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實行過限的刑事責任探究

2009-01-20 02:08欒明璐
關鍵詞:共同犯罪歸責原則刑事責任

欒明璐

摘要:實行過限是從共同犯罪中衍生出來的一種很特殊的犯罪形態(tài),它是指在共同犯罪過程中,某一個或幾個共同犯罪人故意或過失地實施了超出共同故意范圍的一種犯罪行為形態(tài)。對于實行過限行為刑事責任的分配問題一直是古今中外研究的重要問題,亦是困擾司法實踐的難題,因為其不僅涉及到對實施過限行為人的如何處理,還包括對其他共犯如何定罪量刑的問題。盡管國內(nèi)外學者對該理論研究不盡一致,但我國司法實踐中對實行過限行為的一般處理規(guī)則為過限犯獨立承擔刑事責任,對于其未超出共同故意范圍的行為,其他共犯應共同承擔刑事責任。當然在實行過限的具體認定中還應分重合性過限與非重合性過限分別進行具體討論,從而分清責任的具體歸屬,避免牽連無辜,彰顯刑法公平正義的精神。

關鍵詞:共同犯罪;實行過限;刑事責任;歸責原則

中圖分類號:DF61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9107(2009)06-0090-04

刑事責任是刑事法律規(guī)定的、因?qū)嵤┓缸镄袨槎a(chǎn)生的、由司法機關強制犯罪者承受的刑事懲罰或單純否定性法律評價的負擔。而實行過限是在共同犯罪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種特殊犯罪形態(tài),是指在共同犯罪過程中,某一個或幾個共同犯罪人故意或過失地實施了超出共同故意范圍的一種犯罪行為形態(tài)。其提出主要是為了解決各個共同犯罪人之間刑事責任的分配問題,通過個人罪過與共同犯罪故意的區(qū)分,分清責任歸屬,避免責任株連,以彰顯刑法的公平正義。

一、實行過限刑事責任的立法比較

實行過限作為共同犯罪中某一個或幾個共同犯罪人故意或過失地實施了超出共同故意范圍的一種犯罪行為,其刑事責任法律是如何規(guī)定的呢?我國現(xiàn)行刑法典并沒有此類規(guī)定,而國外有許多實行過限的立法例。

(一)我國古代關于實行過限刑事責任的規(guī)定

在一千多年前,我國《唐律》中曾在個別罪名中,對實行過限的處罰原則作過明文規(guī)定?!短坡?賊盜律》第289條規(guī)定了盜竊罪共同正犯中的實行過限,該條規(guī)定:“……其共盜,臨時有殺傷者,以強盜論;同行人不知殺傷情者,止依竊盜法。”疏議對此解釋道:“謂共行竊盜,不謀強盜,臨時乃有殺傷人者,以強盜論。‘同行人而不知殺傷情者,止依竊盜法,謂同行元謀竊盜,不知殺傷之情,止依‘竊盜為首從。殺傷者,依‘強盜法。”[1]根據(jù)這一條文,共謀“竊盜”的行為人在共同犯罪中臨時起意殺傷人,如果其他共犯對此知情,則需承擔“強盜”的刑事責任,而如果不知情,則僅負“竊盜”的刑事責任,而由殺傷人的行為人單獨承擔“強盜”的罪責。可以看出,唐律中實行過限者應對其過限行為承擔刑事責任,而沒有實行過限行為但知情的其他共同犯罪人也應負同樣責任。

(二)國外關于實行過限刑事責任的立法例

國外許多國家、地區(qū)的刑事立法中也對實行過限的刑事責任問題作出了規(guī)定?!读_馬尼亞刑法典》第28條規(guī)定:“任何共同犯罪人單獨的犯罪事實不影響其他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責任。與犯罪相關的事實雖與所有共同犯罪有關,但只有共同犯罪人明知或預見到了該類事實時才負刑事責任”。[2]344《俄羅斯刑法典》第36條規(guī)定:“實行犯實施不屬于其他共同犯罪人故意之內(nèi)的犯罪,是實行犯的過度行為,其他犯罪人對此不負刑事責任”。[3]英國是判例法國家,在1966年“皇家訴按徒森和莫里斯”一案中有這樣的批注:“當兩個人合謀一項犯罪時,彼此要為促成這項犯罪的結(jié)果負責。但是,如果其中一人超出了彼此同意的范圍,另一人不能對這種未經(jīng)他同意的行為負責”。[2]328《意大利刑法典》第116條第l款規(guī)定:“當實施的犯罪不同于某個共同行為人所希望的犯罪時,如果結(jié)果是他的作為或不作為的結(jié)果,他也得對該犯罪負責”。[4]

