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朋娟
語文新課標指出,文化自信是指學生認同中華文化,對中華文化的生命力有堅定信心。通過語文學習,熱愛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熱愛中華文化,繼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為母語課程的語文,顯然是建立文化自信的最佳陣地。小學語文是學生學習生涯啟蒙階段的課程,對培養(yǎng)學生熱愛中華文化的情感、培養(yǎng)文化自信的意識更具有先天的優(yōu)勢,起著重要的奠基作用。
一、以經典詩文為重要媒介,根植傳統(tǒng)文化
經典的古詩文是祖先留給我們寶貴的文化財富,歷經歲月沉淀,卻歷久彌新。培養(yǎng)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與認同,可以以經典的古詩文為載體,在耳濡目染、日積月累中豐富學生的文化積淀。統(tǒng)編教材編入小學語文的古詩詞有很多,每一篇都值得我們深入研究,挖掘其背后的傳統(tǒng)文化價值。如在教學統(tǒng)編版六上《伯牙鼓琴》時,筆者抓住“知音”這一文化因子,在一唱三嘆的誦讀中,引出更多的“知音文本群落”,讓學生切身感受傳承的魅力,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從而豐富學生的文化積淀。
《伯牙鼓琴》教學片段:
伯牙與子期的故事打動著,也溫暖著一代又一代渴望著心有靈犀的中國人。
《列子》這本書也記下了這個動人的故事?!安拦那?,鍾子期聽之?!薄秴问洗呵铩芬矠槲覀冊佻F了伯牙與子期相遇的美好瞬間:“方鼓琴而志在太山……”之后,唐代詩人李白感慨道:“鐘期久已沒,世上無知音?!?到了宋代,王安石哀嘆道:“故人舍我歸黃壤,流水高山心自知?!泵鞔≌f家馮夢龍根據這個傳說創(chuàng)作了《俞伯牙摔琴謝知音》。
今天,我們也用瑯瑯書聲傳誦這個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帶著你的理解,帶著你的感悟,我們再來品讀。
從戰(zhàn)國時期的《列子》到先秦時期的《呂氏春秋》,到李白的《月夜聽盧子順彈琴》、王安石的《伯牙》,再到《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穿越千年,直到現在,“知音”的故事一直流傳,“知音”的文化仍在傳承,滋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不斷為中國人的前行提供精神力量。所以根植傳統(tǒng)文化,研讀古詩文是最佳路徑之一。
二、以革命題材課文為載體,注入紅色基因
統(tǒng)編版教材里編入了大量有關革命文化題材的課文,以及與之相關的閱讀鏈接。每一篇革命題材的課文里都有鮮活生動的革命人物,都有膾炙人口的革命故事,蘊含著強烈的責任擔當意識、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感,這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具有重要的精神引領作用。學生學好每一篇革命題材的課文,適時注入紅色基因,感悟革命文化,有助于其實現語文學習和精神成長的有機統(tǒng)一。如在教學二上《劉胡蘭》一課時,筆者緊扣劉胡蘭遭遇敵人的毒打這一環(huán)節(jié),咬文嚼字,深挖文字背后的人物形象,以此彰顯劉胡蘭堅貞不屈、毫不動搖的革命意志。
《劉胡蘭》教學片段:
1. 敵人又是收買又是威脅劉胡蘭,結果他們什么都沒有得到。于是他們又羞愧又惱火,氣急了,這就是“惱羞成怒”。請你讀讀這個詞。
2. 惱羞成怒的敵人是如何對待劉胡蘭的?不是普通的打,而是把她打得鮮血直流,打得好狠毒呀!“鮮血直流”形容流了很多血。面對如此殘暴的毒打,劉胡蘭屈服了嗎?
3. 劉胡蘭不但沒有屈服,而且“像鋼鐵鑄成似的,一點兒也不動搖”。人怎么會像鋼鐵?她和鋼鐵哪里像?“一點兒也不動搖”,在這樣的毒打之下,她早已鮮血直流,這是怎樣的疼痛呀!居然還能像鋼鐵一樣一點兒也不屈服,沒有一絲一毫的動搖,你覺得劉胡蘭是一個怎樣的人?
