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090820
[作者簡介]張禮永(1983),男,江蘇揚州人,華東師范大學博士生,主要從事中國教育史、課程與教學論研究。
お
[摘 要]“六節(jié)一貫制”是指將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分別集中安排于上、下午的一種教與學的制度,又稱“午前教授”。上世紀50年代,在“全面學習蘇聯(lián)”的背景下,我國的一些高等學校一度曾實行這種制度,并認為其是來自蘇聯(lián)的先進經驗,后來卻發(fā)現(xiàn)有些“水土不服”。為此,主管部門不得不出臺教育政策加以調整。這雖是一小事件,卻值得深究,其中有許多經驗教訓值得吸取。
[關鍵詞]六節(jié)一貫制;午前教授;蘇聯(lián)經驗;教育政策
[中圖分類號]G522 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0717(2009)06007404
課程發(fā)展的程度,使得亙古之前可以用一年乃至兩年或多年全部的時間和精力只讀一本著作的情景早就不存在了。學術的進步,學科的分化,使得其數目何止一、兩門。學生在學校中,需要齊頭并進或螺旋式上升地學習多門學科。把一天的學科全部集中安排在上午,這就形成了“午前教授”。西方教育家早就注意到學校生活以午飯為界,上午與下午的效果其實是不一樣的。出于精細利用時間的考慮,一些國家、某些學校上下午會作不同的安排。上午自然是學科,下午則是活動。當學科數為“五”時,便形成“五節(jié)一貫制”;為“六”時則形成了“六節(jié)一貫制”。不過,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上留下印跡的“六節(jié)一貫制”則顯得不是那么很精確,因為它可能涵蓋了前者。
一、產生背景
這一制度實施于上世紀50年代初,此時正是共和國歷史中風起云涌的時代,也是教育大變革的時代。
一方面,對外朝鮮戰(zhàn)爭正酣,國家為配合斗爭的形勢,實行“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因而國內必須“肅清親美、崇美、恐美的思想”。首先,就教育而言,由美方資助或興辦的學校自然需要接管,隨后的“院系大調整”中,教會學校全部消失,接受美方資助的占較大多數;接受美方基金從事教育研究及實驗的教育社團也被接管,如晏陽初主持的“中華平民教育改進會”;其次,對舊中國影響較大的美之實用主義學說及其在中國的演變需要“消毒”,所以杜威、陶行知、陳鶴琴、胡適等人及其學說遭遇了批判。
另一方面,國家除了對敵斗爭之外,也需要抓緊自身的建設。各行各業(yè)的發(fā)展除了物質基礎外,更為重要的是人才。而人才的培養(yǎng),尤其是高級人才的培養(yǎng)主要是由學校完成的。但是,舊中國、舊社會遺留下來的高等學校,乃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產物,代表的是“封建的、買辦的、法西斯主義的思想”,新生的共和國沒有其可以存在的土壤,它們也不適合國家建設的需要。為實現(xiàn)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關于改革學制的決定》,加快人才的培養(yǎng),故而在全國范圍內對高等學校進行了“院系大調整”。此舉徹底改變了國家的高等教育體制。
另外,新、舊兩個社會差別很大,而新社會雖然正在進行“土地改革”,但還不是很安定,所以接著又發(fā)動了“鎮(zhèn)壓反革命”,其后又是“三反”、“五反”、“忠誠老實”,夾以“和平簽名”、“訂立愛國公約”等等,這些運動對學校都有波及。因而,共和國建立之初,整個教育系統(tǒng)的活動非常多,有時甚至是比較頻繁,特別是對于高等教育而言。上級的通知一來,學校就得停課,讓學生、教師參與。同時,社會急需各種有文化的建設人才,而培養(yǎng)計劃又不能按時完成,令學校方面很頭疼。
二、一個模板
國家為了加快培養(yǎng)人才的步伐,于1952年11月又從教育部分出專管高等教育的高等教育部。后者建立了高等學校請示報告制度。恰巧,河北唐山鐵道學院在1953年2月間,將該院作息時間的辦法請示高教部。報告中詳細介紹了該院修改上課時間的經歷。在1952年11月間,他們曾經派了一個訪問組調查了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發(fā)現(xiàn)“學校行政、黨、團及其他群眾組織都密切注意和研究了作息時間支配的問題,分析了以前的缺點,研究了蘇聯(lián)現(xiàn)行的學習時間的規(guī)定,從而吸取了經驗?!?[1](P2)結合該院的具體情況,經過三次修改,確定了新的作息時間,如下表所示。
從上表可見,該院上午8點開始上課,至中午1點1刻上課結束。六節(jié)之間各休息5、10、5、20、5分鐘。共需5小時15分鐘。加上晚自習2小時,每日學習時間7小時15分。
高等教育部將該院修改作息時間的詳細報告,刊發(fā)于該部內部機關刊物《高等教育通訊》1953年第2期上,還特地加了“編者按”,指出“在教學改革中,合理地分配師生作息時間,是一個重要問題。”與之同時,還一并刊發(fā)了《北京農業(yè)大學重新規(guī)定作息時間表》、《北京工業(yè)學院改行新的作息時間》,以供各校參考,還特地提出“希各校加以研究,將有關這方面的良好經驗送交?!?sup>[1](P2)
