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平
(定西市隴西縣雙泉九年制學校 甘肅 定西 748100)
班主任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動力,對于不同性格類型的學生教師的支持都能夠使他們獲得內在的動力,對于一些不遵守班級規(guī)章制度和紀律的學生班主任采取引導的方式讓他們走向正確的發(fā)展道路。班主任的支持和引導能夠避免學生泥足深陷,使學生能夠改正自身的錯誤,在班主任的鼓勵之下學生也能夠進行積極努力的改正。班主任的正面鼓勵能夠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能夠幫助學生發(fā)掘自身的潛力進而形成自我內驅力,在學習或是與人交往方面更加的勇敢。曾經有一名單親家庭的同學,他自卑又敏感,在對他的思想教育上我做了很多功夫。班主任必須具備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將教學工作視為自己一項終身的職責去完成。所以班主任除但要搞好教學工作,而且還要搞好教育管理工作,經常是向最先進的校長學習,或者是向周圍最有成功經驗的校長學習。向學生們取經,在溝通中互相學習、取長補短。除此以外,班主任還必須學會理性的反思,對自身和學生的思維活動做出分類與歸納,有效地協(xié)助他們完成難題的化解。班主任但要做好班級內部的管理工作,并且要了解學生的性格特征,班主任自身也要進行不斷地學習,深入學習教育領域以及心理方面的知識,從而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心理的疏導。
班主任在日常學習中要與學生多溝通,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對膽汁質的學生可以進行更富有說服力的嚴厲批評,能夠幫助他們遵守學校紀律,可以約束自己的任性行為,但不要激怒學生,在學校生活與工作教學中要多提高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讓學生沉著冷靜的處理事情。對更多血質的學生可以給予他們更多的社會任務,使學生們有機會進行更多的社會活動。關于多血質類型的學生班主任可以讓他們處理多種事件,讓他們可以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幫助他們磨練心性并增加耐心。班主任的育人是要讓學生從心理上產生認同感,意識到自身行為方式的錯誤并努力改正,班主任育人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學生的發(fā)展和進步,把誤入歧途的學生拉回正途,做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
初中學生與其年齡特征局限,其身心發(fā)展水平還沒有達到完善的階段,在這一階段正是其人生觀和價值觀塑造的重要時期。初中學生在這時期難免會產生偏激的思想以及不正確的思維方式,在這時就需要班主任學生進行思想方面的教育及引導,幫助高職學生解決心理方面出現(xiàn)的問題以及困惑,使得初中學生能夠以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和奮發(fā)圖強的精神去面對今后的學習生活。每個學期都有不同的教育計劃和教學目標,班主任要結合班級內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發(fā)展需要來制定班級的規(guī)章制度和獎懲制度,學生作為班集體中的一員可以參與其中并提出相應的意見。優(yōu)秀的班級需要班主任和學生共同的建設與維護,班級的學生朝著共同的方向努力,發(fā)揮好榜樣的示范作用,班主任也要運用好替代性強化,獎勵品行端正、積極向上、學習進步的學生。班主任自身也要做好榜樣的示范作用,作為班級的領導者班主任要做好表率,在平日里注意自身的言行舉止,發(fā)揮好言傳身教的作用,班主任在學生的心中要具有一定的威信和威嚴,要使學生發(fā)自內心地產生對班主任的敬畏之情。
自主即學生能夠獨立的安排學習計劃,在自我監(jiān)督的同時也能夠根據(jù)實際的情況進行適當調整。班主任要為整個班集體制定詳細的目標和規(guī)劃,使學生對自身充滿信心并堅定自己的信念,選擇適合自身的學習策略和方法,對自己的時間進行自主的規(guī)劃和安排不要過分地依賴于教師的講授,要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去進行主動地學習,在此過程中班主任也要對學生進行監(jiān)督,注重學習教育的提升并減少不必要時間的浪費。對于教師而言在教學中不要一味地局限于框架式和灌輸式的教學,應當讓學生在實際生活當中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讓學生在學習當中不斷的進行素材的積累,通過深入的分析能夠找到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教師布置的任務以及班集體的工作之后首先要對自我進行評價,其次在與教師和同學進行交流過程中能夠虛心地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發(fā)現(xiàn)自己在學習過程當中的不足從而彌補缺陷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自主學習除了依靠自身的監(jiān)督和自我評價之外,還要依靠群體的力量,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還要在群體之中進行協(xié)商和溝通。
