàn)到廉潔相關的概念中,并以這種方式不斷給廉潔話語的“積極情緒”賦值。公眾在例1的話語實踐中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話語主體,置于“社會主義國家廉潔政治”的宏大歷史中,并將“加強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黨的性質和宗旨”的相關內(nèi)涵再現(xiàn)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廉潔”理念中,使積極情感與社會主義、黨的領導等主流意識形態(tài)產(chǎn)生正向的情感關聯(lián)。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jiān)督,黨中央多次強調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讓權力運行在陽光下,一體推進“三不”長效機制的建構以及監(jiān)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為“清廉中國”的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公眾對黨的十八大以來形成的一系列反腐體制機制話語也呈現(xiàn)出積極情緒。公眾將廉潔話語與領袖話語互文,借以表達自己對反腐機制的認同和樹立自己話語觀點的權威。在例2中,公眾將習近平總書記對于“三不”機制的論述直接引用到自己的文本中,將其納入為我國建設“科學完整的,公權力政治免疫機制”的重要部分,進一步為自己論述“三不”機制可“有力助推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提供了堅實論據(jù)。公眾將“三不”體制機制與領袖話語互文,認為它是“中國”反腐敗的寶貴經(jīng)驗,是“全面從嚴治黨”行穩(wěn)致遠的助推器,這一話語策略不僅體現(xiàn)了公眾反腐信心源于“體制機制”的構建,同時也成為公眾廉潔話語積極情緒生成的重要因素。

公眾廉潔話語中的積極情緒表達還高度與歷史文化語境共現(xiàn),公眾通過話語實踐的方式將話語主體置于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具體情境中,賦予了傳統(tǒng)文化在當下反腐敗斗爭和黨風廉政建設中的重要性和權威力量,使歷史文化在新的反腐倡廉語境中得以繼承和傳播。通過這樣的話語過程,公眾將歷史文化語境互文在新時代反腐敗斗爭的情境中,這不僅是對歷史文化語境的再生產(chǎn)與再定位,同時也賦予了新時代反腐敗斗爭更深的文化內(nèi)涵。在例3中,公眾借用傳統(tǒng)的“家國情懷”把“磊落”“清正”家風的作用擴展到反“四風”行動以及整個社會風氣,將家風與政風、社會風氣形成有機整體,并將我國優(yōu)良的傳統(tǒng)歷史文化再情景化到當下的正風反腐行動中,使公眾話語觀念中的新時代正風反腐擁有了中華文化的深厚根基。

(二)公眾廉潔話語的“消極情緒”建構

公眾廉潔話語的消極情緒高頻詞集中呈現(xiàn)了誘發(fā)公眾情緒的主題詞,表2中的高頻詞大量與少數(shù)黨內(nèi)領導干部等行為主體的失范動因、過程與后果等具象語境互文共現(xiàn),公眾通過定義、無效、危險或威脅等論辯話語策略③構建起消極情緒的公眾廉潔話語文本。

表2 公眾廉潔話語“消極情緒”高頻詞詞頻

例4:2020-01-17 09:12:35在《國家監(jiān)察》第三集《聚焦脫貧》中,披露了四川省涼山州雷波縣溪洛米鄉(xiāng)原鄉(xiāng)長馮瑩盈挪用扶貧款的問題。一個鄉(xiāng)的鄉(xiāng)長竟然因為賭博欠下高利貸,為償還債務而挪用80多萬專項兒童扶貧資金,讓人看到了無孔不入的“蒼蠅”和沒有底線的“微腐敗”會產(chǎn)生如此驚人的破壞力、殺傷力,嚴重侵害了群眾利益……

例5:2014-09-11 09:31:33目前我國打“老虎”、打“大老虎”工作搞得有聲有色,得到全國人民的熱烈擁護,但是,農(nóng)村基層黨員干部中一些“蒼蠅”,無人過問或者很少過問。村委會應該說是黨的最基層組織,如果說這個基礎都不牢固,共產(chǎn)黨這個高樓大廈也不可能牢固。我強烈呼吁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的領導,在打“大老虎”的同時,安排一下基層的什么部門,抓緊時間把這些“蒼蠅”也打一打,那不但是大快人心的事,對建設和諧社會、促進地方經(jīng)濟發(fā)展也是具有強大推動作用!老虎太遠,蒼蠅撲面。懇請嚴查農(nóng)村腐敗,贏取8億農(nóng)民之心!

