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 容
(上海政法學院,上海 201701)
微信自2012年誕生以來,憑借即時免費的特性成為了大多數(shù)人生活交往中必不可少的溝通交流工具,這一里程碑式的“社交革命”將用戶帶入了一個新的互動空間。而微信朋友圈的出現(xiàn)為用戶構建了一個現(xiàn)實社交之外的、介于主動與被動之間的交流互動平臺。2017年1月,微信6.5.3版本增加了“僅向朋友展示最近半年的朋友圈”功能;2017年6月,這一權限從“半年”擴展到可展示“三天、半年、全部”;2019年又新增了“一個月”的選項。張小龍在2019年騰訊公開課上提到,“最近三天”“最近半年”等功能雖然只是軟件應用設置里的一個小小“開關”,卻是目前“微信里面最多人用的一個‘開關’”,使用人數(shù)已達1億多人[1]。微信之所以進行朋友圈展示時間的調整,一方面是為了滿足用戶需求,另一方面,是借助平臺和技術手段幫助用戶進行隱私的自我維護。
社交媒體是人與人之間保持聯(lián)系和傳達個人身份的有效工具,維系網(wǎng)絡社交的基礎(即自我披露)、對自身信息的分享是人們在社交媒體中與好友交往的關鍵行為[2]。事實上,如果不披露個人信息,所謂的“友誼”是很難建立的。由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復雜性以及自我披露的風險,不少人在社交媒體上會避免披露個人信息,但是,這也存在因防止隱私泄露或對信息不可控的恐懼,最終導致在一段關系中失去影響力的現(xiàn)象發(fā)生。
傳播隱私管理理論闡釋了個人通過構建邊界來管理私人信息的方法。傳播隱私管理理論認為,個人擁有自己的私人信息管理權,并擁有控制信息是否披露以及向誰披露的權利。一旦與朋友共享信息,信息發(fā)出者就不能再單獨控制該信息的傳播。為了維持自身對信息的控制,個人會事先制定隱私規(guī)則,并在初始披露后與共同所有者協(xié)調信息披露的邊界[3]。感知風險是個人披露決定的關鍵,披露信息面臨的風險、接收信息者與自己的關系等,都是用戶在做出信息披露決定時需要考慮的因素。
邊界協(xié)調是指披露者構建并監(jiān)管與接收者共享信息的規(guī)則,披露者參與邊界協(xié)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保證對信息的控制力度。完全封閉的邊界會給個體帶來更多的安全感和自主權,開放的邊界會使個體獲得更多的信息,并擁有更多的社交親密感。當然,邊界不是一成不變的,什么信息在什么時候可以與哪些人分享,這些都是由信息發(fā)布者自己決定和掌握的。邊界協(xié)調通常需要明確的溝通,信息發(fā)布者需要事先說明誰有權或無權得到私人信息,比如,青少年經常會對他們的朋友提出關于信息披露的警告:“這件事不要告訴任何人?!钡?,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這種邊界很容易被打破,尤其是朋友圈里有你并不熟悉的人時,因此,可能會出現(xiàn)信息接收者違反這種隱含交往規(guī)則的情況。而這種潛在的風險會影響用戶個人信息披露的意愿,隨著信息風險的增加,這種邊界協(xié)調工作也會增加。
人有著強烈的自我表達欲望,渴望被看到、被聽到,而這種表達往往需要自我認為安全的情境。研究者Danah Boyd將社交媒體稱作有介質的空間(The mediated publics),它與現(xiàn)實中的公共空間相比,有四種獨特的屬性:永久存在(Persistence)——你在15歲時發(fā)出的感慨,到了30歲的時候仍然被保留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我們都失去了“被遺忘的權利”??蓮椭菩裕≧eplicability)——字節(jié)是可復制的,這意味著你可以從一個地方復制對話或信息,并將它粘貼到另一個地方,也意味著我們很難確定所發(fā)表的內容是否被篡改??伤阉餍裕⊿earchability)——只需要輕輕敲擊鍵盤,就可以快速了解一個人。隱形觀眾(Invisible audiences)——在現(xiàn)實空間中我們經常會面對陌生人,可以直觀地看到是誰在聽我們的表達;而到了媒介公共空間中,觀看我們的對象不僅是隱形的,也兼具可復制性、可搜索性,你甚至不知道你的信息何時被搜索或傳播[4]。
