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橋 張俊列
(1.紹興文理學院 教師教育學院,浙江 紹興 312000;2.陜西師范大學 教育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2)
信息技術會對教育公平產生怎樣的影響?這個問題牽動著教育信息化發(fā)展最敏感的神經。中西教育界在這個問題上存在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一種認為,“新興的信息技術往往會加大社會原有的不平等,將越來越多的人置于新一輪的區(qū)隔和貧困之中”[1],這種觀點在西方教育界頗有影響力,因此,西方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重心是防止與縮小區(qū)域、階層之間的“數字鴻溝”,尤以幫扶低收入家庭及其子弟為重中之重[2];另一種認為,“信息技術具有傳播速度快、覆蓋面廣與資源共享等方面的優(yōu)勢……為城鄉(xiāng)教育均衡發(fā)展提供了技術支持”[3],這種觀點在我國教育界頗有影響力,因此,我國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重心是“在更高層次上促進教育公平”,尤以“擴大優(yōu)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為重中之重[4]。
近年來,隨著中西教育的交流與對話,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信息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它在推進教育公平的同時,還可能催生新的不公平”[5]。但是,這把“雙刃劍”究竟是如何從正面作用于教育公平的?作用的性質如何?有何條件?目前,很少有研究對此進行專門探討,而這對于教育行政部門因勢利導發(fā)揮信息技術的積極作用,規(guī)避消極影響具有重要意義。
信息技術指在計算機和互聯(lián)網支持下用以管理和處理信息所采用的技術的總稱。盡管信息技術是現(xiàn)代科技發(fā)展的最新產物,但它本質上是一種媒介技術,即一種支持人類表達、交流與溝通的技術。“從人類認知的源頭上看,信息技術與七萬年前出現(xiàn)的口頭語言、公元前數千年到數百年間產生的書寫文字、五百多年前的印刷機、一百多年前的電報、廣播、電視等屬于同一類技術”[6]。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在教育領域的延伸和體現(xiàn),主要指每個社會成員在享受公共教育資源時能夠得到公正和平等的對待[7]。促進教育公平的方式多種多樣,常用的有政策手段和經濟手段,前者可以改變教育資源調配的規(guī)則,后者可以影響教育資源投入的規(guī)模。利用信息技術促進教育公平屬于技術手段,這是一種伴隨著信息技術的日益成熟而逐漸受到重視的方式。技術手段不同于經濟、政策等傳統(tǒng)方式,它主要通過革新教育傳播的生態(tài)系統(tǒng)而作用于教育公平,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教育公平最樸素的理想就是讓每一個孩子在自家門口就能入讀最好的學校,接受最優(yōu)質的教育。依靠傳統(tǒng)手段來實現(xiàn)這一理想,就意味著必須無差別地辦好每一所實體學校,徹底消除區(qū)域、學校之間的教育失衡。顯然,在當前經濟社會發(fā)展不充分、不平衡的大背景下,這是十分困難,甚至是不現(xiàn)實的。
