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從汩汩清泉,到奔騰大河。黃河流經(jīng)中原,成就大河之南,謂之河南。在河南境內(nèi),母親河不再是源頭般的清澈,不再有九曲回腸的蜿蜒。她多了一份成熟,多了一份穩(wěn)重,無私地哺育著中華大地上的兒女。
上古開源地,華夏五千年,一半歷史在中原。五十萬年前,人類在這里繁衍生息,開啟了原始農(nóng)業(yè),手工業(yè)。從這里啟程,看到夏朝出征時的祭祀大典,聽到殷墟甲骨文的淺聲低吟,聞到盛唐雍容華貴牡丹的芳香,觸碰到北宋清明上河的畫卷。黃河文化綿延長存,中華文明生生不息。
在厚重黃土泥沙的鋪墊下,在滾滾向前的浪潮中,中華兒女穩(wěn)步邁向嶄新的時代。在多元文化的沖擊下,中華兒女不斷回頭望向黃河文化,不論走了多遠(yuǎn),走了多久,我們都會拉住黃河母親的手,去融入這個時代。我們把黃河文明孕育出的中華文化融入現(xiàn)代元素,成功打造國潮文創(chuàng),國潮香水,國潮粽子……即便是幼小的孩童,看到文創(chuàng)時,也會指著圖標(biāo)叫一聲母親河。黃河一條線,勾起了過去與未來,連起了傳承與創(chuàng)新。
“國潮”熱的迅速興起,不僅僅只是因為市場偏好,還在于國貨扎實的品質(zhì)和豐富的文化,更在于年輕人從心底里扎根的文化自信。
以國潮驕傲,以國潮為榮。欣然回頭,正看到,奔騰不息的黃河依舊以她寬厚的肩膀撫育這千年來積淀的華夏文明。她抬起頭,沖我微微一笑。對視一瞬,望見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