一方面,過往的朋友圈動態(tài)是用戶基于當時所處的時空語境和當時“想象中的觀眾”而發(fā)布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語境的消解和“想象中的觀眾”的變化,朋友圈動態(tài)的信息就會面臨不確定的風險;另一方面,人們的感受和記憶是個人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個人的情緒或心理也會反映并呈現(xiàn)在社交媒體上。生命歷程和生活階段的變化會使個體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變化或情緒波動,比如,個體對工作狀態(tài)不滿就會表現(xiàn)出階段性的負面情緒,并進一步催生負面信息,這種信息往往會被個體反映在社交媒體的動態(tài)之中。同時,在現(xiàn)實空間中,人們可以分辨交談對象并選擇交談方式和內容,但是,在社交媒體上“觀眾”是隱形的,人們無法了解“觀眾”的心理和動機,也無法明確他們對自己所發(fā)布的信息的態(tài)度。在此情境下,人們就面臨著失去對自身發(fā)布信息解讀權的風險。近年來,新聞媒體在未經當事人允許的情況下,從他們好友處獲得朋友圈動態(tài)進行報道的案例不斷出現(xiàn),進一步加劇了“隱形觀眾”向“網(wǎng)絡暴民”轉化的現(xiàn)象。
佩特羅尼奧指出,在一定的情景之下,我們試圖比較自己的需要和周圍人的需要。對我們而言,隱私十分重要,因為它能夠把我們自身和他人區(qū)分開來,會令我們覺得自己是個人信息的合法擁有者[5]。一方面,在不恰當?shù)臅r間把私人信息披露給不恰當?shù)娜?,或者披露得過多,或是向他人做過多妥協(xié),都含有風險;另一方面,披露也會帶來豐富的回報,比如,與關系中的另一方更加親密。因此,保密和披露之間的平衡就顯得非常有意義,因為它在人們的關系管理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社交媒體的發(fā)展深刻改變了傳統(tǒng)的傳播范式,受眾的信息輸出能力在逐步增強,微信好友不斷通過自我披露來進行自我展示,以完成社會認同,相比于傳統(tǒng)的人際交流,人們更傾向于在線的自我表露。人們會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新鮮有趣的話題、獨到的見解以及工作學習的近況,可以說,社交媒體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成為了做某些事的目的,比如,排幾個小時隊去買網(wǎng)紅零食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自己享用,而是為了發(fā)到社交媒體上。但是,這樣頻繁的動態(tài)更新也存在著諸多風險,比如,隨手拍的窗外風景會透露自身所在的小區(qū)甚至樓層,這種“隱私即公開”的云端化生存帶來了很多安全隱患。
在互聯(lián)網(wǎng)環(huán)境下,個人領域的“私密性”正在受到沖擊,甚至衍生出微信朋友圈是否屬于公開領域的討論。微信整合了人際交往中的強關系、弱關系連接,這樣的連接模式增加了信息非自愿公開的風險。試想當你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原本只是想在朋友圈里向好友傾訴一下,結果卻被他人截圖傳至其他網(wǎng)站,在此情境下,個人便失去了對自我信息的把控。