信息技術可以另辟蹊徑,它雖然不能消除區(qū)域、學校之間師資水平的差距,但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把薄弱學校的學生直接“帶到”名校、名師的課堂情境之中,使原本阻隔在薄弱學校與重點學校之間的距離障礙“一鍵清除”,從而讓優(yōu)質教育以另一種前所未有的“快捷方式”呈現(xiàn)在薄弱學校的學生面前。利用這一特點,有的學者主張,不同區(qū)域的教師、學生、專家、觀摩者等可以通過網絡直播平臺實施遠距離的同步教學與研討[8]。持論者認為,借助這一方式,優(yōu)秀教師不必離開本校就可以直接對薄弱地區(qū)的學生進行授課;薄弱學校的學生與教師足不出校便能享受名校、名師和名課;而且,雙方還能展開異地教研互動,實現(xiàn)授課教師、課堂觀摩者、專家學者之間異地同步視頻交流與研討。換言之,信息技術通過遠距離的網絡傳輸擴大了師生交互的時空范圍,名校和名師可以遠程對口支援偏遠學校的教育,從而緩解偏遠學校優(yōu)質師資不足的問題。目前,我國已有多個省、市利用信息技術開展跨區(qū)域的在線教學與教研試點,比如,天津市的“空中課堂”、青島市的“專遞課堂”、成都市的“直播課堂”等都是先行的有影響力的典范。
教育信息資源是教育工作者有意選取的,經過組織序化的,構成或促進教育教學的信息集合,包括教育內容資源(如課程標準、教科書等)和教育輔助資源(如課外讀物、音像制品等)兩種基本類型。教育信息資源是教師精心教學設計和提升專業(yè)能力的智庫,也是學生拓展視野厚植素養(yǎng)的平臺??墒牵芡獠織l件限制,不同區(qū)域、學校所占有的教育信息資源或多或少會存在一定的差距。當這種差距突破閾限值,教育信息資源的匱乏與失衡就會成為制約教育公平發(fā)展的瓶頸。
信息技術能夠大幅提高教育信息資源的共享水平,縮小區(qū)域、學校之間在教育信息資源上的差距。傳統(tǒng)教育信息資源的載體主要以印刷文本為主,輔之以磁帶、光盤等各種實物形態(tài)的音像制品,它們只能在有限的地方供有限的學習者使用,資源輻射范圍窄,共享效率低,能夠惠及的對象十分有限。傳統(tǒng)教育信息資源由于具有使用的排他性和競爭性,學校只能有保留地對外開放這些資源,實行“內外有別,重己輕人”的共享規(guī)則,以確保本校師生在使用資源上的優(yōu)先地位。但是,信息技術使教育信息資源的共享生態(tài)發(fā)生了根本變革,它可以將傳統(tǒng)教育信息資源轉化為計算機能夠識別的虛擬數據,借助互聯(lián)網實行全民共享,從而縮小區(qū)域、學校之間在教育信息資源上的差距??梢姡畔⒓夹g消解了傳統(tǒng)信息資源在使用上的排他性和競爭性,讓校外用戶和校內成員享有同等的訪問和使用教育信息資源的機會。任何人只要接入互聯(lián)網,就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文字、圖片、聲音或影像等多種媒體方式發(fā)送或接受信息。不僅如此,互聯(lián)網資源還支持用戶的私人定制,可以輕松滿足每一位用戶對教育信息資源即時的個性化需求;而且,互聯(lián)網資源的流通允許資源建設者與使用者互動,使信息資源在流通的過程中不斷豐富與完善。
教育技術的發(fā)展史表明:新的媒介技術會催生出新型教育資源,極大地豐富傳統(tǒng)教育資源;相應地,社會大眾獲得的教育資源越豐富,教育公平的總體水平也就越高。譬如,從口語媒介進化到文字媒介,文字可以將知識傳播到更廣闊的時空,讓更多人有機會獲取知識;從文字媒介進化到印刷媒介,標準化的出版物以極低的成本大量生產,為普通教育的規(guī)范化和普及化創(chuàng)造了條件;從印刷媒介進化到電子媒介(廣播、電視等),文字信息可以轉化成表意更豐富的聲音與圖像,既擴大了教育資源的受眾,又能滿足不同學習者的偏好。
信息技術是媒介技術發(fā)展的高級階段,它生產的新型教育資源主要包括智能型與錄播型兩大類別。智能型教育資源指人工智能與教育資源有機結合而產生的新型教育資源。人工智能是信息技術高度發(fā)展的產物,它能通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類智能,來完成或輔助人類完成智能工作。將人工智能注入教育資源,可以使教育資源具有“人性化”和“個性化”特征,從而令晦澀、艱深的學習活動變得生動有趣。錄播型教育資源指采用數碼技術將精心準備的教學過程錄制下來,可以供學習者隨時點播與學習的視聽資源?!罢n堂實錄”“微課”“慕課”等都是當前常見的錄播型教育資源。錄播型教育資源在電子傳播階段就已經萌芽,但是電子錄播成本高昂,且工序復雜,只有少數精英教師才享有錄播的機會。直到信息技術成熟以后,數碼錄播降低了成本,簡化了工序,才被廣泛應用到一線教師的日常教育與教學之中。近年來,新型教育資源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學校教育,可以滿足不同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有利于促進教育過程和結果公平。
