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蘇文欣,華北科技學院。
【導讀】本文對“蛇尾”這一中國民間意象進行個案研究。蛇尾在上古神話時期象征神格,后隨著文明的演進逐漸消失,體現(xiàn)出人類從神話階段,到自我意識逐漸覺醒,直至明確“以人為中心”的人本位階段的過程。
一、上古蛇尾——神格的象征
蛇尾在上古神話時期通常是大神的標志。上古大神中,蛇尾的數(shù)量顯著多于其他物種的尾巴。
人首蛇身知名度最廣的,當屬女媧和伏羲?!短接[》卷七八引有庖犧氏蛇身人首、女媧人面蛇身的記載。雖然號稱人“首”蛇“身”,但根據(jù)對女媧摶黃土造人、煉五色石補天、折斷鰲足支撐四極平息洪水,伏羲制造瑟、畫八卦等行為的描寫,以及漢畫像磚中的女媧伏羲形象,不難得知,女媧和伏羲是有人類的軀干和手臂的。在人類頭頸、軀干、臂膀的基礎上以“蛇尾”替代人類的雙腿,也就是人形主體加上蛇尾的嵌合形象,更準確的說法應是“人身蛇尾”。
羲和、常羲都是蛇尾。羲和主日,是太陽的母親,生了十個太陽。在漢畫像磚上,羲和是手捧著一輪太陽、下半身拖著蛇尾的形象。常羲主月,她生了十二個月亮。漢畫像磚上的常羲是人身蛇尾、捧著月亮的形象。在一些漢畫像磚上,羲和與常羲被刻在一起,分別手捧日月,頭向相反,兩條蛇尾交纏在一起。嫦娥也是蛇尾。很多學者認為嫦娥和女媧實為同源,具有相似的神格,兩人都與月亮有關(guān),而月亮在古人的觀念里又與生命和生殖相關(guān)聯(lián)。也有學者認為嫦娥神話是常羲神話的演變。漢畫像磚上奔月的嫦娥,身后即拖著蛇尾。
關(guān)于上古大神蛇尾的來源,可以從圖騰崇拜、生殖崇拜、語音聯(lián)想、原始意象、模因傳遞等多種角度進行分析。
在聞一多《伏羲考》中,聞一多認為伏羲和女媧的蛇尾來源于荒古時代龍圖騰的遺跡。龍圖騰是部落兼并的產(chǎn)物,部落兼并,圖騰也因此合并了其他圖騰的特點,如獸腳、馬頭、鹿角……圖騰未合并以前,“龍”大概只是一種大蛇的名字,龍圖騰最初其實是蛇圖騰,因此不必區(qū)分古代龍蛇傳說里的龍和蛇。龍/蛇圖騰的部落在林立的部落里實力最為強大,故而龍/蛇圖騰不論融合了多少種動物的特點,其主體軀干始終是蛇,后來衍生出的高神格大神也大多保有蛇尾。龍圖騰演化出全獸型的蛇神神話,即二龍神話,二龍神話又逐漸演變出半人半蛇的女媧、伏羲。王貝在《幻化——比較文化視域下的中日變身譚研究》中也提到,《山海經(jīng)》里記載了8個以蛇為圖騰的部落。這些部落的蛇圖騰烙印在原始初民的文化記憶中,經(jīng)歷世事變遷,其遺存仍在神身后的蛇尾中有跡可循。
可以注意到,長有蛇尾的上古神,其神格大多與生命、生殖、生育有關(guān)。女媧本身即造人的女神,又掌管婚姻、生殖。女媧和伏羲又在神話里共同擔負起了人類初祖的生殖責任,其在漢畫像磚里也常以蛇尾親密交纏的形態(tài)存在。“交尾”即為蛇的交配,其生殖意味不言自明。女媧、伏羲、羲和、常羲、嫦娥等又幾乎都與日月相關(guān)。女媧、常羲、嫦娥都和月亮關(guān)聯(lián),月亮從缺到圓又到缺,恰似孕婦懷孕生產(chǎn)過程中的腹部,因此具有孕育的象征意義,而月圓月缺,周而復始,又包含生命往復循環(huán)、死而復生的隱喻。漢畫像磚上的伏羲與女媧手捧日月、常羲與羲和手捧日月,體現(xiàn)出“陰陽相和”、生息繁衍的觀念。另一位神格與生命、生殖相關(guān)的大神西王母,在《山海經(jīng)》記載中身后長著的是豹尾,但在某些漢畫像磚上也被畫成人身蛇尾的形象。