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飛飛
(貴州省遵義師范學院附屬實驗學校 貴州 遵義 563000)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居民物質生活得到極大滿足,當代小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更加優(yōu)越,從小受到父母和父輩長輩的疼愛,但也對學生的交際能力、自主意識和自主管理能力帶來負面影響。自主管理是現(xiàn)代社會衡量人才的重要能力,通過自主管理能夠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對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發(fā)展具有較大幫助。因此,教師要注重加強引導,將學生自主管理與班級管理充分結合,提升班級管理效率。
1.1 管理意識薄弱。小學生年齡較小,自主管理意識較為薄弱,甚至部分學生對自主管理缺乏正確認知,在時間管理、學習管理以及生活管理中,沒有形成自主意識,對父母有著很強的賴心理。例如,在班級管理中,學生不愿意主動參與其中,與同學關系較差,合作能力不足、不主動競選班干部。
1.2 管理能力不足。部分小學生是家庭中的獨生子女,在平時的生活中,父母特別是爺爺奶奶都給予了無微不至的關心和幫助,甚至很多本該孩子自己完成的事情,因為家長擔心影響孩子學習而“代勞”了。這樣,就難以對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進行鍛煉。同時,一些孩子成長于單親家庭中,從小缺乏父母的關心,養(yǎng)成了怕事、膽小、自卑等心理,不愿意主動與同學和教師交流,也不善于表達個人情緒和情感,無法妥善處理與家人和同學的矛盾,對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也帶來負面影響。
1.3 管理行為錯誤。自主管理需要正確的管理行為作為支撐,尤其對于小學生而言,良好的自主管理行為能夠讓其受用終生。但是當前一些學生的自主管理行為錯誤,例如在班級學習中,學生存在上課精力不集中、不愿意記作業(yè)、不愿意記課堂筆記、無法自主完成作業(yè)、不愿意檢查作業(yè)等。而這種錯誤的管理行為會對學生成長帶來直接影響,不能獨立自主的完成各項任務。
1.4 無法自我評價。自我評價可以幫助學生正確的認知自我,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問題,進而在未來的生活學習中,有意識的改進,實現(xiàn)自身進步。但是當前一些小學生無法正確客觀的進行自我評價,例如部分學生存在自大心理,驕傲自滿、過度自信,對自己的評價過高,難以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問題。又如,部分學生認為自己沒有特長和優(yōu)點,在心理上比較自卑,對自己的評價時,就會出現(xiàn)自信不夠的情況,逐漸形成膽小、懦弱性格,不利于學生開展自我管理。
2.1 教育觀念原因。隨著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全面實行,學校育人方面和育人策略也發(fā)生了一定的轉變,但是部分學校依然以學習成績?yōu)楹饬繉W生的主要因素,忽視了學生各項能力的發(fā)展。自主管理作為現(xiàn)代人才需要具備的基礎性能力,要在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有意識的培養(yǎng)。但是由于學校教育觀念偏差,過度追求標準答案和學習成績,挫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主管理熱情。
2.2 班級管理原因。班級管理是鍛煉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重要平臺,通過科學的管理能夠調動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熱情,促使學生樹立主人翁意識。但是當前,一些班主任對學生過度關心,提前安排好學生在校的各項內(nèi)容,在班級管理中親事親為,沒有將管理權力下放給班級干部和所有學生,自主管理氛圍薄弱。同時,在選撥班級干部中,沒有采用民主公開的方式,也挫傷了部分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熱情。
2.3 管理制度原因。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尤其對于小學生而言,其缺乏一定的自制能力和管理能力,需要以硬性制度作為支撐。一些班主任在推動班級管理過程中,只注重口頭要求,沒有注重制度建設,或者簡單的制定管理制度,沒有形成嚴謹而系統(tǒng)的標準,難以學生起到規(guī)范和指導作用。有時,在班級制度建設中,教師只注重自己理念的滲透,沒有學生參與,制度缺乏學生認可,在落實制度中學生存在抵觸情緒,不愿意配合班主任完成管理工作。
2.4 家庭教育原因?,F(xiàn)代小學生都是家庭中的“小王子”和“小公主”,在平時生活中,父母給予的關愛較多,甚至很多生活和學習活動,都是由家長代為完成,而這種做法不僅導致學生缺乏自主管理意識,還容易養(yǎng)成懶惰的壞習慣。受社會各種因素的影響,一些家長重分數(shù)不重素質,忽視了其他能力的培養(yǎng),認可學習好就能夠替代一切,沒有認識到學習能力以自主管理能力的密切關系,對學生未來的學習發(fā)展十分不利。
