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倩覦 申辰煜 李 騰
太原工業(yè)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8
“00后”走進大學校園,高校也迎來一個嶄新的時期?!?0后”大學生的學習與交往方式有其獨特的時代印記,這也意味著當前高校學生的主體性發(fā)生了改變,現有的學生管理服務方式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不能適應的問題。因此,要根據“00后”大學生的群體特征,立足學生發(fā)展現狀,高校輔導員需切實做好學生管理服務工作,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受益于近些年國家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所帶來的成長環(huán)境變化,“00后”大學生具有獨特的群體特征。整體看來,集中表現在“00后”大學生普遍具有強烈的個體意識,追求標新立異,體現在思維方式、學習方式、生活方式、價值追求等方方面面。
“00后”大學生的成長軌跡與互聯網的發(fā)展興起重合度高,其身心發(fā)展、生活方式也深受互聯網影響?;ヂ摼W的便捷性和共享性使得“00后”大學生日常生活中習慣于在網上交際、購物、休閑,甚至于讀書,這也造成了其嚴重的網絡媒介依賴性,相應也帶來了一系列無序化與社會性問題。一是常見互聯網詞匯的流行,比如“佛系”“芭比Q”等都是“00后”大學生用來抒發(fā)自己內心感受的直觀表達,但與當前主流社會文化并不相符,使得大學文化處于低級或無序的狀態(tài);二是社會化微型媒介的廣泛使用。利用抖音、微信等微型媒介,其可在網上交友、發(fā)泄、感慨等,卻缺少真正的情感交流;三是網上消費的現象比較普遍。在幫助“00后”大學生足不出戶即可解決衣、食、用需求的同時,也使其心理和身體受到了某些嚴重損害;四是網絡學習平臺的普及。在幫助其完成對知識的掌握,卻也容易被錯誤資訊所左右,從而導致背離主流價值觀念的生成。上述現象的出現也正是互聯網開放性和包容性的另一體現,這也幫助“00后”大學生培養(yǎng)了較強的思維變通整合能力。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鈣,行動之力,是大學生順利成才、實現青春夢想的精神內核。[1]互聯網和移動終端的快速發(fā)展使得文化傳播不斷打破時間與空間限制,作為“原住民”的大學生隨時隨地可接收到來自全球各地各類紛繁復雜的信息。面對如此多元的文化信息,“00后”大學生思想更具開放性和包容性的同時,世界觀尚未完全形成的“00后”大學生也極易走入誤區(qū)。例如,消費主義和享樂主義的盛行,致使身處其中理想信念不堅定的大學生個人理想、社會追求逐漸與現實脫節(jié),陷入二者的陷阱,迷茫于追求享樂主義和消費主義與工作意義和生命價值的拉扯。此外,通過日常與“00后”大學生的交談了解到,學生認知完成大學學業(yè)是出于父母要求與社會現實的雙重壓力,大學前的生活與時間規(guī)劃多數遵循父母與老師的安排,使其在校期間對時間管理和目標追求并未進行合理的規(guī)劃,對于大學畢業(yè)之后的想法也思考較少,責任擔當意識比較淡薄或缺乏。
不同于“00后”大學生父輩青少年時期不富裕的物質生活條件與單一的學習方式,“00后”大學生成長于物質條件改善與學習方式多樣的年代,其獲取知識的手段不再是通過單一的課堂教學,蓬勃發(fā)展的社會培訓機構、各類在線學習平臺的興起均已成為“00后”的新型學習方式。面對多樣化學習方式的選擇,“00后”可以根據個人習慣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其學習能力的提升,也造成其對受教育方法的認知與理論灌輸式的傳統出現偏差,傳統教育的權威性受到挑戰(zhàn)。正值心理發(fā)育和個性發(fā)育關鍵期的“00后”社交閱歷不足,在這個龐大而又復雜的信息社會里,缺乏辨別信息的能力,很容易被一些信息和話語所左右,從而影響自己的整體認識和判斷。如果沒有正確及時地加以引導,就會形成錯誤的判斷力、價值觀及世界觀。
