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思涵 于志謀
(北京市石景山區(qū)中醫(yī)醫(yī)院醫(yī)務科,北京 100043)
風濕病是一種比較頑固的慢性疾病[1],可以引起肌肉關節(jié)疼痛、麻木、腫脹、屈伸不利,甚至變形,或者累及臟腑,由于疾病病程久,反復發(fā)作,因此在研究風濕病治療的同時,對風濕病的護理不能忽視?!饵S帝內經》作為最早的系統(tǒng)完備的中醫(yī)典籍,提供了中醫(yī)護理調攝的理論基礎,強調調神、養(yǎng)身、天人相應、整體觀念以及治未病等預防調護防病的思想。尤其是在中醫(yī)治未病的理論指導下,在精神、情志、飲食、導引氣血、四季寒暑起居等方面,調和陰陽,補虛去實,依據《黃帝內經》的指導做好風濕病患者的護理,使患者能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有利于身心的康復。
中醫(yī)一直重視情志護理,強調“調神”“養(yǎng)性”,重視神與形的不可分割,精神活動由形體而發(fā),而又依附于形體而存在,所以形體健康才能情志舒暢,而情志不暢,也會引起臟腑氣機失調為病。風濕病患者也是如此?!端貑枴ど瞎盘煺嬲摗分性唬骸疤竦摕o,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素問·湯液醪醴論》曰:“精神不進,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古人重視精神情志的調節(jié)在人類防病、治病的作用,為情志護理奠定了理論基礎,后世醫(yī)家在《黃帝內經》的基礎上又有補充發(fā)展。1977年美國醫(yī)學家恩格爾在《科學》雜志上提出“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2]。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曰:“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怒、喜、思、悲、恐5種人體正常情志活動,簡稱五志[3]。在《素問·舉痛論》中則曰:“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說明偏激的情緒活動會導致臟腑氣機失調而引起身體疾病[4]。
由于風濕病大多遷延難愈,而且病情重、病情復雜、病程長,所以病患的情緒常隨病情進退而時好時壞,情緒不穩(wěn)定,病程好轉則心情舒暢,若病情反復或者癥狀加重,則會出現(xiàn)意志消沉、情緒暴躁,甚至出現(xiàn)厭世等不良情緒。有的患者情緒敏感或與家屬產生誤會等,都會加重病情,加重肢體癥狀。比如纖維肌痛綜合征患者和肝郁氣滯密切相關,如果患者情志不暢,氣血瘀滯,氣機不暢,往往會加重四肢肌肉關節(jié)疼痛癥狀。再比如有醫(yī)院報道,初入院時的SAS和SDA評分顯示,痛風性關節(jié)炎患者普遍具有焦慮和抑郁癥狀[5-7]。這都是風濕病患者身心相互影響的結果,所以要重視風濕病患者的情志護理。
首先,要積極引導,正視疾病,正規(guī)機構規(guī)范治療,不要盲信虛假宣傳,以免影響疾病治療加重病情。做好患者健康教育,尤其是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診療手段的不斷發(fā)展,能早期診斷發(fā)現(xiàn)疾病,及早干預,減少關節(jié)的破壞,加上中醫(yī)傳統(tǒng)治療、中西醫(yī)結合、內服外治、導引養(yǎng)身等手段,能最大程度減輕風濕病患者的病損程度,提升生活質量。其次,可以使用心理暗示等療法,鼓勵患者,增強信心?!端貑枴ひ凭儦庹摗吩唬骸肮胖尾?,惟其移情變氣,可祝由而已”,強調了信念的力量,達到好的效果需要醫(yī)、患、家屬共同努力。最后,要加強社會教育,避免社會對風濕病患者尤其是出現(xiàn)肢體嚴重破壞之后的歧視、冷漠,減少不良刺激對風濕病患者的二次傷害。
