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莉
摘 要:隨著人們精神追求的不斷提高,近幾年國人越來越重視中華傳統文化與美德。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注重傳統文化的教學,尤其在古詩詞教學中更要融入傳統文化的相關元素,讓小學生了解并認知中華傳統美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更好地繼承并發(fā)揚優(yōu)秀傳統文化。本文首先闡述小學古詩詞教學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的作用,介紹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原則,然后分析小學古詩詞傳統文化教學面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古詩詞教學中對傳統文化的滲透策略,希望為古詩詞與傳統文化元素的有效結合提供參考,推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工作的穩(wěn)定開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 古詩詞 傳統文化 滲透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4.04.013
中華傳統文化有著五千多年的發(fā)展歷史,一直以來都深受國人的推崇,古詩詞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學生通過古詩詞可以窺探古人的生活面貌以及當時的社會場景,充分領略古人的情感抱負以及燦爛的歷史文化。近幾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國家教育部門對傳統文化要素教學越來越重視,明確要求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要充分融入傳統文化要素,對小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熏陶,幫助小學生提升語文文學素養(yǎng),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傳承并發(fā)揚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
一、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與傳統文化結合的作用
1.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對小學教材中的古詩詞內容進行分析,可以看到能夠入選教材的都屬于名家名篇,歷經千年仍然擁有巨大的美學魅力,值得后人鉆研并學習。盡管古詩詞自身擁有很高的文學價值,然而由于生活的年代不同,再加上小學生缺乏生活閱歷,在古詩詞學習中無法透徹理解相關知識,學習難度非常大。對此,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要及時引入傳統文化的相關元素,讓小學生充分融入詩人所在的年代和生活場景,充分領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這樣才能讓學生對詩詞中的詞句內容產生更深刻的見解和認知,把握古詩詞的中心要點,使課堂教學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同時降低古詩詞的學習難度。
2.啟蒙學生的文學鑒賞意識
與西方世界的古詩歌相比,中國古詩詞具有典型特征,比較追求字句的簡潔,在內容方面更講究寫作的意境,在形式上主要以平仄對仗為主。很長時間以來,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主要以傳統的教學模式為主,要求學生反復記憶并背誦教材中的重點詩篇,導致學生將大部分時間用于古詩詞背誦上,很少有時間領會古詩詞的魅力。教師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元素,通過不同的教育方式對學生進行古詩詞的講解,再搭配多媒體、詩歌以及誦讀等方式,能夠讓學生通過更多的角度深入了解并感知古詩詞的意境美與音律美,在此基礎上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鑒賞意識,對古詩詞的內涵與中心思想產生更深刻的理解。
3.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
經典的古詩詞中都包含著作者對個人以及社會的見解與認知,同時也彰顯出作者豐富的閱歷以及深厚的文字功底,更能表現出作者對國家以及民族的熱愛。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詩人有很多,比如杜甫、李白、辛棄疾等,他們都寫出了很多名篇佳作,有的體現出對國家危亡的憂慮,有的則體現出對國富民強的贊美,還有的則傾訴著對國家遭遇外敵侵襲的悲憤之情。教師將古詩詞教學與傳統文化進行有機結合,可以讓學生深刻體會詩人當時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
4.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自信
教師將傳統文化元素巧妙滲透至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也是積極響應并貫徹國家教育部門提出的“文化自信”的有效舉措。小學語文古詩詞可以給小學生帶來很大的啟發(fā),其中包含大量優(yōu)秀詩篇佳作,有的表現出詩人不屈不撓的錚錚鐵骨,有的則歌頌祖國的大好河山,兩者之間的結合可以讓學生形成民族自豪感,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立自強、剛正不屈的人格;與此同時,教師還要讓學生主動承擔傳承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使命。
二、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原則
1.教學規(guī)劃需充分考慮學生的心智特征
