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教學正逐步向高質量發(fā)展轉型。本文以高質量發(fā)展為導向,探討了小學語文大單元整合教學策略。首先概述了大單元教學的概念及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而后,深入分析了教材課文,提煉出單元主題,并融入核心素養(yǎng),構建了單元目標。在此基礎上,提出教學評一體化的教學策略,細化了單元任務,包括了解學生學情、情境結合任務以及評價融于教學等。通過這些策略的實施,旨在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多元化評價。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 小學語文 大單元整合教學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21.024
小學語文大單元教學建立在單元教學設計基礎之上,更是如今高質量發(fā)展導向下小學語文教學的新途徑。小學語文中的關鍵內容有語言組織、思維拓展、文化傳承等多個方面。教師借助大單元教學,可以有效融合單元知識,幫助學生達成知識學習與靈活應用的目標?!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版)》指出,語文教學需要突破傳統(tǒng)方式,從單篇課文講解出發(fā),逐漸尋找新的教學路徑。大單元教學借助單元主題,將整個單元進行統(tǒng)籌劃分,由教師引導學生系統(tǒng)學習,從而成為實現(xiàn)新《課標》語文學習理念的有效幫助。
一、小學語文大單元教學概述
小學語文大單元教學是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將教材內容按照知識體系、主題或項目進行整合,形成一個較大的教學單元,通過系統(tǒng)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全面、深入地掌握知識,培養(yǎng)綜合能力的教學方法。教師根據(jù)教材的編排特點,將相關的課文、知識點、語言技能等進行整合,形成一個個主題鮮明、內容完整的大單元。每個大單元都應有明確的教學目標,這些目標應涵蓋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教師圍繞教學目標,設計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如閱讀、討論、寫作、表演等,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同時,在大單元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索,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將語文教學與其他學科知識相結合,如歷史、地理、美術等,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綜合素養(yǎng)。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網(wǎng)絡等現(xiàn)代教育技術,豐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和互動性。并且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過程進行評價,及時給予反饋,幫助學生認識自我,調整學習方法。通過實施小學語文大單元教學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小學語文大單元教學的意義
小學語文大單元教學立足于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大單元教學有助于將分散的知識點和技能整合在一起,形成系統(tǒng)化的知識結構,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通過主題式的學習,學生可以在一個相對集中的時間內深入探討一個主題,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大單元教學注重跨學科知識的整合,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如語言運用能力、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大單元教學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培養(yǎng)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大單元教學,學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體驗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培養(yǎng)良好的文化素養(yǎng)。由此可知,小學語文大單元教學的意義在于通過系統(tǒng)化、主題化的教學方式,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小學語文大單元教學的應用策略
(一)分析教材課文,提煉單元主題
開展大單元教學前,教師應熟悉教材內容,對單元的核心概念和主題進行提煉。這不僅是對教學內容的深入理解,也是對學生學習需求的精準把握。以小學語文統(tǒng)編版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為例,這一單元共有四篇課文,分別是《白鷺》《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鳥》。這四篇文章雖然題材各異,但都體現(xiàn)了“借物抒情,于小處見精神”的人文主題,通過具體事物來抒發(fā)作者的情感,展現(xiàn)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的敬畏。本單元的人文主題為“一花一鳥總關情”,結合單元語文要素“借助具體事物抒發(fā)感情的方法”以及單元習作“我的心愛之物”,可以提煉本單元主題為“借物抒情,于小處見精神”?!栋槨吠ㄟ^描繪白鷺的優(yōu)雅姿態(tài)和生活習性,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向往。文章語言優(yōu)美,情感真摯,通過對白鷺的描寫,傳達了作者對和諧、寧靜生活的向往?!堵浠ㄉ穭t以花生為載體,通過講述花生的生長過程和特性,表達了作者對勤勞、樸實、堅韌不拔精神的贊美。文章語言樸實無華,情感真摯,通過對花生的描寫,傳達了作者對勤勞人民的敬意?!豆鸹ㄓ辍吠ㄟ^描寫桂花的香氣和形態(tài),表達了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和對美好事物的熱愛。文章語言優(yōu)美,情感細膩,通過對桂花的描寫,傳達了作者對家鄉(xiāng)的眷戀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墩渲轼B》則通過描繪珍珠鳥的生活習性和形態(tài)特征,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生命奇跡的敬畏。文章語言生動,情感豐富,通過對珍珠鳥的描寫,傳達了作者對自然和生命的熱愛。這四篇文章在寫作上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采用了借物抒情的手法,通過對具體事物的描寫,抒發(fā)了作者的情感,表達了作者的思想。這種寫作手法不僅能夠增強文章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也能夠引導讀者進行深入思考和感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這四篇文章的寫作特點,引導學生進行深入閱讀和思考,結合本單元的語文要素“借助具體事物抒發(fā)感情的方法”,指導學生進行寫作練習,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
(二)教學評一體化,細化單元任務
1.了解學生學情,精準聚焦教學