合作即小組成員內部的交流與分工,小組成員通過互幫互助來實現(xiàn)共同的任務和目標,在合作的過程中也能夠提升自身的能力,通過對小組內優(yōu)秀成員的學習激發(fā)其自身對于學習的熱情和動力。個體的成功離不開團體的共同努力和協(xié)作,個體要認真完成小組布置的任務并做好自身的本職工作,為整個團體貢獻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在小組合作當中主要有四個環(huán)節(jié)組成,第一需要小組內部協(xié)商并討論出主要的課題;第二為小組各個成員安排既定的任務;第三對于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協(xié)商和討論,敲定最終的方案;第四對整體的工作方案進行總結并整理上交。
探究即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能夠主動探究問題。問題貫穿探究的整個過程,探究著力于問題的發(fā)現(xiàn)、分析、解決和處理。初中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水平不夠完善,在問題探究的過程當中難免會有所偏差并陷入誤區(qū),在此時就需要發(fā)揮班主任的引導作用,為學生在迷霧之中指明前進的正確方向。探究也分為個體探究和集體探究,大部分的探究活動都是團體人員共同進行問題的解決和處理,而探究當中的難點在于教師采取措施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探究學習也需要自主和合作的參與,無論是個體或群體在遇到疑難問題時都需要尋求外界的幫助,在班主任與學生的共同努力之下制定具體的可行性措施和方法。
班主任的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每個學生都是平等的不存在優(yōu)劣之分。班主任應當采取先進的教育和管理理念,能夠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營造清朗、透明的班級風貌。在育人方式的選擇上要重視學生心理問題的關注,根據(jù)學生班級的關愛同時要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在班集體事務的處理過程當中要增加學生的參與度,讓學生參與到班級中規(guī)章制度的制定方面,增強學生的獨立性和自我管理與自我監(jiān)督的意識。除此之外,班主任也要重視學生的思想情感,關注學生的行為動態(tài),發(fā)現(xiàn)錯誤之處要及時指正。在班級之中定期舉行班會來匯報班級近期內發(fā)生的事情,每個人都可以提出對班級發(fā)展的建議,使每個學生都能夠發(fā)揮自身的價值共同打造優(yōu)質的班集體。
班主任與學生之間要具有一個正向的反饋,班主任向學生詢問班級的事務學生可以積極地進行反饋。在教育學生的過程當中不是只有懲罰這一種方法,班主任與學生之間要通過合適的方法進行平等的溝通,最主要的是要讓學生意識到自身的錯誤,而不是僅僅局限于懲罰。教師要采取因材施教的育人方式,根據(jù)不同學生的行為方式和實際情況來進行問題的解決。
班主任也不是一開始就會采取準確的措施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培養(yǎng),是在班級事務的管理和對學生觀察與了解過程中找到合適的方法。育人方式的選擇要具有效果,能夠真正的作用于學生。因此需要班主任在平時了解學生的性格特征以及情緒情感,在判斷學生基本情況的基礎上教導學生解決問題的適當方式。班主任也要與學生的家長保持聯(lián)系,定期匯報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和生活狀況,讓家長了解學生的在校情況,以便在發(fā)生問題時班主任和家長可以共同商討解決問題的方案。初中階段的學生渴望得到認同與贊揚,因而在班級內的各種活動中會努力表現(xiàn)自己。班主任也要做好正向的引導,給予學生表現(xiàn)的機會但要告訴學生要踏實,一步一個腳印,不要為了急于求成而前功盡棄。班主任對學生的教育一定要認真,在育人方式的選擇方面也要深思熟慮,給予學生關愛并關注學生的成長。
綜上所述,班主任是學生成長道路的重要引路人和指引者,在學校的大部分生活當中班主任與學生的接觸最為密切,因而對學生有著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班主任也要發(fā)揮好言傳身教的作用,注重自身的為人處世和言談舉止,培養(yǎng)正確的輿論和良好的班風。在確定班集體發(fā)展目標的同時,也能夠建立班集體的正常秩序。在育人方式的選擇上既要關愛學生,又要與嚴格要求相結合。要善于發(fā)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深入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內心世界,根據(jù)學生個人的特點進行有的放矢的教育,與此同時,也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進行有計劃地教育。班主任的工作才會達到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