雖然蛇尾的西王母并不典型,卻能體現(xiàn)出在當時人們的觀念里,蛇尾是與生命和生殖緊緊掛鉤的,因此畫像的作者才會認為掌管生命的西王母也可以同女媧一樣長有蛇尾。種種跡象都表明,在民間觀念中,蛇尾意象與生殖崇拜有著極為密切的聯(lián)系。究其原因,首先是因為自然界中蛇類的繁殖能力很強。在古代,子孫后代的繁衍是家族延續(xù)和社會發(fā)展的必要保證,也是順利進行生產(chǎn)活動的重要保障,原始先民本就處于向自然物祈求庇護的階段,很容易將生育多子、綿延后嗣的強烈愿望寄托在繁殖能力強大的蛇身上,使蛇與生殖崇拜相關(guān)聯(lián)。此外,蛇尾的形狀和平時松弛、警戒時硬挺繃直的特點,也會令原始人類聯(lián)想到男性的生殖器官,進而將蛇尾視為生殖崇拜的象征物。
吳曉東在《伏羲女媧蛇尾蜴尾考——兼談嫦娥為什么也有尾巴》中,從語音的角度深入探究了女媧、伏羲名稱的由來與蛇尾、蜥尾形象的關(guān)系,認為羲與蛇、蜴的古音同音,所以羲媧有蛇尾或者帶足爪的蜥尾,而乂與義、媧的古音同音,所以伏羲、女媧才會呈現(xiàn)“乂”字形的交尾狀態(tài)。另外,后羿、嫦娥與伏羲、女媧的名稱中心詞分別是羿、娥、羲、媧,都來源于“日”的語音變異,所以嫦娥與女媧有著同一個來源,漢畫像中的嫦娥才會拖著一條和女媧相同的尾巴。此觀點與繆勒的“神話是語言的疾病”之說有相似之處。以語音作為切入點,伏羲、女媧的尾巴也就不帶有圖騰崇拜或生殖崇拜的意味,而是一種因同音字而生發(fā)聯(lián)想的產(chǎn)物。這是伏羲、女媧、嫦娥尾巴的另一種可能來源。
此外,“蛇尾”這一原始意象投射了原始初民的恐懼心理。蛇對原始人類來說,既是可以捕獲的獵物,同時又是潛在的威脅和危險。它們充斥在原始初民生活的周遭環(huán)境里,深度影響其生活與生產(chǎn)。蛇往往在夜幕降臨后進入原始初民的世界中。初民恐懼蛇對居所的入侵,也恐懼獵物的復仇。在與陰暗世界的接觸中,這些恐懼催生出幻覺,“蛇尾”作為蛇醒目和陰森的代表性標志,生成原始意象。出于抵抗恐懼的心理需求,原始人類圍繞“蛇尾”這一原始意象進行了藝術(shù)、文學上的創(chuàng)作,并形成與此相關(guān)的巫術(shù)思維和宗教信仰。
在民間文化的傳遞中,“蛇尾”意象也可被視為一種模因(meme)?!吧呶病币庀蠛啙?,特征鮮明,記憶點突出,具有很強的可復制性。其作為復制因子,經(jīng)由人們的模仿傳播,成為集體文化共識中的固定文化符號,在此過程中經(jīng)歷遺傳、變異和選擇,達成橫向上的流行與縱向上的代代相傳。
二、蛇尾的消失
雖然盤古的神話流傳很早,但在古籍記載中出現(xiàn)得相對較晚。雖也有關(guān)于盤古人首蛇身的說法,但古籍上的主要描寫卻并未提及尾巴。南朝梁任昉《述異記》講述盤古化生萬物的神話,稱其頭顱化為山岳,眼睛化為日月,脂膏化為江海,毛發(fā)化為草木,或是頭、腹、四肢各化為五岳,卻不曾提到尾巴變作了什么,顯然所載的盤古是無尾的。漢畫像中,盤古往往也是以完全的人的形態(tài)和長有蛇尾的女媧伏羲共存。這說明正式生成時間較晚的神,至少是出現(xiàn)在古籍記載中較晚的神,已經(jīng)沒有了蛇尾。而原本有蛇尾的神,除了女媧、伏羲形象實在深入人心、根深蒂固以外,大多也都逐漸失去了尾巴,比如嫦娥,在后來的故事里就是一個全然人形的美麗女子了。
蛇尾并不像狐尾一樣具有相當?shù)墓淘浴沧鳛槊耖g文學“尾巴”意象里的另一個典型代表,與“狐”這一形象始終緊密結(jié)合。在狐的變身觀念里,狐尾是最難變化掉的器官,是狐進入人類世界或者修道成仙的最后關(guān)鍵一步,因此即使所屬的意象在民間文學的流傳變異過程中逐漸演變,狐尾也頑固地作為標志留存著,即使發(fā)生了異化,也依然保留著原本象征意義的遺存。