在正式開展單元教學前,對學生的實際學情進行深入了解是至關重要的。通過這樣的分析,教師可以更準確地確定教學目標,制定出符合學生實際需要的教學計劃,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建立一個持續(xù)有效的知識認知體系對于學生來說尤為重要。這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系統(tǒng)掌握知識,還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自學能力。對于古典名著來說,由于其語言風格、文化背景與現(xiàn)代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存在較大差異,學生在理解上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以《三國演義》中的“草船借箭”為例,這一章節(jié)不僅包含了豐富的歷史知識,還有復雜的人物關系和戰(zhàn)爭策略。在開始學習前,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復習和鞏固一些理解古典文學的方法,比如通過背景介紹、人物分析、情節(jié)梳理等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內容。具體來說,教師可以首先介紹《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以及這部作品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讓學生對作品有一個宏觀的認識。接著,教師可以詳細講解火燒赤壁的背景,包括曹操、孫權、劉備三方勢力的對峙,以及赤壁之戰(zhàn)的戰(zhàn)略意義。通過這樣的背景介紹,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火燒赤壁這一事件的歷史背景。在人物分析方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曹操、周瑜、諸葛亮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和行為動機,讓學生理解這些人物在赤壁之戰(zhàn)中的作用和影響。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情節(jié)梳理,幫助學生把握火燒赤壁的整個發(fā)展過程,理解戰(zhàn)爭的策略和戰(zhàn)術。通過這些方法,學生不僅能夠更好地理解《三國演義》中的火燒赤壁,還能夠提高他們對古典文學的閱讀和理解能力。這對于學生建立持續(xù)有效的知識認知體系,以及提高他們的文學素養(yǎng)和文化修養(yǎng)都有著積極的作用。總之,在正式開展單元教學前,對學生的實際學情進行了解和分析,以及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建立持續(xù)有效的知識認知體系,對于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對具體案例的分析和討論,教師可以更好地指導學生學習古典名著,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自學能力。
2.情境結合任務,提升學習體驗
為了能夠帶領學生快速進入大單元學習,教師需要設計情境展開導讀,在“遇見名著”的情境導讀環(huán)節(jié),借助搜集的視頻、圖片以及資料等,帶領學生制定大單元學習目標。小學階段,許多學生感覺教材中的四大名著學習難度較大,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許多學生能夠通過網(wǎng)絡和電視接觸到相關的作品,教師可以根據(jù)這一情況,在“遇見名著”的情境導讀環(huán)節(jié),以影視片段作為引路關鍵。例如,在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開始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在網(wǎng)絡中搜集“武松打虎”“草船借箭”“紅樓夢”“西游記”中的經(jīng)典片段進行播放,一方面能夠帶領學生快速將單元內容進行串聯(lián),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大單元的學習創(chuàng)造良好的氛圍;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在情境導讀中提出問題,由學生進行討論,促使學生獲得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能力。
通過初步的“遇見名著”環(huán)節(jié),學生對大單元中的課文有了了解,下一階段就需要進入“走進名著”——情境教學環(huán)節(jié),借助對課文的深度學習,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探索欲。例如,在課文《草船借箭》中有“怎么敢跟都督開玩笑?我愿立下軍令狀,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罰”的內容,這部分是體現(xiàn)人物特點的語句,教師可以和學生們交流,并抓重點詞語“神機妙算”設疑導讀,以詞繞文,串珠引線,深究事情的前因后果。此外,讓學生找出課文《景陽岡》中寫得最精彩的部分并闡述理由。有學生找到“那只大蟲又饑又渴,把兩只前爪在地下按了按,望上一撲,從半空里躥下來……”其中的“躥、掀、吼”生動描繪了虎的氣勢和聲勢。帶領學生深入理解寫虎是為了突出主人公,虎都如此有氣勢,那么打虎的武松就更了不得。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進入“暢想名著”——情境實踐,教師利用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串聯(lián)起整個大單元的課文內容。此時,可以通過單元后面的“口語交際”,對經(jīng)典部分進行課本劇編輯,根據(jù)課本劇的表演,由扮演各類人物的學生從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等多個方面,進行細化,力求做到生動還原。
3.評價融入教學,評價體系多元
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習能力處于上升期,對于詞句精簡、寓意深遠的古典文學名著較難理解,為了突破這個困境,教師需要借助評價量表,引導學生在古文閱讀過程中找到自己的優(yōu)勢和缺點,不斷改善自己的學習方法,調整學習心態(tài),從而幫助教師深入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所遇到的困難,由淺入深帶領學生對古典文學名著進行學習。評價量表并沒有固定的格式,而是根據(jù)教學內容、教師需求、學生實際情況以及單元教學任務與知識,進行設計。例如,在學習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古文時,在“暢想名著”階段,將“思考”“表演”“仿寫”等作為分析課文中人物的固定流程,通過這些表中的活動,將自己代入課文環(huán)境之中,由教師引導學生高效、有序學習。
大單元教學是一種以較大的知識單元為教學內容,注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模式下,評價方式的多樣化至關重要,它能夠更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評價可以增進彼此的理解和信任。教師可以提供專業(yè)的反饋,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勢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同時,學生也可以對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內容提出建議,實現(xiàn)教學相長。學生之間的互評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同理心。通過評價同伴的工作,學生可以學習如何客觀分析問題,同時也能夠從同伴的評價中獲得啟發(fā)和鼓勵。而自評是一種自我反思的過程,學生通過自我評價來了解自己的學習進度和掌握程度。除了結果的評價,大單元教學還應該注重過程性評價。通過觀察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表現(xiàn),教師可以更準確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問題所在,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評價不應該只在教學結束時進行,而應該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持續(xù)性的評價可以幫助學生持續(xù)進步,同時也可以幫助教師不斷優(yōu)化教學方法。通過這些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大單元教學可以更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同時也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大單元整合教學策略的研究,不僅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而且對于推動教育的高質量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深入分析教材,明確教學目標,結合學生實際,設計合理的教學活動,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多元化的評價體系能夠全面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為教學提供有效的反饋。
參考文獻:
[1] 徐月梅《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小學語文大單元教學的策略研究》,《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3年第9期。
[2] 肖梅芳《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的小學語文大單元教學設計》,《語文天地》2023年第4期。
[3] 黃超群《淺談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的“大單元教學設計”——以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教材為例》,《試題與研究》2023年第1期。
[4] 李延慶《基于任務驅動目標的小學語文大單元整合學習策略》,《當代家庭教育》2023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