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教學中,教師應當在注重學科教學的同時,關注學生價值觀念的培養(yǎng)。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將語文教學和道德與法治教學內(nèi)容進行融合,在融合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明確以語文教學為主的教學觀念、結合時代熱點新聞以及德育教學觀念、引導學生的認知以及思維成長、促進學生積極思考等教學原則。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從教學內(nèi)容、教學觀念、教學手段、教學活動等不同方面實施語文和道德與法治學科的融合。
關鍵詞:小學語文 道德與法治 學科融合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16.032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學生的成長越來越受到社會不同方面的重視,在基礎教育階段,教學質(zhì)量以及教學理念會影響學生的身心成長質(zhì)量。因此,教師應當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開展素質(zhì)教育。小學階段的學生尚在快速成長以及發(fā)育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認知以及思維的培養(yǎng),在不同學科的教學中完善學生的道德觀念以及法治觀念。在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將價值觀念與教學活動進行融合,促進學生的成長。
一、小學語文和道德與法治教學有效融合的意義
(一)培養(yǎng)學生價值觀念
將小學語文和道德與法治進行學科融合,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價值觀念。小學階段的學生缺乏完善的認知觀念,對不同事物的態(tài)度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教師應當認識到自身對學生成長的影響,通過在教學的過程中言傳身教道德與法治的相關知識,可以引導學生學習文本中的有關法律以及文化等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道德觀念以及法律意識。教師通過教學文本作者的創(chuàng)作理念以及價值觀等,可以引導學生形成健康完備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念,進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強化學生語文素養(yǎng)
將小學語文和道德與法治進行學科融合,有助于強化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通過學科融合,可以引導學生理解教學文本中的情感以及價值觀念,與學生共同探究教學文本中的情節(jié)以及人物之間的邏輯關系,加強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以及內(nèi)涵的理解,促進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形成。同時,教師將道德與法治的歷史以及文化相關知識與語文教學內(nèi)容進行結合,在豐富教學內(nèi)容的同時,能夠強化學生對文章內(nèi)涵的理解。
(三)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將小學語文和道德與法治進行學科融合,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科融合后,教師的教學內(nèi)容以及教學形式都會發(fā)生一定的變化。小學階段的學生對外界的認知不足,對于不同的變化有一定的好奇心,通過不同方式的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語文學科的教學內(nèi)容也會更加豐富,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質(zhì)量以及效率。
(四)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
將小學語文和道德與法治進行學科融合,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da14627a8dfd2dedd1ca49ac564cc496素養(yǎng)。在小學階段,學生的觀念以及學習習慣影響學生未來的學習以及成長。通過道德觀念以及法治意識的培養(yǎng),可以讓學生對不同的價值觀念形成一定的判斷能力,抵制不良信息,規(guī)范自身的行為,進而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以及學習習慣。在教學中,教師也會采取師生互動以及游戲等教學形式,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通過集體形式的課外教學活動,體驗與作者類似的經(jīng)歷,提高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引導學生在情感上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精神。
二、小學語文和道德與法治教學有效融合的原則
(一)注重語文教學資源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道德與法治的內(nèi)容,應當注重語文教學資源。首先,在學科融合的教學中,教師應當明確語文教學的主體地位,在開發(fā)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內(nèi)容時,應當以語文教材以及教學要求為基礎,確保學生對語文知識進行理解以及認識。其次,教師應當將語文教學資源進行適當拓展,完善教學文本中的作者形象,豐富學生的學習內(nèi)容,進而提高學生對不同文化、歷史知識的了解程度。
(二)a5ca8dcb93ad7dcd1ae705a9ce5a57f4結合時代發(fā)展方向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內(nèi)容,應當結合時代發(fā)展方向。首先,教師應當明確時代的發(fā)展趨勢,不斷完善自身的道德與法治內(nèi)容以及知識,對熱點事件以及重要時事政治產(chǎn)生一定的了解。其次,教師應當明確當下的培育目標,進而明確學科融合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形成愛國精神以及道德觀念,讓學生對社會產(chǎn)生好奇以及探究欲望,提高學生對法律和道德的認識。