2.5 學生主觀原因。自主管理能力與學生主觀意識具有密切關系,大部分小學生在溺愛和關懷的環(huán)境中長大,對學習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而在進入到中高年級后,生活任務和學習任務不斷增加,學生難以及時調整個人心態(tài),不知道如何安排學習時間、獨立完成學習任務,還處于聽教師和家長安排的狀態(tài)[1]。
3.1 轉變班級管理理念。小學生有一定的獨立意識,但依然會對家長有較強依賴,班主任作為學生在校接觸最多的成人,要轉變班級管理理念,將更多的管理權限下放給學生,提升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參與程度,引導其形成自主管理意識。首先,班主任要將自主管理作為衡量學生的重要標準,促使學生形成一定的管理意識,有意識的參與到班級管理中;其次,要轉變角色,從班級管理地位變?yōu)橐龑д摺l(fā)者和點撥者,促使學生更好的履行管理責任,樹立責任意識;最后,班主任要積極創(chuàng)設輕松、民主的管理環(huán)境,調動學生參與管理的熱情和積極性,形成濃郁的班級自主管理氛圍。
3.2 深化家校合作交流。通過相關調查統(tǒng)計顯示,獨生子女的自主管理能力較差,而導致這一問題的原因則來源于家庭,由于家長缺乏育兒經(jīng)驗,在平時生活教育中對孩子的自主意識缺乏鍛煉,因此,學校要與家庭開展深度合作,通過家校合作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管理意識和能力。首先,班主任和科任教師要及時與家長溝通,將學生在班級生活中的一舉一動反饋給家長,同時獲取孩子在家中的信息,根據(jù)孩子在自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制定教育方案,形成良好的家校配合機制,為了便于家校溝通便捷,班主任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確保溝通的通暢性和即時性;其次,對于困難家庭、離異家庭的孩子給予更多的關懷,孩子在離異家庭中長大,長期缺少父母的關愛和監(jiān)督,容易養(yǎng)成不正確的生活習慣和極端情緒,班主任要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并且與家長及時溝通,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引導其加強自主管理;最后,鼓勵家長多帶領孩子參與一些社交活動,將先進的育兒理念、育兒經(jīng)驗和育兒知識傳授給家長,幫助家長在孩子成長中進行正確的引導,促進孩子自主管理能力的發(fā)展。
3.3 秉承因材施教原則。學生成長環(huán)境、個性特點不同,也會產(chǎn)生理解水平和適應能力的差異,教師要秉承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原則,結合學生特點引導。首先,中高年級小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自主管理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制定管理目標,合理規(guī)劃時間、有效開展人際交往、自主學習,教師要發(fā)揮引導作用,在教師的幫助下完成既定的管理目標;其次,針對不同性別的學生,教師要進行分別引導,例如男生成熟較晚,自主管理的意識和能力較差,性格活潑,社交能力較強,教師要引導男生參與到班級管理中,通過班級管理的平臺,引導其形成管理意識;最后,根據(jù)不同學生的性格特點,采取適合的培養(yǎng)方式,例如針對性格靦腆的學生,其不愿意主動與人社交,不愿意參與到班級管理中,教師可為其提供更多的班級管理機會,通過長期的鍛煉形成自主管理能力[2]。
3.4 建立班級管理制度。制度是開展管理行為的基礎和前提,尤其對于小學生而言,其自主管理意識不足,需要硬性制度作為支撐。因此,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中,要建立和優(yōu)化管理制度,鼓勵學生參與到制度制定中,促使制度獲得班級學生的認可,也有助于學生遵守制度。首先,管理制度要涉及學校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衛(wèi)生制度、學習制度、文明制度、紀律制度等,通過制度規(guī)范和約束學生言行,制度內(nèi)容要簡練準確,便于學生更好的理解和遵守制度;其次,在制定制度中,班主任可先制定制度框架,然后組織學生討論具體內(nèi)容細則,所有制度都要經(jīng)過學生的分析討論,通過舉手的方式表決,如果有同學反對,可自由闡述個人觀念;最后,制度要落實到學生日常生活學習中,所有學生都要執(zhí)行和遵守制度,制度并非一成不變,教師可根據(jù)學生成長需求,對制度進行動態(tài)改進和優(yōu)化,發(fā)揮制度在學生自主管理中的規(guī)范價值[3]。
