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娟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急診外科,河南 鄭州 450002)
急診急性膽囊炎多由膽囊管堵塞、細菌感染等因素引起,誘發(fā)因素包括飽餐、進食油膩食物、燒傷等,若治療不及時,可危及患者生命[1]。當前,外科手術是治療急診急性膽囊炎的主要方式,可及時控制病情進展,挽救患者生命。急性膽囊炎作為一種應激源,會給患者帶來心理上的應激,不僅會誘發(fā)焦慮、恐懼等負性情緒,還可加重患者疼痛感,給術后康復帶來諸多不利影響[2]。因此,加強對急診急性膽囊炎患者的術前干預,對減輕患者負性情緒和促進術后康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有研究表明,術前訪視在減輕患者心理應激、緩解負性情緒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3]。但傳統(tǒng)術前訪視形式呆板,缺乏生動性,不利于患者理解和記憶,從而導致患者干預效果不甚理想。術前訪視微視頻主要由多個視頻畫面及語言對話組成,患者通過視頻中的畫面、文字和聲音,可直觀了解手術配合方法、術后注意事項等知識[4]?;诖耍狙芯恐荚谔接懶g前訪視微視頻在急診急性膽囊炎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1.1 一般資料選擇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治療的284例急診急性膽囊炎患者。納入標準:(1)符合急性膽囊炎的診斷標準[5];(2)認知正常,可配合完成本研究;(3)患者對本研究內容知情同意,且簽訂知情同意書;(4)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排除標準:(1)存在理解力、記憶力和定向力障礙;(2)合并心、肝、腎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礙;(3)合并惡性腫瘤;(4)合并精神失常。急性膽囊炎的診斷標準:多于飽餐、進食肥膩食物后發(fā)作,發(fā)作時伴有上腹部疼痛癥狀,疼痛可放射至右肩、肩胛和背部,伴惡心、嘔吐、厭食等消化道癥狀);右上腹膽囊區(qū)有壓痛,炎癥波及漿膜時可有腹肌緊張和反跳痛,Murphy征陽性,部分患者可觸及腫大膽囊并有觸痛;若膽囊被大網膜包裹,可形成邊界不清、固定壓痛的腫塊;若發(fā)生壞疽、穿孔可出現彌漫性腹膜炎表現;血液學檢查可見白細胞升高,血清丙氨酸轉移酶、堿性磷酸酯酶升高,部分患者可伴有血清膽紅素和淀粉酶升高;超聲檢查可見膽囊增大、囊壁增厚,膽囊水腫時可見“雙邊征”,膽囊結石顯示強回聲;排除消化性潰瘍穿孔、肝膿腫、急性胰腺炎等疾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284例患者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142例。試驗組男37例,女105例;年齡42~58歲,平均(48.75±4.22)歲;體質量指數19~25 kg·m-2,平均(22.42±2.38)kg·m-2;合并癥為高血壓17例,糖尿病9例,高脂血癥7例。對照組男41例,女101例;年齡42~58歲,平均(47.96±4.25)歲;體質量指數19~25 kg·m-2,平均(22.36±2.34)kg·m-2;合并癥為高血壓20例,糖尿病11例,高脂血癥6例。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1.2.1對照組 接受傳統(tǒng)術前訪視干預。護士通過病歷或詢問醫(yī)生了解患者性別、年齡、病情等信息;護士向患者進行自我介紹,為患者講解手術醫(yī)生、手術室環(huán)境、麻醉方式、麻醉體位配合動作等知識,認真聽取患者提出的問題,并進行詳細解答,對患者緊張情緒進行適當安撫。訪視時間約為20 min。
1.2.2試驗組 接受術前訪視微視頻干預。訪視微視頻由心理醫(yī)生、麻醉醫(yī)生、手術醫(yī)生和護士共同拍攝制作,視頻內容如下。(1)術前準備事項。①心理準備:心理醫(yī)生為患者介紹急性膽囊炎手術成功案例,叮囑家屬多陪伴、關心和安慰患者,指導患者術前可通過聽音樂、看書等方式緩解緊張情緒;②飲食準備:護士告知患者術前1 d保持清淡飲食,戒除吸煙、飲酒等不良嗜好,術前8 h禁食,術前4 h禁水;③合并癥患者的特殊準備事項:指導患者術前通過飲食控制、運動鍛煉、口服藥物等方式維持血壓、血糖及血脂水平穩(wěn)定,告知患者正確服藥時間、服藥方法、用藥劑量等知識,每天為患者測量血糖、血壓及血脂。(2)手術室介紹。手術醫(yī)生為患者介紹手術室環(huán)境和手術涉及的設備、器械等,幫助患者熟悉手術室環(huán)境。(3)麻醉介紹。麻醉醫(yī)生介紹此次手術團隊的所有成員、麻醉科現有設備、麻醉方式和麻醉體位。(4)圍手術期注意事項。告知患者將在術前30 min到病房接患者,并在手術期間全程陪同患者,叮囑患者進入手術室后聽從護士醫(yī)護人員指引,配合醫(yī)護人員完成相應的麻醉或手術操作。(5)致謝祝福。視頻結束前3 min,護士邀請急性膽囊炎預后較好的患者向手術患者講解手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給予患者安慰和鼓勵,最后所有參與微視頻制作的醫(yī)護人員共同向患者獻上祝福,祝愿患者手術順利,盡早康復。微視頻錄制完成后,護士可通過電視、手機、iPad等信息化設備為家屬或患者播放,觀看結束后,邀請患者說出內心想法,并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手術疑慮。訪視微視頻時間約為20 min。