(三)結合學生認知觀念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內(nèi)容,應當結合學生的認知觀念。首先,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學段和年齡特點等,分析學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長特點。教師應當將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作為教學參考,通過學生熟悉的概念,引導學生對新知識加深理解。其次,教師應當明確認識到學生對動畫、有趣的教學內(nèi)容更加感興趣,應選取動畫等教學資源,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
(四)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內(nèi)容,應當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首先,教師應當在準備教學內(nèi)容時,明確教學思想。教師應當將教學文本的內(nèi)容、精神、情感等進行提煉,分析其中的核心思想,進而明確教學主題。其次,教師應當明確課堂的教學目標。教師可以結合教學主題設計語文教學目標以及道德與法治的教學目標,明確學生的思考方向以及路徑。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教學主題為起點,思考教學文本的內(nèi)容以及情感。
三、小學語文和道德與法治教學有效融合的路徑
(一)優(yōu)化教學內(nèi)容
1.豐富語文教學
將小學語文和道德與法治進行融合教學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優(yōu)化教學內(nèi)容,豐富語文教學。教師應當深入分析教材的內(nèi)容,探究道德與法治學科與語文課程之間的關系。教師還應結合教學主題中道德與法治的相關元素,延伸教學內(nèi)容,設計不同的教學任務,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教學,體會到不同價值觀念的意義。
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人教版一年級《我上學了,我是小學生》時,可以結合兒歌、圖畫、動畫等方式,讓學生感受成為小學生之后發(fā)生的變化,學習使用語言以及文字介紹自己。教師可以將兒歌《上學歌》進行演唱以及介紹,引導學生學習兒歌的內(nèi)容,并進行演唱教學,認識到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認識班級環(huán)境以及同學。教師可以先進行自我介紹,引導學生學習模仿教師的語氣以及語法,介紹自己為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qū)某某小學的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介紹能力。然后,教師應當鼓勵學生相互詢問名字,加強學生的禮儀意識,促進學生之間友好相處。
2.注重傳統(tǒng)文化
將小學語文和道德與法治進行融合教學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優(yōu)化教學內(nèi)容,注重傳統(tǒng)文化。教師應充分了解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蘊含的思想,教師應當將教材中的古詩詞以及文學作品中的典故以及成語等進行著重分析,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了解作者的精神品質(zhì)以及文學素養(yǎng),強化學生對傳統(tǒng)禮儀以及道德觀念的認識。
例如,小學語文教師教學人教版三年級《望天門山》時,可以引導學生結合古詩中的情感,體會詩人李白對我國大好山河的熱愛。教師可以將描寫景色的古詩進行展示,引導學生想象古詩中的景象,再將描繪的自然景色采取幻燈片的方式進行展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逐句想象景色,進而結合學生自身的理解分析后兩句,引導學生認識到長江的磅礴以及李白的激動,進而讓學生認識到我國景色的美麗,提升學生對我國山河的喜愛。教師同時可以引導學生注重環(huán)境保護,提升學生對我國山河的熱愛。
(二)完善教學觀念
1.注重學生成長
將小學語文和道德與法治進行融合教學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完善教學觀念,注重學生成長。教師應當對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以及困難有一定的了解,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結合學生遇到的問題以及困難,講解相應的道德品質(zhì)以及價值觀念,注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以及意識的養(yǎng)成,進而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促進學生的成長。
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人教版一年級《我上學了,我是小學生》時,可以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和寫字習慣。教師可以將正確的習慣示意圖采取幻燈片以及親身示范的方式向?qū)W生展示,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應當在學生練習的同時對學生的行為進行鼓勵以及表揚,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教師還可以將鉛筆字的作品作為練字規(guī)范,引導學生端正態(tài)度,認真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耐心。
2.引導學生思考
將小學語文和道德與法治進行融合教學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完善教學觀念,引導學生思考。教師應當明確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教學觀念,在課堂上鼓勵學生思考和發(fā)言,加強與學生的正面互動,了解學生的想法。教師還應當結合學生的思考方式設計不同的教學任務,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引導不同的學生對道德觀念產(chǎn)生思考,進而樹立以德為榮的價值觀。
