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業(yè)
(大連外國語大學 新聞與傳播學院,遼寧 大連 116044)
“寅”字在現(xiàn)代漢語中基本用于地支中的第三位,如2022 年用傳統(tǒng)的干支紀年法為 “壬寅”。天干地支中的用字都是假借,“寅”字自然也不例外。那么“寅”字的本義到底是什么呢,其字形又是如何演變的呢?
對于“寅”字的闡釋與探索,最早可追溯到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寅,髕也。正月,陽氣動,去黃泉,欲上出,陰尚強。象宀不達,髕寅于下也。”[1]310那么,“髕”字是什么意思呢?《說文》說:“髕,厀耑也?!盵1]86段玉裁注:“厀,脛頭節(jié)也?!盵2]413脛頭節(jié)即膝蓋骨,耑,即端之本字,所以說許慎認為“寅”就是人的膝蓋骨。許慎對此字的闡釋是依據(jù)小篆字形,寅字小篆寫作“”。然而小篆并非漢字初創(chuàng)時期的文字而是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以后的規(guī)范文字,許慎以小篆為本闡釋漢字本義,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因而受到了后代學者的質(zhì)疑。
首先提出質(zhì)疑的是段玉裁。段在《說文解字注》中說:“髕,字之誤也,當作濥。史記淮南王書作螾。律書曰,寅言萬物始生螾然也……”[2]745段玉裁認為以“髕”字解釋“寅”難通,故認為“髕”字應為“濥”字之誤,而“濥”又是“螾”的假借字。但是段玉裁也依然是按照許慎的思路,以小篆字形為依據(jù)來進行闡釋的。
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為漢字的研究打開了一扇天窗,讓人們得以窺測到一些漢字的最初形體,為研究漢字的本義提供了有力的依據(jù)和途徑?!都坠俏淖志帯肥珍浀摹耙弊旨坠俏淖中?,早期與“矢”無異,均寫成“”,晚期則加了一橫或一個方框,而寫成“”或“”[3]。孫詒讓是最早釋讀甲骨文的學者,他在《契文舉例》中說:“寅皆作?!盵4]
李義海(2012)先生說:“(寅)象形字,該字在早期甲骨文中像箭矢形,后又加一框狀形符以與一般箭矢分開,后來中空的方框內(nèi)部嵌出一短畫又訛為雙手,字遂在西周時期呈雙手持矢形;后來矢簇訛變?yōu)椤病撟中嗡鞛椤墩f文》小篆承襲。寅字像矢形,其本義為箭矢。矢在弓上,其發(fā)必疾,故引申為疾,進?!盵7]這里我們看到李先生在解釋“寅”字字形的時候已經(jīng)觸及“寅”字的本義了。
由此可以斷言,早期甲骨文“寅”字都是借用“矢”字之形的,后來逐漸分化為兩個字形。那么,寅與矢有什么內(nèi)在的聯(lián)系嗎?古人在用字時常常有假借現(xiàn)象,那么“寅”和“矢”是不是假借呢。許慎說,“所謂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托事”[8]但是“寅”與“矢”二字在讀音上相差很大,段玉裁說:寅,弋真切,十二部。矢,式視切,十五部?!稄V韻》:寅為平聲調(diào),矢為上聲調(diào)。也就是說“寅”字與“矢”字上古韻部和聲調(diào)均不相同,因此說二字的發(fā)音是不相同的。古音不同,自然不能“依聲托事”了。所以如果認為“寅”與“矢”的關系是因音同或音近而通假顯然是站不住腳的。而且,古人如果以假借之法用字,在分化時,往往在假借字基礎上再加形符或者聲符來進行分化,前者如“箕”“暮”等,后者如“網(wǎng)(罔)”。而“寅”與“矢”分化所加的符號,既不是表示意義類別的形符,又不是提示讀音的聲符。若將“一”或“” 僅僅看成是區(qū)別性符號,似乎說服力不強。
因此,我們還是從意義上思考二者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吧。李義海先生說:“寅字像矢形,其本義為箭矢。矢在弓上,其發(fā)必疾,故引申為疾,進?!卑子駦樥f:“:……字從、從一;,當與同,矢也。一,當與所從之一同,矢的也。字蓋像矢穿地而進之形,故作也。就其構(gòu)形審之,與同,僅只倒正之異耳?!盵6]2529白先生的分析將字形中增加的“一”與字義相聯(lián)系,具有很大的啟發(fā)性。
郭沫若說:“寅字之最古者為矢形,弓矢形或奉矢形,與引射同意?!稘h書·律歷志》‘引達于寅’。故有急進、虔敬義。”[6]2530郭沫若先生雖然釋讀字形不甚準確,但引用《漢書》中的例子,揭示出了字形的本義卻較為準確。從“寅”字甲骨文形體來看,“急進”之義應該是其本義,“虔敬”則是由本義引申出來的引申義。
《漢語大字典》中所列“寅”字上古時期義項大致有三[9]937:其一為恭敬。其二為地支的第三位。其三為前進。細審之,前兩項字義距離字形太遠,因為恭敬之意比較抽象,應該是引申出來的?!耙弊肿鞯刂У牡谌唬羌俳鑱淼?,因為天干地支用字均為假借字。所以基本可以肯定前兩個義項不是本義,而第三個義項恰與郭沫若先生相合。這一義項在古代典籍中也可得到印證——《爾雅·釋詁上》:“寅,進也?!盵9]937《詩·小雅·六月》:“‘元戎十乗,以啟先行’(毛亨)傳:‘殷曰寅車,先疾也。’鄭玄箋:‘寅,進也?!盵9]937因此李義海先生所言“寅”字的本義為“箭矢”的確是有一定的依據(jù)的。