“圓形監(jiān)獄”是建筑學理論,18世紀由英國學者邊沁提出。??逻M一步發(fā)展了“圓形監(jiān)獄”的理論,他在《規(guī)訓與懲罰》中提出了“全景敞視主義”,并將“圓形監(jiān)獄”的適用范圍擴展到了整個社會[6]。當前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展導致的隱私泄露問題與“圓形監(jiān)獄”的內核類似,用戶將個人動態(tài)發(fā)表在朋友圈的行為類似于將信息上傳至公開透明的“牢房”供人隨時閱覽,朋友圈中的好友、親屬甚至只聊過只言片語的陌生人,都可以通過這個透明的“牢房”對用戶的生活狀態(tài)進行“監(jiān)視”。在互聯(lián)網(wǎng)的“圓形監(jiān)獄”中,用戶可以“監(jiān)視”他人,但是,也被置于他人的“監(jiān)視”之下,只要信息被主動披露出去,那么用戶將失去對這些信息的把控。
佩特羅尼奧認為,在傳播過程中,關系的各方需要不斷地對“私人領域”和“公共領域”之間的邊界進行管理。在這里,“邊界”是指愿意和對方分享的思想、感情與不愿意分享的思想、感情之間的“邊界”。隨著社交媒體對公眾生活參與度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社會聯(lián)系也越來越依靠于社交媒體,但是,這種對電子媒介的過度依賴會對人們產生一些負面的心理影響,“錯失恐懼癥”就是代表之一,其英文名稱“Fear of Missing Out”(FoMo)可以很好地說明這種現(xiàn)象,即對于失去聯(lián)系的恐懼。用戶會依據(jù)自己的意愿來調整“邊界”,但完全關閉朋友圈,用戶則容易陷入“信息焦慮”與“錯失恐懼癥”中。比如,當下的人們與朋友的關系早已變成一條條看不見的數(shù)字紐帶——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將線上平臺作為維系情感的紐帶,若是完全放棄朋友圈就意味著放棄了一條大多數(shù)人用來保持聯(lián)系的方式;當他人聊起同事或朋友在朋友圈中更新的最新狀態(tài)時,個人也許會陷入茫然的狀態(tài)之中,這種“信息局外人”的困境會加劇個人的被孤立感和獲取不到信息的失落感。
在信息社會,人們使用社交媒體的首要動機是獲取信息,而關閉朋友圈就相當于切斷了自己從他人那里獲取信息的渠道,所以,人們迫切地需要一個可以有效控制信息的方式。基于此,微信推出的“最近三天”可見功能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用戶的自我呈現(xiàn)需求,同時也能夠保護用戶的隱私權。在信息社會中,用戶對個人信息的讓渡是難以避免的,因此,微信平臺的這一做法可以很好地從中進行“調和”。
微信朋友圈的本質是社交媒體中的個人主頁,可以說是一個多媒體在線身份的展示。Papacharissi將個人主頁描述為“一種精心控制的表演,通過表演來達到最佳的展示效果。”[7]用戶通過微信朋友圈頻繁地分享個人信息,展現(xiàn)自己的心理變化和生活軌跡,隨之而來的就是私人空間與公共空間之間界限的崩塌,導致自身面臨隱私泄露的風險。朋友圈雖然具有私人性質,但是,隨著用戶對微信使用范圍的擴大,朋友圈范圍早已超過了用戶所能接受的社交維護范圍。
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微信上的交往對象已經不僅限于朋友和親人,而是更偏向于一種“總體上的交往對象”,即不僅包括朋友、親屬,也包括一般的交往對象,甚至沒有多少來往的陌生人,此時的朋友圈更像是各種關系的“雜燴”[8]。人們已經逐漸習慣將朋友圈當作記錄自我與“窺探”他人的平臺,也不約而同地認為有義務將人生大事在朋友圈“公開”,比如,本身應屬于二人的戀愛故事,在互聯(lián)網(wǎng)的浪潮下變成了一種應當置于微信好友之中的公開的議題,甚至在不在微信朋友圈公開戀情成為了判斷一個人在感情中是否忠誠的考量標準。人們日常討論、交談所涉及到的他人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也來自于他人在微信朋友圈的動態(tài)。一旦動態(tài)開始共享,這些信息就不再完全屬于分享者一人,而是成為微信列表中的好友的共同信息。
