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培
《尚書 ·堯典》,顧頡剛先生認為其為戰(zhàn)國秦漢間的偽作(參《論〈今文尚書〉著作時代書》《古史辨》)。屈萬里先生定其成篇時間在孔子之后,孟子中晚期以前(參《尚書集釋》)。陳夢家先生認為出自戰(zhàn)國人之手(參《尚書通論》)。三家皆留心于此篇中晚出的痕跡,此為古史辨派,或古書辨?zhèn)握邞T常的研究視角和研究方法。陳夢家先生認為關于夏、商、周三代之書的保存與擬作,應該分屬晉、宋、魯三國所為。周書多是魯國太史所藏,而夏、商之書所謂晉、宋兩國之人所擬作。并認為這些擬作,也應有所本,因之也保存了許多史料。
關注文本晚出痕跡以斷定成篇時間的做法過分強調(diào)了編定者的工作,實際上,《堯典》當中很多模塊,其形成同文本自指時間基本一致,而其現(xiàn)存形態(tài)又因為流傳過程跨越了多種媒介形態(tài)而變現(xiàn)出多層次性。結(jié)合甲骨文中相關記載,能夠發(fā)現(xiàn)《堯典》中實多祖述之內(nèi)容,就其“觀象授時”部分而言,應該是跨越了漫長歷史,經(jīng)歷過多種流傳形態(tài)(口傳、明·杜堇《伏生授經(jīng)圖》記錄、寫定、流傳改移等)。
一 《尚書大傳》關于“寅賓出日”與“寅餞納日”三種講法
《尚書大傳 ·略說》言:“古者帝王躬率有司、百執(zhí)事,而以正月朝迎日于東郊,以為萬物先而尊事天也;祀上帝于南郊,所以報天德。迎日之辭曰:‘維某年某月上日,明光于上下,勤施于四方,旁作穆穆,維予一人某敬拜迎日東郊。 迎日,謂春分迎日也?!秷虻洹吩唬骸e出日。 此之謂也。 ”《大傳》解“寅賓出日”為迎日于郊之禮,但是關于行禮的時間,兼存“正月”與“春分(在二月) ”兩說。又《唐傳 ·堯典》言:“中春辯秩東作,中夏辯秩南訛,中秋辯秩西成,中冬辯在朔易。 ”此處則主“春分”說。
又《唐傳 ·堯典》傳“寅餞入日,辯秩西成”曰:“天子以秋,命三公將率,選士厲兵,以征不義,決獄訟,斷刑罰,趣收斂,以順天道,以佐秋殺。 ”皮錫瑞疏證曰:《春秋感精符》曰:“霜,殺伐之表。季秋霜始降,鷹率擊。王者順天行誅,以成肅殺之威。 ”《明堂之制》曰:“秋治以矩,矩之言度也。肅而不勍,剛而不匱,取而無怨,內(nèi)而無害,威厲而不懾,令行而不廢。殺伐既得,仇敵乃克。矩正不失,百誅乃服。 ”《洪范五行傳》曰:“仲秋之月,乃令農(nóng)隙民畋醵,庶氓畢入于室,曰時殺將至,毋罹其災。季秋之月,除道成梁,以利農(nóng)夫也。孟冬之月,命農(nóng)畢積聚,系牛馬,收澤賦。 ”《王居明堂禮》亦與《五行傳》略同。據(jù)《春秋感精符》則“寅餞入日”當在季秋,而《明堂之制》《洪范五行傳》和《王居明堂禮》則并無明確區(qū)分孟秋、仲秋、季秋。更需留意的是,對“寅餞入日,辯秩西成”的解釋,無論是《唐傳》還是皮疏所引,皆已不關涉郊祀送日,而是以秋季之政事與農(nóng)事(仲秋之田獵、會飲,季秋之修治道路建架橋梁等)解之。
輯本所見記載皆明確標記出自《大傳》,但在此句的解釋上有相異的三說。梳理相關材料能夠發(fā)現(xiàn),《大傳》所展示的三種說法皆有其傳承與流傳脈絡。
二 迎日于郊之禮
《禮記 ·玉藻》載:“玄端而朝日于東門之外,聽朔于南門之外。 ”鄭玄注:“朝日,春分之時也。東門、南門,皆謂國門也。”《正義》曰:“按:《書傳 ·略說》云:‘祀上帝于南郊,即春迎日于東郊。彼謂孟春,與此春分朝日別。 ”又《郊特牲》載:“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 ”鄭注云: “《易說》曰:‘三王之祀,一用夏正。 夏正,建寅之月也。此言‘迎長日者,建卯而晝夜分,分而日長也。 ”《正義》曰:“按《書傳》云:‘迎日,謂春分迎日也。 即引‘寅賓出日,皆為春分。知此迎長日非春分者,此云‘兆于南郊,就陽位,若是春分朝日,當在東郊,故知非也。 ”依據(jù)孔疏,則古天子迎日之禮有二:一建寅之月,迎日于南郊;一春分,迎日于東郊。但據(jù)《大傳》所言,“正月朝迎日于東郊,以為萬物先而尊事天也;祀上帝于南郊,所以報天德?!碑斒钦掠赵跂|郊,郊天在南郊,春分亦如之,而非言迎日與郊天分屬立春與春分兩節(jié)。
