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意圖
中班幼兒一方面對溫馨的故事總是愛不釋手;另一方面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幽默感也在萌發(fā),對故事中的矛盾情節(jié)也充滿了探究興趣。 繪本《10只小兔子的哄睡妙招》講述了10只小兔在想辦法幫助寶寶入睡時發(fā)生的溫馨幽默且跌宕起伏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寶寶在入睡前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要求,10只小兔子總是使命必達,幫助寶寶找到了小熊、小毯子、圖書等物品,雖然尋找物品的過程不是一帆風順,但聰明又熱心的小兔們總是能找到辦法幫助寶寶解決困難。
我們以此為素材,設計了本次戲劇活動,在前期與幼兒共同閱讀繪本,讓幼兒對繪本情節(jié)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借助戲劇工作坊的方式,讓幼兒在哄寶寶睡覺的情境中,充分調(diào)動已有經(jīng)驗和想象,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安撫寶寶的過程,感受造型表演的快樂,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樂趣,同時進一步加深對繪本的理解,體驗繪本中小兔子們互幫互助的成功感、滿足感。
活動目標
1. 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小兔子送給寶寶的各種寶貝。
2.能在互動交流中想象并解決哄寶寶睡覺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3.感受造型表演的快樂,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樂趣。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師幼共同閱讀過繪本《10只小兔子的哄睡妙招》,知道故事情節(jié),如小兔哄寶寶睡覺的各種妙招、哄寶寶睡覺時遇到的困難等;幼兒在睡覺時用過一些安撫物或了解睡覺時用到的安撫物有哪些。
物質(zhì)準備:歡快的音樂及舒緩的音樂各兩首,寶寶哭的音效,故事旁白,小地墊人手一塊。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小熊在哪里?
1. 教師與幼兒共同扮演小兔子,聽音樂自主表現(xiàn)找小熊的過程。
師:在繪本里,寶寶睡覺前都請小兔子們幫忙找了哪些東西?
師:有香香的毯子、軟軟的小熊,還有小書。
教師播放寶寶哭的音效。
師:咦?寶寶怎么哭了?
師:小兔子們,我們一起來幫寶寶找一找小熊吧!
教師播放音樂,隨著音樂旋律的起伏引導幼兒做出找小熊的不同動作。
師:小熊會在柜子上/床底下/卡在沙發(fā)里嗎?我們爬上去找一找/趴在床底找一找/一起翻一翻。
師:咦?小熊到底去哪兒了?
幼:是鮑比藏起來了。
師:鮑比,請把小熊還給寶寶吧!
師小結(jié):謝謝你們,寶寶找到了小熊,終于開心啦。
【說明】在熱身活動中,教師從繪本的故事情節(jié)入手,引導幼兒通過回憶寶寶睡覺時用到的東西,創(chuàng)編小熊又不見了的情景,吸引幼兒參與戲劇活動的興趣。教師入戲與幼兒共同扮演小兔子,用夸張的動作與幼兒互動,追隨幼兒的想法和動作,與幼兒一同表演。在表演時,教師可以隨著音樂用語言引導幼兒想象各種場景,幫助幼兒盡快融入角色,引出本次活動主題——哄寶寶睡覺。
二、角色塑造:寶寶的寶貝
1.寶寶想要×××。
教師請個別幼兒想象并做造型。幼兒一起變成寶寶睡覺時需要的“寶貝”,教師欣賞、猜測幼兒的造型。
師:寶寶現(xiàn)在有了小熊、毯子和小書,他還覺得睡不著。小兔子們,你能不能幫幫他,再找一些寶貝哄寶寶睡覺?你怎么用肢體動作來表示?
師:我覺得你很特別,你能來分享一下你是什么寶貝嗎?
幼:我是會跳舞的小老鼠/大大的抱枕。
【說明】在塑造寶寶睡覺需要的“寶貝”時,教師用定格的戲劇策略,給予幼兒造型指令:1,2,3,變!幼兒用肢體做造型并保持靜止不動,與后續(xù)引導幼兒表現(xiàn)正在哄寶寶睡覺時的律動形成對比。
2.超級變變變。
教師打開音樂,用語言及動作引導幼兒表現(xiàn)各種“寶貝”隨著音樂律動的造型變化。
師:寶寶現(xiàn)在需要一只小老鼠,變變變!
師:音樂響起了,小老鼠跟著音樂輕輕活動活動自己的身體,開始跳舞啦。小老鼠們,你們會做哪些動作呢?
師:小老鼠們踮著腳跳起了舞,跟著節(jié)奏轉(zhuǎn)了個圈,這段音樂真優(yōu)美呀,你會做出什么樣的動作哄寶寶睡覺呢?