(三)評析與借鑒

從以上各國關于實行過限刑事責任的立法情況來看,各國實行過限的刑事責任有兩種情況:(1)由全體共同犯罪人對過限結(jié)果承擔刑事責任,意大利刑法典的規(guī)定即是這樣。意大利刑法理論將實行過限稱之為“共同犯罪的偏離”,在這種所謂的偏離的共同犯罪中,至少有一個行為人必須對實際實施的犯罪持“希望”態(tài)度。如果偏離的結(jié)果是由于行為后才發(fā)生的,本身能單獨決定結(jié)果發(fā)生的因素造成的,是行為人可以不對該結(jié)果承擔刑事責任的唯一例外。筆者不認同意大利刑法典所規(guī)定的實行過限的刑事責任的立法,它的理論依據(jù)是所謂的“客觀責任”,僅僅根據(jù)某種事實的客觀存在來確定行為人的刑事責任。根據(jù)這種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行為人的主觀心態(tài)不是決定刑事責任的根據(jù),實際危害結(jié)果的發(fā)生才是刑事責任的根據(jù),這種割斷犯罪主客觀方面有機統(tǒng)一的刑事歸責原則已經(jīng)被現(xiàn)代刑法理論所摒棄。(2)由實行過限者單獨承擔起過限的刑事責任,大多數(shù)國家的立法都是這樣規(guī)定的。筆者也認同此觀點。根據(jù)我國刑法學界的通說,刑事責任的法律事實根據(jù)在于行為具備了某種犯罪構(gòu)成。[5]共同犯罪中,由于所有的共同犯罪人形成了一個共同的犯罪故意,在共同犯罪范圍之內(nèi),在犯意聯(lián)絡之下,基于共同的犯罪故意,互相利用他方的行為來達到他們共同的犯罪目的,那么在這個共同犯罪故意支配下的行為就成為一個整體,所以共同犯罪承擔刑事責任的原則是“部分行為,全部責任?!惫餐缸锏墓室夂凸餐缸锕室庵畠?nèi)的共同犯罪行為是各共同犯罪人承擔刑事責任的基礎。如果各共同犯罪人對于超出共同犯罪故意的犯罪行為即過限的犯罪,既無罪過,又無行為,就不存在對于過限犯罪負刑事責任的法律根據(jù)。在共同犯罪實行過限的情形下,過限犯在超出原共同犯罪故意的新的犯罪故意支配下,實施了不同于原共同犯罪的行為,他的行為通常就符合了兩個犯罪構(gòu)成即共同實施的犯罪的犯罪構(gòu)成和過限的犯罪的犯罪構(gòu)成,相應的就需要對兩個犯罪行為負刑事責任,即共同犯罪的刑事責任以及過限犯罪的刑事責任。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也多是按此原則分配刑事責任的。

但是我國現(xiàn)行刑法典并沒有對實行過限刑事責任的承擔作出相應的規(guī)定,實踐中多數(shù)是根據(jù)共同犯罪的相關理論及刑法典的規(guī)定追究過限犯的刑事責任。筆者認為應該借鑒他國的法律規(guī)定,在立法中明確實行過限的概念以及各共犯人和過限犯的刑事責任承擔,以徹底貫徹罪刑法定之原則,保護犯罪人的人權(quán)。比如可以在總則中共同犯罪內(nèi)容之后規(guī)定:“在共同犯罪過程中,某些共同犯罪人實施了超出共同故意范圍的其他犯罪行為,是實行過限。對于實行過限,其他共同犯罪人不負刑事責任?!币悦鞔_區(qū)分共犯人和過限犯不同的刑事責任。