例6:2019-12-16 14:15:42近期,網(wǎng)絡上流行著“你推脫責任的樣子,真丑!”這樣一句話,道出了社會上各行業(yè)中存在已久的腐敗現(xiàn)象。事實上,“甩鍋”問題在基層單位也不乏少數(shù),特別是窗口單位,面對群眾咨詢問題,有些窗口工作人員對群眾所問之事,含糊其辭,借此事不歸窗口受理或是給群眾一個電話號碼就把事情推卸得一干二凈,此舉實屬對群眾不負責,也是對自己不負責。“甩鍋”干部甩掉的是責任,嚴重侵害了群眾利益,甚至可能引起群眾舉報事件,為此,“甩鍋”干部當止。

基層“微腐敗”涉及到人民群眾的直接利益,啃噬群眾的獲得感,傷害群眾對黨的信任。公眾廉潔話語的消極情緒高頻詞中有大量涉及微腐敗的主題,如“補貼”“補助”“村委會”等等,公眾的消極情緒建構受到基層“微腐敗”很大影響。例4中,公眾用述謂詞“讓人看到”所實現(xiàn)的“關系過程”把“蒼蠅”“微腐敗”與“挪用扶貧款”“兒童扶貧資金”等具體腐敗行為聯(lián)系在一起,把這種具體的關系過程定義為“無孔不入的蒼蠅”和“沒有底線的微腐敗”,且認為失范主體的動因和過程對群眾造成“驚人的破壞力、殺傷力”。公眾通過定義、危險等論辯話語策略,將“沒有底線”等道德化的標準內(nèi)嵌到公眾消極情緒建構過程中,以批判地方政府官員的具體腐敗行為。

公眾廉潔話語中的消極情緒建構不僅包含了對基層“微腐敗”具體事實的不滿,在留言中我們還注意到大量沒有具體腐敗事實指向而是對總體利益格局判斷產(chǎn)生的“消極情緒”話語。例5中,公眾運用“無效”的話語論辯策略,將 “村委會”這一基層組織與“共產(chǎn)黨”的執(zhí)政根基相聯(lián)系,認為農(nóng)村基層黨員干部中的“蒼蠅”會直接影響中國共產(chǎn)黨執(zhí)政的合法性。在留言中,公眾并沒有指涉任何的具體腐敗行為,而是應然地判斷“村委會”等基層腐敗將對 “共產(chǎn)黨”和對“民心”產(chǎn)生惡劣影響??梢?,公眾廉潔話語中的消極情緒建構不是基于一時一事,而是對基層腐敗問題總體形勢抽象后的一般化判斷。

公眾廉潔話語中的消極情緒建構還包含了公眾對基層干部“不該干什么”“應該干什么”的應然的價值判斷。例6中,公眾用“定義”的論辯話語策略將“甩鍋”這一不正之風納入到“腐敗”的概念范疇中,并使用“危險”的論辯話語策略論述了“甩鍋”腐敗行為的過程及其“甩掉的是責任”“嚴重侵害群眾利益”的不當后果和 “可能引起舉報事件”的預判性影響。認為當前不應該放任對群眾詢問表現(xiàn)出“含糊其辭”或者是“給電話號碼”等推卸責任的基層官員的腐敗行為,而應當及時制止。公眾在留言時把行政單位窗口的“甩鍋”低效行為納入到“腐敗”的內(nèi)涵當中,并認為這種腐敗行為“真丑”,公眾對這種“甩鍋”的“丑陋”判斷基于日常生活又先于觀察。

五、結論與討論

綜上所述,公眾廉潔話語的“積極情緒”文本中,公眾大多使用互文話語策略將意識形態(tài)、體制機制以及歷史文化不斷再情景化入自己的文本實踐中,使公眾廉潔話語的“積極情緒”文本具有很強的連續(xù)性和歷史性。在“消極情緒”文本中,公眾則更多地使用論辯話語策略,通過定義、無效以及危險等話語手段對日常生活中具體腐敗行為進行批判性論辯,使自己的話語實踐呈現(xiàn)強烈的情感喚起與道德訴求。公眾廉潔話語文本中不同話語策略的運用即是公眾廉潔話語不同情感屬性的文本構建機制的結構性差異所在。一方面,公眾廉潔話語中“積極情緒”建構中互文性話語策略的運用,將黨的宗旨、國家的發(fā)展以及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等高度抽象的價值體系涵化到自己的“廉潔話語”體系中,表達出公眾對黨和國家反腐敗理念和行動的正向感知和高度認同。另一方面,公眾廉潔話語中“消極情緒”建構中則更多使用帶有批判性討論的論辯話語策略,對具體的地方性腐敗事實進行一般化或者抽象化激發(fā)出他們的不滿情緒。公眾廉潔話語不同情感屬性的差異性構建機制,說明了前文所述的公眾的積極情緒占比明顯高于消極情緒的現(xiàn)象,并不完全是靠“打虎拍蠅”或是查處的腐敗案件數(shù)量等具體機構的反腐績效積累出來的,而是公眾主觀塑造或是先入為主的價值判斷起了很大作用,這也正是公眾作為感知主體的主體性及能動性在話語實踐中的具體體現(xiàn)。

