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師范大學 祖璐瑤
隨著“雙減”政策和新課標的日益深化,如何實現(xiàn)“雙減”政策與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創(chuàng)新融合,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當前各個學校與英語教師亟待深入研究、解決的重點課題。基于此,本文在“雙減”背景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重要意義的基礎認知上,分析了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現(xiàn)存的不足之處,并對基于“雙減”背景下的閱讀指導策略進行嘗試性探索,旨在革新小學英語教學形式,提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水平,降低學生的英語學習難度,發(fā)展學生的學科能力并推動學生綜合發(fā)展。
在當前“雙減”背景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要關注學科本身,也要注重學生的綜合發(fā)展。根據(jù)國外的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學生通過閱讀與英語相關的文章有助于激發(fā)閱讀興趣。然而在日常教學中,大多數(shù)小學生的學習效率與學習興趣低下,大多因傳統(tǒng)英語教學中的機械記憶所致。而基于“雙減”背景下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則不同,它更加注重對學生的啟發(fā)式教學,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問題,延伸并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知識與學習能力,使學生能有效地參與英語學習,增進學生的學習體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只有不斷提升英語課堂教學水平,“雙減”政策的價值才能得以充分發(fā)揮。小學英語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以英語知識促進學生的長遠發(fā)展。而由于大部分小學生自身的思維方式與發(fā)展水平的局限,再加上在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活動中一些教師的“灌輸式”教育方式,使得教師處于課堂的主導地位,這種教學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英語思維與學習能力的提升,導致學生在沒有教師的引導下便失去自主學習與思考的能力。而隨著“雙減”政策的實施,改變了原有的單向輸出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導地位,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引導學生制訂思維導圖、學習計劃等,更好地掌握、理解課堂內(nèi)容,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增強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
“雙減”政策的實施其主要目的在于為學生減輕學習壓力與作業(yè)負擔,使學生能在有限的課堂時間收獲最大的學習效益。聽說讀寫是英語的四種基本能力,學習效益不僅來自書面練習,還來自有效的聽說練習。教師鍛煉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同時,還應幫助學生培養(yǎng)英語思維,增強運用詞匯的靈活性,提高口語水平,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能力。除此之外,聽說練習還能為學生的寫作水平打下堅實的基礎,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更為熟練地掌握英語語法結構。
隨著“雙減”政策的日益深化,各大學校與教師都應意識到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學科能力是當前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小學階段的學生身心尚未成熟,就像是一塊上好的玉石原料,可塑性非常強,各科教師必須注重學生的長遠發(fā)展,要對學生“精雕細琢”。作為小學教育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部分,英語教師也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多利用生活化的教學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促使學生展開深度學習。
小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最直接也最直觀的體現(xiàn)就是,特別多的學生對許多新知識都沒有舉一反三的能力,再加上每個學生的自我發(fā)展水平不一致,對課堂知識的接收情況也不盡相同,因此使得之后的教學極為困難。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鏈接斷代較為嚴重,教師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補課”的情況,也就是在新知識的教學過程中帶學生補以往學過的舊知識。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首先要遵循層次性原則,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讓學生學會慢慢適應。其次,教師還要保證課堂閱讀學習任務難度適中,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各自的學習任務中得到一定的提升,不會因為任務難以完成而產(chǎn)生挫敗感,從而降低學習效率,導致學習效果不理想。
小學英語教師在設計課堂學習任務時要有大局觀,遵循全局性原則,將閱讀文本內(nèi)容與課程大綱進行統(tǒng)籌規(guī)劃,并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個性偏好等予以有效把握。在此基礎上,設計出有效的閱讀學習清單,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系統(tǒng)化的梳理與思考,樹立繪制思維導圖的意識,使閱讀文本的框架結構呈現(xiàn)得更加直觀、立體,將不同的知識脈絡串聯(lián)起來,溫故而知新。除此之外,知識遷移能力以及英語應用能力等都對小學生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這就需要英語教師不斷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這些方面的能力,將教學與實踐相結合,促進小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fā)展。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陶行知先生曾說過:“生活、工作、學習倘使都能自動,則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自動是自覺的行動,而不是自發(fā)的行動。自覺的行動,需要適當?shù)呐囵B(yǎng)而后可以實現(xiàn)。”正如先生所言,小學英語教師需對現(xiàn)階段所運用的教學方式予以適當?shù)霓D(zhuǎn)變,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引導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英語綜合素養(yǎng),彰顯出“雙減”政策的作用。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的“How much is it”時,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在于讓學生能熟悉掌握本節(jié)課的單詞cheap,expensive,pretty,colorful等,并掌握本節(jié)課提供幫助的句型“Can I help you?Yes.”以及詢問價格的句型“How much is it?It"s…yuan.”在課堂教學時教師運用TPR教學法,讓學生將他們畫有物品和寫有價格的圖片或標有價格的實物掛在教室四周的墻上,將教室布置成模擬市場,一部分學生扮演顧客,一部分學生扮演售貨員,當學生進入“市場”后就會充滿好奇,課堂表現(xiàn)就會更加積極活躍,學生與同伴邊指圖或?qū)嵨镞吘毩曈糜⑽馁徫铩Mㄟ^這樣的情境教學,將課堂的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引導學生在實際的購物情境中靈活應用所學的句型,并初步應用英語與學生進行交流。