二、實行過限刑事責任的一般歸責原則

(一)個人責任原則

懲罰必須針對犯罪的個人,才能體現(xiàn)一種公正的觀念,刑法的規(guī)范化訓練機能也才能達到。在大陸法系國家中,責任主義要求以行為已經(jīng)具備了犯罪的客觀要件且行為人只能對自己的行為及其結(jié)果承擔責任。也就是說,只能就行為人實施的個人的行為對行為人進行非難,而不能對與自己無關的他人行為承擔責任,這便是個人責任原則。

個人責任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具有人身專屬性,也稱為一身專屬性,日本刑法學者大谷實認為,個人責任是指個人僅對其所實施的犯罪負責任,對他人所實施的犯罪不能科以責任。[6]個人責任的人身專屬性這一特點使刑事責任與其他法律責任得以區(qū)別開來。刑事責任的主要目的在于通過追究刑事責任懲罰犯罪和預防犯罪,因此,刑事責任的特性決定了只有通過國家強制力讓犯罪行為人承擔刑事責任,才能實現(xiàn)刑法的目的。而要求行為人以外的無辜者承擔刑事責任對懲罰犯罪和預防犯罪的刑法目的并無意義,也不符合刑法的謙抑性。可以說,“個人責任原則是刑事責任的本質(zhì)要求?!盵6]由于實行過限是個人行為,而非共同犯罪行為,因此,該行為的責任顯然只能歸于實施該行為的個人,而不能歸于全體共同犯罪人,如果讓沒有實施過限行為的共犯人也要對其他共犯人實施的過限行為負責,那么就不能使沒有實施過限行為的共犯人對施加于其的懲罰心服口服,相反,其會認為是在代人受過,既而對法律的公正性也會產(chǎn)生懷疑,這樣,刑法預防犯罪的目的就會落空。

(二)主客觀相統(tǒng)一原則

主客觀相統(tǒng)一原則是和主觀歸罪、客觀歸罪相對立的原則,它是指“追究具體行為的刑事責任必須以刑事責任的主觀要素與客觀要素相統(tǒng)一為基礎,只有在既符合刑事責任的主觀要素又符合刑事責任的客觀要素并且這種主觀要素與客觀要素具體統(tǒng)一于同一行為之中時,方可追究該行為的刑事責任。”[7]在有些情況下,根據(jù)主客觀相統(tǒng)一原則來認定是否有犯罪行為以及是否應追究刑事責任并不困難,例如,單純犯意的流露的情形、意外事件的情形。然而,在另一些情況下,這種認定就不那么容易了,例如在共同犯罪的情況下,某一共犯人的行為是否可視為共同犯罪行為,該行為是否為其他共犯人的故意所包容有時很難認定,由于我們經(jīng)常強調(diào)各共犯人之間要互相對其同案犯的行為負責,因此,就容易將不該歸咎于所有共犯人的行為也歸咎于那些或者缺乏主觀罪過或者缺乏客觀行為的共犯人,正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實行過限才應運而生。在實行過限的情況下,未實施過限行為的共犯人對過限行為或者缺乏主觀罪過,或者缺乏客觀行為,總之,未充足構(gòu)成犯罪和承擔刑事責任的主客觀兩方面的條件則不能讓其對過限行為負責。可以說,實行過限是主客觀相統(tǒng)一原則所派生出來的一個概念,它的位階在主客觀相統(tǒng)一原則之下,是在具體領域?qū)χ骺陀^相統(tǒng)一原則的貫徹。

三、實行過限刑事責任的具體承擔

通過以上的論述已知,實行過限是個人行為,而非共同犯罪行為,因此,該行為的責任顯然只能歸于過限行為人。對過限行為人來說,需對兩個犯罪行為承擔刑事責任,即共同犯罪行為與過限犯罪行為。但在刑事責任的認定上,并不是對這兩個罪分別定罪量刑,然后簡單相加即可。因為犯罪性質(zhì)的特殊性以及兩個犯罪之間可能存在的關聯(lián)、重合性,所以在責任的具體認定中,筆者認為應當區(qū)分重合性過限與非重合性過限兩種情況分別認定其刑事責任。

