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香瑩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組合作作為新型的學習模式,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也在不斷推廣,教師要根據新課標的指導要求進行教學。文章基于新課程改革理念和小學英語學科的特點,描述了小組合作的現狀,討論了其價值和過程,并對多樣化的小學高年級英語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策略進行探索,促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互相交流、互相合作、互相進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英語;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高效課堂
新課程改革倡導合作學習,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指出:鼓勵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共同發(fā)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隨著教學體制改革的深化,小組合作學習已經成為我國教育領域較為普遍的學習方式之一。
一、小學英語課堂合作學習的價值
在小學英語課堂中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是十分必要的,教師結合學生的學情和個性特征科學分組,合理布置英語教學任務,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并能夠在后續(xù)階段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幫助學生克服學習困難。針對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的具體表現和學習情況,教師給予準確全面的評價,可為學生提供優(yōu)化方向,使學生改進英語學習方面存在的不足,進而取得更加理想的學科成績。
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一般是要求學生以一個小組為整體,追求同一個教學目標,促使理論知識在交流合作中潛移默化地滲透進學生的心中。合作學習是將能力各異的學生進行分組,其強調“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即促進學習能力、學習興趣、知識面廣度不同的學生互相交流,進而迸發(fā)出不一樣的“火花”。在小組合作下,學生能夠對知識進行解構、建構,再加上教師從旁引導,能使學生對經自主探究而得的知識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二、小學英語小組合作學習現狀
(一)教師對小組合作缺乏重視
小組合作學習是近年來我國教育體系改革后新推出的教學方法之一。目前,很多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思想還沒有及時跟上時代的腳步,沒能進行順應教學的方法變化,導致雖然在很多小學英語課堂中設置了小組合作學習環(huán)節(jié),但是由于教師的意識不足,使該方式沒有發(fā)揮其真正的作用,既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時間,又無法幫助學生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二)形式主義嚴重
在小學英語的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往往會按照一個規(guī)定好的步驟讓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在既定的時間內完成相應的任務。這使小組合作學習過于形式化,限制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無法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不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小學英語的相關知識。
(三)教師缺乏小組合作的經驗
在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中,由于大部分學生缺乏自控能力,因此小組合作的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高年級的學生雖然具有一定的自我管理意識和能力,但其中一些學生仍有惰性,會出現“開小差”、不參與小組討論等現象,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主要是教師的管理不得當。另外,教師在采用小組合作模式時,依舊采用傳統(tǒng)的合作方法,導致學生缺乏實際的合作,合作效果較差。
三、小學英語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
教師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利用教材上的英語單詞、語法等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或者讓學生進行小組演講、開展英語聽力比賽等。這種訓練的方式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敏銳度,學生能盡快地掌握學習英語的技巧,從而歸納自己的不足;還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記憶英語單詞,這能夠讓學生的印象更深刻、記憶更加牢固、更加容易掌握一些語法的知識點,并促使學生通過互相學習提升學習效率,從而達到突破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目的;教師也可以提出一些實踐性的英語探究問題,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同時學生通過合作活躍了課堂氣氛。
(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
小組合作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小組合作模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從而讓學生接受批評,以及從多方面歸納和總結英語知識,學生在合作中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教師為學生營造一個利于他們發(fā)現、探索、研究和歸納的學習氛圍,適當地對小組合作的學生進行一些鼓勵,能夠讓學生更有信心、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小組合作的英語課堂中。英語教師將小組合作學習形式融入英語課堂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學情和個性特征科學分組,合理布置英語教學任務,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且學生在合作探究和共同思考的過程中,其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也會有所發(fā)展。
四、小學英語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過程
(一)規(guī)范合作規(guī)則
大部分教育工作者之所以認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具有有效性,是因為在小組中只有兩種角色,其一是學習的實踐者,其二是學習成果的檢測者。而這些角色并不是固定的,是由小組成員輪流擔當的。當一位小組成員發(fā)言時,他就是合作學習的實踐者,而其他人就會成為他的檢測者。小組成員之間的聆聽與評價,會讓每一個成員在合作中得到成長。另外,小組合作學習中不強調唯一的領導者,每一位成員都可以代表小組在班級內進行發(fā)言,學生在班級內發(fā)言的機會是平等的,消除權威,可使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更受學生的歡迎。在發(fā)言中,發(fā)言者也不代表自己,而是代表一個小組,這有利于減輕其心理壓力。
