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
【教學警語】
古詩文的閱讀教學,要追求實、新、美、豐的教學境界。
【課文美讀】
《學弈》選自《孟子·告子上》。孟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睹献印芬粫涊d了孟子的思想和言行,其中有不少的寓言式故事。孟子常常用講故事的方式來闡述觀點,既有文學性,又有哲理味。
全文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第一句點出人物弈秋,第二句運用對比的手法寫弈秋誨二人弈的故事。第二層,第三句評說學習收獲的差距,第四句用設問的方式引發(fā)讀者的思考。本文兩個層次之間的關系是先敘后議、敘議結合。從章法、手法的角度看,《學弈》就是一個有敘有議、結構完整、表達簡潔、含義深刻的故事。
故事的美點有四:一是弈秋這個人物的設置。在“通國之善弈者”的教導下,學生居然也有開小差的,可見專心致志的學習境界與學習者對自身嚴格要求的重要關系。
二是想象的浪漫。作者描寫一個學習中思緒不集中的人,居然想象到他“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可見此人思想開小差的嚴重程度。
三是對比的強烈。將專心致志地學習與思緒飛到九天之外進行對比,反差大,有說理的力量,也更具有藝術的感染力。
四是語言的簡練生動以及故事本身的表現(xiàn)手法。作者運用“譬喻式”的手法,用淺顯生動的精短故事引申出了深刻的抽象事理。
【新穎創(chuàng)意】
我們的教學創(chuàng)意是在一個課時的教學中,以朗讀為線索,進行“文言短文學習三步法”的學習實踐。
課始導入,教師介紹課文背景材料,介紹文言短文的三步習讀法:辨讀文詞,知曉文意,體味文筆。
活動一 :朗讀,辨讀文詞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集體朗讀課文。
2.教師出示三張課件,第一
張,生字、難字的注音;第二張,課文詳細注釋;第三張,字詞辨析訓練,重點辨析“之”“為”兩個字。學生認讀、辨析。如字音認讀:
弈(yì)秋? 誨(huì)二人弈
惟弈秋之為(wéi)聽
鴻鵠(hónɡ hú)? ?弓繳(zhuó)
為(wèi)是其智弗若與(yú)
如詞義理解:
弈:下棋。秋:人名,因善于下棋,所以稱為弈秋。通國:全國。使:讓。誨:教導。惟弈秋之為聽:只聽弈秋(的教導),惟,只。雖聽之:之,指弈秋的教導。以為:認為,覺得。鴻鵠:指天鵝、大雁一類的鳥。思:想。援:引,拉。弓繳:弓箭。繳:這里指帶有絲繩的箭。雖與之俱學:之,他,指專心致志的那個人;俱,一起。弗若:不如。為是其智弗若與:為,因為;其,他的,指不用心的那個人;與,同“歟”,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然:這樣。
3.學生讀課文,對照注釋,思考每句話的意思,再連起來說說課文的內容。
活動二:朗讀,理解文意
1.朗讀訓練。教師指導學生讀好句中停頓,讀出“敘”與“議”的不同語氣。讀好句中停頓的圖示,
如下: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2.難句理解。請學生重點理解兩個句子的意思:
(1)惟弈秋之為聽。(2)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3.學生口頭翻譯課文大意,
教師出示譯文,學生朗讀:
弈秋是全國的下棋高手。他教導兩個人下棋,其中一個人非常專心,只聽弈秋的教導;另一個人雖然也在聽,心里卻一直想著天上有天鵝要飛過來,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來。雖然他與那個專心的人在一起學習,但是成績卻不如那個人。是因為他的智力不如別人好嗎?回答說:不是這樣的。
活動三:朗讀,品味妙處
1.背誦全文。
2.品味本文的表達之妙。
學生思考,發(fā)言。教師可根據(jù)前面課文品讀的內容與學生對話,并點示:《學弈》敘事有趣, 對比分明,說理精微,告訴了我們學習要心無旁騖的道理。最后收束教學。
責任編輯 吳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