從作用性質的維度來看,信息技術對教育公平的促進作用不是決定性的,而是輔助性的。判斷一種事物的作用性質,必須建立在該事物發(fā)揮作用的方式上才能得出科學結論。如前所述,信息技術主要通過三種方式作用于教育公平,但是,這三種方式對教育公平的促進作用都不是決定性的,而是輔助性的。
首先,擴大師生交互的時空范圍并不能增加優(yōu)質師資的數量,也不能解決城鄉(xiāng)師資差距過大所帶來的教育失衡問題。目前,農村師資的整體水平遠遠落后于城市師資,農村學生“上學難、上好學更難”的問題普遍存在。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盡管城市名師可以對農村薄弱學校的學生直接授課,但這并不等于增加了優(yōu)質師資的數量,相應地,能夠享受優(yōu)質師資的學生數量也不會增加。這是因為,教師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一名教師只能教育為數不多的學生,在課堂上只能與數量有限的學生建立起有效的教學共同體。有研究表明,在集體教學(包括線上和線下)中,師生的黃金比例是1∶20~1∶25,班級過小浪費了師資,班級過大不能進行有效的互動[9]。這就是說,在不改變城鄉(xiāng)師資配置格局的大前提下,即便我們利用信息技術把農村地區(qū)的學生“送到”城市名師的課堂,他們也無法和城市學生一樣享受同樣的優(yōu)質師資,因為他們沒有機會與工作量已經飽和的城市名師建立起有效的互動和交流,也無法建立起真正的教學共同體。充其量,他們只是通過網絡直播看到了名師的影像,聽到了名師講課的聲音,但這已經不是教學,而只是單向的信息傳遞。
其次,遠距離的師生交互并不能成為促進教育公平的常規(guī)教學方式,而只能作為常規(guī)教學的補充,在促進教育公平中發(fā)揮一定的輔助作用。目前,制度化教學活動的時空主要局限在學校場域,其方式通常是在教室里以面對面的形式為主。借助互聯(lián)網進行遠距離的教學,只有在整合分散的資源時才會對教育公平發(fā)揮一定的促進作用。比如,某些偏遠山區(qū)存在著一些人數極少的分散的教學點,他們無法依靠自身的力量開齊國家規(guī)定的課程門類。這時,利用信息技術將不同教學點的學生“集中”起來,由教育主管部門安排專職教師進行異地網絡授課,教學點教師一邊跟著主講教師學習如何教學,一邊輔助、配合主講教師,完成課堂的管理、組織和監(jiān)督等工作,可以在滿足最低需求的基礎上為偏遠分散的教學點開設英語、音樂等薄弱課程。但是,這種遠距離的網絡教學很難保證質量,也不具有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空間,因而只能作為過渡期的應急措施。從長遠來看,解決上述難題的根本還在于加強和提升本地師資的教育教學水平。
首先,從資源調配的層面看,對教育公平起決定作用的是資源配置,資源共享只是資源初始配置之后起輔助作用的優(yōu)化措施。資源配置是教育主管部門根據一定原則將有限的教育資源分配到各級各類教育機構的過程,它直接決定了學校所能支配的教育資源的數量與質量。資源共享并不能改變資源配置的格局,而只是通過分享和讓渡資源使用權的辦法來惠及更多的用戶群體。如果初始的資源配置存在明顯的差距,僅靠資源共享不可能從源頭上解決配置失衡的問題。這是因為,學校之間不僅存在著合作關系,同時也存在著競爭關系。在資源配置中占據優(yōu)勢地位的學校,只會有條件地、或主動或被動地分享自己掌握的資源,竭力確保自身在同行競爭中的優(yōu)勢地位。美國學者休斯認為,互利是競爭關系下進行資源共享的基礎,但互利性共享追求資源的對等交換,導向的是“強強聯(lián)合”,結果將原本就處境不利的薄弱學校排除在共享的圈子之外[10]。有的學者提出,應建立以區(qū)域教育主管部門為主體的資源共享機制,實行“區(qū)域共建共享”的策略,從而打破資源共享的校際壁壘[8]。這一設想有助于提高區(qū)域內資源共享的水平,但不能改變資源共享對教育公平的作用性質。
