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時代新人視域下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育路徑探析
——基于天津科技大學的調查研究

2023-09-27 15:45:08徐廣鑫
天津職業(yè)大學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責任感育人責任

尹 娜 李 響 徐廣鑫

(天津科技大學,天津 300222)

“時代新人”這一概念是在2017 年10 月黨的十九大報告中被首次提出。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再次強調,要“著力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這是黨和國家對黨情、國情、世情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的基礎上提出的重要論述,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后繼有人的基本依循。所謂“時代新人”,培育的前提是時代,塑造的核心是新人。站在新的歷史方位,面對開啟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新時代青年作為黨和國家的事業(yè)接班人,責任在肩、號角催征、使命必達。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也為各高校如何開展好新一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引了明確的方向。2023 年,教育部工作要點中也提及這一項重要工作:以全面實施“時代新人鑄魂工程”為牽引,著力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生態(tài)。因此,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研究對于引領學生認知社會責任、推進高校育人實效、托穩(wěn)家校社責任感教育底盤具有重要意義。

一、培育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重要意義

(一)深化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意識,擦亮時代青年的底色

社會責任感是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中的核心要素,其強弱是判定大學生價值觀是否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標志[1]。社會責任感不僅是大學生對社會責任的認知和特殊情感認同,更是對社會責任的堅決態(tài)度及負責任的行動[2]。新時代的青年,沒有經歷過殘酷的戰(zhàn)爭和絕對的貧窮,很難切身體會如今安穩(wěn)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當下,大學生普遍存在只關注結果,而不在乎過程;只注重做了,而不注意思考的“目的性強”現狀。對世界和中國發(fā)展大勢了解不夠、對個人應履行的各項政治責任和政治義務理解不深。時代賦予青年獨特的印記,新時代的大學生更要乘風而行,勇擔大任。疫情襲來,承擔社會責任的接力棒傳到新一代青年手中,“00 后”穿上防護服,成為抗擊疫情“排頭兵”。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黨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睆V大青年學生在實踐中深刻感受到中國共產黨的責任與擔當,進而內化升華為個人的行動自覺,用實際行動踐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錚錚誓言,讓“社會責任感”成為新時代大學生價值實現的奮斗目標。

(二)發(fā)揮高校立德樹人的責任主體作用,豐富時代青年的底蘊

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問題是社會和學界持續(xù)關注的熱點問題,高校作為培養(yǎng)大學生成長成才的主要場所,有必要對我國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現狀進行客觀科學的評價,進而采取針對性措施,切實為國家和社會培養(yǎng)出有責任擔當的優(yōu)秀人才。近年來,大學生群體中普遍出現學校責任認知和學校責任行動“知行倒掛”的現象,學生在情感上、行動上有為學校發(fā)展、校園穩(wěn)定貢獻力量的實際行動,但自己作為學校大家庭中的一員,對學校的歷史沿革、發(fā)展現狀和未來藍圖沒有做到“心中有數”,對于學校具體政策、管理、制度等方面沒有做到“心中有法”,以至于自己應該在“師生一臺戲”“共謀一盤棋”中承擔什么責任尚不清晰。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新時代的高等教育要積極引導大學生將個人進步融入到學校的建設、社會的發(fā)展之中。一方面,要求時代新人要提升思想覺悟,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將所學知識通過實際行動融會到祖國的建設發(fā)展之中。另一方面,也要求高校始終以“十大育人體系”為突破口,融合思政理論課第一課堂和社會實踐第二課堂,在加強學生與學校的關系聯結和維系情感黏性等相關教育和引導上多下功夫、多謀措施、多元嘗試。

(三)貫通家校社協同育人共同體,增強時代青年的底氣

近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對于青年人責任擔當的培養(yǎng),并在一系列會議文件中多次強調培養(yǎng)青年學生社會責任感的重要性?!督逃筷P于深入推進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意見》中強調要“引導青年學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德育建設的意見》中提到“要加強學校德育工作,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愛國主義情感”;《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 年)》中指出“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打造家校社協同育人的社會責任感教育共同體,就是要在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的前提下,有效利用社會育人資源,重視家庭教育的支持,讓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育與塑造過程機制化、體系化,不缺位、不錯位,共同擔負起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責任。

二、數據來源

本文研究數據依托“全國大學生社會責任教育研究高校聯盟”在全國范圍經過6年反復驗證修改完善的調查問卷基礎上得出,問卷內容涉及社會責任感縱向形成維度(認知、認同、實踐)和橫向結構維度(政治責任、生命責任、學習責任、學校責任、網絡責任),既強調內部責任,又關注外部責任,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在調研階段,面向天津科技大學理工類專業(yè)1~4 年級本科生和1~2年級碩士研究生,共計發(fā)放調查問卷319份,回收有效調查問卷303 份,有效回收率94.99%。調查對象以性別、年級、生源地等分類依據均有分布,具體數據如表1所示。

