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醒
【摘 要】在《生死場》中,蕭紅以獨特的風格、鮮明的意識,對20世紀30年代中國勞動婦女的生命狀態(tài)、生活困境進行了全面的審視,通過苦難元素的書寫增添了作品的魅力。本文就在介紹蕭紅及其作品《生死場》的基礎上,對《生死場》中苦難元素的構成、敘述方式進行了解析,并凸顯了這些苦難元素書寫的價值。
【關鍵詞】蕭紅;《生死場》;苦難元素;敘述方式
【中圖分類號】I207.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4)05—012—03
苦難是我國女性作家蕭紅小說寫作的主基調(diào),在其代表作品《生死場》《逃難》《呼蘭河傳》等小說中,苦難的色彩不僅與小說創(chuàng)作的背景緊密融合,同時還滲透于主人公的命運之中。蕭紅之所以能夠在小說作品中實現(xiàn)苦難的敘述,與其一生顛沛流離的遭遇、多舛不定的命運有著直接的關系。本文就選擇蕭紅小說作品《生死場》,對其中的苦難元素進行了提煉整合,并對苦難元素形成的原因、書寫的價值等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
一、蕭紅及其作品《生死場》簡介
蕭紅,原名張乃瑩,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知名女作者,在20世紀初中期的文壇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蕭紅的童年卻是不幸的,雖然蕭紅的家境是富有的,但封建傳統(tǒng)的思想?yún)s成為束縛蕭紅童年的枷鎖,這也造成蕭紅從小就要忍耐父親的專橫、繼母的冷漠、祖母的歧視,她的童年也受到了最為惡劣的影響。但蕭紅卻在祖父的支持下進入了哈爾濱當?shù)氐囊凰又袑W,并在美術與文學上頗有造詣。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蕭紅嘗試將繪畫融入其中,使得小說呈現(xiàn)出了鮮明的繪畫性,讓故事情節(jié)的塑造更加引人入勝。
蕭紅的一生經(jīng)受了多次命運的打擊,也推動她成為中國文學史上一顆明亮的星。1933年5月,蕭紅發(fā)表了處女作《王阿姨之死》,1934年蕭紅又創(chuàng)作出了優(yōu)秀小說作品《生死場》,在1940年到1942年期間創(chuàng)作了《呼蘭河傳》《馬伯樂》《小城三月》《北中國》等多部優(yōu)秀的作品。1942年1月22日,蕭紅因為個人病情的加重與世長辭。
《生死場》是一篇中篇小說作品,也是蕭紅的代表作。蕭紅在這部小說中講述了一些女人卑微而無助的生活、死亡的故事。整本書一共可以分為17個章節(jié),描繪了三個家庭的變遷,包括二里半與麻面婆的家庭、王婆與趙三的家庭、金枝的家庭。整部小說首尾呼應,一層套著一層,演進著生與死的故事。作為一部傳世的經(jīng)典名作,《生死場》對人性、人的生存等古老問題進行了透徹且深邃的詮釋,因此也贏得了讀者的一致好評。
二、《生死場》中苦難元素的構成
《生死場》中的苦難元素源于蕭紅自己的體驗與對命運、人類生存的思考,其苦難元素的構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生育苦難