其次,從資源種類的層面看,信息技術只能共享信息資源,而信息資源對教育公平的促進作用是輔助性的。教育活動涉及的資源主要有三類:人力資源、物質資源和信息資源。其中,人力資源是最重要的教育資源,所謂“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信息資源固然重要,但與人力資源相比,它只能對教育公平起著間接的輔助性作用,因為信息資源在教育過程中能發(fā)揮多大價值主要取決于教師的素養(yǎng)。其實,共享信息資源直接促成的是信息公平,而不是教育公平。信息公平是衡量個體獲取和消費信息的價值標準,它與教育公平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正相關,但信息公平不是教育公平。因為,教育不是個體獲取和消費信息的過程,而是教師利用信息資源等引導和促進學生成長的過程。顯然,一個國家或地區(qū)不會因為師生使用了相同的教科書就可以實現(xiàn)教育公平,同樣也不會因為信息技術面向師生共享了相同的信息資源就能“將教育公平推上一個新臺階”。
首先,新型教育資源不能削弱或取代傳統(tǒng)教育資源的重要性,而只是在某些方面克服了傳統(tǒng)教育資源的局限性。傳統(tǒng)教育資源指那些無法被轉化成數字形式,卻是教育活動不可或缺的資源的統(tǒng)稱,比如,師資、教學設施、校園環(huán)境等。傳統(tǒng)教育資源成本高、易損耗,其分布狀況受制于社會經濟發(fā)展水平,這是制約教育均衡發(fā)展的主要因素。近年來,新型教育資源在數字技術的支持下,能夠用極低的成本打造出一個多功能的虛擬教育空間。在這個空間里,任何人都可以“坐”在虛擬教室里閱讀精美的電子書籍,接受智能教師不知疲倦的“指導”。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新型教育資源能夠超越傳統(tǒng)教育資源,成為一支獨立的促進教育公平的中堅力量。因為新型教育資源本質上是一種數字化的信息資源,它和傳統(tǒng)的以印刷文本為主的教育信息資源并沒有實質性區(qū)別,只不過新型教育資源借助數字技術使信息的表征形式更多樣化,獲取過程也更智能化,尤其是通過人機互動可以實現(xiàn)信息資源推送的自動化和個性化。因此,新型教育資源對教育公平的價值不能從替代教師、教室等傳統(tǒng)教育資源的意義上來衡量,而只能從它豐富傳統(tǒng)教育資源的角度來衡量,尤其是它彌補了傳統(tǒng)教育信息資源過于倚重文字的不足之處,使得“讀屏”能夠和讀書一樣便捷和普及。
其次,新型教育資源并非是治愈傳統(tǒng)教育失衡的“良藥”,而只是一種起著舒緩作用的“安慰劑”。傳統(tǒng)教育失衡主要指由于傳統(tǒng)教育資源(尤其是優(yōu)質的傳統(tǒng)教育資源)短缺且分布不均所導致的教育機會不平等,具體表現(xiàn)為三個層次:就學機會不平等、就讀優(yōu)質學校機會不平等、教育過程參與機會不平等[11]。有的研究者將新型教育資源視為治愈傳統(tǒng)教育失衡的“良藥”,認為城市名師的教學視頻通過互聯(lián)網推送可以促進農村兒童就讀優(yōu)質學校的機會公平,智能軟件通過人機互動可以提高邊緣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參與機會公平[12]。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教育公平必須建立在教育實踐的基礎上,但是,看視頻學習和利用智能軟件學習都不是教育實踐,而是一種獨立的學習活動。“教育與學習有關,但獨立的學習不是教育。因為教育是一個(群)人對另一個(群)人施加的影響,缺少了任何一方都不構成教育”[13]。可見,利用新型教育資源進行學習與自己讀書、聽廣播等其它形式的自學才是屬于同一種類型的學習活動。如果有人認為,讓偏遠農村的兒童看到了城市名師的教學視頻,就等于和城市名師的學生一樣接受了同等優(yōu)質的教育,那是對農村兒童最大的欺騙,也是對教育最大的誤讀。實質上,新型教育資源并不能解決傳統(tǒng)教育失衡的問題,而只是一種心理安慰,只能在心理上緩解農村學生因被隔絕于城市優(yōu)質教育而產生的封閉感和焦慮感。