鄭玄主春分朝日說,《尚書正義》引鄭玄注云:“寅賓出日”謂春分朝日,又以“寅餞納日”謂秋分夕日也。又《周禮 ·馮相氏》:“馮相氏掌十有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又八星之位,辨其敘事,以會天位。 ”鄭玄注:“辨其序事,謂若仲春辯秩東作,仲夏辯秩南訛,仲秋辯秩西成,仲冬辯在朔易?!睋?jù)《南齊書 ·禮志》載東昏侯蕭寶卷永元元年( 499)何佟之議禮可知,馬融同于鄭玄,而盧植主立春說。何佟之認為當從馬、鄭,用二分之說?!秶Z·周語上》“于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韋昭注:“禮,天子搢大圭、執(zhí)鎮(zhèn)圭,繅藉五采五就,以春分朝日,秋分夕月,拜日于東門之外。然則夕月在西門之外也。 ”則韋昭同于馬、鄭。
“日中星鳥,以殷仲春”孔穎達疏解孔傳云:“王肅亦以星鳥之屬為昏中之星。其要異者,以所宅為孟月,日中、日永仲月,星鳥、星火為季月,以殷、以正,皆總?cè)龝r之月。 ”王肅雖未明言郊日之禮,但依此當亦從正月說。又《魏書·儒林傳》載孝靜帝天平四年( 537)李業(yè)興使梁與梁武帝的經(jīng)學問對,蕭衍問: “‘寅賓出日,即是正月?!罩行区B,以殷仲春,即是二月。此出《堯典》,何得云堯時不知用何正也? ”據(jù)此及李業(yè)興之對答可知問對雙方均從正月說。
三 立春(正月)春耕說
《尚書大傳》中另有一說將“寅賓出日”和“寅餞納日”同政事和農(nóng)事聯(lián)系起來分析。此類講法亦常見。《尚書帝命驗》載:“春夏民欲早作,故令民先日出而作,是謂‘寅賓出日。秋冬民欲早息,故令民候日入而息,是謂‘寅餞納日。春迎其來,秋送其去,無不順。 ”此類傳解不言,或忽略迎日之祀,偏重講春耕之起。相較而言,偽孔傳和孔疏基本上屬于這一系統(tǒng)。雖然表面上討論東方之官的導引,實則更偏重解釋“東作”與“西成”,即言農(nóng)事??讉鳎骸耙?;賓,導;秩,序也。歲起于東而始就耕,謂之東作。東方之官敬導出日,平均次序作之事,以務農(nóng)也。 ”
經(jīng)文孔疏:“既主東方之事,而日出于東方,令此羲仲恭敬導引將出之日,平均次序東方耕作之事,使彼下民務勤種植。 ”傳文孔疏更為具體,不具引。
四 甲骨刻辭中的相關記載
甲骨文中有“賓日”“出日” “入日”“出入日”“各日”的記載,如:
乙巳卜,王賓日。(《合》 32181)
辛未卜,侑于出日。辛未侑于出日茲不用。(《合》 33006)
丁巳卜,侑出日。丁巳卜,侑入日。(《合》 34163)
戊戌卜,內(nèi)乎雀于出日于入日。(《合》 06572)
各日,王受祐。(《合》 29802)
此類卜辭,陳夢家、郭沫若、胡厚宣、丁山、常玉芝、趙誠、艾蘭、具隆會等皆以祭祀日神解之。如陳夢家先生言:“卜辭習見之‘王賓某某,羅、王以來皆作名詞,至郭沫若始改易為動詞,其說至確無可易(原注:《卜通》 39)?!墩f文》:‘賓,所敬也。 此謂賓日者敬日也,《堯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賓出日。 ”后又于《殷虛卜辭綜述》中關于“日神”部分言:“所祭者是日、出日、入日、各日、出入日,入日、各日即落日。祭之法曰賓、御、又、、歲等,也都是祭先祖的祭法。《說文》‘暨,日頗見也,于日暨日,即日出以后祭日?!遏斦Z下》 ‘是故天子大采朝日……少采夕日 ,大采在天明之后,約當于‘暨。《堯典》‘寅賓出日‘寅餞入日,與卜辭之稱‘賓日相同。《史記 ·封禪書》齊有八神主‘七曰日主,祀成山……以迎日出云?!?/p>
