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建民 余桂枝 喻遠霞 盧圣花 張 穩(wěn)△
(1.湖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湖南 長沙 410007;2.湖南中醫(yī)藥大學,湖南 長沙 410007)
王行寬,男,全國名中醫(yī),主任醫(y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第二、三、四、五、六批全國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其臨證50余載,學驗俱豐,倡導“多臟調燮、綜合治理、雜病治肝”[1],精于心腦血管疾病診治。
風濕性心臟病常因感染風濕熱疾病,累及心臟瓣膜,發(fā)生不可逆心臟損害,心力衰竭是本病最終轉歸[2]。《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19》顯示,我國心血管病總患者數約3.30億人,其中風濕性心臟病患者數約250萬人,患病率及死亡率仍處于上升趨勢[3]。目前臨床常規(guī)療法以利尿強心為主,其雖有助于延緩疾病進展,但對于心臟瓣膜損傷的修復作用并不理想[4];而瓣膜置換術后患者仍可發(fā)生心肌重構,導致心功能降低[5],且治療費用高昂。王師倡導“多臟調燮、綜合治理”治療風濕性心臟病,臨床多有效驗,筆者系王行寬教授學術繼承人,隨師侍診多年,現將其臨床經驗饗用如下。
風濕性心臟病臨床癥狀主要是胸悶、心悸、氣促,甚則浮腫,中醫(yī)學歸屬于“胸痹”“心悸”“喘證”“水腫”等范疇[6]。王師融匯前賢學術思想及現代醫(yī)學認識,根據本病的病理特征和臨床表現,認為本病當屬“心痹”范疇,并提出其發(fā)生與正虛邪侵,心脈痹阻密切相關。
1.1 氣營虧虛,衛(wèi)外不固,心神失養(yǎng)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治病必求于本”。王師認為,心之氣營虧虛,不抵外邪入侵是本病發(fā)生的根本因素。誠如《靈樞·百病始生》所言“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機體氣營本虛,則衛(wèi)外不固,外邪易侵,內舍于心,心痹乃成;邪氣反復,浸淫血脈,耗氣傷營,虛者愈虛,心失所養(yǎng)。臨床癥見心悸、怔忡等心神不安表現。再者,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氣旺盛,心血得以生化,且其運行亦依賴于心氣推動與脾之統(tǒng)攝,王師感于《癥因脈治》所載“心痹之因,或焦思勞心,心氣受傷,或心火妄動,心血虧損,而心痹之癥作矣”[7],指出當今社會生活節(jié)奏加快、精神壓力增大,部分患者由于思慮過度或情志過極,脾失健運,水谷精微難以輸布周身,致使心氣血生化不足,心神失養(yǎng),心氣不斂,病情纏綿難愈,而致心痹。