新《課標》明確提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將教學時間交還給學生,一切要以學生作為中心,教師要發(fā)揮引導和幫助的作用,這也是當前開展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活動的指導方針。要想將學生自身的主體地位凸顯出來,小學語文教師就要充分考慮小學生的身心發(fā)育特征,科學合理地進行教學規(guī)劃。比如,在設計古詩詞教學時,教師需遵循從易到難的順序,按部就班地進行古詩詞教學。小學教材中的古詩詞名作都包含作者豐富的思想感情,同時也蘊含著大量有價值的傳統文化知識,不過大部分作者的情感相對復雜,無法被缺乏生活閱歷的小學生所理解,因此學習難度非常大。語文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理解能力,對于較難的古詩詞可以采用更直接的方式進行講解,防止學生在認知方面出現混亂。
2.普及傳統文化需做到形象直觀,確保講細講活
小學生的認知特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思維非常活躍,同時又缺乏連續(xù)性;另外,小學生的想象力非常豐富,而且顯得較為發(fā)散。對此,在古詩詞講解過程中,語文教師需要額外注意課堂描述方式,盡量做到直觀形象,通過生動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防止學生思考與課文無關的內容。此外,教師在融入傳統文化元素的時候不能僅僅點到為止,而是要通過詳細的方式進行描述,將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真正講細、講活。
三、小學古詩詞傳統文化教學面臨的問題
1.學生對古詩詞缺乏深刻的認知
大部分古詩詞中的語句都比較短小精煉,其中包含各種豐富的內容,而且在表達情感時顯得較為內斂和含蓄,與平時的白話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學生僅僅從字面可能無法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與此同時,由于小學生缺乏古詩詞的基礎學習能力,在學習古詩詞的時候會感到其內容晦澀難懂,長期下去很容易放棄。很多語文教師在平時的古詩詞教學中不注意讓學生積累知識,很多內容都是一帶而過,導致小學生很難深入了解古詩詞的內涵,甚至對一些簡單的詩句都無法做到透徹理解。
2.課堂教學模式較為單一
由于長期以來受到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不少語文教師在小學古詩詞教學中并不注重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大部分教師在課堂上都只是向學生不停地講解古詩詞的字段意思,學生在學習中顯得相當被動,很少有時間發(fā)出提問和質疑。與此同時,不少語文教師使用的教學模式較為單一化,提前設計好教學模板之后就直接在課堂上鋪展開來,很少留給學生思考和反思的時間,導致古詩詞教學無法與傳統文化元素進行有機結合,難以取得預期的教學成果。
3.教學內容局限于教材
就當前小學古詩詞傳統文化教學的整體開展情況而言,有不少語文教師的教學內容僅僅局限于語文教材,課堂教學全部圍繞教材內容進行。在古詩詞課堂教學中對各種素材未及時進行延展,導致學生在素材方面相當匱乏,很難將傳統文化元素與古詩詞學習有效結合起來。除此之外,也有一部分語文教師在古詩詞講解中采用通篇翻譯的方法,或者僅僅對字詞作出解釋,導致學生對“一詞多義”等古詩詞的語言應用模式不理解,難以有效弘揚傳統文化。
4.忽略誦讀的指導
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也要引入不同的朗讀方法,才能將作者的思想感情充分展示出來。然而,不少語文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只是要求學生大聲朗讀,很少主動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殊不知,古詩詞的字義比較隱晦,包含自身獨特的節(jié)奏與韻律,與白話相比顯得不夠流暢,因此,學生只有掌握其中的節(jié)奏和韻律才能深入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與感情。在現實中,不少語文教師根本不重視古詩詞的誦讀技巧,未及時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導致學生很難理解古詩詞的內涵和感情,難以領悟古詩詞的文化美以及意境美。
四、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策略
1.增加古詩詞欣賞時間,使學生充分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古詩詞中蘊含著豐富的藝術與文化底蘊,需要學生進行研讀與欣賞,在此基礎上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品鑒能力與審美情趣。語文教師在古詩詞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讓學生感悟古詩詞的意境以及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在思想上與作者產生碰撞和交流,使學生充分感受古詩詞中傳統文化的魅力與價值,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好地領悟古詩詞的文化內涵以及內在底蘊。
例如,賞析唐代著名詩人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時,教師在課堂講解時可以從絕句的格式以及內容著手,引導學生領悟作者的用詞技巧以及思想感情,教師需結合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指導和點撥,引導學生主動獲得相應的結論。
2.通過古詩詞讀寫的方式,推動傳統文化的傳承