“00后”生于21世紀,身處中國社會飛速發(fā)展與國際局勢深刻變革的時代,是21世紀中期國家發(fā)展的中堅力量,承載著國家與社會的殷切期望;且“00后”大學生多為少子女家庭,享受良好物質生活條件的同時也承受著來自父母、祖父母的多方期盼,這些在無形中都為“00后”增添了眾多壓力。應該看到,一方面,“00后”大學生擁有多樣的知識獲取方式幫助了其對自身有更為清晰的認知;另一方面,“00后”原生家庭經濟狀況相對較好,物質生活相對富裕,幫助其擁有更大的購買力和經濟自主性,自主決策的可能性也更大。因此,“00后”大學生更敢于嘗試,會主動地發(fā)展自己的愛好和優(yōu)勢并探索新的領域,同時也缺少對挫折的耐受性,心理比較敏感,容易受到傷害。當緊張情緒積累而無法釋放時,很容易出現精神方面的問題甚至出現某些極端行為。
縱觀“00后”大學生的成長歷程,在其20歲(青少年)、35歲(壯年)與50歲(中年)階段正與國家“兩個百年”的奮斗目標相互對應。為此,作為國家社會發(fā)展的中流砥柱,把準“00后”大學生的成長脈搏,找準其思想行為特征的觸發(fā)點具有重要意義?!叭说谋举|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2],分析“00后”大學生所呈現的思想行為特征成因也需從多方面展開,也正是社會因素、家庭因素、朋輩因素等多方因素綜合作用的產物。
1.國家的高速發(fā)展
21世紀是中國經濟快速發(fā)展、國際格局發(fā)生重大變革的時代。得益于此,“00后”大學生在其成長成才的重要階段,普遍具有良好的物質經濟基礎,個人發(fā)展受經濟制約因素減小,助力其養(yǎng)成了更加自信、敢于嘗試的品質。
2.信息網絡技術的迅猛發(fā)展
21世紀也是全球科技迅猛發(fā)展的時代,“00后”從小便享有信息網絡的便捷,互聯網從“信息平權”到“知識普惠”的發(fā)展,幫助其豐富各類知識的同時,也生成其善于學習、思維變通整合性增強、更敢于表達自己觀點的優(yōu)點。但是,互聯網這把“雙刃劍”也帶來了一些消極作用。由于“00后”的世界觀還沒有成型,極易被互聯網上的各種復雜資訊所干擾,在自身判斷力不足的情況下,很難用辯證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很可能被誤導走上錯誤的道路?;ヂ摼W的便捷性可為日常生活提供“一站式”服務,也生成了“00后”大學生對各類網絡產品依賴程度過高的消極影響。
3.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
中國人口基數大,近年來隨著群眾受教育水平的整體提高,同輩群體化差異縮小,大學生的稀缺性有所降低,人才同質化競爭日益嚴重?!皟染怼蔽幕氖⑿?,社會對“00后”給予的期望與批評之聲,借互聯網信息傳播的便捷性和透明性,層層傳感至“00后”大學生身上,也為其帶來極大的壓力。“佛系青年”“躺平青年”的出現也正是“00后”大學生對壓力進行反抗的一種消極體現。
1.以“00后”為中心的家庭模式
“00后”大學生出生于計劃生育時期,家庭結構主要為祖父母、父母、孩子組成,多位長輩對一人,家庭資源與關愛也集中于一人之身,易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扭曲人格。走向外界環(huán)境,個體意識更加凸顯。此外,長輩習慣于為“00后”安排好生活,為學生排憂解難,也導致“00后”缺乏自主性,心理承受能力脆弱。
2.逐漸縮小的代際差異
“00后”家長普遍具有較好的經濟基礎和較高的文化水平,在學生成長過程中,可以為其提供充盈的情感體驗與陪伴教育,有利于學生身心的全面發(fā)展,這也為學生種下了敢于探索的沃土。同時,“00后”大學生父母心胸比較寬廣,更為民主與自由,可以為學生的發(fā)展提供堅實的基礎和廣闊的平臺,有利于其完全發(fā)揮出自己的興趣,勇于打破枷鎖,去探索自己喜歡的未知世界,完善對自我的認知。
人是環(huán)境的產物。個性特征最直觀的體現便是與同伴的交往。由于“00后”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00后”大學生的成長更是離不開同齡人的陪伴與影響,故其朋輩關系更為密切。在大學時期,“00后”逐漸脫離了家人,朋友圈擴大到大學同學,共同的興趣愛好使學生們走在一起。在這個群體中,日常的相處都會對學生的心理活動產生直接的作用,并對其價值觀、人生觀產生重大的影響,包括自我觀念和適應能力。良好的社交圈對于“00后”群體的自尊、自信心以及團隊協作意識的培養(yǎng)可以起到正面的引導作用。同樣,當“00后”大學生陷入煩悶等負面情緒時,也更傾向于向同伴傾訴、轉移注意力。