1.2 外邪入侵,化熱蘊毒,內舍于心 《素問·痹論》載“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王師指出,本病多是在人體氣血內虛、肌膚腠理不固的情況下,風、寒、濕、熱等外邪乘虛而入,痹阻皮、肉、筋、骨、脈形成五體痹[8],五體合五臟,五體痹進一步深入五臟,影響五臟功能,其中“脈痹不已,復感于邪,內舍于心”(《素問·痹論》),若脈痹久治不愈或外邪反復侵襲,化熱蘊毒,絡脈相傳,內舍于心,使心之扃牖受損,產生畸變,啟閉失常。王師臨證多年發(fā)現風心病患者以風濕熱侵襲較為常見,一則風寒濕邪易入里化熱,一則因素體陽盛或陰虛火旺,情志不暢、飲食失調均可導致火熱內生。臨床心痹早期因其風濕熱活動,可表現為反復發(fā)熱、四肢活動不利、關節(jié)紅腫熱痛等。
1.3 痰瘀內生,瘀水互結,心脈痹阻 王師認為,痰瘀內生、瘀水互結是本病重要的病理機轉,也是難治之因。痰瘀二者既是病理產物又是致病因素,常相互化生,相互兼夾[9]。心氣營不足,鼓動無力,加之風寒濕邪搏結于血脈,血行澀滯,久而成瘀;心脈瘀阻,臟腑氣化不利,津停成痰。痰瘀內生,壅滯心臟,甚則心體脹大。肺為水之上源,朝百脈,助心行血,心主血脈,血為氣之母,血至氣亦至,若心脈痹阻,血行異常,則氣無所依附而渙散不收,肺宣肅失司,從而導致心肺虧虛,氣虛血瘀之候,如心悸氣短、喘促咳嗽等。故《素問·痹論》云“心痹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而喘”。至于瘀水互結者,本病發(fā)展至后期,氣損及陽,心臟真陽虛衰,亦可導致多臟器相累為病,三焦氣化失常,加重水液潴留?!督饏T要略·水氣篇》中載“血不利則為水”,瘀水互結,內竄臟腑,外溢肌膚,可出現難以平臥,嘔惡脹滿,脅下痞塊,下肢浮腫等表現。
1.4 肝失疏泄,氣機阻滯,心氣不暢 肝木、心火二者為母子之臟,肝主疏泄,以氣為用。《血證論·臟腑病機論》云“以肝屬木,木氣沖和條達,不致遏郁,則血脈通暢”。若肝主疏泄有度,氣機調暢,氣行則血行,血行暢達,心脈通利,氣血沖和;若肝主疏泄失司,氣機郁滯,氣不行血,血行瘀滯,心絡不通,氣血不榮。王師強調此病不乏肝失疏泄,因病程多遷延反復,病患多時情緒低落抑郁,懼怕復發(fā),影響肝木調暢,致使氣機阻滯,血道瘀阻更甚,心氣受損,正如《明醫(yī)雜著·醫(yī)論》所言“肝氣通則心氣和,肝氣滯則心氣乏”之意。
綜上所述,王師認為心痹病位在心,涉及血脈,與肝、肺、脾密切相關。病理性質為虛實夾雜。正氣虛者責之于心之氣營虧乏;實者即為邪氣盛實,可自外而入,亦可由內而生。病初以邪實為主,漸至后期各種致病因素交互影響,逐步形成正氣虧虛,外邪未盡,痰、瘀、水、氣互結,甚則發(fā)生心衰重證。
王師認為,由于本病的病機關鍵在于正虛邪侵,治療上當審機定治,以“多臟調燮、綜合治理”為治療大法,益氣養(yǎng)營以固其本,并根據痰、瘀、水、外邪之偏重靈活選方用藥以治其標,如此扶正祛邪并舉,通絡復脈寧心。
2.1 益氣養(yǎng)營,氣血調和 《難經·十四難》載“損其心者,調其營衛(wèi)”。王師緊抓本病心氣營虧乏之病機,提出治療應時時謹記益氣養(yǎng)營之法,常以生脈散為基礎方隨癥加減。生脈散由人參、麥冬、五味子組成,有益氣生津,斂陰止汗之效,原用治暑熱損傷元氣,陰液虧耗的氣陰兩虛之證[10]。方中三藥合用,大補心氣,斂陰生脈,亦可顧護肺、脾,強固御邪門戶。此外,王師恐養(yǎng)營之力不足,臨證多在生脈散基礎上配伍當歸、白芍增強補血斂陰之功,使氣血陰陽調和,達氣營并補之效。若病程日久,心脾兩虛,氣血生化不足者,王師常合參芪四物湯取其益氣健脾補血之功。一般調護中,王師尤重視病患起居作息、衣食住行,冀達“形勞而不倦”“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境界[11]。
