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群文閱讀教學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圍繞一個或幾個議題,有針對性地選擇幾篇有共通特征的閱讀文本,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集體閱讀并達成共識的過程。文章闡述了群文閱讀教學在高中語文課堂中應用的必要性及價值,并結合教學實例分析了具體的應用路徑,提出了提升群文閱讀教學應用效果的注意事項,以期最大程度發(fā)揮群文閱讀教學的育人價值,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和學科素養(yǎng)的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語文 群文閱讀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21.009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語文的教學理念隨之發(fā)生了根本性改變,從之前的強化課本知識的獲得及解題方法的掌握,轉為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和終身學習能力。在這一背景下,群文閱讀教學應運而生,成為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群文閱讀教學關注教學資源的整合,圍繞一個或多個議題開展多文本的閱讀教學活動,打破了傳統(tǒng)單篇教學的局限性,可以讓學生在閱讀中獲得更加豐富和連貫的學習體驗。
一、高中語文課堂中應用群文閱讀教學的必要性
對于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而言,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活動,不僅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探究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同時有利于教師整合教學資源,拓展教學空間,是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首先,傳統(tǒng)的單篇教學往往難以形成系統(tǒng)性的知識,而群文閱讀教學能夠將相關的文本資源有機整合,使學生在閱讀中獲得更加豐富和連貫的學習體驗。在單元主題的統(tǒng)領下,學生可以圍繞一個或多個議題閱讀多篇相關文章,不斷開闊視野,激發(fā)興趣,從而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其次,通過對不同體裁、不同風格的多個文本進行多角度解讀,學生可以全面鍛煉語言運用、思維判斷、審美鑒賞等綜合能力,為培養(yǎng)語文核心素養(yǎng)奠定良好基礎。
二、群文閱讀教學在高中語文課堂中的應用價值
群文閱讀教學作為一種創(chuàng)新的語文教學模式,在教學實踐中展現(xiàn)出了巨大的應用潛力和價值。首先,群文閱讀教學能夠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增加閱讀量,培養(yǎng)閱讀興趣和習慣。通過閱讀不同類型、風格的多個文本,學生能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并拓展知識面。其次,群文閱讀教學徹底顛覆了傳統(tǒng)的“教師主導、學生被動”的教學模式,真正將學生置于主體地位,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靈活運用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等多種教學方法,組織生動有趣的群文閱讀活動,不僅可以提高教學效率,也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而學生在閱讀、討論、合作的知識建構過程中,獨立思考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得以有效培養(yǎng)。
三、群文閱讀教學在高中語文課堂中的應用路徑
1.科學設定教學目標
教師在設定群文閱讀教學的目標時,應根據(jù)單元主題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具體、可測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設定應遵循明確性、可操作性和可評估性等三個原則,以確保每節(jié)課都有明確的學習任務和目標。首先,明確性是指教學目標要具體、清晰,便于教師和學生理解和執(zhí)行。例如,在高一上冊第三單元“古詩詞鑒賞”中,教師可以結合《短歌行》《夢游天姥吟留別》《念奴嬌·赤壁懷古》等教學內容,將教學目標設定為“學生能夠理解并分析古詩詞中的意象和情感表達”。這種明確的教學目標有助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的放矢,學生也能清楚地知道此次學習的重點和方向。其次,可操作性強調教學目標要具有實際操作性,能夠在課堂上具體實施。例如,在高一上冊第一單元“現(xiàn)代詩歌閱讀”中,教師可以結合《沁園春·長沙》《立在地球邊上放號》《紅燭》等教學內容,設定目標為“學生能夠通過小組討論,分析不同詩歌的主題和風格,并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這種目標不僅明確了學習內容,還提供了具體的操作步驟,便于教師在課堂上組織教學活動??稍u估性要求教學目標能夠通過具體的評估手段進行評價和反饋。例如,在高一上冊第五單元“整本書閱讀”中,教師可以設定目標為“學生能夠通過閱讀《鄉(xiāng)土中國》,理解并分析書中的社會現(xiàn)象和文化背景,并撰寫讀后感”。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及時調整教學策略。通過這些具體、可操作、可評估的目標設定,教師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多文本閱讀,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
2.精心選擇教學內容