生育是女性生命的自然現(xiàn)象,但在蕭紅看來,生育并不是生命的“偉大創(chuàng)造”,也不是一種主動的、有意識的,而是一種被動的、無意識的活動,這造成生育失去了其應有的價值,新生命的產(chǎn)生也并不意味著喜悅。在《生死場》中,蕭紅采取了觸目驚心的書寫方式去描繪女性生育的場面,甚至帶給讀者一種不忍視睹的感覺,而生育也并沒有讓女性感覺到自身的偉大與自豪,反而產(chǎn)生了更多的痛苦與災難。例如在第六章中就有這樣的描寫:“王阿嫂自己已經(jīng)在炕上發(fā)出了她最后沉重的嚎聲,她的身子早被自己的血浸染著,同時在血泊里也有一個小的,新的動物在掙扎”。除了王阿嫂以外,小說中的其他女性人物——麻面婆、金枝、五姑姑的姐姐在生產(chǎn)中同樣是充滿痛苦的、“受著刑罰”。不僅如此,五姑姑的姐姐在即將生育時,還要遭受丈夫的折磨,這充分反映了《生死場》中男性對女性群體的不尊重。
(二)疾病苦難
在人的一生中,疾病是不可避免的考驗,沒有誰能夠完全避免疾病的侵擾。在小說《生死場》中,蕭紅就通過疾病的描寫來增強了作品的苦難色彩,還為作品增添了幾分無奈的元素。以月英這一人物為例,她是《生死場》中唯一被賦予了美貌的女人,性格也極為溫和,但依然需要經(jīng)受丈夫的冷漠,身體上也飽受疾病的摧殘與折磨。即使是美麗溫和的月英最后的軀體也令人不忍直視:“她的眼睛,白眼珠完全變綠,整齊的一排前齒也完全變綠,她的頭發(fā)燒焦了似的,緊貼住頭皮。她像一頭患病的貓兒,孤獨而無望?!蓖ㄟ^這樣的描寫,蕭紅為讀者呈現(xiàn)了一個女人的悲慘結局,也引起了讀者對于人的尊嚴的深刻思考。
(三)精神苦難
蕭紅《生死場》對精神上的苦難也進行了描繪,相比較肉體上的苦難,精神上的苦難往往更加沉重。以金枝為例,道德成為了綁縛她的枷鎖:曾經(jīng)的金枝為了生存選擇前往都市,但這個人人向往的地方并沒有讓她擺脫原有的生活狀態(tài),金枝只能懷著羞恨回到了鄉(xiāng)村。后來金枝雖然想盡辦法逃回了家,但卻沒有迎來母親的關心,反而是在看到錢以后,母親才藏不住心中的喜悅。金枝在精神上的苦難還源于她的丈夫,明明懷有身孕,她卻不能落下一點活計。但即使如此,她的丈夫還不滿意,對自己的生活充滿抱怨。現(xiàn)實的殘酷讓金枝只能感受到麻木與冷漠,精神上也處于一種幻滅的狀態(tài),成為了一具沒有了靈魂的“行尸走肉”。
(四)命運苦難
蕭紅《生死場》中人物的一生都縈繞在苦難的色彩之中,無法逃離其悲劇一般的命運,這種悲劇命運是由時代所造成的。以王婆為例,她一生的婚姻都是不幸的,第一任丈夫?qū)λ龢O為暴力,第二任丈夫則過早地離開了她,而趙三作為她的第三任丈夫,也十分殘忍冷漠。除了婚姻生活的不幸以外,命運仿佛和王婆開了一個玩笑:先是女兒小鐘因為自己的疏忽意外摔死,再是有兒子因為當土匪而被拉去槍斃,馮丫頭也死于革命。對于王婆而言,她沒有幸福的婚姻、家庭作為依靠,只能選擇自殺,擺脫這苦難的命運。但王婆卻并沒有死,反而“幸運”地活了下來,這種“幸運”放大了王婆的人生悲劇,預示著她無法擺脫苦難的枷鎖。
三、《生死場》中苦難元素的呈現(xiàn)方式
在《生死場》中,蕭紅以全知視角為敘事的視角,在構建空間化敘事結構的基礎上,打造了感時傷懷的苦難氛圍,調(diào)動讀者形成了情感上、思想上的強烈共鳴。
(一)全知視角,俯瞰“生死”場景
