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進城
(甘肅省靖遠縣第四中學 甘肅 靖遠 730699)
高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家校共育”的教學途徑主要是指在進行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學校、教師、家長三者在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進行合作共育,以此為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提供幫助,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發(fā)展?!凹倚9灿笔羌訌姼咧袑W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下文筆者將針對高中學校學生“家校共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有效地優(yōu)化路徑,以期為高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學開展提供參考依據(jù)。
1.1 家校共育的含義。所謂的“家校共育”主要是指在教學中學校、教師、家長三者之間開展聯(lián)合教學,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不僅僅是家庭和學校直接的聯(lián)合。隨著新教改的提出,我國的教育體系也在不斷地發(fā)生變化,在教學中逐漸打破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束縛,教育體系不再是依靠學校教育開展教學,逐漸的傾向于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方面,三者教育體系之間相互聯(lián)系相輔相成,在高中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當三者中的某一教學體系與另兩種教學體系相融合時,便會形成一種新型的教育理念即“家校共育”。
1.2 重要性。“家校共育”教學理念在高中教學中的開展可以借助家庭和學校兩者之間的相互配合,其中家庭教育是高中學生接觸最早的教學方式,自學生有意識以來第一個接觸的便是家長,家長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而學校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綜合素養(yǎng)和接受良好教育的主要途徑,所以在高中教學中通過家庭和學校來那個者之間的相互配合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還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通過構建和諧的家校共育教學模式不僅可以加強教師與家長之間的聯(lián)系,還可以方便家長和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和心理健康情況,使家校共育更具有時效性和針對性[1]。
1.3 必要性。高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家校共育”的開展可以幫助學校教師教學中現(xiàn)有的教學方式進行優(yōu)化,從而使高中教學更加傾向于學生的日常生活,并提高教學效果。從高中學生心理健康角度進行分析家庭教育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遠超于高中教育,對于學生來說,家長是學生人生中第一位教師,家長言行舉止、為人處世以及自身的道德素養(yǎng)等時刻影響著學生的成長。在學校教學中一位好的教師可能會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產生影響,但是這種影響并不能陪伴學生一生。
2.1 學習壓力過大。高中時期對于每一名高中生來說都是一段難忘的人生經(jīng)歷,在這一階段高中學生不僅要面對高強度的學習任務同時還要面對高考的人生重大考驗。在學習過程中高中學生不僅要面臨著高強度的學習以及考試學業(yè)考試方面的困擾,這些方面的問題經(jīng)常會為學生帶來嚴重的心理負擔,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使其在學習時經(jīng)常出現(xiàn)溜號、焦慮、心緒不寧等現(xiàn)象。
2.2 受人際關系的影響。在學生的生活中學校是學生面如社會的第一步,尤其是高中學校,高中生活是社會的一個小小的縮影,學生在學校中不僅要學會步入社會所需要的知識,同時還需要擁有一個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質[2]。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學校、教師、家庭三者之間相互聯(lián)系不可分割,其中高中階段尤為明顯,由于高中生的在學校學習的期間的主要目標便是參加高考,取得一個好的成績步入一個好的大學,在這種條件的影響下,學生在生活中接觸做多的便是學校和家庭,而家校共育又被視為社會的一個縮影,學生與同學、老師、家長之間的人際關系交往相對微妙。而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敏感期,在學習或者處事方面有著自己獨特的意見,不愛與人交流,缺少人際交往能力,因此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生活的其他遇到困擾時,都會依據(jù)自己的心理主觀感受進行處理,而沒有進行理性思考,甚至會與其他人產生分歧,嚴重的還會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
2.3 青春期叛逆的影響。高中時期的學生的年齡大致在16到18周歲,這一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發(fā)育時期,其自身的心理和生理意識逐漸成熟,對自我保護意識逐漸加強,有著極強的自尊心,在進行問題處理時經(jīng)常會按照自己的所思所行進行,在問題處理中如果出現(xiàn)與教師、家長意見產生分歧時,便會出現(xiàn)逆反心理,各學校學生受青春期逆反心理的影響,使學生在對人際管理的處理方式方法、自身的學習規(guī)劃以及自身的心理健康方面產生嚴重的影響[3]。
2.4 自身心理問題。高中生活對于高中學生來說是便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學生在面的學習、人際關系處理等不同方面受到不同程度地影響或者挫折,受這種情況的影響,學生在面對學習或者人際關系處理時便會產生消極的心理,并對心理健康產生嚴重影響。另外由于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叛逆期,在于他人接觸環(huán)節(jié)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盲目跟風、攀比以及過度自負、自卑等心理現(xiàn)象,從而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3.1 認識力度不足。在新課改提出的背景下教育部門已經(jīng)將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作為高中學校教學工作中的重點工作開展。但是由于我國在教學領域中長期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尤其是高中教學階段,學校和教師往往更加傾向與學生的升學率,在教學中教師更加注重重點學科的教學,以此忽略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4]。從現(xiàn)階段高中教學現(xiàn)狀來看,大多數(shù)的高中學校在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認識力度不足,沒有充分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的重要性,甚至還有一部分教師認為心理健康教育只需要在課堂上簡單地對心理健康課程進行講述,這種教學方式往往過于片面,使心理健康教育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正是由于這種形式主義教學觀念,致使大部分教師認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一個短期的教學,不需要將其與學生的生活進行融合,在教學過程中只是進行簡單的滲透,將教學重點放在其他的學科之中,從而忽略了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4]。
3.2 教學目標傾向于學科化。高中學校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經(jīng)常會將其傾向于學科化,一些教師甚至會將心理健康教育與高中的品德教育相關聯(lián),認為心理健康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教學目標是一樣的。但是在實際中心理健康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教學目標是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目標主要在于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學生心理素質,而品德教育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由此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教育和品德教育兩者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其中教學目標學科化的傾向在高中教學中勢必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帶來嚴重影響。在新教改的要求下雖然高中學校將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逐漸的普及到高中教學中的不同學科之中進行知識普及,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依舊將心理健康教育視為一門單獨的學科開展教學,并與其他學科一樣在課前制定教學方案,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傾向于學科化,教學方式通常以傳輸式教育為主,教師在盡心教學時往往忽視了學生自身的心理健康狀況,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需求無法進行詳細了解[5]。