教師在選擇群文閱讀的教學內容時,應重點關注所選內容的相關性和多樣性,并結合學生的興趣和認知水平,選擇豐富多樣的閱讀材料。以高一下冊第三單元為例,該單元的主題圍繞“科學與文化”展開,教師應圍繞單元主題,選擇與科學發(fā)展、科技創(chuàng)新、科學與文化關系等相關的多樣化閱讀材料,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引導他們全面認識科學發(fā)展的重要性,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科學價值觀,并提高語文素養(yǎng)。在內容選擇的相關性方面,首先,教材中的課文《青蒿素:人類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名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等與科學發(fā)展和科學家精神密切相關,可作為核心閱讀材料。其次,教師可以選擇一些與科學發(fā)展、科技創(chuàng)新相關的課外讀物,如《科學發(fā)展史》《諾貝爾獎得主傳記》等,豐富學生對科學發(fā)展歷程的認識。此外,教師還可以選擇一些反映科學與文化關系的文學作品,如《月亮和六便士》《第七天》等,引導學生思考科學發(fā)展與人文價值的關系。在內容選擇的多樣性方面,應確保閱讀材料涵蓋不同體裁、風格和難度。例如,可以選擇一些通俗易懂的科普讀物,滿足學生的基礎閱讀需求;也可以選擇一些思想深邃的人文著作,拓展學生的視野和思維。教師還可以選擇一些報紙雜志的相關文章,讓學生了解科學發(fā)展的最新動態(tài)。教師在選擇閱讀材料時,還需結合學生的興趣和認知水平。對于高一學生來說,可以選擇一些語言通俗、內容生動的科普讀物,如《生命的奧秘》《宇宙探秘》等,以激發(fā)他們對科學的好奇心及探究興趣。而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教師則可以適當增加一些難度,選擇一些科學理論著作,以培養(yǎng)他們的科學思維能力。
3.靈活運用教學方法
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是群文閱讀教學最為常用的教學方法。教師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時,應依據(jù)所選擇的教學內容靈活運用不同教學方法,以確保教學活動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開展。合作學習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以高二上冊第二單元“論語與古代經(jīng)典”為例,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每組分別研讀不同的經(jīng)典哲學著作,如一組研讀《論語》,一組研讀《老子》,一組研讀《莊子》等。在小組內部,學生們可以合作探討文本內涵,交流理解心得,并就文本中的重點內容進行分工,由不同的同學負責介紹和解讀。之后,各小組可以在全班范圍內進行交流分享,將自己對經(jīng)典著作的理解呈現(xiàn)給其他同學,并就有疑問的地方相互請教、互相啟發(fā)。通過這種合作學習方式,學生不僅能加深對單篇文本的理解,還能全面把握中國古代哲學的整體面貌,培養(yǎng)合作交流的能力。探究學習則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索。以高一下冊第四單元“信息時代的語文生活”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感興趣的媒體形式,如網(wǎng)絡媒體、電視媒體、廣播媒體等,對其進行深入探究。學生可以查閱相關資料,了解該媒體的發(fā)展歷史、運作模式、影響力等,并思考它對當代語文生活產(chǎn)生了何種影響。在探究過程中,學生需要提出問題、收集證據(jù)、分析數(shù)據(jù)、形成見解,最終以報告或演講的形式呈現(xiàn)探究成果。這種探究式學習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能促進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創(chuàng)新意識和語言表達能力的發(fā)展。
4.建構教學評價體系
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是最為常用的兩種評價方式,教師在高中語文課堂中應用群文閱讀教學時,應建立相應的教學評價體系,以提升群文閱讀教學的最終效益。以高二中冊第三單元“歷史人物傳記閱讀”為例,教師應建構科學的評價體系,綜合運用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全面評估學生對《屈原列傳》《蘇武傳》《過秦論》《五代史伶官傳序》等文本的閱讀理解情況和學習效果。形成性評價可以通過課堂提問、小組討論、閱讀筆記等方式進行,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對文本的理解情況。例如,在學習《屈原列傳》時,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閱讀筆記和課堂討論,掌握他們對屈原這一愛國詩人形象的了解程度,以及對其悲慘命運的感受和思考。在學習《蘇武傳》時,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了解學生對蘇武忠貞不渝、堅貞不屈的品格的理解。通過這種形成性評價,教師能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并給予反饋和指導,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文本內涵。終結性評價則可以通過測驗、讀后感、項目報告等方式進行,全面評估學生的學習效果。例如,在本單元結束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撰寫一篇讀后感,評估他們對這些歷史人物傳記的整體把握,以及他們的寫作能力。通過讀后感,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對這些作品中所蘊含的愛國主義精神、堅韌不拔的品格等的領悟程度,評價他們的閱讀理解水平和語文素養(yǎng)。同時,教師應及時收集和處理學生的反饋信息,不斷優(yōu)化教學過程。例如,通過問卷調查、課堂觀察等方式,了解學生對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意見和建議。如果學生反映在閱讀這些文言文作品時存在一定困難,教師可以適當調整教學策略,增加對文言文知識的講解,或采用情景模擬等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通過及時收集和處理反饋信息,教師可以不斷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果。
