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試論黨的二十大對中共黨史研究的推進作用

2023-12-05 09:06師吉金
青島行政學院學報 2023年5期
關鍵詞:黨的二十大內容方法

[摘 要] 從黨史學科建設史和黨史學史看,黨的代表大會的召開對中國共產黨歷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黨的二十大的召開為深化黨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契機。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新時代、創(chuàng)新理論與世界觀和方法論、黨的歷史使命、五個“必由之路”、精神狀態(tài)等,促進了黨史研究內容的深化;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系統、問題導向、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等,有利于黨史研究方法的豐富。黨史學界在研究中若能更多關注這些方面,就會使黨史研究成果在數量上集中出現、在質量上明顯提升。

[關鍵詞] 黨的二十大 黨史研究 內容 方法

[中圖分類號] D61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642(2023)05—0031—06

作為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黨的二十大在政治上、理論上、實踐上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和明確的大政方針和戰(zhàn)略部署,對黨和國家的各個領域、各個方面的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黨史學科建設和黨史研究既是一項重要的學術工作,也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因此,黨的二十大對于黨史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一、為深化黨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契機

黨史的特點及研究黨史的重要性,決定了黨史研究是一項經常性的工作。在對黨史的經常性研究中,合適的研究契機十分關鍵,黨的代表大會的召開就是特別重要的契機。從改革開放以來的實際情況看,每一次黨的代表大會的召開都促進了黨史研究的發(fā)展,使得黨史研究成果在數量上集中出現、在質量上明顯提升。黨的二十大的召開同樣為黨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契機。

(一)黨的二十大為黨史學科發(fā)展提供了契機

學科的發(fā)展對于學科內容的研究起著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反過來,對學科內容的研究也會促進學科的發(fā)展。與其他成熟的學科相比,在很長的時間內,黨史學科的問題諸如學科性質、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等一直是黨史學術界探討較多、爭議較大的問題。這種情況對黨史研究是有影響的。經過專家學者的倡議和黨史學術界的集體研究思考,一些問題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得到了解決,促進了黨史學科的發(fā)展;但直到今天,黨史學科建設仍然有一些亟須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更多出現在中共黨史黨建一級學科的視域下,這就要求黨史學界抓住契機、解決問題。

黨的二十大的召開對黨史學科的發(fā)展將會起到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為進一步探討黨史學科的基礎性問題提供了機遇。從學科的角度看待黨史是黨史研究的一個層面,并且是較高的層面。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歷史的重要論述、中共黨史黨建成為一級學科,都為黨史學科的發(fā)展指明了方向、創(chuàng)造了條件。學術界抓住這個契機,對黨史黨建學科作為一級學科的一些基礎性問題進行了初步探討,諸如學科性質、學科方向、研究方法、資政育人和學術研究的關系,等等。黨的二十大的召開又是中共黨史黨建學科發(fā)展的一個機遇,黨史黨建學術界應該抓住這個機遇,在以往研究的基礎上對學科的基本問題展開進一步研究。相關研究可以從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得到啟發(fā)。

(二)黨的二十大為黨史內容研究的深化提供了契機

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研究黨的歷史是不可或缺的方法。黨的代表大會精神可以從黨的代表大會的文獻尤其是大會報告、大會決議等文獻中找到答案,也可以從包括黨的發(fā)展歷史在內的歷史資料中找到答案。從歷史的角度分析黨的代表大會精神,對于我們深入理解黨的代表大會的內容而言,可謂意義重大。從黨的二十大來看,黨的二十大報告在以往闡述學習黨史的基礎上,再一次提出“堅持理論武裝與常態(tài)化長效化黨史學習教育相結合”[1]。因此,在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過程中,黨史研究者大有可為。

科學總結黨的歷史及其經驗教訓是黨成熟的標志之一。在黨的代表大會中,總結黨的歷史是重要內容之一。黨的七大、八大和改革開放以來黨的歷次代表大會,都將總結黨的歷史放在很重要的地位,黨的二十大也是如此。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總結新時代十年的偉大歷程、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等,都與黨的歷史密切相關。在《中共中央關于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決定》中,要求各地區(qū)、各部門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其中就包括上述這些與黨史有關的內容,這對黨史研究的深化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三)黨的二十大為研究黨的歷史進程提供了契機