(一)重合性過限之責任承擔

重合性過限是指過限行為人所實施的犯罪與共同犯罪人所期望的犯罪之間具有某種重合性的情況下而發(fā)生的過限。從犯罪構(gòu)成理論上,判斷重合過限之罪的“重合性”的根本標準是犯罪客體的同類性,即過限犯罪和共同犯罪雖然各自侵犯的直接客體不一樣,但一般情況下它們屬于同一類客體,則這種過限就是重合過限。重合過限之罪主要體現(xiàn)為法益性質(zhì)相同或者相似的犯罪行為之間,如搶奪罪與搶劫罪,傷害罪與殺人罪等。在重合過限下,過限犯罪的結(jié)構(gòu)可用如下公式來表示:過限之罪=重合之罪+過限部分。比如,甲教唆乙傷害丙,而乙卻殺死了丙。在本案中,甲、乙在重合部分(即傷害)構(gòu)成共同犯罪(傷害罪),這部分我們稱之為“重合之罪”;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超出“重合之罪”,該超出部分,我們稱之為“過限部分”。根據(jù)犯罪構(gòu)成理論和我國刑法的規(guī)定,該“過限部分”是不能單獨成罪的,它必須與重合部分加在一起才能成立犯罪。再比如,甲教唆乙到丙家盜竊,乙在盜竊過程中對丙使用暴力。在本案中,乙實施的暴力屬于“超出部分”,但是,乙的暴力行為在我國刑法中沒有規(guī)定為犯罪,因此,該暴力行為必須與“重合部分”(即盜竊)結(jié)合在一起構(gòu)成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轉(zhuǎn)化型搶劫罪。

但是,如何判斷行為是否重合,則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筆者認為,判斷行為是否重合的標準,是刑法分則規(guī)定的具體犯罪行為的構(gòu)成。如果一個犯罪的構(gòu)成能涵括另一個犯罪的構(gòu)成,則二者應能在一定的限度內(nèi)構(gòu)成重合。也就是說只要構(gòu)成要件具有重合性,則在重合部分可以認定成立共同犯罪。那么在司法實踐中,如何判斷是否存在這種重合性,即哪些犯罪之間存在重合的性質(zhì)呢?張明楷教授曾指出,以下四種情況可以認定:第一,當兩個法律條文之間存在法條競合關系時,其條文所規(guī)定的犯罪便存在重合性質(zhì)。第二,雖然不存在法條競合關系,但當兩種犯罪所侵犯的同類法益相同,其中一種犯罪比另一種犯罪更為嚴重。從規(guī)范意義上說,嚴重犯罪能夠包含了非嚴重犯罪的內(nèi)容時,也存在重合性質(zhì),能夠在重合范圍內(nèi)成立共同犯罪,如綁架罪與非法拘禁罪、故意殺人罪與故意傷害罪等。第三,雖然不存在法條競合關系,兩種犯罪所侵犯的同類法益也不完全相同,但其中一種犯罪所侵犯的法益包含了另一犯罪所侵犯的法益,因而存在重合性質(zhì)時,也能夠在重合范圍內(nèi)成立共同犯罪,如放火罪與故意毀壞財物、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情報罪與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等。第四,在法定轉(zhuǎn)化犯的情況下,如果數(shù)人共同實施了轉(zhuǎn)化前的犯罪行為,而部分人實施了轉(zhuǎn)化行為,但其他人不知情的,應就轉(zhuǎn)化前的犯罪成立共同犯罪。[8]筆者認為上文四種情況對刑法理論和司法實踐中的兩種犯罪之間的重合現(xiàn)象進行了比較完整的歸納和總結(jié),也為重合性實行過限的認定和處罰提供了較為明確的判斷標準。

(二)非重合性過限之責任承擔

非重合性過限是指行為人所實施的過限犯罪與共同犯罪故意的內(nèi)容不具有重合性的情形。與重合過限一樣,非重合過限的結(jié)構(gòu)也是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作為基礎行為的共同犯罪,另一部分是“過限部分”。但是,與重合過限之罪不同的是非重合過限之罪的“過限部分”是能夠單獨成罪的。這就是在結(jié)構(gòu)特點上非重合過限之罪區(qū)別于重合過限之罪之處。