時代變遷,“00后”大學生的群體特征對比往屆學生已發(fā)生眾多改變,但高校輔導員歸根到底依舊是在做青年大學生的教育服務管理工作,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仍是其必須牢固樹立的育人理念。這也要求輔導員在開展工作時必須堅持圍繞學生、服務學生,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個性發(fā)展,幫助學生實現自我價值。同時,從輔導員自身來看,“終身學習”理念也是其提高自身工作能力不變的追求。輔導員可通過向前輩學習,積極參與各類培訓,提高學生管理服務工作的應對能力,推動工作不斷走深。
“00后”大學生普遍重視個人體驗,格外追求“儀式感”。高校輔導員可結合學生這一特征強化工作節(jié)奏,把握好工作節(jié)點。如利用好“國家憲法日”“國家安全日”“學雷鋒紀念日”等具有特殊意義的節(jié)點,提前安排部署并確保工作的順利進行,以此加強對“00后”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培養(yǎng)其責任擔當意識,將個人理想與國家前途命運結合在一起。同時,輔導員必須牢固樹立并踐行“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可通過打造品牌,持久釋放能量。工作品牌的創(chuàng)建可以從培養(yǎng)大學生活動的熱情和興趣開始。例如,支教、助學、公益敬老、紅色文化基地等形式,增強學生個性化體驗。如此既能加深師生情誼,又能培養(yǎng)“00后”大學生的社會服務和社會關愛意識,真正做到活動育人、文化育人。
學生干部作為學生群體的“關鍵少數”,對于同齡人的言行可以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如何發(fā)揮“關鍵少數”的正面引導力量,減少其行為偏差導致的負面影響,是高校輔導員必須直面與深入研究的課題。面對“00后”大學生勇于嘗試、敢于挑戰(zhàn)權威的特征,輔導員需要加強對學生干部的全程教育,在選拔、管理、激勵、懲戒等方面強化管理,幫助學生干部樹立正確的榮譽觀、工作觀、得失觀,端正其角色認知與行為動機。在強化學生干部思想認識、工作能力的基礎上,輔導員可通過輻射傳播作用影響更多“00后”大學生,如在班級管理中引進“獎優(yōu)樹先”的榜樣作用和“人人爭先恐后”的競賽制度,從而提高班風、學風建設。
伴隨互聯網成長的“00后”大學生網絡媒介依賴現象普遍,運用網絡完成知識獲取、商品采買、社交溝通已成為其生活常態(tài)。傳統的管理服務手段已不適應思維變通整合能力較強的“00后”大學生,高校輔導員的學生教育管理服務工作也由此擴展至網絡平臺。近年來,各高校運用互聯網達到對學生的管理服務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績,如利用大數據分析、研判學生具體情況,采取針對性措施,但也對輔導員自身的信息化應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輔導員必須主動出擊到互聯網一線前沿,培養(yǎng)良好網絡媒介素養(yǎng),自覺運用互聯網思維,熟悉服務對象所用所想,掌握其常用的網絡用語,通過拉近彼此距離來更好地達成服務目標。由于網絡的開放性和包容性,缺乏對事物全面認識和辨別的“00后”大學生,面臨的挑戰(zhàn)也愈發(fā)復雜多變,更要求輔導員自身必須具備堅定的理想信念與價值追求,在面對網絡輿論與消解社會主流價值觀的情況下,能始終堅守正確的價值導向,并做出積極引導,盡到對學生的教育管理職責。
針對“00后”大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弱、逆境心理素質差,高校輔導員需要有針對性持續(xù)不斷地開展心理健康輔導工作。一方面,通過積極組織開展團體輔導性活動,引導學生融入群體,在團體中成長。例如,循序漸進地開展“抗挫折教育”,幫助學生在遇到挫折產生負面情緒時,傳授給學生合理釋放與排解壓力的方法,幫助其養(yǎng)成良好的“挫商”及抗挫習慣,使其重新獲得自信和健全的心態(tài),以開闊的胸襟看待學業(yè)、感情、生活及迎接人生;另一方面,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特征,依據個體的自主能力,結合其所處的獨立性和依賴性環(huán)境下,判斷其有無消極情緒、偏激行為等問題,并及時安排專業(yè)心理咨詢師進行心理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