從作用條件的維度來看,信息技術對教育公平的促進作用是有條件的,而不是無條件的;是受外界因素影響的變量,而不是賦值恒定的常量。信息技術促進教育公平的條件主要涉及三個方面:同等的聯(lián)網條件與機會;豐富的可資利用的數字化教育資源;積極有效的教育監(jiān)管。倘若這些條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和有效的落實,那么,信息技術不但不能促進教育公平,反而會加大區(qū)域、階層之間的教育差距,誘發(fā)“雙刃劍”的負面效應。
具備聯(lián)網條件與機會是人們邁進信息時代、享用信息資源的物質基礎。如果不具備聯(lián)網條件,就只能被排除在信息時代的門檻之外;如果沒有同等的聯(lián)網機會,也不會自發(fā)產生信息時代的教育公平。
聯(lián)網條件與機會均等主要涉及兩個方面的基本需求。首先,確保不同學?!拔锢斫尤搿被ヂ?lián)網的硬件達標。為此,政府部門需投入巨額財力幫助公立學校配置信息化設備。信息化設備并非一般的固定資產,它的更新?lián)Q代速度非常快。英特爾創(chuàng)始人戈登·摩爾(Gordon Moore)曾說,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14]。因此,教育信息化建設需要持續(xù)的投入才能跟得上技術更新的速度。一些偏遠地區(qū)的學校在政府扶持下雖然勉強接入了互聯(lián)網,但他們的設備及其性能也只能滿足最低水平的需求,與發(fā)達地區(qū)的信息化建設水平存在相當大的差距。2018年,我國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督導評估工作報告就曾指出,部分地方學校計算機功能教室數量不足、設備老化的現(xiàn)象比較突出,亟待更新與升級[15]。
其次,學校教師“技能接入”互聯(lián)網的素養(yǎng)要合格。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決定了學校信息化設備開發(fā)和利用的頻率和效率,也制約著學生接觸和使用信息技術的深度和廣度。與信息技術的“物理接入”相比,不同地區(qū)的教師在“素養(yǎng)接入”方面存在的差異更明顯。有研究表明,較之于城鎮(zhèn)教師,農村教師信息意識比較淡漠,信息知識相對匱乏,信息能力十分有限[16]。正因如此,越是欠發(fā)達地區(qū)的教師,對信息技術越有畏懼與排斥心理,不敢探索,不想應用。這意味著,即使落后地區(qū)的學校在各級政府的扶持下配置了標準化的信息技術設備,但由于師資水平的差異,落后地區(qū)的學生也無法充分享用信息技術的教育價值。
信息技術本身并不具備教育的屬性或功能,它只是為教育實踐搭建了一個有別于傳統(tǒng)的全新舞臺,而在這個舞臺上演的劇本則是數字化教育資源。因此,數字化教育資源的數量與質量直接決定了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可為空間,也決定了信息技術對教育公平的作用程度。
數字化教育資源的來源主要有二:一是將傳統(tǒng)的教育信息資源經過數字技術轉化形成;二是直接基于信息技術所創(chuàng)造的新型教育資源。目前,傳統(tǒng)教育信息資源的數字轉化面臨著制度瓶頸,大量有價值的傳統(tǒng)教育信息資源因為得不到有效的版權保護而無法進行數字轉化與共享;與此同時,新型網絡教育資源由于缺乏相應的激勵與引導機制,低水平重復建設的現(xiàn)象十分突出;更糟糕的是,不同網絡資源庫之間壁壘林立,人為設置的門檻極大降低了數字化教育資源的共享效率。由此可見,當代數字化教育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仍然處在信息時代的初級階段,數字化教育資源的數量與質量遠遠沒有達到與信息技術相匹配的水平。