表1 天津科技大學社會責任感現狀調查學生情況數據

三、結果分析

本次研究所使用的《大學生社會責任感量表》共計34 個題項,題項內容根據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形成的三個環(huán)節(jié)(社會責任認知、認同和行動)和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五個維度(政治、生命、學習、學校、網絡)進行編排。經過對收集數據的分析,發(fā)現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從整體表現、各維度發(fā)展、歸因塑造三個方面分別呈現出不平衡性、目的性和差異性的特點。

(一)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整體表現:認同強認知弱,呈現不平衡性

當代青年生逢其時,他們視野開闊、知識豐富,情感豐沛、情懷深重,有較強的擔當責任的意愿,知道自己應該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調研數據顯示,受測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平均得分為86.18 分,80 分及以上占75.2%,60 分以上占96.4%。但是,大學生只有具備準確、深刻的社會責任認知,才能在情感上更加認同社會責任感,也只有這樣才能主動、堅定地踐行社會責任[3]。從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形成的三個環(huán)節(jié)來看,大學生社會責任認知、認同、行動得分分別為84.91 分、87.49分、86.14分,社會責任認知分數最低。這說明大學生對于具體要承擔怎樣的社會責任,包括哪些方面的社會責任都缺乏了解,對自己如何進一步把社會責任“擔得起”進而“擔得好”不甚了解,這就直接影響了大學生承擔社會責任的行動落地。

另外,根據不同責任感對大學生自身(內部)和周圍環(huán)境(外部)的傾向性,將五個維度的責任感分為“內部責任感”(生命責任感、學習責任感)和“外部責任感”(學校責任感、政治責任感、網絡責任感)。調查結果進一步顯示,大學生“內部責任感”得分較高,而“外部責任感”中除了網絡責任感得分最高外,政治責任感和學校責任感得分均偏低,整體分布呈現不平衡的狀態(tài)。這說明,一方面,大學生對自身生命和學習的關注度較高,知道自己已是成年人,需要對自己負起責任;另一方面,對于看似處于自身之外的他者,如學校、政治等外部環(huán)境,大學生還需要提高認識、認同和付之行動,將“外部責任感”與“內部責任感”形成良性互動,供求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整體平衡。

(二)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各維度發(fā)展:“知易行難”,呈現目的性

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五個維度較為全面系統(tǒng)地概括了當代青年在責任擔當方面的動態(tài)表現,強調要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才能有效避免責任感培養(yǎng)的目的性、盲目性、片面性等問題,從而避免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在經常不了解應承擔的社會責任情況下就去擔當社會責任,這就是“知行倒掛”現象,需要我們高度警惕。

受測大學生在政治責任感、學校責任感方面的表現并不十分樂觀,大到國家出臺的各項政策文件,小到班級內部制定的集體守則,很多學生并不能清晰地講出其中的具體內容和規(guī)定,或者只是重大節(jié)日、關鍵節(jié)點時當著需要“打卡”的任務。當過分的目的性、功利心占據了“頭條”,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意識就會出現偏差,積極性也會受到壓制,只追求最終結果,忽視思考的過程。具體來看,政治責任認知得分(79.17 分)明顯低于政治責任認同得分(86.64 分)和政治責任行動得分(85.84 分),出現了明顯的“知行倒掛”現象。政治責任認知得分高于80 分的占65.3%,其中“我了解‘中美貿易摩擦’有關情況和我國采取的相應外交政策”一項在全部題項中的平均得分最低,為75.78 分。同時,受測大學生的學校責任感平均得分為83.55 分,在五個維度中得分最低,其中,對于“學校的歷史、現狀和發(fā)展思路”(79.20 分)以及“學校的校訓或辦學宗旨”(83.40分)了解不深,對于“自身是學校、學院、班級中不可替代的成員”(81.60 分)認識不夠,對于“學校、學院網站或官微的新聞動態(tài)”“最近學校、學院舉辦的或將要舉辦的活動”關注不多(83.40分)。大學是教授知識、傳播文化的重要場所,也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要陣地,而培養(yǎng)大學生對于學校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進而產生對學校的責任感,建立“以校為家”“校榮我榮”主人翁意識,主動關心學校事業(yè)發(fā)展,參與學校治理,力所能及承擔一定的學校責任,則是大學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表現。

后疫情時代,面對層出不窮的矛盾和困擾,時代新人也要在一味“躺平”和盲目“內卷”之間撫平心態(tài),認真思考社會責任感的深刻內涵,摒棄急功近利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撕掉“缺失社會責任感的一代”的標簽。