2.2 清熱除濕,蠲痹通絡 王師臨證發(fā)現風濕熱毒滯絡是心痹急性期主要病機?,F代醫(yī)學指出風濕性心臟病的主要病理表現為變性滲出、增生和瘢痕,導致瓣膜纖維組織增生,形成局部疤痕灶,并在反復炎癥發(fā)作后留下永久性病變(關閉不全和狹窄),導致心臟擴大[12]。這與中醫(yī)學認為由外邪而致心痹的論點,在病因病理方面有相似之處。據此,王師提出針對風濕熱痹的治療是糾正心痹的重要手段,清熱除濕、蠲痹通絡的治法不容忽視。臨床常用金銀花、蒲公英、連翹清熱解毒;蒼術、黃柏、薏苡仁、晚蠶沙、威靈仙、豨薟草除濕蠲痹;忍冬藤、絡石藤、絲瓜絡、寒水石清熱蠲痹等。因此類藥物大多苦寒敗胃,王師指出可酌配健脾和胃、養(yǎng)陰生津之品。
2.3 豁痰化瘀,活血利水 現代病理解剖學認為,心臟瓣膜的纖維化、鈣化是引發(fā)本病各種臨床表現的關鍵所在[13]。王師認為,痰瘀互結,心脈不通即是心瓣膜改變的重要病理機轉。因此,王師強調豁痰化瘀為本病治療大法。對于頑痰,王師習以功專寬胸化痰散結的陷胸湯之類,藥用半夏、瓜蔞、陳皮、茯苓等。至于血瘀者,王師常選丹參、雞血藤、川芎之類,其活血化瘀通絡之效佳,且效不峻猛,可使瘀血徐徐消散,令正氣不傷。若血瘀甚者,王師提出可加一味炙水蛭,本品活血之力強,能通絡脈中瘀阻。如此痰瘀同治,使痰化瘀消,瘀去痰散,心絡得通。
同時,王師指出,心痹后期出現心衰表現,其根本在于心,肺脾腎三臟為標,心氣虧損,瘀水互結,形成惡性循環(huán),治療上當以益氣溫陽、活血利水為原則,方選聯珠飲加減。聯珠飲方由四物湯合苓桂術甘湯組成,寓益氣補血與健脾利水珠聯合璧之意。若喘促短氣甚者,王師常加善瀉胸中水飲之葶藶子,以瀉肺平喘,利水消腫,更增利水之功;對于以氣虛濕滯為主,而瘀血證不甚明顯的心衰患者,王師常以春澤湯加減利水滲濕、溫陽化氣。
2.4 疏泄肝木,身心同調 王師受《明醫(yī)雜著》“肝氣通則心氣和,肝氣滯則心氣和”的影響,提出“肝心共主血脈”理論,確立從肝治心的治療大法,處方用藥常加瓜蔞、柴胡、郁金之類。王師視瓜蔞為肝心同治的首選藥物,誠如《重慶堂隨筆》曰“瓜蔞實,潤燥開結,蕩熱滌痰,夫人知之;而不知其疏肝郁,潤肝燥,平肝逆,緩肝急之功有獨擅也”,用瓜蔞在祛痰之外更含從肝治心之意。此外,肝氣郁結甚者,加強疏肝解郁以行氣血,治之以剛;心肝陰虛甚者,柔肝養(yǎng)心以養(yǎng)陰血,治之以柔。從肝治心,剛柔相濟,氣血調和,方使心氣漸復,心神漸守。同時,王師在診治過程中亦重視對患者精神情志的調適,傾聽患者的苦悶,開導患者以放松心情。如此身心同調,才能更快地幫助患者改善癥狀,趨向健康。
基于上述認識,王師創(chuàng)制圣愈聯珠飲為主方隨證加減治療本病,方由圣愈湯合聯珠飲加減化裁而成。藥物組成包括:白參10 g,黃芪20 g,當歸10 g,白芍10 g,熟地黃15 g,川芎10 g,桂枝10 g,白術10 g,茯苓10 g,炙甘草5 g,柴胡10 g,郁金10 g,丹參10 g,雞血藤15 g。諸藥合用,共奏益氣健脾補血、疏肝寧心復脈、活血利水通絡之功。