不少人曾擔憂,信息技術帶來的信息爆炸遠遠超過了人類的理解速度,會造成“信息過載”和“數據過?!钡膼汗?。這種擔憂實際是從傳統(tǒng)思維出發(fā)衡量新生事物得出的偏見。在信息時代,智能化的檢索技術可以讓學習者在海量的學習資源中快速檢索到最匹配的內容,人們最苦惱的不是信息太多,而是能夠與個性化問題實現(xiàn)精確匹配的有用信息太少。有意思的是,這種囿于傳統(tǒng)的思維慣性也曾出現(xiàn)在印刷術取代手抄書的轉型之際。15世紀,鉛活字印刷術問世之初,保守主義猛烈地批評印刷術會使書籍泛濫成災,干擾和削弱學者的判斷力[17]。以現(xiàn)代人的眼光來看,當時的書籍實在是少得可憐,哪里夠得上“泛濫成災”?如今,站在信息技術開啟的時代前沿,我們可以合理推斷,數字化教育資源終將會取代傳統(tǒng)教育信息資源居于主導地位,只是,目前數字化教育資源的數量與質量還遠不足以肩負起這一歷史重任。
信息技術所搭建的互聯(lián)網不同于一般的教育資源,它既包含了海量有益的教育信息資源,又裹挾著許多或明或暗的不良信息(如暴力、色情、賭博等),同時還存在著嚴重的以網絡游戲為主的泛娛樂化傾向。青少年兒童一般好奇心強,且自制力有限,置身網絡世界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誘惑。因此,有必要合理地引導和監(jiān)控未成年人使用網絡資源,防止因使用信息技術的偏差而產生“新數字鴻溝”。
“新數字鴻溝”有別于傳統(tǒng)的“數字鴻溝”,它主要指人們在使用信息技術時產生的差距,具體包括使用的時間和頻率、網絡應用的數量、類型和方式等。隨著計算機與互聯(lián)網的普及,信息技術已經不再是少數精英群體的專利,即便是處境最不利的學生也有機會接觸和使用網絡。然而,對于低收入家庭的兒童來說,互聯(lián)網更容易被濫用,不是轉化成汲取新知識和技術的工具,而是淪為聊天、看視頻、玩游戲的“娛樂之城”[18]??梢姡滦蝿菹仑毟蝗后w之間的“數字鴻溝”并沒有消失,而是以更隱蔽的方式威脅著當代社會的教育公平。
就學生的成長而言,克服“新數字鴻溝”主要依靠積極有效的教育監(jiān)管。一般情況下,學生的教育監(jiān)管主要來自兩個方面:學校和家庭。其中,家庭又是最主要的方面,因為不同學生的家庭背景差別巨大,而且學生在家缺少制度約束更容易放任自我。有研究表明,家庭背景對學生的互聯(lián)網使用偏好(學習偏好或娛樂偏好)有顯著影響,并且是信息技術擴大教育結果不平等的最主要因素[18]。然而,加強學生的家庭教育監(jiān)管,卻是一項相當艱巨的挑戰(zhàn),它需要整個社會建立相當完善的家庭教育扶助機制,特別是對低收入家長進行信息技能培訓和教育輔導,從而使他們有能力識別和監(jiān)護孩子的網絡行為,避免信息技術應用的過度娛樂化?!叭绻彝ヌ幘巢焕膶W生養(yǎng)成互聯(lián)網學習偏好,則互聯(lián)網可以縮小家庭背景導致的成績差距,起到縮小教育結果不平等的作用”[18]。
當前,我國教育界存在一種不容忽視的片面夸大信息技術促進教育公平的不良傾向,墜入了技術至上主義的誤區(qū)。這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顛倒主次,把輔助性的作用夸大成決定性的力量。有研究者認為,信息技術可以使教育公平擺脫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制約[19];也有的提出,信息技術可以促進教師資源的城鄉(xiāng)一體化配置[20];還有的聲稱,信息技術可以使教育公平突破班級授課制的限制[21];更有的斷言,信息技術可以“讓地球上的任何人都能隨時隨地享受世界一流的免費教育”[22]……其二,忽視前提,把有條件的作用誤作無條件的功能。許多研究者在論及信息時代教育的公平問題時,幾乎都不加限制地將信息技術視為促進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可靠保障”“必由之路”“重大突破口”等[3]。而且,這種傾向不只是教育研究者的個人認識,同樣存在于官方頒布的綱領性政策文本中。比如,我國教育部2018年印發(fā)的《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中就明確提到,“教育信息化具有突破時空限制、快速復制傳播、呈現(xiàn)手段豐富的獨特優(yōu)勢,必將成為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的有效手段?!?/p>