(三)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歸因塑造:動態(tài)交織,呈現差異性

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形成與塑造,是“潤物無聲、風行草偃”的過程,是個長期的、反復的教育過程,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調查報告中分別從性別、年級、生源地、畢業(yè)高中類型等因素入手,全面分析其對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產生的影響,啟發(fā)我們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把握發(fā)展規(guī)律,捋清育人思路。

本次調查面向天津科技大學理工類專業(yè)學生,受測大學生中,按性格要素,男生222人,女生81人,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總體及各環(huán)節(jié)平均得分,女生均高于男生,與學者魏進平等人以往調查結果結論一致[5]。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女生心思細密,對社會責任的認知和認同相對深刻,進而能更好地指導其行動;而男生思維大條、粗獷好動,應針對其性格特點,耐心進行社會責任認知的引導和教育,同時利用其相對較強的主動性,正確積極地調動其積極性,深化社會責任認同,主動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去,提高自己責任擔當的能力。按年級要素,大學二年級學生平均得分(80.33 分)顯著低于其他年級。分析原因,可能是因為大二學生對于大學生活有了基本了解后,新鮮感降低,同時入學時間不久,還沒能明確自身發(fā)展方向,學習動力下降,甚至部分學生會產生迷茫感和厭倦感,導致學生不能正確認識自身責任擔當,更不能對其產生情感認同,并將其外化于行。此外,比較發(fā)現,碩士研究生的社會責任感水平(86.84 分)明顯高于本科生整體水平(85.41分)。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碩士研究生學習的自主性更強,目標更明確,自我價值實現意識強烈,知識結構和能力水平更加完善。

除此之外,本次調查中來自城鎮(zhèn)的學生133人,來自農村的學生170人,兩者的社會責任感水平無明顯差異。分析原因,可能與我國城鄉(xiāng)一體化進程加快、城鄉(xiāng)差異逐步縮小,來自城鎮(zhèn)的大學生和來自農村的大學生所處社會、教育等環(huán)境日益接近有關。

四、對策建議

針對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知行倒掛”現象,需要進一步加大對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養(yǎng)的力度,多主體、多舉措、分工合作,協同引導,幫助大學生更好地理解社會責任感的內涵,提升認知水平。要始終堅持理論、實踐、機制的有機結合,充分發(fā)揮學校教育主體作用、家庭教育根基作用、社會教育支持作用,將顯性教育與隱形教育相結合,拓展社會責任感教育工作格局,推進新時代背景下青年大學生育人實效。

(一)用好思政課“主陣地”:發(fā)揮課程思政引領作用,提升社會責任感認知水平,增強時代青年的底氣

大學生已經具備獨立思維的能力,因此,理性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高校思政課教師要充分利用思政課堂發(fā)揮育人功效,激發(fā)學生愛國情懷,引導學生形成社會責任感[4]。首先,要豐富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選材,既要保留歷史經驗,結合建黨百年,加強黨史學習教育,通過優(yōu)秀個人和集體事跡介紹宣講,幫助學生體會到當前所取得的一系列偉大成果來之不易,從而激發(fā)學生對幸福生活的感恩之心、回報之情;還要結合時事熱點,貼近學生生活,通過鮮活的案例,引導學生認識到每個人在各自領域所獲得的成功都是其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相統(tǒng)一的體現。如小到做好自己本職工作,承擔照料父母的責任,大到為實現兩個百年奮斗目標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每件事都是強烈社會責任感的體現;其次,要注重授課方式的多樣性、靈活性,要接地氣,運用合理適當的教學手段讓大學生厘清責任關系,加強責任意識。嘗試通過翻轉課堂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積極性,加強課堂溝通交流,通過分組協作,給予學生各司其職、共擔責任的真實感受。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不同的事例來描述不同層次的責任感,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具體可以采用研討式、情境教育式的方法,還可以使用視頻教學、案例式教學等多媒介模式,引領學生思想,更好地將思政課堂教育引向實處。

(二)抓牢三全育人“主心骨”:落實學校主體責任,增強社會責任感育人實效,豐富時代青年的底蘊

高校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三全育人與立德樹人是聯結互通的關系。全員育人,賦予大學生社會責任感隱性教育力量。比如,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zhàn)當中,學校領導干部和教職員工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的有效作為和暖心舉動,就給大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思政大課?!霸品揽亍弊テ饋恚讛登?、情況明,時刻了解學生安危;“云思政”做起來,明白紙、家長會一個都不能少;“云就業(yè)”搞起來,找工作、投簡歷,在家一樣拿offer……,通過這些思想引導、學業(yè)輔導、生活督導、心理疏導和就業(yè)指導的實招細招,強化了學生的安全感、歸屬感、獲得感、使命感,將學校在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養(yǎng)中的主體責任落到實處。