課堂教學信息化是將課內(nèi)與課外內(nèi)容予以有效的歸納匯總,再通過視頻、圖片、音頻等形式為學生呈現(xiàn)出來,實現(xiàn)教學形式多樣化,抓住學生注意力,并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觀念的分享與討論,促進學生之間閱讀思維的交流、碰撞,教師還可趁熱打鐵,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提出相關問題,引導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性地去閱讀文章,并根據(jù)問題的內(nèi)容播放相應的微課視頻,為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自由的閱讀氛圍。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的“My Holiday”時,本單元主要以“我的假期”活動為主線,要求學生能學會使用take pictures,climb a mountain,eat good food等動詞短語,同時能詢問別人在假期里所做的事情并作答。教師在教學時,首先利用PPT向?qū)W生展示自己出去爬山旅游時的圖片,并詢問學生“Have you ever been to any famous mountains?Where have you been?”引導學生說“I climbed Hua/Wu dang/…Mountain”等;同時,教師可適當利用微課視頻為學生介紹我國各類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習俗,拓寬學生的眼界,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其次,還可讓學生根據(jù)自己收集到的資料嘗試完成一個PPT,在下節(jié)課時作為“小老師”上臺給同學分享,鍛煉學生表達能力的同時豐富教學形式,調(diào)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小組合作學習是提升課堂學習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師有計劃地組織簡單、有趣、易操作的課堂活動,學生在英語閱讀中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合作探究學習,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欲望。教師要注意觀察每個小組的任務完成情況以及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便于在學生遇到困難時給予及時的指導,消除學生思維的局限性,幫助學生建立起新舊知識間的聯(lián)系,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與小組合作能力。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的“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繪制思維導圖,并根據(jù)思維導圖復述出原文的主要內(nèi)容,幫助學生加深印象,簡化記憶,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對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寫作是一大難點,尤其是英語寫作,經(jīng)常出現(xiàn)無話可說、無從下筆的現(xiàn)象,思維導圖就能極大程度幫助學生解決這一難題,比如,在學習完這一單元后,讓學生描寫一篇介紹同桌或小組成員飲食習慣、愛好等的小短文,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通過英文詢問、探討,再根據(jù)實際情況繪制出同桌或小組成員飲食習慣的思維導圖,然后根據(jù)思維導圖進行細節(jié)補充,再進行小短文的仿寫練習。合作探究的小組學習模式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幫助學生克服畏難情緒,提升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從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而言,盡管班級的學生年齡都相仿,但每個學生的知識積累量與個人的能力水平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逐漸表現(xiàn)出較為明顯的差距;其次,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教書育人就與栽花草樹木相同,需先了解其特性,再“對癥下藥”。因此,英語教師在進行任務設計時,要避免學習任務趨于共性、缺乏個性,要準確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尊重每個學生的學習差異與興趣愛好,因材施教,布置具有針對性的分層學習任務,或者同一個學習任務設計不同的學習目標,使學生能在自身學習基礎上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的“What"s the matter,Mike?”時,本單元的教學重難點在于讓學生學會正確拼寫以及運用四會單詞和短語,并詢問別人的身體狀況。教師在教學時出示一支體溫表This is a thermometer.If I have a fever,it will tell me.Let"s see Mike.Mike doesn"t feel well.He has a fever.然后指著Let"s learn中的Mike,教學“have a fever”,接著讓學生看圖片,教師做出各種表情,引導學生提問“What"s the matter?”,引出詞組have a fever,have a toothache等,幫助學生簡單了解構詞法;然后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進度將課后作業(yè)分為兩個層次,避免“一刀切”的情況出現(xiàn)。比如,記憶速度相對較慢的學生只需要熟練運用教師所講解的單詞與短語,不需要一定會寫,只要能做到這個單詞在文章中出現(xiàn)時能認出來就可以,讓學生每天抽取時間認識新單詞,增加詞匯量;對基礎好、記東西快的學生,就可以要求學生能正確拼寫單詞、短語,增加學生的單詞儲備,這樣可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學有所獲。
新課改中一個核心內(nèi)容就是注重評價的發(fā)展性功能。因此,在“雙減”背景下,英語教師要改變以往傳統(tǒng)的量化總結性評估,要多方面、多維度地對學生進行客觀評估,比如,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任務完成情況等,評估的主體可以是教師、學生、同學等,按照每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制定出詳細的評判準則與評分量規(guī),使學生不僅僅收到來自教師單方面的評價,還可以通過與同學之間的互相評價以及學生的自我評價等多方評價模式,使學生能更加直觀、清晰地認識到自己英語學習方面的優(yōu)點與不足,使教師能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得到多元化的反饋,并對學生采取更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從而提升學習效率與教學質(zhì)量。
綜上所述,“雙減”背景下的教學方式更新了傳統(tǒng)教學形式,使小學英語的教學形式更加多樣化、系統(tǒng)化、科學化,所運用的教學素材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借助信息技術教學、小組合作等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技巧與實踐能力,高質(zhì)量發(fā)展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為小學英語教學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