技術至上主義誤導了信息時代教育公平的改革與實踐,最終會危及教育信息化的健康發(fā)展。首先,它誤導大眾對信息技術促進教育公平抱有不切實際的期許。這種期許就像用謊言與謬見吹制的泡沫,一旦泡沫破滅,大眾的期許落空,就會走向反面,走向反感、抵制教育信息化的道路。其次,它誤導人們將教育公平的工作重心從主要矛盾轉移至次要矛盾。如前所述,信息技術對教育公平的作用是輔助性的,但是,技術至上主義將信息技術拔高到促進教育公平的“主導”和“優(yōu)先”地位,一味強調通過信息技術共享“名校”“名師”“名課”等優(yōu)質信息資源來促進教育均衡發(fā)展,弱化甚至無視制約教育公平的主要矛盾。以縮小城鄉(xiāng)師資差距為例,技術至上主義既不贊成通過資源調配的傳統(tǒng)方式(比如“城鄉(xiāng)教師定期流動”)來解決問題,也反對采取對口支援的輔助手段(比如“實地掛職支教”)來緩解差距,而是單純強調利用信息技術通過“異地網絡支教”去促進城鄉(xiāng)教師資源的“均衡化發(fā)展”[20]。可以預見,按照技術至上主義的上述做法,城鄉(xiāng)教育資源的失衡問題不但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反而會進一步加劇并固化。
其實,信息技術對教育公平的促進作用遠遠抵不上它帶來的潛在威脅。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教育公平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一方面,傳統(tǒng)教育資源的差距(比如師資水平、辦學條件等)仍然存在,亟待解決,另一方面,信息化發(fā)展使教育公平面臨新的挑戰(zhàn),從信息化硬件建設,到信息資源開發(fā),再到師資的信息素養(yǎng)水平,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脫鉤都會加大區(qū)域、城鄉(xiāng)之間的教育差距。在前信息社會,教育發(fā)展相對緩慢,“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本書、一張嘴”幾乎是傳統(tǒng)教育的標準形態(tài)。由于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傳統(tǒng)教育在區(qū)域、城鄉(xiāng)之間的差距尚處在量變的階段,而沒有達到質變的范疇。但是,到了信息時代,教育發(fā)展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教育的實踐形態(tài)發(fā)生了深刻的變革,一個缺乏信息素養(yǎng)的傳統(tǒng)教師已經無法勝任信息化教學所必備的電子備課、在線交互、網絡課堂等工作。信息富有者與信息匱乏者之間的專業(yè)素養(yǎng)差距不只是程度上的區(qū)別,可能還有性質上的差異。打個比方,信息技術就像一種特殊的催化劑,如果不能合理調配,它會產生“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馬太效應”,進一步加劇區(qū)域、城鄉(xiāng)之間的教育失衡。正因如此,在國際競爭中,信息化革命造成富國和貧國之間的信息差距比傳統(tǒng)的收入差距更為懸殊[23];就國內而言,若非國家信息化戰(zhàn)略在偏遠地區(qū)的強力推進,“數字鴻溝”造成的差別或已成為我國繼體腦差別、工農差別、城鄉(xiāng)差別之后的第四大差別[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