一個團隊要想團結一致、共同進步,就必須先制訂團隊合作的規(guī)則。小組合作學習只有遵守一定的規(guī)則,才能保證學習效率。首先,組內的角色應由成員輪流擔任,一個學生長期扮演某一固定角色,可能會激發(fā)小組矛盾。其次,小組成員在發(fā)言之前需要進行充分的討論,個人發(fā)言應該代表小組成員的共同看法。值得注意的是,小組討論必須保證每個成員都有機會充分表達的自己想法。最后,教師給各個小組布置任務之后,必須為小組成員留出足夠的時間。如教師提出某一問題之后,安排十分鐘讓小組進行討論,這與安排五分鐘的結果一定大相徑庭。只有給小組成員留出足夠的時間,他們才能進行充分的思考,成員彼此才能共同討論,得出合理的答案。
(二)明確小組成員分工
小組內的角色可以由教師分配。首先,教師要明確指出小組的組長,并指導每個組長安排好自己組內成員的分工,將責任落實到每個小組成員身上,其中包含了副組長、紀律組長、衛(wèi)生組長;同時還可以根據學科來設置語文、數學、英語組長等。每位小組成員可以兼任多個角色,但至少要保證每個人都能分配到一個角色,從而提升其在小組合作中的積極性和表現力。
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是否能夠具備有效性,取決于每一位小組成員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表現。因此,組長要根據每一次的學習任務進行分配,讓小組成員明確自己的分工;每位小組成員需要針對自己的任務開展活動,將有疑問的地方標注出來和其他成員共同討論,在最后,組長逐一檢查成員的成果并總結。小組合作學習時,成員只有根據個人特點選擇自己擅長的任務,才能將整個任務完成得更好。這就需要教師充分了解每個成員的優(yōu)勢,鼓勵學生對自己有深刻的認識,布置任務后,教師可協(xié)助學生合理分工任務。
五、小學高年級英語小組合作學習應用策略
(一)小組分配合理化,取長補短促進步
對學生合理進行分組,是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具體而言,教師首先要控制好小組人數,并讓小組成員之間互相討論,以展示更多的學習成果。從數量上來看,一個小組4—6人最為適宜,人數過多,會減少學生在組間交流與互動的機會,人數過少,則不利于學生之間的持續(xù)性交流;其次是小組成員的合理選擇,教師必須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劃分小組,保證每個小組的成員能夠實現互補。因為只有差異性才能促進學生的共同成長,如果都是優(yōu)等生或差生組成的小組,則根本不利于學生彼此的互相學習,所以教師在進行分組時,必須確保每位小組成員能夠在組內發(fā)揮作用,從而達到提升學習效果的目的。
(二)評價角度多元化,深化小組合作氛圍
隨著新課標的推行,“教學評一體化”已然成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幫助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個人學習效果、知曉小組間的合作情況,還能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細致觀察每個學生的學習表現,以便在后續(xù)階段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幫助學生克服學習困難。針對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的具體表現和學習情況,教師應給予準確、全面的評價,讓學生改進自身在英語學習方面存在的不足,進而取得更加理想的學科成績。
小組合作不同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需要多元化的評價角度,不僅包括一些聽課教師對任課教師的課后評價、教師對學生個人的評價和對小組的整體評價,還包含學生的自我評價、小組內部成員之間的互評、組與組之間的互評,以及學習過程及結果的評價等。教師可以通過觀察、成績、結果展示、發(fā)言情況以及課堂活動的參與情況等進行多方位的評價。評價時,教師不僅要關注小組完成目標與任務的情況,還要關注學生合作時的狀態(tài)與態(tài)度、情感的投入、技能的掌握,以及合作意識與創(chuàng)新精神等方面。例如,教師可以在教育教學中采用小組計分法,對每堂課舉手發(fā)言、回答問題和認真思考的學生給予加分和口頭表揚,讓學生感受到贊美帶來的喜悅;還可以安排每個小組的組長輪流計分,記錄下小組每天、每周、每月乃至每學期的得分情況,對綜合表現最佳的一組或兩組進行表揚和獎勵。隨著學生不斷地為小組贏得比分,學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逐漸得到增強,真正實現了“人人有進步”。
(三)指導小組合作學習,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改努力提倡的新型、創(chuàng)新的高效學習方法之一,但是在執(zhí)行之初,學生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和問題。例如,在進行小學英語合作學習時,有的學生或爭先恐后地隨意發(fā)表觀點,或隨波逐流,不能對小組內的不同觀點提出有價值的意見或建議,也不能吸收其他人觀點中的精華來糾正自己觀點的錯誤之處。學生在小組內的合作探討、相互交流中,要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特別是在聽組員發(fā)言時,要集中注意力,理順組員發(fā)言的思路。如果有不同的觀點,也不要任意地進行否定,要用“我認為”“我想補充說明”等語言表達方式進行反駁;如果發(fā)現組員的發(fā)言有誤,也不要貿然地打斷,一定要等其發(fā)言結束以后再進行合理的評價。
教師應當指導學生如何認真聽取別人的發(fā)言,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會傾聽和分享,提升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參與度。學生合作技能和學習品質的養(yǎng)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經過長期的努力和訓練,不停地反思、總結、糾正,加上教師的正確引導,才能逐漸走向成熟。
六、結語
總而言之,受傳統(tǒng)課堂教學觀念與模式的限制,當前小學英語合作學習的組織與實施依舊存在諸多薄弱環(huán)節(jié),不利于高效課堂的打造與構建。因此,小學英語教師應緊跟教學改革發(fā)展趨向,在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實施中合理劃分學習小組,明確合作學習任務,理順合作學習流程,整合利用合作學習資源,優(yōu)化合作學習的評價方式,為提高小學英語的整體教學質效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姚彩霞,苗建佳. 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中優(yōu)化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J]. 英語教師,2021,21(04):103-105.
[2]胡燕燕. 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教學課堂小組合作任務設計的實踐探究[J]. 校園英語,2021(02):114-115.
[3]張羽.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對策[J]. 新課程,2022(17):138-139.
[4]孫國萍. 小學英語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誤區(qū)及思考[J]. 校園英語,2019(52):171.
[5]郝威. 小學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J]. 遼寧教育,2022(09):54-57.
[6]劉霞.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研究[J]. 新課程,2021(24):7.
[7]雒秀蓉.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小組合作學習有效評價策略的探索與實踐[J]. 學周刊,2020(06):31.
[8]馬梅蘭.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的分組方式[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0):154.
[9]王春霞. 探究小學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策略[J]. 考試周刊,2020(15):89-90.
(責任編輯:鄒宇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