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俊生
摘要:目的 探討針灸聯(lián)合推拿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療效。方法 以2021年7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66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參考組和研究組,每組各33例。參考組采用針灸治療,研究組采用針灸聯(lián)合推拿治療,比較兩組疼痛程度、活動恢復、疼痛消失時間、腰椎活動度、中醫(yī)證候積分、生活自理能力、生存質量及臨床療效。結果 治療后,研究組SP、PGE2指標顯著低于參考組,研究組β-EP指標顯著高于參考組(P<0.05);研究組活動恢復自由、疼痛消失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研究組屈伸活動度、側屈活動度和旋轉活動度高于參考組,腰痛、腿痛沉重、腿麻和肢體發(fā)涼積分均顯著低于參考組(P<0.05);治療后,研究組ADL、SF-30評分均顯著高于參考組(P<0.05);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參考組(P<0.05)。結論 針灸聯(lián)合推拿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效果顯著,能夠快速緩解患者臨床癥狀,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腰椎活動度、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質量。
關鍵詞: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功能;針灸;推拿
腰椎間盤突出是一種常見的脊椎疾病,主要由椎間盤結構性改變引起。當機體出現(xiàn)退行性病變、外傷等因素時,椎間盤各部分可能會出現(xiàn)結構性改變,包括纖維環(huán)后凸以及斷裂,髓核組織也可能會從破裂的纖維環(huán)處脫出。腰椎間盤突出患者臨床癥狀通常表現(xiàn)為下肢放射性疼痛、腰部疼痛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2]。腰椎間盤突出的治療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具體治療方案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中醫(yī)治療是有效的治療方式,針灸和推拿已經(jīng)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中[3]。本研究旨在探討針灸聯(lián)合推拿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療效。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21年7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66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參考組和研究組,每組各33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納入標準:臨床癥狀符合,經(jīng)腰椎CT或MRI檢查確診;認知、交流正常;符合手術指征;依從性高。
排除標準:合并惡性腫瘤;合并嚴重性神經(jīng)障礙;合并其他相關疾病。
1.2 方法
參考組采用針灸治療:詳細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疾病的發(fā)生時間、病情發(fā)展過程、疼痛程度、部位等,以便確定針灸治療方案。通過望、聞、問、切等方法,進一步了解患者的病情,如腰部腫脹、疼痛的部位、疼痛的性質等。根據(jù)患者病情和針灸治療原則,醫(yī)生選擇相應穴位進行刺激,常用的穴位有腎俞穴、腰陽關穴、梁門穴、足三里等。對刺針和針刺部位進行消毒,然后對穴位進行針刺。注意調節(jié)好刺激的強度和深度,避免刺激過度或刺激不到位。在施針后,同時結合灸法治療,在針灸的針尾插入一小段點燃的艾葉條,直至患者局部出現(xiàn)紅暈。
研究組采用針灸聯(lián)合推拿治療:針灸治療同參考組,推拿治療具體如下。在進行推拿治療前,準備必要的工具和設備,比如按摩油、床單、按摩臺等。同時為患者提供舒適、安靜的治療環(huán)境,讓患者放松身心,更好地接受推拿治療。采用不同的按摩手法,包括推、拿、揉、捏、按、擠等,沿著患者的臀部、膀胱及患肢兩側腰、脊柱兩側進行按摩,讓患者的肌肉放松,然后對腎俞穴、承山穴等穴位按揉,保持10 min左右。注意手法力度和時間,以不造成額外的傷害為原則,時間一般不超過30 min,以免對患者身體造成過度的負擔。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疼痛程度:治療前、后,抽取兩組患者空腹前、后的靜脈血液5 mL,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疼痛因子水平,β-EP上升,SP、PGE2下降表明患者疼痛水平下降。(2)比較兩組腰椎活動度:活動度越大,患者腰椎功能改善越顯著。(3)比較兩組中醫(yī)證候積分:評分越低,患者癥狀改善越明顯。(4)比較兩組活動恢復及疼痛消失時間。(5)比較兩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質量:使用ADL、SF-30量表評估,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生存質量越高。(6)比較兩組臨床療效:包括顯效、有效、無效??傆行?顯效+有效。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疼痛程度比較
治療前,兩組疼痛程度比較無顯著性差異
(P>0.05);治療后,研究組SP、PGE2指標顯著低于參考組,研究組β-EP指標顯著高于參考組(P<0.05)。見表2。
2.2 兩組腰椎活動度比較
治療后,研究組屈伸活動度、側屈活動度和旋轉活動度均顯著高于參考組(P<0.05)。見表3。
2.3 兩組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
治療后,研究組腰痛、腿痛沉重、腿麻和肢體發(fā)涼積分均顯著低于參考組(P<0.05)。見表4。
2.4 兩組活動恢復及疼痛消失時間比較
研究組活動恢復、疼痛消失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5。
2.5 兩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質量比較
治療前,兩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質量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研究組ADL、SF-30評分均顯著高于參考組(P<0.05)。見表6。
2.6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97%,顯著高于參考組的75.76%,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7。
3討論
腰椎間盤突出癥早期的主要癥狀是腰痛、坐骨神經(jīng)痛等,但隨著患者病情逐漸加重,其癥狀會逐漸加重并出現(xiàn)腿痛,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突出會刺激、壓迫纖維環(huán)和椎管內神經(jīng),導致患者出現(xiàn)神經(jīng)痛、放射痛和感覺異常等癥狀。如果不及時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狀會逐漸加重,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甚至會引起嚴重的并發(fā)癥,如膀胱、直腸功能障礙等[4]。
中醫(yī)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時常采用針灸與推拿聯(lián)合治療的方案。針灸可以調節(jié)人體陰陽平衡,促進氣血暢通,從而達到緩解腰痛、腿痛等癥狀的作用。同時針灸能夠刺激經(jīng)絡、疏通經(jīng)脈,改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局部循環(huán),從而促進炎癥的吸收、代謝產(chǎn)物的清除,減輕疼痛等癥狀。推拿是一種傳統(tǒng)中醫(yī)療法,可以通過按摩、揉捏等手法刺激人體特定穴位,以達到治療和保健的目的[5]。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研究組SP、PGE2顯著低于參考組,β-EP高于參考組(P<0.05);研究組活動恢復、疼痛消失時間短于對照組,屈伸活動度、側屈活動度和旋轉活動度高于參考組,腰痛、腿痛沉重、腿麻和肢體發(fā)涼積分低于參考組,ADL、SF-30評分高于參考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參考組(P<0.05)。
綜上所述,針灸聯(lián)合推拿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效果顯著,能夠快速緩解患者臨床癥狀,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腰椎活動度、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王文華,尚凱,郭旺旺.針灸結合推拿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觀察[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20,36(10):45-46.
[2] 劉會亭.中醫(yī)針灸推拿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對腰椎功能及炎癥反應的影響[J].反射療法與康復醫(yī)學,2022(10):28-30.
[3] 王志文,霍倫,胡爽,等.針灸配合推拿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Meta分析[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22,13(19):147-151.
[4] 鄧鑫.腰椎牽引溫針灸聯(lián)合推拿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疼痛及下肢功能的影響[J].光明中醫(yī),2021,36(11):1854-1856.
[5] 黃海龍,張湛.牽引配合針灸推拿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效果觀察[J].人人健康,2020(10):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