研究中國共產黨的歷史進程是黨史研究的基本內容之一。從黨的文獻來看,黨的歷史進程可分為建黨以來、新中國成立以來、改革開放以來、新時代以來等幾個大的歷史階段,每個階段又包括若干具體階段。從時段上看,新時代十年的歷史并不長,但其在黨的歷史中卻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吨泄仓醒腙P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從十個方面對新時代的成就作了充分論述,將新時代和以前大的歷史階段并列起來,提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以英勇頑強的奮斗向世界莊嚴宣告,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2]。這就凸顯了新時代這一階段的重要性。黨的二十大從16個方面總結了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闡明了這些偉大變革的形成原因和重大意義。這些為學術界進一步研究黨的歷史進程以及黨史分期提供了契機和借鑒。

上述三個方面從宏觀上說明黨的二十大為黨史研究提供了契機。在此基礎上深化黨史研究,將會促進黨史學科的發(fā)展和黨史研究內容的深化。

二、為黨史研究提供了新的內容

黨的二十大報告雖然闡述問題時的角度不是黨史,但卻涉及了黨史,或者說我們可以從黨史的角度去認識有關問題。認真研讀黨的二十大文獻特別是二十大報告,就可以理解黨的二十大為黨史研究提供了新的內容。

(一)新時代

新時代已經有十年的歷史。十年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只是一瞬間,但是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中卻占了近1/10,在新中國的歷史中占了近14%,在改革開放的歷史中占了1/5多。因此,從時間上看,新時代的十年可以作為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中的一個時段進行研究。

將新時代作為歷史時段進行研究,是因為新時代在黨的歷史中極具重要性。黨的二十大對新時代十年的歷史進行了科學闡述,概而言之,主要體現在三件大事、16個方面的成就和里程碑意義方面。這三個方面是互相聯系的。就三件大事來看,每一件在黨的歷史上都具有重大意義,正如黨的二十大報告所言,“這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團結奮斗贏得的歷史性勝利,是彪炳中華民族發(fā)展史冊的歷史性勝利,也是對世界具有深遠影響的歷史性勝利”[1]4。三件大事體現的三個歷史性勝利,使其具有了劃時代意義。16個方面的成就是全方位的,產生的影響也是全方位的,黨的二十大報告將其概括為“黨和國家事業(yè)取得歷史性成就、發(fā)生歷史性變革,推動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1]6。十年的變革“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中華民族發(fā)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1]15。

黨的二十大報告的上述論述,需要黨史學界進行研究。這些論述為黨史研究領域增添了新內容,它既包括宏觀的、整體的研究,也包括微觀的、對每個方面具體的研究;既包括從歷史的長階段看待新時代十年的意義,也包括新時代十年對未來社會發(fā)展的作用;既包括黨在這十年治國理政、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理論和實踐,也包括在這一過程中黨自身的建設和發(fā)展狀況。因此,這方面的研究需要黨史學界和其他學科研究者共同努力甚至是通力合作。當然,在研究的過程中和研究的成果上,黨史學界要體現出自己的研究特點。

(二)創(chuàng)新理論與世界觀和方法論

黨的十九大報告、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都對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進行了系統的闡述。黨的二十大報告的第二部分以“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為題,對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進行論述,闡述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保?]16對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報告指出,“十九大、十九屆六中全會提出的‘十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十三個方面成就概括了這一思想的主要內容,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豐富發(fā)展”[1]17。報告再一次提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問題,并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中同科學社會主義價值觀主張高度契合的內容進行了集中闡述。特別強調了要繼續(xù)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chuàng)新,首先要把握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即六個“必須堅持”。

應該說,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的建立特別是自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成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研究方向后,研究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就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等研究方向的內容;但是,這方面的內容畢竟是從中共黨史中分離出來的,在中共黨史研究中,中國共產黨的思想理論仍然是重要內容。因此,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黨史研究中仍然不可或缺,特別是要從歷史的角度來研究這個問題。“任何一個命題,都要有邏輯的、歷史的兩方面的論證,而歷史的論證則是歷史研究的重要任務,也是歷史研究的重要社會功能?!保?]新時代的歷史和實踐使得我們有條件、有可能從歷史的角度特別是黨史的角度,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于其中的一些命題,如“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相結合”[1]18,更需要從歷史的角度特別是從黨史的角度去分析,六個“必須堅持”的內容及其關系也需要從黨的歷史的角度去研究。

(三)黨的歷史使命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1]21。報告對中國式現代化的特征、本質要求、戰(zhàn)略安排、必須把握的原則等進行了論述。這些論述既包括歷史,也涵蓋現實和未來。