具體來講,公眾作為感知主體的能動性主要體現(xiàn)在其廉潔話語具有一般化、抽象化的能力和先驗的價值判斷。我們從公眾廉潔話語文本中看到,公眾積極情緒大都基于意識形態(tài)、體制機制和歷史文化等抽象的話語實踐,這些實踐的行為主體指向正是黨和國家,黨和國家正是人民群眾傾訴的對象。公眾消極情緒中通過批判性的話語來表達自己的廉潔訴求,正是他們對“廉潔觀念”進行主觀建構的一種話語機制。從例5等文本信息中,我們可以看到公眾對目前國家的反腐倡廉形勢的感知不是簡單的基于一時一事,而是對利益主體總體格局的判斷。公眾低水平的廉潔感知,并不一定直接來源于我國反腐敗成效的現(xiàn)狀,很有可能還來自公眾對腐敗的抽象憤怒而產(chǎn)生的移情。另外,在公眾廉潔話語文本中,公眾并沒有直接對黨中央反腐倡廉的內(nèi)涵進行描述性的實然的話語實踐,但公眾對領導干部不該做什么、應該是什么樣子這些應然問題卻有很明確的價值判斷。公眾對領導干部或公務人員腐不腐敗、廉不廉潔的感知更多的是一種價值取向,一種主觀感受,和個人價值觀有很大關系。公眾廉潔感知這種主觀的價值判斷基于公眾的生產(chǎn)生活經(jīng)驗,又先于觀察、超乎事實,公眾常常用“應該怎么樣”“不應該怎么樣”的應然話語實踐來評判具體機構、基層政府或公務人員等的“腐敗”行為和“反腐敗”行動,而不是僅以實際的反腐敗績效等論成敗。

公眾廉潔話語的情感走向在很大程度上是公眾自己理性塑造出來的,而不是被動應激的結果。公眾的廉潔感知數(shù)據(jù)化測量則很容易將感知主體置于“被感覺”“被測量”的語境中,使公眾的主體性和能動性邊緣化,公眾的廉潔感知與實際的反腐績效間關系的不確定性的背后隱藏的正是公眾主體性在“廉潔感知”研究中邊緣化的問題。通過探究公眾廉潔話語不同情感屬性的生成機制,我們得以打開公眾廉潔感知的內(nèi)部結構,從而了解其深層的構建邏輯,一定程度上為目前的公眾廉潔感知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論視角,并有助于政府適度調整反腐靶向,使其與公眾更真實的廉潔訴求接軌。

注釋:

①“廉潔感知”為“腐敗感知”的同義相反表達,文中將交替使用。

②互文性話語策略實際上是一種關系形式,是某個確定的文本與它所引用、改寫、吸收、擴展或在總體上加以改造的其他文本之間的關系,是通過一定的語言形式可以反映出在該文本中不同程度地以各種多少能辨認的形式存在著其他的文本。

③論辯話語策略是話語使用者在證明或者質疑某些聲明的真實性和正確性時所采用的一些邏輯推理方法。在具體演講和論辯中,話語使用者往往提出一組由若干前提和結論組成的論證(arguments),通過邏輯推理引導聽眾進行批判性思維,進而影響話語受眾對相關命題的判斷,達到說服的目的。

猜你喜歡
消極情緒積極情緒腐敗
我們需要消極情緒?
青年文摘(2022年12期)2022-12-07 07:17:30
靜心
測試
中學時代(2021年5期)2021-11-11 13:22:49
中小學生積極情緒現(xiàn)狀特點及其影響因素
積極情緒助力更好記憶
心理與健康(2021年1期)2021-07-22 07:46:43
試論積極情緒對中學生的創(chuàng)新力的影響
“群體失語”需要警惕——“為官不言”也是腐敗
當代陜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4:02
積極情緒相關研究綜述
幫孩子化解消極情緒的繪本
腐敗,往往由細微處開始……
支部建設(2016年15期)2016-04-12 01:01:36
富顺县| 安乡县| 千阳县| 剑川县| 平乡县| 田林县| 朝阳区| 甘南县| 杂多县| 肃宁县| 云和县| 开化县| 瑞昌市| 济南市| 漠河县| 长白| 靖远县| 元氏县| 富蕴县| 财经| 洱源县| 应城市| 巴彦淖尔市| 闽侯县| 深泽县| 旺苍县| 公安县| 邢台县| 南康市| 遵义市| 手游| 五常市| 开江县| 额敏县| 太谷县| 宁国市| 盱眙县| 罗定市| 安乡县| 涡阳县| 吐鲁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