1.3 評價指標
1.3.1心理狀態(tài)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6]評價兩組患者干預前、進手術室時的心理狀態(tài),SAS及SDS滿分均為100分,SAS評分>50分為焦慮,SDS評分>53分為抑郁。
1.3.2適應性和配合度 術后待患者麻醉清醒后,應用醫(yī)院自行設計的適應性和配合度問卷評估兩組患者手術適應性和配合性,手術適應性問卷從心理適應、軀體適應、睡眠適應3個方面進行評價,包含20項條目,每項1~4分,總分為80分,≥70分為完全適應,60~69分為部分適應,<60分為不適應,總適應性為完全適應率和部分適應率之和。手術配合度問卷從術前準備、體位配合、麻醉配合、圍手術期配合4個方面進行評價,包含25項條目,每項1~4分,總分為100分,≥90分為完全配合,80~89分為部分配合,<80分為不配合,總配合度為完全配合率和部分配合率之和。適應性問卷和配合度問卷信度分別為0.852、0.843,效度分別為0.846、0.840。
2.1 心理狀態(tài)兩組干預前SAS、SDS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進手術室時,兩組SAS、SDS評分均較干預前降低,且試驗組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心理狀態(tài)評分比較分)
2.2 適應性與配合度試驗組手術總適應性、總配合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及表3。
表2 兩組手術適應性比較(n,%)
表3 兩組手術配合度對比(n,%)
急診急性膽囊炎起病急驟,病情發(fā)展迅速,嚴重時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當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在急診急性膽囊炎患者中的應用較為廣泛,但作為一種有創(chuàng)治療,該術式可引起患者強烈生理和心理應激反應,從而影響手術過程的順利進行,降低患者手術效果[7]。因此,術前給予急診急性膽囊炎患者科學的干預措施十分必要。術前訪視是針對手術患者提出的一項護理方案,通過對患者實施全面、連續(xù)、有效的術前護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患者生理和心理應激反應,提升患者手術效果[8]。但傳統(tǒng)術前訪視內容不夠全面,針對性不強,且對患者心理輔導不夠,從而導致患者干預效果不佳。隨著護理方案的不斷創(chuàng)新,微視頻訪視逐漸進入醫(yī)學工作者的視野,微視頻訪視涵蓋術前準備、麻醉介紹、手術指導等多方面內容,且畫面生動,患者可隨時觀看,目前已在肺癌、股骨粗隆間骨折等多種疾病中得到應用,且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9]。
本研究將術前微視頻訪視應用于急診急性膽囊炎患者,結果顯示,患者負性情緒得到改善,手術適應性和配合度提高。分析其原因:術前微視頻訪視中,心理醫(yī)生負責患者的心理干預,向患者講解手術成功案例,叮囑家屬給予患者關心和陪伴,可提升患者治療信心,改善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10];護士負責患者的飲食指導和合并癥患者的術前準備,不僅能夠幫助患者合理控制飲食,完善術前準備,還可將合并癥患者血糖、血壓、血脂維持在正常范圍內,從而確保手術過程的順利進行,提升干預效果[11];麻醉醫(yī)生負責向患者講解麻醉方式和麻醉體位,能夠增進患者對麻醉相關知識的了解,從而與醫(yī)護人員相互配合,提高手術配合度[12];手術醫(yī)生負責為患者介紹手術室環(huán)境和手術涉及的設備、器械等,能夠讓患者對手術室環(huán)境具有直觀的認知,消除患者陌生感和焦慮感,從而改善負性情緒,提高手術適應性[13]。各崗位醫(yī)護人員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共同為患者錄制訪視微視頻,體現出較強的專業(yè)性和有序性,可有效緩解患者負性情緒,提升手術適應性和配合度[14]。此外,訪視微視頻畫面生動,覆蓋內容全面,患者利用手機、電視、iPad等現代化信息設備可不受時間、不受地點隨時觀看,能夠幫助患者全面了解手術過程,做好心理準備,從而緩解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此結論與王小燕等[15]的研究結論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微視頻應用于急診急性膽囊炎手術患者術前訪視中,有利于改善患者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提高手術適應性,促進患者積極配合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