但是,在先秦典籍中尚未發(fā)現(xiàn)以“寅”為“箭矢”的語料,所以確切點應該說“寅”字初文在字形上與“矢”字同形,但在意義上“寅”字是借“矢”字之形來表達“疾、進”之義,故“疾、進”才是“寅”字的本義。這是由于箭矢由弓射出,必然疾速向前,故而“進”為本義,又由此而引申出“疾”之義,后來的字形演進都是沿著這一字義發(fā)展的。這也充分說明了古圣先賢在造字和用字上并非是毫無原則地隨意而為。
“一”這一符號也是為了明確地表達“疾速”之義而加的,而寫成 “”意思是說箭矢速度極快而射穿物體。中晚期甲骨文又加一方框,寫成“”,其中的“”為矢所射穿物體之象征,因而整個字形表現(xiàn)出箭矢疾馳而射穿物體之象更為明確;后來,有人在書寫中,又在方框內(nèi)增添一橫,寫成“”,也是為了更好地表現(xiàn)出以矢穿物之意。矢能貫物,其勢必疾。后期甲骨文中還有這樣一個字形:“”更為形象地表現(xiàn)出箭矢射出而穿透物體時的速度,后期甲骨文中還有將表示被箭矢射穿的物體之符左右分開,而寫成“”“”“”等形[10],表現(xiàn)出箭矢射出不僅將物體射穿,而且使物體分裂成兩部分,這更是“疾勢”的極端表現(xiàn)。《金文編》中所列字形雖然也有的寫成“”(戊寅鼎)[11],但是,大部分都沿襲了甲骨文中將中間所射之物一分為二的“”這一字形,比如,靜簋中寫成“”,有的字形或許是為了強調(diào)矢頭之銳利,特別夸張地將箭矢的頭部放大,如錄伯簋中寫成“”;也有以兩物被穿裂之形來表示箭矢之疾,如陳猷釜中寫成“”?!墩f文解字》中的“古文”寫成“”即承襲了金文的字形,只是下面的矢尾訛變?yōu)椤巴痢?,這說明戰(zhàn)國時期字形與本義之間的聯(lián)系漸趨疏離,象征被箭矢穿透之物的“”字符,因與表示手的字符相似,而被后人誤認為是手的象形,郭沫若即認為是“以手奉矢”之形。其實,這是由甲骨文“”形訛變而來,這是漢字發(fā)展過程中符號合并的一種現(xiàn)象,甲骨文中的手形或?qū)懗伞啊被颉啊?,如采“”,印“”,取“”等,顯然與寅字中的“”不同。
戰(zhàn)國時期的簡帛書是漢字走向純符號化的分水嶺,此時,漢字的形態(tài)有了極大的改變。睡虎地簡書中的“寅”字已將矢形上下分開而寫成了“”,漢代馬王堆帛書中的“寅”字則有三種字形,一種為上下一體的,如“”,這一字形明顯是從金文傳承而來;一種是將上部的矢頭,單獨寫成了一點,而下方依然連在一起,寫成“”,不能不說這是一個大膽的變革;第三種則與睡虎地秦簡中的字形相吻合,上下分開而寫成“”,上部演變成了“宀”這一字形與小篆的字形相吻合,因此,我們可以斷定,隸書的起源絕不是在小篆之后,或許隸書的演化更早于小篆,小篆和隸書同是漢字發(fā)展符號化的結(jié)果。小篆的字形已經(jīng)將“矢”的上部完全分開而寫成“”,矢形上下斷開,上部演化成了“”(即宀)。雖然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對字義的闡釋與對字形的分析不確切,但也未將此字列為“宀”部之下,足以說明許慎的嚴謹與明斷,因為從宀之字大都與房屋有關。從小篆字形來看,其內(nèi)部依然保留以矢貫穿物體之痕跡,但是由于矢形被從中間割斷,只保留橫線以下部分,象征矢的符號在小篆中有也兩種寫法,一種左右相連寫成“”,一種是左右分離的寫成“”;此形兩側(cè)符號“”常常被誤認為像兩手之形,但細審之此形顯然與表示兩手之形的“”有所不同,如學寫成“”、舉寫成“”等。
綜上所述,“寅”字是由于意義上的關聯(lián)而早期假借“矢”形的象形字,其本意是“進”,由于矢發(fā)必疾,故引申為“疾”,后來的字形都是沿著這一字義演進的,于是增加了表示把的符號“一”和“”,以與名詞箭矢之“矢”相區(qū)別,后來“”符號中間又加橫寫成“”,金文中將此符號左右斷開,寫成“”,更加明確意會出所發(fā)射之矢其勢能貫穿物體的“進”“疾”之義,因而此字便演變成典型的會意字了。金文中為了突出射矢進發(fā)時箭頭之銳利而特別強調(diào)箭矢的頭部,大都將矢頭夸大書寫,如寫成“”形。戰(zhàn)國時期的簡帛書字形產(chǎn)生了劇變,小篆也與之同步。在字體演化過程中,字符的歸類與合并是通行的規(guī)則。于是,矢頭上下分離,上部訛變成“”即宀字,下部訛變成“”,這一字形為隸書所繼承,帛書中寫成“”,后來的隸書又將底部的矢尾分離,寫成了兩點“”,字形與意義的聯(lián)系也越來越遠了。此時,字形由古文字到今文字的演化基本完成了。字義由最初的進、疾的義項引申出恭敬之義,后來此字又假借為地支中的第三位,古人還常常將此字作夤、濥、螾的假借字來使用。在現(xiàn)代漢語中用作地支第三位這個假借意義成為該字的基本意義,其本義和引申意義則逐漸隱沒了,其他假借意義也由于另有新字而不再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