與之不同,如島邦男釋“賓”為“由外至于家室或祠室”,而認為“王賓日”為省去神名之辭。他通過辭例匯析,指出“賓”的本義,徹底否認了卜辭中存在日神。其關于賓的解釋,趙誠、劉源等先生皆信從。關于商代無日神說,則得失參半。其關于“王賓日”非祭日之說可信從;但認為商代無祀日,與“出日” “入日”非祭祀太陽的講法,則不能成立。宋鎮(zhèn)豪先生在《甲骨文“出日” “入日”考》一文中已有針對性辨析,茲不繁述。
粗略言之,甲骨刻辭中同日相關者不能混雜處理,當分而言之:“王賓日”類非祭日之辭,當從島邦男之說為同類卜辭的省略形式;“又(侑)日”“帝(禘)日”“比(.)日”“祼日”等確屬祀日神之祭;“出日” “入日”等迎日相關祭禮中的日或同日神無關,并非日日祭祀,而是有固定的行祭季節(jié)(或言日期),這一系列卜辭同《堯典》等典籍中關于禮送太陽的記載相關聯(lián)。
五 《堯典》“寅賓出日”“寅餞入日”天文歷法背景追索
通過梳理結(jié)合傳世文獻與甲骨中“出日” “入日”相關刻辭的研究,我們注意到幾個明顯的問題。據(jù)文獻所載,迎送日之禮有兩大類,一為同日中朝夕祭祀,一為春分、秋分祭祀。前一種如《禮記 ·祭義》云“周人祭日以朝及闇”。又《國語 ·周語上》云“古者先王既有天下,又崇立上帝明神而敬事之,于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韋昭注:“禮,天子搢大圭、執(zhí)鎮(zhèn)圭,繅藉五采五就,以春分朝日、秋分夕月,拜日于東門之外。然則,夕月在西門之外也。 ”《魯語下》亦云“天子大采朝日,……日中考政……少采夕月”。韋昭注:“天子以春分朝日,……冕服之下則大采?!υ乱郧锓忠??!蛟粕俨身胍乱?,昭謂朝日以五采,則夕月其三采也。 ”韋昭即已混淆兩種形式,以春分、秋分之祭來訓誡同日朝夕之祭。大采、少采(小采)見于卜辭,據(jù)董作賓《殷歷譜》、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之說,大采、少采(小采)乃上午 7—9點、下午 5—7點。大采即《禮記 ·祭義》所謂朝,少采(小采)即《禮記 ·祭義》所謂闇,亦即夕。后一種如前引《尚書大傳 ·略說》言:“迎日,謂春分迎日也。 ”鄭玄注《尚書》《周禮》《禮記》皆主此說。馬融、韋昭、何佟之等皆主此說。
第二個問題,主春秋說者,往往徑直將春秋說等同于春分、秋分說,而忽略掉尚有孟春之說。孟春說亦有其脈絡,如《尚書大傳 ·略說》云“以正月朝迎日于東郊”,《尚書帝命驗》、盧植、王肅、偽孔傳、蕭衍、李業(yè)興等皆持此論。就《堯典》而言,以農(nóng)耕說來解釋者基本上都從正月說。
第三個問題《堯典》所載能否同卜辭所刻簡單對應。首先,無論其行卜與祭祀的時間是否僅在春秋二節(jié),甲骨中所載實際上僅為一日之事?!秷虻洹匪从车亩Y制則是在不同的時間(春分、秋分)來祭禮出日、入日。其次,諸家討論“出日” “入日”刻辭同《堯典》關系時,基本上皆為簡單比附,觀其核心詞近同而已。復次,這樣的機械比較實則忽略了《堯典》“觀象授時”部分的系統(tǒng)性。
就“出入日”相關刻辭內(nèi)容來看,殷人實際上要在(春分、秋分)一日之內(nèi)早晚完成日出與日入的全部祭祀活動,參照《堯典》“觀象授時”部分,這意味著出日、入日的祭祀恐怕并不僅僅是為著敬日之宗教目的,應當是一種測日影、定四方、判知四時的測量活動(參常正光《殷人祭“出入日”文化對后世的影響》)。只是在當時人的眼中,測量活動,可能具有科學實驗與宗教情感的雙重屬性?!洞蟠鞫Y記 ·五帝德》記載孔子言黃帝“歷離日月星辰”,王聘珍解詁:《史記 ·歷書》索隱云:“《系本》及《律歷志》,黃帝使羲和占日,常儀占月,臾區(qū)占星氣,伶?zhèn)愒炻蓞危髽镒骷鬃?,隸首作算數(shù),容成綜此六術而著《調(diào)歷》也。 ”聘珍謂:離者,別其位次。又曰:帝嚳“厤日月而迎送之”,解詁:厤讀曰歷?!稜栄拧吩唬骸皻v,相也。 ”相日月之出而察之,若寅賓寅餞然,故曰迎送之??芍跂|周人的記憶當中,確有先王歷象日月星辰之事。又《墨子 ·節(jié)用中》載:“古者堯治天下,南撫交阯北降幽都,東西至日所出入,莫不賓服,逮至其厚愛。 ”則“出入日”之用法至戰(zhàn)國尚在使用,可見其事其文之流傳自有統(tǒng)序。