四、提升群文閱讀教學應用效果的注意事項
1.加強教師培訓
加強教師培訓是提高群文閱讀教學質量和效果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理論基礎和教學理念是教師開展群文閱讀教學的前提和指導。因此,應當通過專題研討會、觀摩課等形式,系統(tǒng)闡釋群文閱讀教學的理論依據(jù),如建構主義學習理念、多元智能理論等,讓教師充分認識到這一教學模式的重要性和優(yōu)勢。其次,應鼓勵教師開展教學研究,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新群文閱讀教學策略。教師可以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總結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解決方案。例如,如何確定恰當?shù)淖h題?如何選擇合適的文本?如何設計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如何科學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這些都是教師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討的重點問題。通過多種形式的培訓,教師將更加熟練地掌握確定議題、選擇文本、設計教學活動、組織課堂互動、評價學習效果等環(huán)節(jié)的方法,從而有效開展群文閱讀教學,發(fā)揮這一教學模式的最大優(yōu)勢。
2.豐富閱讀資源
豐富的閱讀資源是開展群文閱讀教學的基礎和前提。首先,學校應當整合校內外的閱讀資源,建立群文閱讀資源庫,為教師提供多樣化的文本。資源庫可以包括文學作品、人文社科讀物、科普讀物、報刊等。其次,要加大力度開發(fā)多媒體閱讀材料,滿足不同學生的閱讀需求和偏好。除了文字材料外,還可以包括圖像、視頻、音頻等多種形式,使閱讀資源更加生動形象、豐富多彩。例如,在學習某一歷史人物時,可以提供該人物的傳記文學作品、紀錄片、訪談錄音等多種資源,讓學生通過多種渠道全面了解這一人物的生平事跡和精神風貌。此外,學校還應加強與圖書館、出版社等單位的合作,獲取更多優(yōu)質的閱讀資源。一方面,可以購買紙質圖書;另一方面,也可以訂閱數(shù)字化的閱讀資源,方便教師和學生隨時隨地進行閱讀。只有將豐富的閱讀資源作為堅實基礎,群文閱讀教學才能事半功倍。教師們也可以根據(jù)不同的教學主題和目標,靈活選擇合適的文本資源,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
3.加強課程整合
加強課程整合是群文閱讀教學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證。語文課程與其他學科課程存在著天然的聯(lián)系,群文閱讀教學應當注重跨學科整合,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綜合能力。例如,在開展與歷史、地理相關的群文閱讀教學時,可以邀請相關學科的教師參與,共同設計教學活動。教師們可以選擇一些跨學科的議題,然后精心挑選與之相關的文學作品、歷史文獻、地理讀物等,組成群文閱讀的資源庫。此外,群文閱讀教學還應當與學校的校本教研活動相結合,開發(fā)校本課程資源,為群文閱讀教學提供支持。例如,學??梢蚤_設“絲綢之路”這一主題的選修課程,將語文、歷史、地理等學科的知識有機整合,讓學生通過群文閱讀的方式,全面了解某一重要的歷史文化現(xiàn)象。通過加強課程整合,群文閱讀教學不再是孤立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而是與整個課程體系緊密融合,進而發(fā)揮其最大的育人價值。學生在群文閱讀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提高語文素養(yǎng),還能拓展綜合素養(yǎng),培養(yǎng)跨學科的知識遷移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為終身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4.引入信息技術
在群文閱讀教學中引入信息技術是大勢所趨,也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徑。信息技術為群文閱讀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支持、多元的呈現(xiàn)方式和便捷的交互方式,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升教學效果。首先,教師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數(shù)字圖書館等平臺,搜集與教學主題相關的多媒體資源,如文學作品、評論文章、視頻素材等,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閱讀視野。其次,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將文本內容以圖像、動畫、視頻等形式呈現(xiàn),增強課堂教學的直觀性和生動性。
總之,群文閱讀教學為高中語文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作為一線語文教師,應認真研究和探索群文閱讀教學的理論與實踐,不斷總結經(jīng)驗,持續(xù)改進和創(chuàng)新,最大程度地發(fā)揮群文閱讀教學的育人價值,并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和學科素養(yǎng)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陶忠《核心素養(yǎng)視野下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解析》,《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4年第3期。
[2] 楊玉《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實施策略》,《語文世界》2024年第9期。
[3] 蒙利林《群文閱讀在高中語文課堂中的有效應用》,《語文世界》202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