從歷史的角度看,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chuàng)新突破,我們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1]22。中國式現代化是鄧小平同志在改革開放初期提出來的,針對我國當時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經濟發(fā)展落后的狀況,提出我們的現代化程度較低的問題。鄧小平同志說:“我們要實現的四個現代化,是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我們的四個現代化概念,不是像你們那樣的現代化概念,而是小康之家?!保?]雖然當時的現代化程度較低,但在闡述中國式現代化時,“四個堅持”是黨一直強調的。從鄧小平同志提出中國式現代化到黨的二十大報告對中國式現代化作出闡述,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發(fā)展過程?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容和目標經過了怎樣的調試?這些問題都需要從歷史的視角特別是從黨史的視角去論證。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到的中國式現代化的其他方面也需要從歷史的角度進行論證。在中國式現代化的特征中,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到保持歷史耐心的問題,這就需要研究“什么是歷史耐心?歷史耐心有什么體現?”報告提到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這就需要研究“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是怎樣追求共同富裕的?有什么經驗教訓?”報告提出我們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這就需要研究“歷史正確的一邊有什么樣的體現?黨怎樣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報告再次提出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這就需要從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去進行論證。報告提出,“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同時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1]27-28。這也需要從歷史的視角去分析“中國共產黨是怎樣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又是如何一步步接近這一偉大目標的?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的具體體現是什么?”

(四)五個“必由之路”

黨的二十大報告的結束語部分提出了五個“必由之路”。這五個“必由之路”所涉及的黨的全面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團結奮斗、貫徹新發(fā)展理念、全面從嚴治黨,既是新時代十年發(fā)生歷史性變革和取得歷史性成就的原因,也是我們在長期實踐中得出的至關緊要的規(guī)律性認識。這就要求從黨史的角度研究“黨是怎樣在長期的實踐中創(chuàng)造性地重視和堅持這些規(guī)律性認識的?”黨史研究要論證和說明的“長期的實踐”當然包括新時代十年的實踐,這也是最重要的實踐。但是,我們還要從更長的實踐過程中去認識和把握問題,可以延長到黨在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踐,甚至是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實踐;還要論證和說明“黨是怎樣在實踐進程中認識到這五個‘必由之路的?五個‘必由之路之間是什么樣的關系?五個‘必由之路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起到什么作用?”

在認識和把握五個“必由之路”的問題上,黨史學界還要研究和論證這五個“必由之路”在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的作用。這是從歷史中展望未來,也是用歷史映照未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發(fā)展有其規(guī)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極被動的。只要把握住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和大勢,抓住歷史變革時機,順勢而為,奮發(fā)有為,我們就能夠更好前進?!保?]從一般意義上說,未來不是歷史研究的范疇,但歷史研究者卻必須放眼未來,黨史研究者尤其需要這樣做。在研究五個“必由之路”的問題上,黨史研究者有自己的研究特點,那就是要從實踐和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的視角來看待“五個‘必由之路是如何引領和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巨輪行穩(wěn)致遠的。”在這一過程中,尤其需要注意的問題是“怎樣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fā)展規(guī)律?”這需要黨史研究者隨著實踐的發(fā)展和歷史的前進,從黨的歷史的角度去總結新的經驗。

(五)精神狀態(tài)

黨的二十大的主題“明確宣示了我們黨在新征程上舉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樣的精神狀態(tài)、朝著什么樣的目標繼續(xù)前進的重大問題”[6]。對于黨的二十大所凸顯的精神狀態(tài),需要從黨史的角度進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是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是歷史發(fā)展關鍵時期的主心骨,也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歷次代表大會的主題,因此是最重要的精神狀態(tài)。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面臨著很多問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是最重要的問題。在新時代,能不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國共產黨能不能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問題。對于這一點,不同學科有不同的研究視角。黨史研究必須有自己的視角,形成具有自身特點的成果。

二是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提出了偉大建黨精神,黨的二十大主題又提到弘揚偉大建黨精神。這就需要黨史研究者論述偉大建黨精神的內在聯系,論述“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在長期奮斗中構建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錘煉出鮮明的政治品格”[5]7的問題。

三是堅持自信自強、守正創(chuàng)新,踔厲奮發(fā)、勇毅前行。自信自強是要有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要堅持“四個自信”,有依靠自己的力量、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保持自信果敢、自強不息的精神風貌。守正創(chuàng)新中的“守正”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動搖;“創(chuàng)新”就是不斷拓展認識的廣度和深度,敢于說前人沒有說過的新話,敢于干前人沒有干過的事情,以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守正創(chuàng)新是科學對待理論和實踐不可或缺的精神狀態(tài)。踔厲奮發(fā)、勇毅前行,指的是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過程中,敢于面對問題和挑戰(zhàn),敢于應對風險和考驗,要有昂揚的奮斗精神,要勇敢堅毅、蹄疾步穩(wěn)、奮力前行。