師:音樂變慢了,小老鼠們的動作也越來越輕、越來越小,最后溫柔地回到寶寶的身邊,和寶寶一起睡覺啦。
師:現(xiàn)在寶寶看到小老鼠們的造型和之前不一樣了。
師:你怎么和他抱在一起了?你為什么躺在了地上,變得小小的?
幼:因為我們想一起哄寶寶睡覺/我要變得小小的,讓寶寶抱著我睡。
【說明】本環(huán)節(jié)用了旁白的戲劇策略。教師用語言描述“寶貝們”跟隨音樂跳舞的不同造型。當音樂發(fā)生變化時,引導幼兒做出不同的動作。當教師發(fā)現(xiàn)幼兒做出比較特別的造型時,可以走到他身邊詢問或用語言引導其他幼兒觀察,為其他幼兒提供新的思路。此環(huán)節(jié)可以視幼兒興趣重復進行多次,為后續(xù)幼兒交換角色游戲做鋪墊。
3.寶寶還要×××。
師:有了小老鼠的陪伴,寶寶真開心呀!你還想變成什么哄寶寶睡覺呢?
幼:我想變出軟軟的抱枕。
師:1,2,3,變變變!我們抱在一起變成了一個大大的抱枕。
師:這次我要換一段舒緩的音樂,讓寶寶睡一個香香的覺。
師:這次你們會做什么動作呢?
師:我發(fā)現(xiàn)有的“抱枕”拉著手轉(zhuǎn)起了圈圈,有的伸出小手輕輕拍拍寶寶,還有的安靜地陪在寶寶身邊。
師:音樂聲越來越小,“抱枕們”也輕輕地回到了寶寶身邊,靜靜地陪著寶寶們?nèi)胨?/p>
【說明】本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幼兒在上一環(huán)節(jié)的基礎上進行經(jīng)驗提升。在哄寶寶的環(huán)節(jié)中,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定格不同“寶貝”造型,并根據(jù)旁白指導進行變換。到了“寶寶還要×××”環(huán)節(jié),教師引導幼兒想象寶寶睡覺還需要什么,并鼓勵幼兒和同伴組合造型或合作表演。當幼兒表演時,教師可用語言或動作及時總結(jié)幼兒的創(chuàng)新部分。最后,結(jié)合回到寶寶身邊的故事情節(jié),自然地引導幼兒回到墊子上。
三、 情節(jié)創(chuàng)作:送給寶寶×××
1.討論交流,創(chuàng)新動作。
師幼共同討論除了送給寶寶的各種“寶貝”,還有什么好方法能讓寶寶睡得更香。
師:寶寶又有了小老鼠、大抱枕……這么多寶貝一起哄寶寶,但他還是睡不著,你有沒有什么好辦法?
幼:可以親親!
師:是呀,這么重要的事怎么能忘了!我們一起親一親寶寶吧。
師:除了送一個香香的親親給寶寶,你還準備送什么?
幼:給寶寶一個抱抱/還可以揮揮手。
師:讓我們學一學這些動作吧。
2.情景描述,表現(xiàn)動作。
師:這次,讓我們跟著音樂,把你們的親親、抱抱和揮手都送給寶寶吧。
師:小兔子們,現(xiàn)在你也可以把這些送給你的小伙伴哦。
師小結(jié):有了這么多小妙招,寶寶和小兔子們都幸福地睡著了。
【說明】本環(huán)節(jié)是對角色塑造環(huán)節(jié)的延伸,同時也呼應了繪本中“10只小兔送晚安親親”的故事情節(jié)——小兔子除了送給寶寶物質(zhì)上的寶貝,還可以給寶寶各種精神上的安慰,如親親、抱抱、揮揮手等。教師使用旁白的支持策略,鼓勵幼兒根據(jù)教師的引導將各種安慰送給寶寶。最后,教師引導幼兒將這份“寶貝”送給自己的同伴,一方面呼應了繪本中“小兔子也要睡覺”的情節(jié),另一方面使幼兒感受繪本及活動中傳遞的同伴互助的友情及溫馨。
四、分享與交流
師:今天我們又想了各種各樣的方法哄寶寶睡覺,你們有什么感覺?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地方?
【說明】最后的分享交流環(huán)節(jié),教師與幼兒出戲,回到墊子上講述肺腑之言,用一句話表達自己玩游戲的感受。教師應鼓勵幼兒暢所欲言,在游戲中的任何想法都可以相互分享,可以是對某個環(huán)節(jié)的感受,可以是對某個角色塑造時的想法,也可以是在表演中對同伴的評價或是對繪本故事的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