《靈樞·海論》指出“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養(yǎng)五臟氣”,《素問·生氣通天論》強調“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古人非常重視飲食,宋朝的官修《太平圣惠方》還專設了“食炙門”,專門記載飲食治病。飲食和風濕病關系密切,飲食又和脾胃功能密切相關,脾胃飲食既保障人體的正常營養(yǎng),也是風濕病疾病預后的重要影響因素。風濕病患者的飲食宜忌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在《黃帝內經》及中醫(yī)歷代文獻記載中,古代醫(yī)家形成基本共識,在疾病中,注意五味調和,飲食全面,合理搭配?!端貑枴づK氣法時論》主張:“毒藥攻邪,五谷為養(yǎng),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谷肉果菜,缺一不可,和現(xiàn)代營養(yǎng)學全面膳食是一致的。對于風濕病患者來講,更要注意營養(yǎng)的均衡搭配。由于風濕病屬于免疫系統(tǒng)疾病,很多患者伴有體質量下降、乏力、貧血、低蛋白等情況,所以飲食種類需要全面,可以多攝入高蛋白、高熱量食物、高鈣等,保證營養(yǎng)全面,利于疾病的康復。
同時,在全面補充營養(yǎng)的情況下,由于疾病期間,脾胃臟腑功能失衡,會有飲食宜忌。如脾胃虛寒腹瀉,則不能進食生冷、生蔬菜、水果等;糯米、年糕等黏滑食物,對于脾虛的患者應該禁食;若有痰濕或者脾胃虛弱的患者,則少吃油膩、葷腥等食物;而對于海鮮、羊肉、狗肉等熱性或者容易引起皮膚病變的食物,則是風熱證、痰熱證、斑疹、銀屑病、瘡瘍如白塞氏綜合征等患者的禁忌。
飲食調理方面還要依據“虛則補之”“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實則瀉之”“燥者濡之”等基本原則,而食物皆有四氣五味、寒熱溫涼?!端貑枴ば魑鍤狻诽岢鑫逦端靶磷邭?,氣病無多食辛;咸走血,血病無多食咸;苦走骨,骨病無多食苦;甘走肉,肉病無多食甘;酸走筋,筋病無多食酸”,每一種食物都有它的營養(yǎng)特性,對于飲食就要有一定的選擇。如寒痹患者,關節(jié)冷痛,四肢惡寒,雙手雷諾氏現(xiàn)象,應吃溫熱食物來溫經、散寒、活血、扶陽,如羊肉、桂圓、生姜、花椒等,或者以酒作為藥引,來通經活絡。國醫(yī)大師路志正教授,就是善用、巧用生姜來治療呼吸、消化、風濕病,利水消腫,調理脾胃,就是用了姜的溫熱之性。若熱痹患者,關節(jié)紅腫熱痛,屈伸不利,則宜食用清熱通絡之品,如青菜、水果等。對于燥痹患者,如干燥綜合征等,口、眼、皮膚干燥,乏力,津液虧虛,傷心無淚,應該嚴格禁食辛辣、刺激性強的食物,宜甘淡養(yǎng)陰,多進食百合、麥冬等清淡、多汁、新鮮果蔬,但同時也要注意保護脾胃功能,不要過于寒涼。所以食物的四氣五味要與疾病的寒熱溫涼相應,順則益,逆則害。
中醫(yī)自古以來重視藥食同源,藥物治療和食物調護同等重要,所以如何處理藥物治療和食物治療的關系,對需要長期服藥的風濕病患者至關重要,《素問·五常政大論》中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蔬,食養(yǎng)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風濕病患者在長期服用中藥或者西藥如激素、免疫抑制劑的情況下,常會出現(xiàn)脾胃功能下降的情況,脾失健運,中西藥物都不能得到很好地吸收而發(fā)揮作用。此時就要依據《黃帝內經》的指導,提前預防,不要通過毒藥將病治到“十分”的狀態(tài),在疾病進入穩(wěn)定期的時候,要及時進行藥物的食補治療作用,扶正祛邪,保護脾胃功能不受損,利于疾病的康復。
《靈樞·本神》曰:“智者之養(yǎng)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jié)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鹅`樞·歲露論》曰:“人與天地相參也”,中醫(yī)強調天人相應,人隨天地四時而動,去寒就溫,調和陰陽,身心同治。對于風濕病的病因,有內外二因。內因正氣不足,外因感受邪氣,《素問·痹論》指出:“所謂痹者,各以其時,重感于風寒濕之氣也”“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說明了風濕病是由正氣不足,加上外邪致病因素,風邪開泄腠理、寒邪收斂痹阻經脈、熱邪傷陰耗氣,正是四時的寒暑風熱燥濕變化,影響人體正常臟腑功能而導致風濕病發(fā)生。所以,以人為中心,天地四時寒暑,影響人體氣機升降收藏,人應順應四時而動,才能養(yǎng)生防病。
