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賞
詩文評鑒
小說論叢
- 身體:色情、審美與政治——對《世說新語》的一種解讀
- 論《三國演義》中的曹植
- 《金瓶梅》身體書寫的文學價值
- 留得枯荷聽雨聲——論《鼓掌絕塵》的民俗文化價值
- “君子有之,是以似之”:《紅樓夢》菊花意蘊的文化積淀與超越
- 論《鏡花緣》中的商人形象
- 祖母在連殳心中——重讀《孤獨者》
- 出走≠解放:質(zhì)疑“娜拉出走”——對魯迅小說《傷逝》再解讀
- 論魯迅小說的繪畫意象與審美價值
- 誤讀的美麗與蒼涼:凌叔華小說《吃茶》分析
- 個體詩意化存在的困境與勇氣:重讀馮至詩化小說《伍子胥》
- 逃避自由的施虐者:《金鎖記》中曹七巧形象新論
- 論“海派小說”主題的頹廢色彩
- 淺析《余震》的時間和空間維度
- 論趙本夫筆下的城市邊緣人
- “拯救者”的迷失:論《我們中的一員》的反戰(zhàn)立場
文苑經(jīng)緯
- 論劉向《說苑》的儒家倫理思想
- 《百一詩》與應(yīng)璩的詼諧:兼談易代之際士人的困境與抉擇
- 鮑照山水詩的般若空觀和涅槃境界
- 論樂府歌詩創(chuàng)作在近體詩形成過程中的作用
- 吳彩鸞文學作品及其影響
- 唐代干謁詩的助考功能
- “艷情”漸隱“,身世”漸顯:論秦觀詞藝術(shù)風格的演變
- 宋詞的傳播方式探析
- 漫漫邊塞天地 悠悠歷史長河:淺析宋代邊塞詞的歷史蘊涵
- 幾首元代散曲賞析
- 苔岑詩社與道咸以降的金陵詩壇
- 論回文詩蘊涵的《周易》思維潛勢
- 試論舊體詩寫作對現(xiàn)代作家文風的影響
- 從“人的文學”到“自己的園地”:論周作人文學批評的特色
- 論巴金小說中的家園意識
- 以古觀今,重評歷史:淺析金克木散文的言說對象之一
- 想象與還原:論新世紀以來文學作品中的創(chuàng)業(yè)者形象
- 少年成長小說的審美特征
- 從女性寫作到中國女性主義文學批評
- 東北秧歌劇的現(xiàn)代性與審美意識形態(tài)
- 論日本浮世繪與龐德詩歌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 赫索格的知識分子社會屬性“被邊緣化”解構(gòu)
- 懷舊和古鎮(zhèn)文化熱現(xiàn)象
-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中的意象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