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書霞
讀完成尚榮先生的《名師基質(zhì)》,腦海里一直回旋著這八個字:向上飛揚,向下沉潛。向上是保持一種進取狀態(tài),不因外界的不完美就做一個“佛系老師”。向下是保持一種探索精神,把根扎得更牢固,不會因一點風雨的打擊就搖搖欲墜。這讓我想到了“教育家精神”,也許我們終其一生也無法被冠名以教育家,但對“教育家精神”的追求應是永恒的、不變的。如果想向名師看齊,就需要具備名師的基質(zhì)。
一、保持豐盈的價值追求
名師首先要具有“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對生活意義的探尋,對職業(yè)價值的追求”的特征,而這一特征會催發(fā)更多的生產(chǎn)力,衍生出更多的可能性?!叭紵粜iL”張桂梅秉持“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的價值追求,扎根山區(qū),為大山的孩子們點亮一盞又一盞的燈;“人民教育家”于漪堅守“理想就在崗位上,信仰就在行動中”的價值追求,主張教師要做一個永遠建設、始終前行的人。他們用樸實的教育信念和堅定的教育行動告訴我們,教師的價值首先在于對教育事業(yè)真摯而熱烈的愛。發(fā)于心才能踐于行。有了對教育事業(yè)的大愛,才能有源源不斷的驅(qū)動力。創(chuàng)造是教師的價值所在。葉瀾先生認為,教師不是一個簡單的傳遞者,而是對學生未來生活的創(chuàng)造者,教師的職業(yè)價值在于用創(chuàng)造的智慧去激發(fā)學生的精神潛力、思想動力,讓學生因教育而變得更加美好。教師的職業(yè)價值還在于對人生和生活意義的不輟追尋。名師的心中總會有對更高目標的希冀,他們熱衷于付出更多的努力,潛入鉆研的天地,保持充沛的生命激情和活力,向著教育的高峰不斷攀登。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教師的壓力與日俱增,但增多的大多數(shù)是事務上的“多”,在專業(yè)上反而是荒廢的多。在這種外在條件下,教師要想打破瓶頸,得自己有一種覺悟,那就是對職業(yè)價值孜孜不倦的追求,能夠在這種積極的覺悟中執(zhí)著追求自己的生長目標,向名師學習和看齊,保持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態(tài)勢。
二、保持豐富的安靜狀態(tài)
成尚榮先生認為名師的身上兼具“安靜”和“不安分”兩種潛質(zhì)。前者是指名師能在喧嘩與浮躁中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理性和克制,安心教書,潛心育人。后者是指能在安靜中保持“不安分”的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是超越世俗的人生境界,是鍥而不舍的追求精神,是對成長的渴望、對突圍的渴求。如果說“安靜”是“待發(fā)”中的“蓄勢”,“不安分”就是“厚積”中的“薄發(fā)”。著名教育家李吉林老師的情境教育,就是在日復一日的平淡工作中堅持自己的理想,提升自己的思維和境界。她曾說:“我是一個競走運動員,又是一個跳高運動員?!标P(guān)于這兩個比喻,成尚榮先生的解釋是這樣的:“競走運動員”是說她永遠行走在大地上,雙腳不離地,永遠向著地平線;“跳高運動員”是說她不斷地在提升自己,她的姿態(tài)永遠是向上的。我想,這也是對“安靜”和“不安分”的生動詮釋。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既要像一棵樹一樣扎根大地,“固其根本”,又要有仰望燦爛星空的理想和能力,步履不停,不斷向上、向上。
三、保持豐厚的文化底蘊
名師的專業(yè)化成長依賴于文化底蘊的深厚。文化視野不寬,課堂內(nèi)容就會乏味;文化底蘊不厚,課堂創(chuàng)新就會乏力。因此教師的身上需要具有一種氣質(zhì)和品質(zhì),這是一種文化的積淀和沉浸,也是一種不言自明的精神氣象呈現(xiàn)。名師喜歡在文化大觀中游弋,并不斷提煉自己與本學科相關(guān)的文化因子,化為自己的優(yōu)勢和能量。于永正老師就是一個大寫的文化人。成尚榮老師眼中的于永正老師“具有演員的素質(zhì),詩人的氣質(zhì),畫家的眼力,教師的智慧”,他用豐厚的文化底色鑄就教育的根與魂。
當文化的種子在教師的精神中日漸茁壯,教師就可以置身在更廣闊的文化背景下,豐厚自己的專業(yè)積淀,優(yōu)化自己的整體素質(zhì)。有文化味兒的教師,不僅可以出口成章,還可以形成自己的教學主張,走出自己的教學路線。名師的文化素養(yǎng)是難以復制和灌輸?shù)模康氖侨辗e月累的浸潤和孕育。提升這一基質(zhì),最重要的一條是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系統(tǒng)地閱讀,批判性地閱讀,在閱讀中體驗、反思和領(lǐng)悟。唯其如此,我們所期望的文化基質(zhì)才有可能在肥沃土壤的滋潤下,真正地從心底萌發(fā)、生長。而當我們能夠以文化的方式去發(fā)現(xiàn)兒童、去建構(gòu)課程,才能夠更好地理解發(fā)展中的人,成為更有深度和溫度的名師。
四、保持豐實的研究思維
在社會急速變遷和觀念迭代升級加速的當下,教師不僅僅是一個知識分子,更是一個可以掌握一定話語權(quán)的教育者。它可以是很小眾,但必須是很專業(yè)。而研究就是教師“野蠻生長”的重要渠道之一。
成尚榮先生認為,名師首先應該是兒童的研究者。只有理解自己的孩子,才能教好自己的孩子。教育兒童的學問是博大精深的,是因人而異的,只有做充分的思考、建構(gòu)、實踐與驗證,才能有膽量給出一種對策或指導。名師還應是靈感的捕捉者。要善于思考,在思維的曠野里提升自己的敏銳和靈感,要有靜動結(jié)合起來的思維。名師還應是課堂的領(lǐng)悟者。從教學目標到課程標準,從教科書到教學資源,教師只有打通課程脈絡,提升對教育政策、課堂執(zhí)行的領(lǐng)悟力,才能走向和課程內(nèi)涵深度對話的機會。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周益民主張給孩子一個“詩”的起點,他所倡導的“詩化語文”就是在“思”中凝視,在“思”中完善。用成尚榮先生的話說就是“像是一泓清澈的湖水,碧波蕩漾,有永遠不會停歇的涌流”。這“涌流”是鑲嵌在思維中的活水,是奔流在高山與湖泊中的活水,唯有保持豐實的研究思維,才能生生不息,源遠流長。
有一句話流傳已久: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nèi)打破是生命。這也帶給我們教師同樣的啟發(fā),任何外界的不完美、壓力、挫折都是無可避免的存在,我們不能把這當成阻礙自己進步的借口。對未來的慷慨就是把一切都獻給現(xiàn)在,我們應該勇敢地向內(nèi)而生,無論多少歲,無論是怎樣的起點,先想象自己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再努力朝著這樣的理想邁進。用成尚榮先生的話說就是“追趕”。“追趕不僅是態(tài)度,它本身就是一種意義”,只有當自己從被發(fā)展走向自主發(fā)展,形成自己的追求和實踐,耐得住安靜和寂寞,敢于迎難而上,敢于遠離舒適區(qū)和第一思維,才能打破惰性,在追趕的路上使自己具有一名名師的基質(zhì)。
(作者單位:廣東深圳市龍華區(qū)第三外國語學校)
責任編輯? ?楊壯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