真是一個勇敢堅強的人!真是一位毫不屈服的英雄!請同學們齊讀這句話:“劉胡蘭……一點兒也不動搖?!?/p>
對于敵人毒打劉胡蘭這一課文片段,教師逐字逐句剖析,目的就是讓學生理解劉胡蘭的堅貞不屈、毫不動搖的革命意志,而劉胡蘭愛黨愛國的情感也從她的毫不屈服中流露出來。教師透過文字,解讀人物內心,體會人物品格,實現學生的精神成長。教學革命題材的課文,就是在咬文嚼字中理解人物形象,在品讀感染中感悟革命文化,懂得我們的生活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的,理解當下生活的來之不易,從而實現以文育人,以文化人。
三、以語言感染浸潤的方式,滲透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語文的課堂可以是詩意的課堂、靈動的課堂,也可以是穿越古今、有張力的課堂,一切皆在語言。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滲透在不同體裁與題材的課文里,貫穿語文課程的整個編排體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師可以圍繞文本,深鉆教材,發(fā)掘教材與群文的諸多關聯(lián),挖掘教材背后的文化價值,組織貼近學生的教學語言,在潤物細無聲中滲透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于春風化雨般中加強對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以《伯牙鼓琴》教學為例,在感悟“高山流水”的文化內涵時,教師是這樣設計的:
1.伯牙這么善于彈琴,那么他的琴聲一定不只表現了高山流水,為什么只留下了高山和流水呢?古語云: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水滋潤萬物,悠然而淡泊;山巋然佇立,崇高而安寧。他們倆都具有山一樣的情懷,水一樣的智慧。
2.據說這一次的相遇讓伯牙和子期相見恨晚。他們約定來年中秋再相會,第二年的中秋,當伯牙興致勃勃地趕來相會時,無奈世事難料,子期不幸去世。出示原文:“鍾子期死……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p>
3.這個世上最懂他的人不在了,伯牙傷心欲絕,沉痛地說道:“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為君死!”伯牙斷弦,雙手舉琴,用力一摔……(配樂誦讀)
繼續(xù)讀原文:“鍾子期死……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4.前面我們說伯牙的琴十分名貴,伯牙該摔琴嗎?點評:他摔的是知音逝去的悲痛,摔的是失去知音后,那無人理解的孤獨,摔的是知音難覓的決絕。
再來讀:“鍾子期死……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p>
教師講解“高山”“流水”的內涵,引用豐富的文本故事內容,進而剖析伯牙的琴該不該摔。學生浸潤在高山流水的故事里,感受著伯牙痛失友人的悲傷,一唱三嘆,反復品讀原文,“高山流水”的文化就這樣得以滲透。學生就在不知不覺中理解伯牙的破琴絕弦、認同知音之交的難能可貴。知音是人與人友好相處的更高級別的關系,這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友善”層面的內容。語言的浸潤,讓學生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四、以借助文化節(jié)目的形式,推動文化傳播
現在文化類節(jié)目日漸豐富,且形式新穎,讓大眾喜聞樂見。如《中國詩詞大會》《國寶檔案》《舌尖上的中國》等,詩文會說話,文物會說話,食物會說話,還能穿越時空與先賢對話,經典煥發(fā)新光芒。這些高品質的文化類節(jié)目激發(fā)了人們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拓寬了人們的文化視野,讓我們時時刻刻感受到文化無處不在。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這些優(yōu)質的文化類節(jié)目,豐富教學形式,打通歷史與現代、作者與讀者、文本與生活之間的通道,從而實現文化傳承,推動文化傳播。
每一篇課文都可以是實現文化自信的載體,教師需要挖掘文字背后的文化內涵、精神品質。通過教師的語言轉化,以貼近學生的語言,貼近他們的生活方式,實現其文化理解,達成文化認同,最終樹立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