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冬 梅,何 文 文,張 萬 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扶貧先要扶志,要從思想上淡化‘貧困意識’”[1]。后脫貧時代,學校資助工作將更加側重對精準扶志扶智的研究和探索。扶貧先扶志中的“志”指的是人的心理和精神[2],精準扶志的目的是激發(fā)貧困者脫貧不返貧的內生動力,阻斷貧困的代際傳承。就學校教育而言,“扶志”就是要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形成良好的價值觀、道德觀、理想信念,重塑健全人格,增強擺脫困境的勇氣、信心和意志力。
本文通過研究團體輔導對高職院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自我認同感和自尊的影響,從心理學角度探索支撐精準扶志的治本之策,并在此基礎上提出高職院校扶志精準化的建議,以期提高職業(yè)院校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扶志”的精準性和實效性。
大學時期是學生自我意識發(fā)展的關鍵期,這段時間也是他們從倫理秩序中親情關系里的“我”向社會秩序中普通公民的“我”的過渡期,需要跨越較大的心理距離,必然會經歷很多內在沖突[3]。高職院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特定的成長環(huán)境以及一定社會關系的互動聯(lián)結中,生成了對自我的認知和對自身處境的判斷,貧困文化、劣勢文化中的基本態(tài)度和價值觀已深深烙印在他們內心,不少學生存在自我認知偏差,自我價值感低,自我認同尚未達成等問題。研究組曾對某高職院校兩個年級的新生進行調查,相關數據分析發(fā)現(xiàn),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心理問題的發(fā)生率是非困難學生的2 倍。對他們而言,這個時期要跨越的心理距離更大,內在沖突更多,只有較好地化解這些心理矛盾沖突后,才能走上不斷自我提升、自我強大之路。自我認同感和自尊是自我意識的重要構成要素,對個體的人生選擇和生活方式有著極大的影響。良好的自我認同感和較高而穩(wěn)定的自尊水平是個體適應社會的重要基礎,也是“扶志”的重要基礎和關鍵所在。因此,本研究中重點驗證的是團體輔導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自我認同感和自尊的影響。
用“團體輔導+高職院校(高職)+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貧困生)+自我認同感(自尊)”等在知網進行主題搜索,未見有相關實證研究文獻。通過“團體輔導”等單個關鍵詞為主題搜索到了相關文獻,劉凌霜驗證了自我接納團體輔導對提升高職特殊群體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心理健康水平起到積極促進作用[4];姚世杰等驗證了團體輔導可以提升高職學生的自我意識和自尊水平[5];錢怡等驗證了團體輔導相比心理健康理論講授課對高職新生的自尊和自我接納水平的干預效果明顯[6];張媛芬驗證了團體輔導能有效提升中職生自我認同感水平[7]。他們都只談及團體輔導技術,未提及其他相關理論和技術,因此,本研究采取整合技術團體輔導方式,發(fā)揮心理學不同流派理論和技術優(yōu)勢,從而增強團體輔導的干預實效。
1.自我意識。自我意識是對自己身心活動的覺察,包括自己的生理狀況 、心理特征以及自己與他人的關系[8]。它是一個復雜的心理系統(tǒng),內容上可分為生理自我、社會自我和心理自我;形式上表現(xiàn)為自我認知、自我體驗和自我調節(jié);從自我觀念角度看,又可分為現(xiàn)實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自我意識是個性心理中的控制系統(tǒng),人因為有自我意識,才能控制和調節(jié)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只有知、情、意三者和諧統(tǒng)一,心理結構才均衡,才能發(fā)展出健康的人格。
2.自我認同感。根據心理學家Erikson、Marcia、Giddens 等對自我認同概念的定義和闡述,我們可以將自我認同理解為個體在充分了解自身生理、心理、能力及社會屬性等方面特征后所產生的一種自我概念。自我認同感是一個復雜的內部狀態(tài),它的形成是青少年時期不斷探索和承諾的結果,如果個體不能建立并保持自我認同感,他們就會出現(xiàn)自我認同危機,即不能確定自己是誰,不能確定自己的價值或生活方向[9]。姚上海等學者認為,自我認同能促進個體生活目標及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為個體生活提供方向感和幸福感,同時能促進個體被社會所認可,有利于社會穩(wěn)定和有序發(fā)展[10]。
3.自尊??v觀中外學者對自尊的研究,自尊的核心概念是自我價值感,從自我認知方面看,自尊是個體對自身重要性的感知、主觀分析和評價;從自我體驗方面看,自尊是個體對自身存在意義和價值的體驗,主要是滿意、尊重、喜愛、快樂等正向情感;從自我調節(jié)方面看,自尊源于自我效能對自我認知、自我體驗的能動調節(jié)。[11]