對風濕病患者來講,可按《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所載,“春三月……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fā)緩形,以使志生……夏三月……夜臥早起,無厭于日……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冬三月……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溫,無泄皮膚”。春天風氣重,肝氣生發(fā),肝主筋,應疏肝理氣,順應生發(fā)之機,使肢體筋骨舒展,情志暢達,同時保護好脾胃,不要讓肝氣克伐脾土。夏季火熱,容易傷陰耗氣,應該益氣養(yǎng)陰,同時注意夏季多雨,天氣潮濕,熱與濕容易夾雜為病,出現(xiàn)熱痹、濕熱痹,所以夏天應注意解暑、清熱、祛濕,尤其是類風濕關節(jié)患者急性期,或者白塞氏綜合征患者等應注意養(yǎng)陰清熱。秋燥之時,燥邪為盛,陰液不足,如干燥綜合征患者往往病情加重,需要益氣養(yǎng)陰潤燥;再如肺纖維化患者,也容易秋天出現(xiàn)咳喘,應給予補肺益腎、化瘀通絡等治療。冬天主藏,萬物蕭瑟,天氣寒冷,是大部分風濕病患者病情容易加重的季節(jié),尤其應注意去寒就溫,補腎固本。
同時中醫(yī)講究因地制宜,南北方的四季也有差異,北方多寒冷,而南方多雨季、多臺風,所以不同地域的風濕病患者也要根據當?shù)貧夂蛩募咎厣嗅槍π缘乇苊飧惺茱L寒、濕邪、熱邪等。春防風,夏防暑,長夏防濕,秋防燥,冬防寒,可避免人體正氣不足時感受六淫之邪。此外,還要注意暑夏不要貪涼,不要汗出當風、汗出入水、久居陰冷潮濕,否則正氣不足則易外邪致痹[8]。
導引出自《素問·異法方宜論》,“中央者,其地平以濕,天地所以生萬物也眾。其民食雜而不勞,故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蹻,故導引按蹻者,亦從中央出也”。風濕病患者通過合理鍛煉,能夠舒筋活血,通利筋骨關節(jié),強壯身體?!端貑枴ゐ粽摗吩唬骸白诮钪魇嵌麢C關也”,《素問·生氣通天論》云:“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shù)廊绶?,長有天命”?!鹅`樞·本藏》云:“血和則經脈流行,營復陰陽,筋骨勁強,關節(jié)清利矣”,很多風濕病患者都會出現(xiàn)關節(jié)急性炎癥和功能喪失,所以保護好關節(jié)功能,提升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質量,是風濕病患者治療的重要目標。導引出自《黃帝內經》,是改善關節(jié)功能的重要治療手段,能有效恢復關節(jié)功能,防止關節(jié)出現(xiàn)殘疾而喪失功能??梢圆捎脗鹘y(tǒng)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等最常見的鍛煉方法,或者利用現(xiàn)代康復運動方法,都能達到比較好的效果。廣安門醫(yī)院風濕科就是利用國醫(yī)大師路志正的“路氏八段錦”治療纖維肌痛綜合征,取得很好的效果[9]。
中醫(yī)認為筋骨關節(jié)強健依賴于氣血濡養(yǎng),骨髓充盈?,F(xiàn)代研究證明鍛煉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改善體質,達到活血通絡、健脾助運、強健筋骨的作用?!端貑枴ば魑鍤狻诽岢鑫鍎谒鶄熬靡晜门P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呂氏春秋·盡數(shù)》中說:“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形氣亦然”,所以要重視肢體的活動、鍛煉,避免因為過度靜養(yǎng)而導致關節(jié)畸形、僵硬,最終造成殘疾。同時對于導引鍛煉也應該注意季節(jié)、時間、體質強弱、病情的分期、運動量等,循序漸進,不能貪功冒進,也不能消極應付,應持之以恒,才能取得好的鍛煉效果。此外,根據不同的風濕病分類,有針對性地進行關節(jié)部位鍛煉康復,這樣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風濕病患者既要重視規(guī)范治療,又要重視養(yǎng)生護理,要按照《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所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對于風濕病患者要積極引導保持良好心態(tài),注意四季寒暑天氣溫度變化,避免冷熱外邪刺激,合理膳食營養(yǎng)搭配,做好關節(jié)鍛煉導引,保護關節(jié)功能,規(guī)范服藥,定期復診,使風濕病患者的護理更加具體實效,幫助患者康復[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