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正處于自我意識發(fā)展的關鍵期,他們逐漸認識到自己與他人的區(qū)別,但在這個階段,很多幼兒還不能清晰地分辨自己的物品,以至于出現(xiàn)穿錯衣服、戴錯帽子、丟東西等現(xiàn)象,這不僅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也可能導致一些不必要的沖突和麻煩。繪本《小浣熊洗呀洗》的情節(jié)簡單活潑,語言簡明輕快,通過生動的圖畫和貼近幼兒生活的情節(jié),描繪了小浣熊幫助其他動物洗衣服的情景。筆者以繪本為素材,設計了早期閱讀活動《小浣熊洗呀洗》,旨在通過繪本閱讀、交流分享、情景表演等方式,帶領幼兒理解故事情節(jié),提高對自己物品的認識和管理能力,同時在感受勞動的喜悅和成功感中增強自我服務意識和獨立性。
活動目標
1.能夠觀察故事圖片,了解小浣熊洗衣服的愉快經(jīng)歷。
2.仔細觀察關鍵畫面,幫助動物們找到正確的服飾,并能夠表達自己的想法。
3.感受繪本閱讀的樂趣,體驗與朋友們一起玩水和洗衣服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了解小浣熊的外形特征以及常見的生活習性(如身體靈巧、愛爬樹、愛干凈等)。
物質準備:繪本《小浣熊洗呀洗》PPT,7個動物角色的頭飾,歡快的輕音樂,繪本中洗衣服的相關道具。
活動過程
一、觀察繪本封面,激發(fā)興趣
教師出示繪本封面,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
師:小朋友們,封面中你看到了誰?小浣熊在干什么呢?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師:小浣熊最喜歡洗東西了,他和小青蛙之間會發(fā)生怎樣有趣的故事呢?我們看一看。
【說明】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可先出示封面圖片,讓幼兒充分觀察畫面內容和細節(jié),鼓勵幼兒大膽猜測與表達,最后再由教師小結。
二、分段閱讀,理解故事內容
1.集體閱讀繪本第2~4頁,了解小浣熊和小青蛙之間的故事。
師: 小青蛙想做什么?他是怎么說的?
師:小浣熊是怎樣洗襪子的?洗完襪子之后做了什么?什么是“干干凈凈”呢?
【說明】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可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內容,重點了解小浣熊洗衣服的動作以及他和朋友之間的對話句式。
2.集體閱讀繪本第5~15頁,進一步了解小浣熊幫助不同動物洗衣服的情節(jié)。
師: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事情?會有哪些動物來找小浣熊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師:你們猜一猜,小綿羊會說些什么?他們是怎樣洗毛衣的?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師小結:原來小浣熊幫助小綿羊洗毛衣,嘩啦嘩啦洗呀洗,洗得干干凈凈,還要曬一曬。
【說明】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可適當退位,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幼兒自主表達,引導幼兒根據(jù)畫面內容模仿繪本中的句式和擬聲詞講述故事,并嘗試做出相應動作,從而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體驗小浣熊洗衣服的過程。
3.集體閱讀繪本第16~21頁,了解小浣熊曬好衣服后的故事情節(jié)。
師:動物們的衣服都洗好并曬干了,猜一猜,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故事呢?
師:仔細觀察動物的裝扮,找一找,哪里不對勁?
師:誰能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衣服呢?要根據(jù)動物的哪些特點來調整?
師小結:原來,動物們穿錯衣服了。然后,你們通過比較大小、匹配顏色、找細節(jié)等方法幫助他們找到了各自的服飾,真是太棒啦!
【說明】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動物們和女孩兒的外形特征和裝扮特點,找一找“不對勁”的地方,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完整欣賞故事,了解故事情節(jié)。
教師帶領幼兒完整閱讀繪本故事,引導幼兒在讀一讀、說一說的過程中熟悉故事情節(jié)和經(jīng)典對話。
【說明】教師有感情地完整講述故事,對話部分可放慢語速,鼓勵并引導幼兒根據(jù)畫面內容模仿故事中的經(jīng)典對話,并嘗試做出相應動作,為隨后的角色表演做好鋪墊。
三、分角色體驗“洗呀洗”游戲
1.認識表演游戲的道具,激發(fā)游戲興趣。
教師出示繪本中不同動物的頭飾。
師:這里準備了小浣熊和其他動物角色的頭飾,以及洗衣服的道具,我們一起玩“洗呀洗”的游戲吧!
2.了解游戲玩法,分角色表演故事。
教師作為旁白,有感情地講述故事。幼兒戴上頭飾,找到合適的位置等候,按照小浣熊和其他動物出場的先后順序依次出場說出對話,并做出相應動作。
【說明】該環(huán)節(jié)旨在通過游戲表演的方式,讓幼兒體驗小浣熊洗衣服的愉快經(jīng)歷,從實際感知和親身體驗中萌發(fā)自我服務的意識。如果有幼兒緊張或害羞,教師可鼓勵全班幼兒一起講述故事中的對話?;顒咏Y束后,教師可根據(jù)幼兒的興趣在區(qū)角繼續(xù)開展相應活動。
活動延伸
閱讀區(qū):投放繪本《小浣熊洗呀洗》、洗衣服、流程圖底板、故事中動物的形象卡片和服裝卡片,請幼兒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為卡片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