在敘述故事的過程中,視角的選擇影響了讀者的感官。蕭紅的《生死場》就從第三人稱的全知視角出發(fā),以俯瞰的方式為讀者呈現(xiàn)出了一幅幅苦難的“畫卷”。通過這種視角視角,蕭紅可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對各種現(xiàn)象進行客觀真實的評論。以“農(nóng)家無論是菜棵,或是一株茅草也要超過人的價值”這句話為例,蕭紅基于特定的時代對人與物的價值進行了客觀的對比,引發(fā)了讀者對于當時社會的深刻思考。在閱讀的同時,讀者還會對故事的內(nèi)容、時代的背景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不僅如此,全知視角的運用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敘事界限,幫助讀者深入人物角色的內(nèi)心,洞察他們真實的想法,以此來拉近讀者與文本之間的距離,增強了讀者的情感體驗。
(二)空間敘事,引起讀者深入思考
《生死場》的敘事沒有清晰明確的時間線索,也沒有嚴謹明確的結構間架,在故事情節(jié)的推動上也呈現(xiàn)出了“凌亂”的特點。從小說整體結構來看,各個章節(jié)中的故事內(nèi)容是同時發(fā)生的,具有共時存在的特點;而場景卻是獨立的,場景之間有機銜接,空間之間并置存在,讓《生死場》在敘事結構上呈現(xiàn)出了明顯的空間化特點。在部分讀者看來,《生死場》閱讀起來會有一種不連貫、斷裂的感覺,需要通過反復的閱讀才能形成整體的印象,以此來把握作品的主要內(nèi)容、情節(jié)結構。通過對《生死場》每章標題的整理,可以發(fā)現(xiàn)每一章節(jié)之間沒有必然的邏輯聯(lián)系,甚至存在著散亂的情況。但對每章內(nèi)容進行仔細閱讀以后,讀者就可以發(fā)現(xiàn):《生死場》每章的內(nèi)容都是圍繞著幾個主角展開的,且多是以某個人物或者某件事為中心,呈現(xiàn)出了不同空間中不同人物的生存境遇,構建了豐富多元卻充滿苦難的場景。在這種敘事的引領下,讀者的閱讀興趣、好奇心被進一步放大,實現(xiàn)了對文本內(nèi)容的深度探究,這也是《生死場》在敘事方式上的成功之處。
(三)景物描寫,營造苦難感傷氛圍
為了凸顯出《生死場》中的苦難元素,蕭紅通過大量的景物描寫、環(huán)境描寫,營造了一種感傷的氛圍,為讀者呈現(xiàn)出了一個充滿苦難的世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意象主要有以下物品。
太陽。太陽作為貫穿《生死場》全篇的主要意象,每次出現(xiàn)都對人物的描寫、情節(jié)的推動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提供自然背景的同時,營造出了一種蕭瑟悲涼的氛圍。在第二章《菜圃》中,太陽的光線就是“憂郁”的,是主要人物金枝內(nèi)心的寫照。在得知自己懷孕之后,金枝的內(nèi)心充滿了恐懼,而母親也對她極盡辱罵,成業(yè)更是將金枝視作是工具,這都是金枝“憂郁”情緒的來源,以太陽光的形式進行了展現(xiàn)。再以第三章《老馬走進屠場》為例,這里的太陽光是“凄沉的”。王婆被逼無奈,只能賣掉老馬。老馬則辛苦了一生,最終無法擺脫被屠殺的命運。這里的太陽營造了一種凄涼悲壯的氛圍,加深了老馬生命走向死亡的“苦難”色彩。
月亮。在《生死場》中,月亮的凄涼色彩被放大。
四、《生死場》中苦難元素的敘述價值
蕭紅《生死場》中關于苦難元素的描寫具有重要的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深化女性對命運與自身價值的思考