1.薩提亞模式。薩提亞模式為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專家Virginia Satir 女士所創(chuàng),她善于從個體、家庭、社會三系統(tǒng)入手,通過改善個體溝通方式提高個體的心靈體驗和自我價值感,讓個體更全面地處理問題,促進內在和諧一致。薩提亞提出的三大信念如:“每個個體都是宇宙生命能量的獨特彰顯,都有豐富的生命力資源”“生來就有能力活出豐富、喜悅的生活”“問題不是問題,如何應對才是問題”等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有著很好的賦能效果。此外,該模式的個體冰山、應對姿態(tài)、溝通三要素、雕塑、家庭族譜圖、自尊維護工具箱、生命影響輪等工具,體驗性極強,能幫助個體自我覺察,促進個體更好地自我認知、自我體驗和自我調節(jié)。
2.情緒ABC 理論。情緒ABC 理論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艾利斯合理情緒療法的基本理論。其中,A 代表誘發(fā)事件,B 代表人對誘發(fā)事件的認知、評價,C 代表結果及所形成的情感體驗和行為取向,或者說癥狀。艾利斯認為,人的情緒不是由某誘發(fā)事件本身直接引起,而是人對這一事件的認知和評價所引起。所以,情緒調節(jié)ABC 理論首先是認知調適的理論和技術,幫助個體了解自己不合理的信念,學會與自己不合理的信念辯駁等,促進認知優(yōu)化,從而改變情感體驗,非常適合學生做認知和情緒的調適。
團體輔導有著自由民主、輕松愉悅的氛圍和團體動力優(yōu)勢,成員有機會多向溝通、多維度學習、多角度洞察自己。將薩提亞模式、埃里斯的情緒ABC理論以及催眠技術融入團體輔導,能增強團體輔導的人本氛圍,帶給成員更好的安全感、體驗感、覺察和領悟,增強干預的針對性、科學性和實效性。艾利斯的情緒ABC 理論配合薩提亞的的個體冰山理論,可以幫助成員了解其核心信念,加速非理性認知的識別、優(yōu)化和改變,培養(yǎng)積極正向的認知(思維)模式。催眠則有助于成員放松和創(chuàng)傷打開后的療愈,有助于團體輔導師將與成員達成的改變意愿植入成員的潛意識,加速成員的改變和成長。
從2020年起,研究組每年選取某高職院校一年級需要特別關注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2020年選取了28 人,2021年選取了31 人,2022年選取了45 人,三年累計104 人,分別提供了8 次專項團體輔導。每次團體輔導課開班時組織測試,結束后一周內再次測試,99 人完成了完整的前后測且數據有效99 人,其中,男生24 人,女生75 人。
1.研究工具。采用Ochse 和Plug(1986) 共同編制的自我認同感量表。該量表共19 個項目,4 級評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2”表示偶爾符合或者基本不符合,“3 ”表示比較符合,“4”表示非常符合。測試個體是否通過埃里克森所闡述的自我認同危機,其中第3、5、6、7、10、11、16、19 為正向題目,1、9、12、13、14、15、17、18 為反向題目,把量表的得分相加即為總分。常模分在56—58 分之間,標準差7—8 分,如果學生得分明顯高于常模分,說明已形成很好的自我認同感,如果學生得分明顯低于此分,說明自我認同還處在發(fā)展、形成中。(2)Rosenberg 自尊量表。該量表同樣為4 級評分,“1”表示非常不同意,“2”表示不同意,“3 ”表示同意,“4”表示非常同意,其中1、2、4、6、7 正向記分,3、5、8、9、10 反向記分,得分相加即為總分,總分范圍是10—40 分,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這兩個量表一直被我國學者延用,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在本研究中,自我認同感量表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946,自尊量表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889。
2.干預措施。采取整合技術團體輔導方式進行干預。自我認同感和自尊都涉及自我意識的認知、情感和調節(jié)要素,因此,本研究從自我意識形式三要素入手,按需整合薩提亞模式、艾利斯的認知調適以及催眠等理論和技術,設計團體輔導方案,共8 個單元(見表1)。每年為遴選出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開設為期8 周的團體輔導,帶領他們在不斷探索和優(yōu)化自我認知、自我體驗、自我調節(jié)的循環(huán)中改變成長。為不增加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額外學業(yè)負擔,與學校溝通后,研究組將此團體輔導申報為公選課,總24 學時,計1.5 學分。
表1 “遇見成長——助你遇見更好的自己”團體輔導活動方案
3.統(tǒng)計處理。采用SPSS 26.0 進行數據統(tǒng)計。用配對樣本t 檢驗比較自我認同感和自尊前后測得分差異;采用配對樣本t 檢驗比較2022年41 個被試的自我認同感和自尊因子前后測得分差異,驗證具體因子的干預成效。以雙側P<0.05 為檢驗標準。
如表2 所示,2020—2022年三期團體輔導前后測數據統(tǒng)計結果顯示,團體輔導對每期成員的自我認同感和自尊均有明顯的干預效果。對2022年41個被試自我認同感和自尊因子前后測得分進行配對樣本t 檢驗的結果,驗證了團體輔導對成員在自我認同感和自尊的諸多因子上干預成效顯著。為進一步驗證干預成效,研究組對參與團體輔導學生的學習小結進行基本編碼并統(tǒng)計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學生普遍認為自己在自我覺察、自我認同、自我接納、自信程度、換位思考、與父母或同伴關系、對未來有希望、有計劃等方面有明顯收效和改變。這一結論很好地支撐了實證研究的統(tǒng)計結果,團體輔導確實對成員自我認同感和自尊水平有著積極影響,促進了成員自我意識的健康發(fā)展。