3.3 教學形式較為單一。在高中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學過程中,心理健康教學的內容較為單一,關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內容也相對枯燥乏味,教學內容也與高中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脫節(jié)。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大多情況下都是應付了事,不能夠對學生的內心想法進行了解,在教學中很難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方面,由于大多數(shù)的高中心理健康教材內容較為陳舊,對一些相對敏感的教學內容經(jīng)常進行簡單的概述或者避重就輕,使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夠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為高中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形式相對單一,教師對其通常都是講而不做,在教學中缺少與學生之間開展有效地溝通,使之在實際教學中很難對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了解。現(xiàn)階段高中學校在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時通常采用開設心理健康探究課程和心理診療室兩種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在心理健康探究課程中教師所引用的教學案例與學生的實際生活之間相脫離,與學生的實際高中生活相反,甚至在教學中很少被引用,使之無法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除了心理健康探究課程教學以外,心理診療室是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教學形式,心理診療室最初創(chuàng)建的教學目標是為了解決學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問題,但是高中心理診療室在開設時缺少心理健康方面的老師,使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傾向于形式主義,并沒有期待理想中預期的教學效果[5]。
4.1 加強宣傳力度,提高家校雙方心理健康教育意識。在開展心理健康“家校共育”教學環(huán)節(jié)時高中學校教師可以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將線上和線下兩者相結合的方式加強較家校共育的宣傳力度,提高家校雙方對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在教學中學校教師要意識到通過“家校共育”開展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通過家校共育的方式提高家長的合作意識為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幫助。在教學中為了加強高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家校共育教學理念順利進行,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借助智能手機創(chuàng)建家校共育班級群或者微信公眾號信息平臺,方便家長和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在學習和日常生活中學生的心理狀況,通過這種方式提高家長對家校共育認可度,并在后續(xù)的家校共育中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師分配的各項工作中。與此同時,在心理教育中為了使家校共育發(fā)揮理想的教學效果,家庭和教師還要對家校共育教學理念進行認可,并通過家校共育的方式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環(huán)境。通過家庭構建的美好的生活環(huán)境,增強學生的心理安全感,通過這種方式加強家校共育的宣傳力度,提高家校雙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確保高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家校共育教學理念有效地進行[6]。
4.2 完善教育體系。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學了教學中并不是一門獨立的課程,而是一個較為完整的教學體系,心理健康教育無時無刻不在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相關聯(lián),在高中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不僅能夠促進高中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樹立健全的人格。在高中教學中,教師要時刻注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狀況,并制定統(tǒng)一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和教學管理方法,由里到外構建完善的教育體系,加強學校、教師、家長三者之間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發(fā)展,為高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家校共育的開展提供有效地保障。
4.3 改變教學觀念,提高學生認識維度。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教師要不斷地對教學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融合,使心理健康教學內容更加傾向于學生的實際生活。教師在進行教學內容選取時可以將學生日常生活學習中常見的問題進行歸納,并將其與教學內容相結合,以此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真實性。例如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教師可以依據(jù)高中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心中的敏感話題引用到心理健康教育之中,從而提高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認識維度[7]。
4.4 豐富教學內容。為了使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能夠更加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貼合,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真實性,教師在進行教學工作時對教學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教師在日常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可以將學生的生活方式和學習中的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進行歸納和整合,并在實際教學中將其進行融合,豐富教學內容,以此規(guī)避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不相符的現(xiàn)象。例如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教師結合高中階段學生的實際生活狀況將學生所關心的事物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之中,激發(fā)學生的探討興趣,提高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可。
4.5 提高教師教學能力。高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門專業(yè)性較強的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能夠更好地提高高中學生的心理素養(yǎng),心理健康教育開展的首要條件需要教師具有過硬的心理健康教學能力。為了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確保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學校順利開展,首先,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學校要聘用具備專業(yè)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人員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構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效果。其次,高中學校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前要結合教師現(xiàn)有的教學能力,定期組織專業(yè)的教學培訓,向教師傳授專業(yè)的教學理念,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方便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另外,為了提高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效果,高中學校還要對學校教師進行與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知識普及力度,確保在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提高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8]。
綜上所述,高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家校共育”的開展,是將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會教育三者之間進行結合,借助家校共育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進行滲透教育。所以高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離不開家庭教育,只有將家庭與學校兩者結合在一起形成家校合作共同教育才能夠將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效果充分發(fā)揮出來,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和家長要認識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合作教學中不斷地更新教學理念,實現(xiàn)家校共育,以此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