從犯罪構(gòu)成角度,過限犯罪和共同犯罪不僅各自侵犯的直接客體不同,而且它們也不屬于同一類客體,就是非重合過限。因此,非重合過限之罪主要體現(xiàn)為法益性質(zhì)不同的犯罪行為之間,如盜竊罪與強奸罪,詐騙罪與殺人罪等。對于非重合過限的罪名,一般來說,由于過限犯罪與共同犯罪是性質(zhì)完全不同的兩個犯罪,因此,它們的罪名也就各自具有獨立性,即過限犯罪與共同犯罪分別確定各自的罪名。在非重合過限的情形下,過限犯罪與共同犯罪之間具有質(zhì)的不同,因此,對過限人應實行數(shù)罪并罰。例如,甲教唆乙傷害丙,在將丙打至昏迷后,乙臨時起意,將丙所佩戴的金表偷走。在本案中,甲教唆的是故意傷害罪,兩人在故意傷害罪的范圍內(nèi)成立共同犯罪,甲應當承擔故意傷害罪的教唆犯的刑事責任,而乙在傷害的共同故意范圍之外又實施了盜竊行為,成立了過限犯罪,應當以故意傷害罪與盜竊罪并罰。而對于非過限人來說,對于過限之罪,自然不能由其承擔刑事責任,仍以原來的共同犯罪論處。

區(qū)分重合型過限與非重合型過限兩種過限行為,是為了貫徹罪責自負、反對株連的原則,對于過限行為的認定,通常是為了解決定罪與量刑兩個方面的問題,在實踐中實行過限行為有時僅僅是量上的過限,并不影響定罪,而只存在量刑的問題。例如,甲教唆乙販賣淫穢光碟,但數(shù)量控制在200張以下。但乙牟利心切,共販賣了2000張。甲乙雖然均定販賣淫穢物品罪,但對甲應適用基本情節(jié)的法定刑,對乙應適用加重情節(jié)的法定刑。只有當過限行為涉及到另一種犯罪構(gòu)成時才產(chǎn)生了新的犯罪行為,從而不僅涉及到定罪也涉及到量刑,即對實行行為的過限部分與非過限部分分別考察,認定其構(gòu)成不同的犯罪,再根據(jù)吸收原則、數(shù)罪并罰原則、轉(zhuǎn)化原則等不同原則進行定罪,并適應相應的量刑原則?;诖酥睾闲瓦^限與非重合型過限的區(qū)分是為了我們更加明確一種過限行為是僅僅在量上的過限還是觸犯了新的罪名,從而對其更好的定罪量刑。而對于其他共同犯罪人而言,對超出共同故意范圍的犯罪行為,既無主觀上的罪過,又無客觀上的行為,根本就不存在對過限犯罪承擔刑事責任的法律根據(jù)。因此,對于實行過限的總的處理原則是對于其他共同犯罪人來說,因為其行為只符合了基本共同犯罪構(gòu)成,只在基本共同犯罪的范圍內(nèi)承擔刑事責任。而對于實施過限行為的行為人來說,其不僅在共同犯罪故意的支配下實施了共同犯罪行為,而且在超出共同故意范圍的新的罪過心理支配下實施了過限犯罪行為,故由實施過限行為的行為人單獨承擔過限犯罪的刑事責任。

參考文獻:

[1]長孫無忌.唐律疏議[M].劉俊文,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3:367.

[2]陳興良.共同犯罪論[M].第二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3]黃道秀.俄羅斯聯(lián)邦刑法典釋義[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88.

[4]杜里奧?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學原理[M].陳忠林,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239.

[5]高銘喧.刑法專論[M].上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97.

[6]詹紅星.個人責任原則研究[J].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3):6-7.

[7]張智輝.刑事責任通論[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5:358.

[8]張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場[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2:273.

猜你喜歡
共同犯罪歸責原則刑事責任
高校在大學生傷害事故中的民事法律責任研究
對共同犯罪人認定標準的認識
事前無通謀的濫伐林木罪共犯的認定問題研究
關于經(jīng)濟法責任的歸責原則分析
賽博空間中的理論異化
觸電人身損害案件的賠償責任研究
論被害人過錯行為對行為人刑事責任的影響
淺析公平責任的性質(zhì)及其法律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