蕭紅《生死場》中苦難的敘述多是與女性有關,在她的筆下,無論是婚姻,還是生育,女性都無法獲得幸福與驚喜,圍繞著她們一生的都只有苦難。以生育場景的描寫為例,在蕭紅看來:生育意味著毀滅,就是一場可怕的災難。因此,她對女性的生育進行了強烈的控訴。通過女性苦難元素的書寫,蕭紅提升著女性對自己的命運、自身價值展開深刻的思考,這是因為由于作者自身的局限,造成蕭紅無法為婦女找到一條光明的出路,《生死場》中的女性雖然一直想擺脫自己的悲劇命運,但終是不得出路。但對于當代讀者而言,《生死場》的閱讀有助于他們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為自己的選擇提供更多的參考,在閱讀思維上也打破了時代的局限性。
(二)喚醒社會各界對底層人民的關注與同情
《生死場》的作者蕭紅一生崎嶇,其不僅是弱勢群體,曾經(jīng)在經(jīng)濟上也一度陷入困苦的境地,深陷于社會底層的泥沼中,只能在朋友的接濟下勉強度日。這段坎坷的人生經(jīng)歷、特殊的社會身份使蕭紅目睹且經(jīng)歷了一切歧視、凄苦與壓迫,讓她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形成了獨立的感受。因此,在《生死場》中蕭紅就加強了對弱者、底層人民的關注,用大量的文字安排了關于底層人民苦難生活的情節(jié),在人物的刻畫上也極為深刻?!渡缊觥分械呐噪m承受著生命的沉重,但在高壓下僅有極少的人敢于命運抵抗,就算有抵抗,最終也是以失敗告終。這些弱勢群體、底層人民從骨子里散發(fā)著屈服和順從的氣息,這也是當時整個社會的共性。蕭紅通過《生死場》的書寫、苦難元素的呈現(xiàn),帶動底層人民擺脫命運的桎梏,發(fā)展獨立的個性,真正實現(xiàn)思想上、精神上的全面解放。
(三)批判了國民的劣根性
在書寫《生死場》的過程中,蕭紅借鑒了魯迅批判現(xiàn)實主義的寫作手法,在繼承“改造民族靈魂”這一精神的基礎上,深入挖掘了國民人性的弱點與劣根性。在創(chuàng)作中,蕭紅通過苦難元素的書寫批判了封建思想對于人們精神的毒害。通過對《生死場》內(nèi)容的提煉可以發(fā)現(xiàn),其中處處都能窺見人生的苦難和人性的軟弱,展現(xiàn)了主人公的痛苦與煎熬。男女老少都在這種痛苦之中掙扎著,這就是蕭紅對生命悲慘苦痛、生活惰性殘酷的描寫。另外,蕭紅還采用較為隱晦的方式將國民的劣根性暴露在讀者的面前,通過描繪二里半的軟弱、成業(yè)的殘忍、趙三的暴力,充分展現(xiàn)了社會的悲劇,引導更多讀者走向自我的覺醒。
五、結語
《生死場》是女作家蕭紅的代表作品,其中的苦難元素“充盈豐富”,成為這部作品的一大藝術特色。在書寫中,蕭紅用大量的筆觸展現(xiàn)了女性的苦難命運,包括生育的苦難、疾病的苦難、精神的苦難等,為了放大讀者對“苦難元素”的感官,蕭紅采取了第三人稱的全知視角,增強了讀者的感官體驗,也帶領讀者跨越時代,對命運進行了深刻的思考,展現(xiàn)了特定時代背景下人類的頑強生命力與不屈不撓的精神。
參考文獻:
[1]吳敏,魏靚文.以“自我經(jīng)驗”為介質(zhì)透視女性存在之境遇——論蕭紅女性苦難書寫[J].井岡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5).
[2]周曉鳳.論蕭紅《生死場》中的女性苦難書寫[J].名作欣賞,2023(2).
[3]史曉敏.苦難的超越——蕭紅的苦難書寫[J].名作欣賞,2022(11).
[4]張雅楠.物質(zhì)與精神的雙重“受難”——淺談蕭紅《生死場》中的苦難書寫[J].青年文學家,2020(14).
[5]李玲,張曉莉.探討蕭紅《生死場》的女性苦難意識[J].名作欣賞,2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