四是團結奮斗、同心同德。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注重團結的政黨。黨的二十大報告特別強調了團結,報告的題目中就包括“團結奮斗”,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偉業(yè)的必由之路;報告中有6次提到“團結奮斗”;有近20處提到“團結”,涉及民族團結、人民團結、黨的團結等。同心同德是團結奮斗的條件,也是團結奮斗的體現。在黨史研究中,要說清楚“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團結奮斗的歷史”,說清楚“中國共產黨團結奮斗的理論與實踐”,說清楚“在新時代黨團結奮斗的意義和作用”。

三、為黨史研究提供了重要方法

任何一門學科都有其研究方法。在長期的研究實踐中,黨史研究也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當然,由于黨史學科發(fā)展和黨史研究的獨特之處,黨史學科的研究方法還有需要進一步深化和完善之處。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對于豐富黨史研究方法也有借鑒意義。

(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黨史研究要有科學的指導思想?!榜R克思主義是我們黨立黨立國、興黨興國的根本指導思想?!保?]16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最高層面的研究方法?!皥猿诌\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才能正確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才能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保?]17在此基礎上,要堅持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在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的賀信中指出:“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持歷史唯物主義,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為指導”[7]。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發(fā)展”[8]。黨史研究也要遵循這一原則。

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黨史研究,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既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內容來指導黨史研究,也要用蘊含在這一思想中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以及貫穿在該理論中的立場觀點方法來指導研究,用六個“必須堅持”來衡量黨史中的重大事件、重要理論。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我們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一切從實際出發(fā),著力解決新時代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不斷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作出符合中國實際和時代要求的正確回答”[1]17。這也是黨史研究必須堅持的原則和方法。

(二)全面系統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只有用普遍聯系的、全面系統的、發(fā)展變化的觀點觀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1]20。同樣,黨史研究方法也要全面系統。

一是全面地看待黨的歷史。這包括了全面看待黨的各個歷史時期、黨的歷史中的成功和失誤以及由此產生的經驗和教訓,要將黨的每一時期的歷史放在黨的整個歷史中去認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正確認識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的論述,就充分體現了全面看待黨的歷史的觀點。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的里程碑意義,也需要黨史研究者進行全面研究。

二是用聯系的觀點看待黨的歷史。歷史發(fā)展的階段、歷史的重大事件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顯性或隱性的聯系。這就要求黨史研究者找出歷史進程和歷史事件中的聯系,從而更科學地分析黨的歷史進程和重大事件。要特別注意用聯系的觀點來研究新時代的歷史進程和重大事件、重大理論。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新時代的重大事件、新時代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發(fā)生的歷史性變革進行了系統分析,我們必須用聯系的觀點看待這些問題。報告中提出的新時代十年我們經歷了對黨和人民事業(yè)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三件大事,這就需要黨史研究者仔細分析三件大事之間的關系、三件大事和黨的百年歷史的關系、三件大事對黨的歷史發(fā)展的影響,等等。

三是用發(fā)展的觀點看待黨的歷史。黨的歷史是不斷發(fā)展的,黨的實踐沒有止境,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沒有止境。這就要求黨史研究也要發(fā)展,我們對黨史的認識也要發(fā)展。實際上,隨著對黨史認識的深化,我們對原有的一些結論也會作出調整,或豐富了原來的結論,或改正了原來的結論。當然,對于原來正確的結論,我們必須堅持。龔育之先生曾經闡述過:“從《論十大關系》看‘一五計劃,就是那時的新的高度;從歷史決議和《鄧小平文選》二、三兩卷的論述看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歷史,就是現在的新的高度。”[9]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問題,是黨的歷史發(fā)展、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的講話、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決議、黨的二十大報告都提出了“兩個結合”的問題,這是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深化。黨史研究者要深刻認識并研究這一點,對“兩個結合”在認識上的深化就是我們在某個方面用發(fā)展的觀點看待黨的歷史的例證。

對于全面系統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學習二十大精神時指出:“只有堅持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國際和國內相結合的辦法,從整體到局部、再從局部到整體進行反復揣摩,才能全面掌握黨的二十大精神,避免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保?0]黨史研究同樣要注意借鑒這樣的方法。在以往的研究中,我們重視堅持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但是對于國際和國內相結合以及從整體到局部、再從局部到整體等方法重視不夠,黨史研究者應該加大從這些角度進行研究的力度。