在傳統語文古詩詞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的教學重點一般為對字詞進行解釋,然后要求學生進行記憶和背誦,不注重讓學生理解并感悟古詩詞中的思想感情以及傳統文化。為強化古詩詞的閱讀與審美能力,使小學生更好地繼承并發(fā)揚傳統文化,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需要讓學生反復進行古詩詞的讀寫,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展開自主誦讀,充分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思路以及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以駱賓王的《詠鵝》作為研究案例,在課堂開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開始個性化朗讀,然后引導學生感受其中白鵝戲水的有趣畫面,等學生對這篇古詩詞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教師開始要求學生進行仿寫。在仿寫時,學生需要注重詞匯、色彩、聲音等方面的應用,同時還要充分展示出自身的觀察與表達能力。值得一提的是,仿寫訓練中的難點與重點為古詩詞的韻律以及節(jié)奏等方面的把握,這就要求語文教師需要及時整理并總結古詩詞的語言寫作特點、創(chuàng)作格式以及格律等方面的要求,然后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學生講解,該方式可以使學生通過簡練的語句將個人的思想感情充分表達出來,展示豐富的精神世界。
3.通過多種不同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感悟傳統文化的底蘊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材中包含大量經典的名家著作,對此,語文教師要注重對傳統文化元素的挖掘與探知,引導學生深刻領悟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具體來說,在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應用多種不同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充分感悟傳統文化的精髓和底蘊,在此基礎上更好地傳承并發(fā)揚傳統文化。
例如,講解詩人李白的《古朗月行》(節(jié)選),在講解過程中會遇到“瑤臺鏡”這一詞匯,此時語文教師可以向學生詳細講解“瑤臺”的主人,也就是神話傳說中知名度較高的西王母,通過該方式,讓學生充分了解并感知傳統文化的內涵與底蘊,同時使學生對中國神話傳說產生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結合西王母的故事繼續(xù)進行延伸,比如,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解《穆天子傳》等與西王母有關的經典故事,通過該方式強化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同時學到更多與傳統文化有關的知識。此外,在下課時教師可以布置作業(yè),讓學生到網上或者圖書館查看與西王母有關的神話傳說或者經典故事,讓學生充分了解傳統文化的歷史背景以及形成的具體原因,培養(yǎng)學生探索傳統文化的意識與能力。
4.舉辦特色風格的古詩詞活動
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法主要以課堂講解為主,很少鼓勵學生參與各種實踐活動,導致學生無法透徹理解古詩詞的內涵。對此,教師可不定期舉辦特色的古詩學習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了解更多的古詩詞以及傳統文化知識,加深對古詩詞的理解和認知。
具體來說,教師可以組織開展一些古詩詞朗誦比賽,讓學生帶著感情朗誦古詩詞,對于那些表現優(yōu)秀的學生給予相應的獎勵。其次,語文教師還可以組織本班學生開展古詩詞寫作比賽,在給定寫作主題的情況下,學生可結合個人的理解和認知進行古詩詞創(chuàng)作,然后由班級其他學生、語文教師進行評分,對于排名前三的學生,語文教師可給予物質或者精神方面的獎勵,激發(fā)學生的古詩詞創(chuàng)作熱情。最后,語文教師還可以舉辦有關的知識競賽,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輪流回答教師提出的主題,回答正確記一分,回答錯誤不計分,得分最高的為獲勝組,以此獲得相應獎勵。通過這些古詩詞活動,教師可以激發(fā)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熱情,更好地傳承并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5.向學生推薦課外古詩詞學習內容
為了在古詩詞教學中更好地融入傳統文化內容,僅僅進行教材知識講解是不夠的,語文教師可以積極向學生推薦課外古詩詞學習內容,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充分感受不同風格古詩詞的文化內涵和背景意義。眾所周知,中華五千年歷史中包含大量優(yōu)秀的古詩詞,如果學生可利用課余時間大量閱讀,就能充分感知其中的內涵與底蘊,充分領悟古詩詞以及中華傳統文化的內在價值,同時了解中華古詩詞文化的特殊性與多樣性,對古詩詞產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例如,語文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詩經》。日常誦讀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讓學生深刻領悟其中包含的思想感情以及傳統文化精髓,建立傳承并發(fā)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意識。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元素非常重要,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并提升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使學生不斷積累傳統文化知識,掌握更多個性化的學習方法,夯實個人的語文基礎。只有做好以上這些,教師才能幫助學生提升語文學科的文化素養(yǎng)與核心素養(yǎng),將學生打造成適應現代化社會發(fā)展的全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丘雪《統編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古詩詞教學研究》,南寧師范大學2022年碩士論文。
[2] 葉子《互聯網背景下探究小學語文詩詞教學中傳統文化的課堂有效性——把詩詞唱起來》,《中國新通信》2021年第18期。
[3] 許群《詩境高遠,文脈流長——小學語文之古詩詞中傳統文化的教學方法探究》,《華夏教師》2020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