在蛇的變身故事里,蛇妖變身成為人形時沒有拖著蛇的尾巴,其變身過程也沒有受到尾巴的困擾,現(xiàn)出原形時則往往是直接整個變?yōu)樯?,而沒有像狐妖一樣,在人類的衣冠之下露出尾巴。比如《太平廣記》引《古今五行記·薛重》記載,蛇妖奸淫薛重的妻子,薛重見到的隱在床腳、散發(fā)酒臭的是一條蛇,而不是什么露出蛇尾的“人”。
這也許是因為蛇與人的差異遠比狐與人的差異更大,狐說到底是哺乳動物,而且是外表符合人類審美的哺乳動物,它和人類最大的不同就是有一條尾巴,其頭身四肢等一一變形為人后,也只剩下尾巴來區(qū)別人和狐。而蛇和人類的差異巨大,遠不止一條尾巴。它甚至沒有四肢。既然蛇在變身為人的過程中能憑空生出四肢來,那么去掉一條尾巴應當也不是什么難事。蛇尾并非蛇向人進行變身后剩下的那個器官,誰知道蛇妖將蛇尾變成了人類的哪個器官?又或者是直接變沒了呢?因此,蛇作為人形端坐著而不慎露出蛇尾,想來不夠合理。由于缺乏固原性,“蛇尾”在蛇妖故事里也就不是目光聚焦之處,便日漸銷聲匿跡。
倒是在一些故事里,本是人類的主角因為惡行而受到懲罰,身體由人身變?yōu)樯呶?。例如《太平廣記》卷340引《通幽錄·盧頊》,記載了東鄰吳家阿嫂朱氏因為“平生苦毒”而遭到報應,被“罰作蛇身”,蛇尾在這里純粹是一種可怖的惡報。至于為什么變成蛇尾,一來這些故事包含明顯的佛教因果關(guān)系,而蛇意象與佛教有一定關(guān)聯(lián),二來蛇尾外形在動物里顯得尤為陰森可怕,因此這種懲罰也就格外嚴厲。
總之,蛇尾意象脫離了上古神話語境后,在后來的民間文化里不再單獨具有神格象征和生殖崇拜的意義,獨立的蛇尾意象也在較晚的神話和傳說中慢慢消失了。
三、蛇尾與神仙形象的嬗變
在上古社會中,原始初民的認知范圍相對狹窄,很難將自身和自然物分離開來,因此會認為自己是其他自然物的子孫,并向自然物尋求庇佑,這種思維方式促成了圖騰崇拜的形成。在上古神話中,神、始祖、自然物和人之間的關(guān)系并沒有明確的界限,神的蛇尾作為自然崇拜和圖騰崇拜的投射,成為神格的一種象征。原始初民感受到自身的弱小,同時恐懼于強大的自然力量,他們渴望擁有與野獸的利爪、尖牙同等的力量來保護自己,而粗壯靈活的蛇尾同樣為原始初民所崇拜和渴望。因此原始初民不僅不會覺得神的蛇尾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反而會認為那是強大神力的象征。正因為和人類不一樣,神才更是神,才更具有高于人類的庇護能力。
隨著文明的演進、時代的變遷和人類自我意識的加強,人們逐漸開始從充滿圖騰崇拜和原始信仰的混沌狀態(tài)中脫離,將自身和其他自然物區(qū)分開來。人、神、鬼分離,同時人有了“己”和“異己”的區(qū)分意識,開始建立起自己與其他動物之間的界限??鬃诱J為應當“敬鬼神而遠之”,人在尊敬鬼神的同時也要與鬼神保持距離,顯示出“人鬼殊途”的意識。所謂“天道遠,人道邇”,鬼神的天道和人類的人道是截然分開的,鬼神與人各行其道?!白硬徽Z怪力亂神”正是自我意識萌芽的體現(xiàn)??鬃訉砩耖]口不言,脫離原始人類依賴自然和鬼神庇護的思想,轉(zhuǎn)而求諸自身,強調(diào)人的能動性。漢代時民間流行“物老為怪”的思想,這里的“怪”即體現(xiàn)出鮮明的排斥異己的傾向。即使萬物之老者能夠達到“象人之形”的境界,那也終究只是人形的精怪,是異類而不是人類,其間隔閡,清楚明白。