佩特羅尼奧提出了“信息擁有者”的概念,他認為,那些與我們共享了個人信息的人,一旦成為了某些信息的“共同擁有者”,就會圍繞被分享的信息創(chuàng)造出一個達成共識的邊界[9]。這個概念強調個人信息的發(fā)布者要和“共同擁有者”協(xié)商關于信息的披露規(guī)則,包括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向何人透露哪些信息。但在實際操作中,微信朋友圈的信息雙方并未就此達成一致意見,對于“邊界”問題沒有統(tǒng)一的認識。有人認為朋友圈的信息就是針對好友的私密信息,不應截圖外泄;也有人認為微信朋友圈早已脫離了只有家人、朋友組成的小圈子傳播,它是由許多社會關系組成的,因此具有一定的媒體屬性,應當被看作是公共場所。
基于這樣的爭論,用戶亟需將“邊界”的控制權掌握在自己手中。“邊界”所有權指私人信息的原始所有者可以對發(fā)布的私人信息的進一步表露做出獨立決定,個人表露的信息既是可以協(xié)商的,也是可以控制的。因此,用戶可以通過設置微信朋友圈“最近三天”可見來再造“時間”和“空間”的距離感,繼而達到規(guī)避風險的目的。微信朋友圈“最近三天”可見作為社交媒體中“數(shù)字化節(jié)制”的手段之一,在私人領域和公共領域之間建立起了一道屏障,彌補了用戶缺失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社交媒體的公開性和數(shù)據(jù)的可保留性,意味著發(fā)出的信息會隨時被他人找到并解讀,一些失去語境的朋友圈動態(tài)面臨著被誤解的風險,一些抱怨、不滿的言論更會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此外,人是不斷成長的,回頭去看自己曾經的發(fā)言和表述,或許會感到尷尬和羞愧。
隨著社交媒體對社會生活影響的不斷加深,尤其是人們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認識的人逐漸增多,微信朋友圈便成為人們線下見面前對彼此的第一印象,也成為他人了解自己的一張名片。但是,由于個體之間存在差異,在缺乏共同意義空間的情況下,他人很容易對自己的動態(tài)進行有偏差的解讀,比如,一句在憤怒中發(fā)出的情緒宣泄會使他人對自己產生暴躁、易怒的初步印象,而這又不在自己的控制之下。但是,完全關閉朋友圈則意味著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完全封閉自我,會讓對方疑慮這個號是不是“小號”或懷疑使用者的身份。此外,由于微信上也存在“僅聊天”的功能,即不對他人開放朋友圈,但是,這會讓他人感到被輕視或被防范,反而會讓他人產生負面印象。
在傳統(tǒng)媒體時代,人與人之間交往、建立關系的過程是循序漸進的,人們是在不斷的交往和試探中逐漸向對方吐露自己的信息,展示出個人的真實狀態(tài),也是在與他人建立起信任關系后才會產生信息交互關系。而在社交媒體中,人們的交往出現(xiàn)了新的場景,線下面對面的交往模式逐漸轉移到了線上,使得人們的交往更具中介化的特點。微信朋友圈打破了人們交往“由淺入深”的發(fā)展模式,臨時添加的好友也可以通過瀏覽我們過去的朋友圈動態(tài)來了解我們的“歷史”,而這種先入為主的認識會影響到之后的交往,為個人形象的塑造帶來障礙和不確定因素。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最近三天”可見的設置正是對樸素的線下交往的回歸,助推人們的交往回歸到正常的發(fā)展邏輯中,使得每個人的交往都遵循線性的社交進度。
自我信息披露有助于構建良好的人際關系,人們的關系也往往是在一次次深入對方的“私人領域”后變得更加親密;與此同時,也在無形中增加了隱私泄露和被誤解的風險,自我表露和信息保護之間的關系難以得到平衡。微信朋友圈的“最近三天”可見功能不僅是一次有益的嘗試,也帶來了微信空間“邊界”重建的可能。不過,“最近三天”可見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個人信息的“邊界感”,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交流的無奈與個人展示的不適應。如何通過新技術來構建新的“邊界”共識,還需要在發(fā)展和實踐中不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