結(jié)論
實際上,據(jù)歲差推測《堯典》所載“鳥、火、虛、昴”四中星之觀測年代,能田忠亮推算為約公元前 2000年(參《東洋天文學史論叢》),新城新藏推算為大約公元前 2500年(參《東洋天文學史研究》),而竺可楨先生推算為星昴乃距今4000多年前,鳥、火、虛乃距今 3000年前,折衷而推測“蓋殷末周初之現(xiàn)象也”(《論以歲差定〈尚書 ·堯典〉四仲中星之年代》)。各家之說有異,然均定在距今4000年前后。從《堯典》“觀象授時”部分的系統(tǒng)性上來看,測影定方定時的時間當亦不晚。山西省襄汾縣新時期時代陶寺文化城址發(fā)現(xiàn)有 4100多年前(相當于帝堯時期)的古觀象臺遺址,經(jīng)實測確實有觀象授時功能。如此,作為《堯典》“觀象授時”核心部分的賓日、餞日(測影定方定時)與四方仲星(昏中星定季)所搭起來的時間框架,讓我們不能不認為當時的“記載”通過口述或者其他輔助形式傳承了下來,這構(gòu)成了“觀象授時”文本的第一個信息層。
蔡沈《書集傳》言,“歷既成,而分職以頒布,且考驗之,恐其推步之或差也”,測影定方定時,作為分時制歷的步驟之一,在后者既定以后,剩下的就是核準與校定的工作。據(jù)甲骨刻辭所記,則在春秋二分禮日出入的同時,常伴有不同種類的祭祀活動。另外,如果我們進行機械比較,能夠發(fā)現(xiàn)“寅賓出日”“寅餞入日”,所對應之“賓”和“餞”在卜辭中均非祭名。依照前文對“賓”的分析,結(jié)合“出日”的相關辭例,則“寅賓出日”或為省略了祭名的刻辭,而“寅餞入日”當亦同之。春秋二分的這種祭祀活動一直延續(xù),未曾斷絕。馬融、鄭玄等注經(jīng)箋傳實得此脈絡,形成了《堯典》經(jīng)傳的第二個信息層。
《禮記 ·月令》載:“立春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春于東郊。還反,賞公卿、諸侯、大夫于朝。命相布德和令,行慶施惠,下及兆民。慶賜遂行,毋有不當。乃命大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離不貸,毋失經(jīng)紀,以初為常。 ”此為天子迎春之禮。又《樂記》云:“春作夏長,仁也;秋斂冬藏,義也。 ”《墨子 ·三辯》程繁問于子墨子云:“昔……農(nóng)夫春耕夏耘,秋斂冬藏,息于瓴聆缶之樂。 ”春耕夏耘秋斂冬藏與天子迎四季之禮,前引丁山說,以為亦當肇端自甲骨文中“迎日”之禮,實則二者區(qū)別明顯。就《墨子》載程繁追述“昔”以及《月令》所載,結(jié)合周人始祖后稷為農(nóng)業(yè)之始祖,則此禮周已有之當無可懷疑,其同天子籍田之禮一樣,當同為重視耕作而設。迎春與耕作由立春始,故后世以孟春(正月)、以農(nóng)耕解《堯典》者當在此脈絡之中,而《大傳》又當后來者之先導。此可謂《堯典》經(jīng)傳的第三個信息層。
從這三個信息層當中,我們看到了早期知識經(jīng)“三代損益”的軌跡。如果僅僅為了研究的方便,粗暴地將《堯典》定為戰(zhàn)國或秦漢人的“作品”,我們就可能忽略掉了對其所涵蘊之信息層(其中包括早期的“實錄”)的開掘,以及對先民辛苦傳述過程的追尋與體味。與此同時,經(jīng)典的豐富程度也就大打折扣了,這將會是令人遺憾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