患某,女性,62歲,2019年11月29日初診。30年前患者發(fā)熱后現胸悶、心悸、活動后氣急,不能平臥,雙下肢水腫,就診于當地醫(yī)院,診斷為: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行二尖瓣擴張術,術后癥狀控制尚可。18年前行二尖瓣及主動脈瓣瓣膜置換術,規(guī)律服用華法林等治療。刻下患者間歇性胸悶、心悸,氣短,動則尤甚,微咳,痰少白黏,口不渴,上腹作脹,納食不佳,夜寐夢擾,神疲乏力,頭暈,面色萎黃,尿少,大便干結,日1解。舌淡暗紅,苔薄黃,脈參伍不調。查體:心界擴大,心率90次/min,律絕對不齊,第一心音強弱不等,二尖瓣膜聽診區(qū)聞及金屬音;雙下肢輕度水腫。西醫(yī)診斷: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主動脈瓣瓣膜置換術后,心律失常-房顫,心功能Ⅲ級。中醫(yī)診斷:心痹。辨證:心氣營虧虛,痰濁瘀血痹阻,心絡不暢,心體失養(yǎng)。治法:益氣養(yǎng)營,豁痰祛瘀,活血通絡。處方:白參10 g,麥冬15 g,五味子5 g,黃芪20 g,當歸 10 g,白芍 10 g,桂枝 10 g,白術 10 g,茯神 15 g,炒葶藶子 10 g,杏仁10 g,澤瀉15 g,全瓜蔞30 g,郁金10 g,丹參10 g,炙甘草5 g。10劑,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兩次溫服。囑調暢情志,作息規(guī)律,加強營養(yǎng)。二診,2019年12月12日。藥后咳嗽咯痰已不著,胸悶、心悸稍緩解,腹脹減輕,大便改善。雙下肢無水腫。舌淡暗紅,苔薄黃膩,脈參伍不調。心痹,心動悸,心氣營虧乏,心脈瘀阻,心神失養(yǎng),動擊無序,肝為心之母,肝主血道。治守原法,增加疏泄肝木之品。處方:原方去當歸、茯神、澤瀉、郁金,加柴胡 10 g,茯苓 10 g,石菖蒲 5 g,炙遠志5 g。14劑,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兩次溫服。三診,2019年12月28日。藥后胸悶、心悸、氣短明顯改善,咳嗽咯痰已除,大便轉正常。舌淡暗紅,苔薄黃,脈參伍不調。肝木漸疏,心氣營漸復,原法有效,加減續(xù)治。處方:二診方加全瓜蔞20 g。14劑,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2次溫服。
按語:王師認為,心痹者乃風寒濕熱痹阻,久治不愈,形成脈痹不已,復感于邪,內舍于心而成。此例患者病延已久,風濕雖去,而心之扃牖受損,使其畸變,啟閉失常,心體脹大。心痹而成,一則暗耗氣血,使心之氣營愈發(fā)不足,血不養(yǎng)心,心失所養(yǎng),此為其虛;二則痹阻于心之扃牖,畸變后啟閉失常,心體脹大,此為其實。其中,心、肝、肺、脾參與了此病之發(fā)生。心脾兩虛,火不生土,脾氣虛弱,氣血生化不足,血虛不能上榮于腦面,故頭暈、面色萎黃、神疲乏力;氣血虧虛,心之絡脈失養(yǎng),胸中氣機不宣,故胸悶、心悸;心主血脈,肺朝百脈,心脈痹阻則肺宣肅失司,表現為氣短、喘促、咳嗽;肝虛疏泄不力,加之心之氣陰不足,使血行不暢出現瘀象,故舌淡暗,唇暗,脈沉弱澀滯或參伍不調;瘀阻津滲為飲為水,故見下肢水腫。為此,王師治療上扶正祛邪并舉,以驗方圣愈聯珠飲加減,方藥可鑒。方中圣愈湯意在氣血雙補,使氣旺則血自生,補血養(yǎng)血而不留滯,氣血生化健旺,則心有所養(yǎng);聯珠飲由四物湯合苓桂術甘湯組成,取益氣補血與健脾利水珠聯璧合之意,合葶藶子以瀉肺平喘,利水消腫;柴胡、郁金疏肝理氣,冀“肝氣通則心氣和”之意;丹參和血化瘀通絡。諸藥合用,共奏益氣健脾補血、活血利水通絡、疏肝寧心復脈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