3.5 發(fā)揮學生干部作用。班級干部的職能為輔助班主任開展各項管理工作,學生在擔任班級干部中,不僅會鍛煉其交際能力、溝通能力、責任意識和文明意識,還能夠鍛煉自主管理能力。因此,班主任要充分發(fā)揮學生干部的作用,以學生干部為模范典型,在班級中形成良好的自主管理氛圍。首先,中高年級小學生已經(jīng)對干部的概念具有清晰認知,根據(jù)管理職能不同,班級干部承擔的管理內(nèi)容也存在差異,在選撥班級干部之前,班主任需要合理劃分管理內(nèi)容和管理職能,便于學生自主參與干部競選,同時,班主任要引入民主的選舉方式,學生結合自身優(yōu)勢和特點進行崗位競選,通過公開演講的方式,競選學生依次上臺演講,通過班級投票的方式選出班級干部,評選結果要在班級中公示,保證干部選撥透明化、公開化以及民主化;其次,班長作為班級日常生活學習工作的管理者,班級可實行班長輪崗制度,保證所有學生都能夠在班長崗位上獲得鍛煉,同時,對于其他班級干部可采用任期制,例如每個學期舉行一次班級干部選舉,為班級學生提供更多鍛煉的機會和空間,而學生在擔任班級干部中,也可以提升自身自主管理能力;最后,班級干部要接受班主任、科任教師和同學的共同監(jiān)督,在平時不僅要協(xié)助教師完成各項管理工作,還要規(guī)范個人言行,成為教師的好幫手、同學的好榜樣,在平時生活中關心、幫助和理解同學,在班級中創(chuàng)設團結友愛的良好氛圍[4]。
3.6 構建學生評價體系。通過自主管理評價能夠幫助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不足和缺點,對自己形成正確認知,促使學生在未來的生活和學習中改正錯誤行為,鍛煉自主管理能力。首先,引入多元化的評價主體,包括同學互評、教師點評、學生自評以及家長評價等,由于小學生缺乏自我評價的意識,教師要引導其掌握自評方法,例如說一說今天的進步和收獲、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堅持每天反思等,在教師點評中,要注重使用激勵性和鼓勵性語言,幫助學生樹立管理自信,以教師的鼓勵為原動力,不斷提升個人自主管理能力;其次,家長評價是一種新型的評價方式,很多家長對孩子的評價缺乏公平性,帶有鮮明的主觀色彩,教師要給予家長指導,幫助家長以公正客觀的態(tài)度進行評價,在評價中發(fā)現(xiàn)孩子存在的問題,在家庭教育中改進和優(yōu)化;最后,在制定評價內(nèi)容中,要涵蓋學生在體育、文藝、衛(wèi)生、紀律、品德以及學習等各個方面的表現(xiàn),并且在班級中評選出優(yōu)秀班干部、衛(wèi)生之星、學習之星以及品德之星等,通過評價引導學生開展自我教育和自我反思,調動學生參與自主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7 明確學生主體地位。學生要成為班級主人,有主人翁意識,就需要明確學生主體地位,樹立其自主意識和獨立意識,通過自主管理規(guī)范個人行為。首先,學生作為班集體的一份子,是班級的服務者、管理者和參與者,不僅要享受教師和同學帶來的服務,還要主動為同學提供服務,為班級大集體爭奪榮譽,樹立主人翁意識,主動規(guī)范個人行為、參與班級管理、開展自主管理,成為教師心中的好學生、同學心中的好伙伴;其次,在與同學相處中不能只顧自己、自以為是,要做好友愛、團結、文明,與班級同學構建良好的關系;最后,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明確自己在家庭中的主體地位,主動參與到家庭活動、家庭勞動中,幫助家長做家務,堅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8 養(yǎng)成自主學習習慣。通過相關調查統(tǒng)計顯示,學習能力突出的孩子在時間管理、人際管理、學習管理和自主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較強,這一結果也顯示了自主學習與自主管理的關系,因此,在培養(yǎng)自主管理能力中,幫助學生、引導學生養(yǎng)成習慣。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制定學習目標,在目標的指引下高效率的完成學習任務,將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充分結合,合理利用課余時間,在既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目標;最后,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對于中高年級小學生而言,興趣是其開展自主學習的基礎和前提,通過激發(fā)激勵,促使學生主動參與,體會學習快樂,提高學生的滿足感、成就感,正向激勵學生熱愛學習、主動學習;最后,教師要傳授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幫助其提升自主學習效率,例如反思學習法、檢查學習法、復習學習法、聽課方法以及預習方法等,引導學生不斷探索符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通過靈活運用學習方法鞏固已學知識。
總而言之,在以往的班級管理中,主要是由班主任和班級干部負責,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程度較低。教師要認識到學生自主管理的重要性和價值性,引導學生開展自主管理,通過自主管理提升班級管理效率,促使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實現(xiàn)學生各項能力、道德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