例如,小學語文教師教學人教版三年級《漏》時,可以引導學生采取不同的方式對老虎和賊的行為進行理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老虎和賊對“漏”的恐懼以及害怕,引導學生結合“漏”對故事發(fā)展和結局進行梳理,明確老虎和賊的下場,引導學生思考故事中老虎和賊的愚蠢以及貪婪,讓學生得出做壞事會導致不良后果的結論,引導學生約束自身的言行,形成做事應當理智的習慣,不盲目逃避責任等。
(三)優(yōu)化教學手段
1.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將小學語文和道德與法治進行融合教學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優(yōu)化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教師應當結合教學主題、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認知特點等,設計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情境。教師應當將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喜好進行分析,增強學生對教學情境的代入感,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
例如,小學語文教師教學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橋》時,可以引導學生創(chuàng)設大雨的情境,引導學生表達自身對大暴雨的態(tài)度,進而引導學生對文中的山洪暴發(fā)產(chǎn)生一定的理解以及認識。教師可以將暴雨以及山洪的視頻整理成相關資料,采取幻燈片的形式進行播放,引導學生結合環(huán)境描寫以及語言動作描寫等體會文中村民以及村黨支部書記的情感,提升學生對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等精神品質(zhì)的認識,促進學生的道德觀念的形成。
2.設置教學問題
將小學語文和道德與法治進行融合教學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優(yōu)化教學手段,設置教學問題。教師應當結合語文和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任務、學生的能力、性格特點等設計不同的教學問題,引導學生對法律以及社會等產(chǎn)生一定的觀念以及思考,通過不同學生的回答,提升學生的表達以及理解能力,加強教師對學生價值觀念的了解。教師還應當通過教學問題對產(chǎn)生不良觀念的學生進行引導,通過分析不良觀念的影響等方式,轉變學生的觀念。
例如,小學語文教師教學人教版四年級的《黃繼光》時,可以結合民族英雄的教學主題,設計不同的教學任務以及教學問題,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選擇自己感觸最深的語句,講解自身對黃繼光的行為的情感,引導學生感受黃繼光的愛國情感以及鋼鐵般堅強的意志,提高學生對英雄精神的理解。
(四)豐富教學活動
1.設計教學游戲
將小學語文和道德與法治進行融合教學需要小學語文教師豐富教學活動,設計教學游戲。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年齡和認知,設計口語、閱讀、聽力等不同形式的教學游戲,引導學生認識生活事物,提升學生對道德以及法律的基本認識以及了解。
例如,小學語文教師教學人教版六年級上冊《山中訪友》時,可以引導學生采取詞語接龍的方式將自己認為的山中朋友進行列舉,提升學生對大自然的喜愛,加強學生對自然環(huán)境景觀的認識。教師還可以結合學生的游戲內(nèi)容,引導學生明確自然環(huán)境保護的意義,促進學生保護大自然,加強學生對自然環(huán)境的重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扮演山中景物,引導其他學生與“景物”進行互動,想象打招呼的語言,引導學生感受山泉、溪流、瀑布等景觀的不同,提升學生對不同景物的喜愛,加強學生對不同環(huán)境的認識,進而引導學生維護良好的人與自然的關系。
2.組織實踐活動
將小學語文和道德與法治進行融合教學需要小學語文教師豐富教學活動,組織實踐活動。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年齡以及教學主題,開展校內(nèi)以及校外的實踐活動。在校內(nèi),教師可以組織語文好詞好句好段的摘抄活動以及書法活動,在引導學生感受語句中的情感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教師還可以組織書籍推薦活動,引導學生將自己喜歡的書籍中有關情感和精神的內(nèi)容進行表達,促進學生價值觀念的形成。
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人教版四年級《黃繼光》時,可以將黃繼光戰(zhàn)士的“爬、頑強向前爬、站起來了、舉起右臂、張開雙臂、猛撲上去、堵住槍口”等文字的描述圖片進行展示,引導學生認識戰(zhàn)士的偉大。為了讓學生認識到英雄的精神以及品質(zhì),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觀烈士陵園,探望退伍老兵,引導學生認識并了解我國的英雄,提升學生對軍人的尊重,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感。
綜上所述,學生的認知以及思維能力主要是在學校的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的,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在教學的過程中,將道德與法治的相關教學內(nèi)容與語文教學工作相結合,在課堂以及課外的教學中引導學生結合教學內(nèi)容思考教學文本中的情感以及觀念,讓學生在不同的教學活動中,感受到法治觀念以及道德觀念的意義,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完善學生的價值觀念、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萬福元《融入道德與法治,煥活小語課堂的深度教學》,《課堂內(nèi)外》2023年第32期。
[2] 陳曉紅《道德與法治教育在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中的滲透研究》,《吉林教育》2023年第10期。
[3] 尉風梅《小學語文教學融入道德與法治教育的實踐探究》,《中國多媒體與網(wǎng)絡教學學報》202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