(三)問題導向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回答并指導解決問題是理論的根本任務。”[1]20無論是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的研究者都必須有問題意識。“理論創(chuàng)新只能從問題開始。”[11]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發(fā)現、直面、解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中的問題的歷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在這一過程中形成的創(chuàng)新理論。

對于中共歷史研究者來說,堅持問題意識和問題導向,既要思考中國共產黨自身歷史中的問題,又要思考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中的問題;既要思考如何通過自己的研究說明和論證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又要思考自己的研究如何為革命、建設、改革中的問題提供借鑒。在這些方面,可以研究的問題是很多的??梢哉f,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中的所有重要問題都可以從問題意識和問題導向的視角去思考。過去的黨史研究對這個視角重視不夠,因此需要研究者在以往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轉換思維方式,抓住問題、分析問題并結合其他研究方法提供解決之道,促進創(chuàng)新性研究成果的出現。

(四)現代化的研究視角

現代化的視角在歷史研究中不是一個新問題。在中國近現代史的研究中,改革開放后就有學者從現代化的角度來研究問題了,現代化成為中國近現代史的研究范式之一。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就有從事黨史研究的學者從現代化的視角研究中共黨史問題。張靜如先生提出了“社會現代化”的概念,并從社會現代化的角度分析了中國共產黨、黨史上的重要事件(如五四運動、抗日戰(zhàn)爭)和黨史上的重要人物(如李大釗、鄧小平等)。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問題,對中國式現代化的特征、本質要求、戰(zhàn)略安排、重大原則等問題進行了科學闡述。這些論述對黨史研究有非常大的借鑒作用。概而言之,有三個方面需要特別注意。

一是研究者要養(yǎng)成現代化研究的意識。研究的承擔者是人,研究者必須重視從現代化的視角展開研究。而要做到這一點,具備現代化的意識是先決條件。這其中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如現代化知識的積累、思考問題的習慣,等等。

二是要從中國式現代化的角度看待和評判黨的歷史過程以及黨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這實際上涉及黨史研究模式轉型問題。當然,這個問題還在探索中,有學者已經提出“中華民族復興史”模式?!皣@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主題,形成‘中華民族復興史研究范式,既能統攝‘革命史范式‘現代化范式,又能從整體上呈現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凸顯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主題?!保?2]不同模式之間不是互相對立的,而是具有互補性。借鑒黨的二十大提出的中國式現代化,用現代化來考量黨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仍是一個重要選擇。

三是研究方法要現代化。這就要求黨史研究者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這是最科學的現代化理論,也是最科學的現代化方法。在此基礎上,借助網絡等現代化的技術手段進行研究。當然,使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不等于拋棄傳統的研究方法,而是要將新技術手段和傳統手段結合起來。

以上只是就黨的二十大對中共黨史研究的促進作用進行了初步闡述,要深刻研究這些問題,還需要黨史學界做更多工作。對于文中所涉問題,黨史研究者應給予足夠重視并下大力氣進行研究,只有這樣才有可能解決問題并多出成果,促進黨史研究的深化。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65.

[2] 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N].人民日報,2021-11-17(1).

[3] 張靜如.中共十五大與黨史學科發(fā)展[J].北京黨史研究,1998(1):6.

[4] 鄧小平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37.

[5]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510.

[6] 中共中央關于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決定[N].人民日報,2022-10-31(1).

[7] 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更好凝聚團結奮斗的精神力量[N].人民日報,2022-12-09(2).

[8] 中國共產黨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6.

[9] 龔育之.龔育之黨史論集:下卷[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648.

[10] 全面學習把握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奮力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N].人民日報,2022-10-27(1).

[11]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42.

[12] 陳金龍.百年歷史主題與中共黨史研究的視域拓展[J].教學與研究,2021(11):17.

責任編輯:連 剛

*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項目編號:16BKS016)、遼寧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基金(高校思政專項)重點項目“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協同育人研究”(項目編號:L21ASZ00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3-06-08

作者簡介:師吉金,渤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教授,法學博士。

猜你喜歡
黨的二十大內容方法
與時俱進建設世界一流大學
以大教育觀推進教育強國建設的路徑探索
內容回顧溫故知新
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
重大主題報道多維建構的創(chuàng)新進路
——以南京廣電集團“黨的二十大”融媒報道為例
可能是方法不對
主要內容
用對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