全程全方位育人,開發(fā)和培養(yǎng)大學生“第二課堂”的社會責任感。“為者常成,行者常至,歷史不會辜負實干者”。我們靠實干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過去,時代新人也要靠實干開創(chuàng)更加美好的未來。首先,高校可以常態(tài)化開展以愛國、好學、敬業(yè)等為主題的一系列教育活動,結合重要時間節(jié)點和重點工作,組織開展校園安全教育、考試誠信教育、愛國愛校教育等,豐富思想教育活動的組織形式。其次,依托思政一體化基地、勞動教育基地、實踐育人基地等合作單位,為學生提供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的機會和平臺。同時,結合“新時代實踐行”、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雙減課后服務”等活動載體,圍繞黨史宣講、科技創(chuàng)新、生態(tài)文明傳播、京津冀協同發(fā)展等主題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和勞動,在服務社會的同時加強對社會責任感理念的理解,正確認識自身的價值以及社會的需求,堅定自身承擔社會責任的信念,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入腦入心入行。

(三)掌握家校聯動“主動權”:構建家?;ヂ摶ネňW,筑牢社會責任感教育根基,擦亮時代青年的底色

家庭教育是大學生社會責任教育的基礎,高校應加強同學生家長的溝通聯系,做好家校聯動工作,推動大中小幼一體化社會責任教育體系建設[7]。首先,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要不斷完善自己的價值觀和責任感,自覺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武裝自身,言傳身教,為孩子樹立榜樣。其次,在教育引導的過程中,學校也要為學生系好人生第一顆扣子,善于利用實際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及時給予學生獎懲反饋,讓他們真正明白個人責任感培養(yǎng)的意義所在,而后再對其行為過程及結果給予教育。如果在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教育過程中,發(fā)現學生在心理上存在一定障礙,要及時糾正,同時主動同學校和家長進行反饋,保證家校雙方共同掌握學生思想動態(tài),形成家校共育長效機制。

無論是培養(yǎng)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哪個主體,都應該給予學生充分的人格尊重,這也是塑造他們社會責任感最重要的一環(huán)。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平等相處,才能幫助學生培養(yǎng)自我鍛煉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社會責任感才能真正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增強,也才能為大學生今后進入社會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和能力基礎。

五、結語

馬克思指出:“一個時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個時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青年命運與時代緊密相連,無論是“風雨如磐暗故園”的年代,還是如今生逢盛世的大好時代,一代代青年都應是敢想敢干、勇于擔當的回信人。大學是人生成長成才的關鍵時期,當代大學生要立志成為“朝氣蓬勃、好學上進、視野寬廣、開放自信,可愛、可信、可為的一代”,既是黨和國家的殷切希望,也是時代新人的奮斗追求。為此,學校、家庭、社會要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無論學生行之多遠,都應做培育大學生社會責任感道路上的一盞燈塔,引導大學生深化社會責任認知,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投身實踐歷練中做到知行合一,敢擔當、能擔責;面對問題和挑戰(zhàn)能夠理性歸因,不怕事、能成事,讓新時代大學生用責任擔當為奮斗征途寫下生動注腳。

猜你喜歡
責任感育人責任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英國“大爺”的責任感
華人時刊(2022年5期)2022-06-05 07:32:28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xù)前行譜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使命在心 責任在肩
人大建設(2020年4期)2020-09-21 03:39:24
每個人都該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新民周刊(2020年5期)2020-02-20 14:29:44
國企如何實現“高質量”發(fā)展——要有“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責任感
當代陜西(2019年18期)2019-10-17 01:48:58
培養(yǎng)責任感強的孩子
期望囑托責任
中國火炬(2014年12期)2014-07-25 10:38:05
“珠”育人
他們用“五招”育人
中國火炬(2012年2期)2012-07-24 14:17:50
赤城县| 宜黄县| 澎湖县| 梨树县| 松滋市| 鄂托克旗| 莱芜市| 阳山县| 唐河县| 湖口县| 黔西| 洛宁县| 天气| 都昌县| 象州县| 太白县| 雷波县| 睢宁县| 南漳县| 合作市| 泽库县| 二手房| 蓬莱市| 团风县| 仙桃市| 津市市| 将乐县| 北川| 安龙县| 吉安市| 连云港市| 板桥市| 靖州| 罗定市| 禄劝| 绩溪县| SHOW| 郁南县| 德庆县| 贵港市| 佛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