魏晉神仙道教張揚“人”的中心地位,人的自我意識空前強化。當時大興的玄學關(guān)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之間的關(guān)系,探究外界,觀照自身,在討論人與外界聯(lián)系的同時,也明確了人與外界的界限,認識到自身與外界的對立統(tǒng)一。在這個過程中,民間文學中的蛇尾意象也逐漸發(fā)生了變化。神的蛇尾悄然消失,人們開始按照自己的形象創(chuàng)造神或仙人。在人類取代神掌握話語體系構(gòu)建的權(quán)力后,神仙不僅不再是拖尾而行、彰顯著荒古時代野蠻神秘力量的半人半蛇形象,而且成為姝麗的少女、雍容的婦人、俊朗的少年、儒雅的先生、壯碩的戰(zhàn)士、粉雕玉琢的孩童或是鶴發(fā)童顏的老者。總之,是符合大眾審美取向的清秀俊逸的形象,是美麗的“人”。
人們將尾巴這個人類與其他動物外觀上最明顯的區(qū)別,作為一種區(qū)分“己”與“異己”的符號。除了女媧、伏羲由于過于知名而形象固化的神仍保留了人首蛇身的形象,幾乎只有精怪還保留著尾巴,這些精怪原先是什么動物,就長著什么動物的尾巴。尾只是物種的外在體現(xiàn),而不再像上古神話中那樣具有特異性。
同時,因為禮教的強化,人類開始注重儀容的規(guī)范得體。舉止要盡量優(yōu)雅從容,衣飾要盡量華美飄逸。如果仍然保有野蠻的、屬于動物的蛇尾,那將大失體面。若仙人身后拖著一條蛇尾,那成何體統(tǒng)?這樣略顯滑稽的邏輯,顯然深受禮教影響。人類走出童年,走向成熟,正如天真爛漫的孩童有一日感到了赤身裸體的羞恥,穿起遮羞的衣服,野生野長的蛇尾終于被受到教化的人類所斬斷丟棄。
民間文學意象生于民間,長于民間,在民間經(jīng)歷流傳變異。它們作為原型長久地存在于集體無意識中,受到不斷激活而成為富有變化又一脈相承的豐富藝術(shù)形象。通過對“蛇尾”這一民間意象的個案分析,可以管窺中華文明對于自然、鬼神和人的認識過程。蛇尾作為起點極高的神格象征,蘊含生命、生殖、生育的隱喻,卻在脫離了上古神話語境后無所適從,失去作為一個原始意象的獨立性,悄無聲息地湮沒于神話時代。這體現(xiàn)出人類從包含恐懼和渴望的、物我不分的神話階段,到逐漸將自身與外界、同類與異類劃清界限,自我意識覺醒、強化,直至明確“以人為中心”的人本位階段的過程。
參考文獻
[1] 欒保群. 山海經(jīng)詳注[M]. 北京:中華書局,2019.
[2] 李昉,等. 太平廣記[M]. 北京:中華書局,2020.
[3] 王貝. 幻化——比較文化視域下的中日變身譚研究[M]. 上海:中西書局,2022.
[4] 張道一. 漢畫故事:刻在石頭上的記憶[M]. 北京:中華書局,2020.
[5] 任昉. 述異記[M]. 武漢:崇文書局,1875.
[6] 袁珂. 中國神話通論[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
[7] 楊伯峻. 論語譯注[M]. 北京:中華書局,1980.
[8] 葛洪. 抱樸子[M]. 北京:中華書局,1985.
[9] 聞一多. 伏羲考[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0] 吳曉東. 伏羲女媧蛇尾蜴尾考——兼談嫦娥為什么也有尾巴[J]. 民族藝術(shù),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