表2 2020—2022年三期團體輔導前后的測試總分差異性對比
研究證明,抓住關鍵的心理扶助確有治本之功效,能提高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扶志”的精準度。高職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由于生存和學業(yè)等發(fā)展性需求長期不能得到滿足,強烈的習得性無助感充塞著他們的心靈,他們被迫壓抑自己的需要和情緒,不敢對未來美好生活有太多的憧憬,只求畢業(yè)后能找份謀生的工作,克服困難、努力前行、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內驅力不強烈。高職院校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扶志”必須從心理幫扶入手,抓住學生自我意識發(fā)展的關鍵期,幫助他們疏導情緒、療愈創(chuàng)傷,看到自己的生命力資源,優(yōu)化認知模式和壓力情境下的應對姿態(tài),提高自我價值感,增強自我認同感,優(yōu)化自尊水平,實現(xiàn)心理的大跨越,順利完成人格發(fā)展這個階段的重要任務。
要做到這些,高職院校一是要統(tǒng)一思想,形成共識和規(guī)范。將學習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積極心理學等列入教師繼續(xù)教育的必修課程,在全體教職員工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用推進“課程思政”的力度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三全育人”。二是加強大愛育人的校園文化建設。推進師德師風和學風建設,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創(chuàng)設公平、溫馨、和諧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三是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額外的心理健康教育補償。個體發(fā)展的教育補償理論認為,處境不利的學生需要通過教育增加人力資本的“含金量”,而人力資本的首要要素是身心健康。四是學校相關部門要各盡其責,合力支撐。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資助中心以及兩個垂直工作體系間要定期開展互聯(lián)互動,利用好智慧平臺和學生工作聯(lián)席會議,加強信息收集、信息互通、數據統(tǒng)計分析和工作研究,有針對性地部署并落實工作。人事部門要重視教師心理幫扶能力的培訓,教務、科研部門可以通過制訂政策、推進立項建設等,鼓勵有條件的教師加強針對性研究,根據自己所長打造優(yōu)質心理健康教育資源,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形式豐富、更為優(yōu)質的心理幫扶服務。
研究過程發(fā)現(xiàn),在團體輔導自由民主、平等友愛、溫馨和諧的環(huán)境里,在老師的引領下,盡管是在被動交往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也能體驗到交往的愉悅和幸福感,且隨著認知的優(yōu)化、溝通技巧的習得、自我認同感和自尊水平的提高,他們對他人的理解、接納程度也越來越高,交往的主動性也逐漸增強。因此,教師要弘揚大愛育人精神,積極滿足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對愛的需求,充分尊重、公平對待,更加耐心和細心對待他們,將特別的關愛、疏導、賦能于無聲之處,“扶志”同時用心“扶智”,努力用愛喚醒他們的自尊自信,激發(fā)他們克服困難、努力進取的內在動力,幫助他們走上自強、自立之路。
人際問題在高校學生中普遍存在,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中更為突出。高職不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較為敏感、防御心理較重、難以信任他人,在關系中常處于疏離狀態(tài),孤獨、寂寞。一切關系的核心是自己,對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來說,首先要學會處理好自己與自己的關系,發(fā)展健康的自我意識,同時,也要學會善于發(fā)現(xiàn)并欣賞他人的優(yōu)秀品質,接納包容他人的不足,信任他人,加強人際溝通協(xié)調技巧的練習,遵循人際交往黃金法則,處理好與他人的關系,為自己營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人際環(huán)境。當然,人際關系問題是相互的,需要學生共同努力,尤其是同班級、同寢室、同社團的學生,要努力換位思考,充分尊重,用心陪伴,真心關愛,支持和幫助身邊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走出困境,走上自強自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