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杰
有道是:“天下黃河一壺收。”欲看黃河,必去壺口!讓我們隨作家梁衡一同走近晉陜交界處的壺口瀑布。
了解預(yù)習(xí)情況:本文屬于典型的總分總結(jié)構(gòu),中間部分作者是如何分寫的?
明確:作者寫了雨季初游壺口和枯水期再游壺口的兩次經(jīng)歷。
追問:再訪壺口時,作者是抓住哪兩大景物來寫的,能否各用一個字來概括?
提示:注意第5自然段首句,了解其過渡作用,明確“水”和“石”。
1.賞讀形美。郁達(dá)夫曾說:“大抵山水佳處,總是自然景物的美點發(fā)揮得最完美、最深刻的地方。”將第3~4自然段中你喜歡的寫景佳句,推薦給同桌。要求:先聲情并茂地朗讀該句,再言簡意賅地陳述你喜歡這句的理由。(讀賞融通,隨機(jī)指導(dǎo))
例如:讀出重音的強調(diào),短句的急促,疊詞的節(jié)奏?!案[,更擠,更急”體現(xiàn)聲音之大、入口之窄與流速之快。注意連讀法。
當(dāng)然這么窄的壺口一時容不下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兩邊涌去,沿著龍漕的邊沿轟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渾厚莊重如一卷飛毯從空抖落。不,簡直如一卷鋼板出軋,的確有那種凝重,那種猛烈。
體會“不”字:一字成句,語意突轉(zhuǎn),對比強烈,剛?cè)崃F(xiàn)。
2.總結(jié)視角。你能看出作者寫作的(視角)順序嗎?
PPT出示:看高處500米寬的雄渾壯闊的河道——那是仰視;看洶涌浩蕩的水流擠進(jìn)壺口,跌入龍槽,形成主瀑——目光隨水而下;看龍槽邊沿側(cè)瀑與灘壁各色水流——那是平視;最后視線收歸腳下的石頭——那是俯視。
作者所站的地點固定(在一塊大石頭上),視線從高到低,視角切換,景物變化,這就是游記中的“定點換景”的寫法。
學(xué)生填空回答的同時,教師同步板書,手繪“丁”字形的“視角圖”。
3.探究奇石。
PPT出示:本文題為“壺口瀑布”,應(yīng)重在寫水,可第5自然段為何又要寫石呢?默讀第5自然段,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
參考:以“石”襯“水”,可從石的變化見水的威力。
追問:石有怎樣的變化?
明確:“被水鑿得窟窟竅竅,如蜂窩雜陳”“一些地方被旋出一個個光溜溜的大坑”,整個龍槽被水齊齊地“切出一道深溝”,鐵硬的石被“寸寸地剁去”……
追問:水有怎樣的動作?
明確:動詞“鑿”“旋”“切”“剁”等,靈活多變,準(zhǔn)確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黃河之水“天工開物”的非凡偉力。
學(xué)生分別演示“鑿”“旋”“切”“剁”這幾個動作,感受作者動詞使用的精準(zhǔn)。
追問:水石相搏的結(jié)果,連地形地貌都發(fā)生了巨大變化——“據(jù)《元和郡縣圖志》中所載,當(dāng)年壺口的位置還在這下游一千五百米處”。從這段資料中你有怎樣的發(fā)現(xiàn)?
提示:歷經(jīng)1173年(813年~1986年),壺口位置上移1500米——平均每天上移僅僅約3.5毫米。(引導(dǎo)計算)
明確:黃河水日“鑿”夜“旋”,日“切”月“剁”,彰顯“以柔克剛”的驚人偉力。這就是“水磨”的功夫——逝者如斯,不舍晝夜,水可寸寸剁去頑石;惜時如金,發(fā)憤圖強,人可步步創(chuàng)造奇跡!
4.欣賞瀑布。水石互搏,相克相生:水把石沖成了壺口,石讓水流成了瀑布!一起來欣賞一下這么雄壯奇絕、多姿多彩的壺口瀑布。實地看過壺口瀑布的同學(xué),可以說說視頻觀看與實景的不同感受。(播放視頻)
1.尋找“所感”。最美的風(fēng)景不但使人陶醉,而且使人感動。面對雄壯奇絕、多姿多彩的壺口瀑布,作者“突然陷入沉思”,你能把作者“所感”找出來嗎?
預(yù)設(shè):第4自然段最后兩句,第5自然段中一句,整個第6自然段。
2.理解黃河與民族的關(guān)系。根據(jù)自己對本文(重點是第6自然段)的閱讀體會,填創(chuàng)格言,暢談感悟。
PPT出示:歷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界,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夠沖過去的。(李大釗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
拓展朗讀:文中黃河的精神,就是這種“雄健的精神”!贊美黃河,其實正是在贊美中國人的自強不息,中華民族的勇往直前!把第6自然段開頭的主語“黃河”換為“中華民族”,鏗鏘有力地朗讀此句。(生齊讀)
3.感悟“壺口”的象征意蘊。第6自然段中的“壺口”,已經(jīng)不是一個簡單的地理概念,還具有了獨特的象征意味。它對你的人生有怎樣的啟發(fā)呢?
預(yù)設(shè):壺口代表瓶頸或困境。無論是個人,還是民族,當(dāng)遇到“壺口”,唯有“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著進(jìn)行的曲調(diào)”,方能沖過“壺口”!
4.詩歌創(chuàng)填,讀寫共生。縱觀全文,作者不僅因“所見”的壺口之“形美”而陶醉,更被“所感”的壺口之“神偉”震撼?,F(xiàn)在,請將你的感悟與詩情,濃縮提煉,補全詩行。先各自填寫,再組內(nèi)討論,最后班級交流。(依據(jù)學(xué)情差異,難度自由調(diào)節(jié))PPT出示:
你集納了水的千姿百態(tài)
你_______________
你挺起博大寬厚的胸膛
你_______________
你用以柔克剛的偉力
奮勇奔流成一片壯闊波瀾
啊,壺口
你已不僅僅是水,是河
你是英雄兒女的寫照
你是_______________
歷經(jīng)磨難,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方有榮光
感謝梁衡,他以完美的意境描繪與深刻的哲思感悟,帶我們體驗了黃河與中華民族的“交響”與“寫意”。梁衡是一位怎樣的作家呢?(出示作者介紹,學(xué)生齊讀)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讓我們像梁衡一樣“經(jīng)史子集飽讀”“萬水千山行遍”。課后,大家可以讀讀他的散文集《萬水千山行遍》。※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教育科學(xué)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