問題的關鍵在于,高等教育部對這一報告還有批復,也一并刊發(fā)了。其中提出:“學生每日上課、自習(包括實驗)時間,高等學校不得超過九小時(課間休息時間在內)。集中上午排課者,上課時間應自早晨開始上課到最后一節(jié)課下課時間總計時數計算。例如以每天六節(jié)課計,每節(jié)講課時間45分鐘,課間休息如依次為5、10、5、20、5分鐘的時間,則為共45分鐘。講課與課間休息的時間合計為5小時零一刻。按學生學習每周不超過54小時的最低規(guī)定,除去上課及課間休息時間31小時半,每周下余時間22小時半,為自習、答疑時間。”[2]實際上完全是以唐山鐵道學院提供的數據為模版計算出來的。而唐山鐵道學院又是借鑒的哈爾濱工業(yè)大學作息制度。后者在1951年就被國家確定為我國高等教育學習蘇聯(lián)的兩所院校之一,學校制度、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科書,都是來自蘇聯(lián)。這就是“六節(jié)一貫制”為“蘇聯(lián)的先進經驗”的由來。
三、仿行簡況
由于“六節(jié)一貫制”在當時能解決學校的“難題”,它可以使課堂活動和課外活動的時間劃一,克服各種工作的交叉和混亂,并便于文娛體育和社會活動的進行,正如唐山鐵道學院所強調的“經驗證明科學地支配時間對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具有一定的重要意義”[3],加之其既有報告,又有批復,配以“蘇聯(lián)先進經驗”的光環(huán),以至于各校多有仿行。所以從1952~1953學年起,部分高校施行了“六節(jié)一貫制”或“五節(jié)一貫制”。
至于具體有多少高校試行了這一制度,數目不得而知,比例也不詳,因為高等教育部交待得也比較含糊——“一些學校”。就筆者所見,學習蘇聯(lián)教育制度建起來的中國人民大學和哈爾濱工業(yè)大學自然如此,因為這樣的學校蘇聯(lián)專家多過本國教師。其他一些“老牌大學”似乎也未能“幸免”。如清華大學蔣南翔校長,針對該校施行“六節(jié)一貫制”,于1953年8月31日,在清華大學教學研究會上明確地指出:正確地學習蘇聯(lián),穩(wěn)步前進?!霸趯W習蘇聯(lián)中,我國特別注意了和本國及本校的實際情況結合,防止冒進,也防止保守?!?sup>[4]再如復旦大學陳望道校長,也針對該校實行此制指出:“中國的午餐時間同蘇聯(lián)不一樣,兩國學生的健康素質也有差別 ,怎能不顧事實照搬別國的經驗呢?”[5]又如浙江大學,根據高教部的意見,于1953年1月起,試行這種教學制度,學校在課間休息時向學生提供饅頭、豆?jié){。但師生習慣上很不容易接受,加上1954年元旦后,糧食供應緊張,杭州市削減了對學校的面粉供給,學校無法繼續(xù)提供課間點心。后又調整上課時間安排,將午飯時間提前,試行不久,仍無法維持,最終停止試驗,還是改回原來上、下午都排課的方式[6]。
其實,對實行“六節(jié)一貫制”,高等教育部內部意見也不統(tǒng)一。如副部長曾昭掄認為,實行“六節(jié)一貫制”并不符合中國國情,采取了反對和抵制的態(tài)度[7]。而且這可能與當時的主導思想背道而馳,因為毛澤東在1950年和1951年先后兩次給教育部部長馬敘倫寫信,強調要“健康第一”。
四、停止實施
高等教育部接到了不少意見,反映這一問題,特地于1954年10月21日發(fā)出《關于停止實行所謂“六節(jié)一貫制”問題的通知》,指出:“查蘇聯(lián)并無‘六節(jié)一貫制或‘五節(jié)一貫制的名稱?!奔信耪n確實是蘇聯(lián)所采用的,那是因為“蘇聯(lián)高等學校學生一般為走讀生,用午飯的時間習慣上是下午二時,因此蘇聯(lián)有些高等學校中,實行集中排課是有原因的。我國師生的生活習慣、體制和學生住宿情況,均與蘇聯(lián)有所不同,勉強實行連續(xù)六節(jié)或五節(jié)的上課辦法,勢必程度不同地影響師生健康,降低教學效果,在教學設備的利用上也有浪費。一般說來,對師生健康和教學工作是不利的?!睘榇?特通知:“凡已實行上午兩餐之間集中排六課的學校,應即加以適當改變;未實行的,今后不再實行;‘六節(jié)一貫制或‘五節(jié)一貫制等名稱,應停止沿用。關于授課時間上的安排,凡在上午兩餐之間集中排課者,可在切實照顧師生健康、教學效果,充分發(fā)揮教學設備效率的前提下,根據各校的具體條件適當分排在上、下午。上午以排四節(jié)課為原則,最多五節(jié)。立刻改變有困難的,應著手準備,在1954~1955學年第二學期實施。其個別學校因情況特殊,如校址過于分散,來往不便等,在盡量設法避免影響師生健康條件下,報經本部批準,才可以仍排六節(jié)課?!?sup>[8]
不可否認,高等教育部的批復曾是導致進一步仿效的主要原因?,F(xiàn)在又下令撤銷,如果仍需“六節(jié)連排”,要報部批準,至于能不能批準,還得再看。甚至,連“六節(jié)一貫制”的名稱,今后也不讓再使用。前后的態(tài)度截然不一,勢必需要作一個解釋——“由于我部缺少進一步的檢查研究,明確其利弊所在,致使各校在實行此辦法的認識上,也是模糊的?!?sup>[8]這便是當時高教部對全國做出的解釋。責任交待得很明確——“我部工作的失誤”,沒有故意視而不見,也沒有刻意掩蓋,更沒有牽強附會解釋一番,所以學校方面糾正得也很快。于是,基本上又恢復了更為習慣的上午四節(jié)課,下午兩節(jié)課的安排。
五、事件解讀
雖然蘇聯(lián)沒有“六節(jié)一貫制”或“五節(jié)一貫制”的名稱,卻有著午前連續(xù)授課的事實;而且“六節(jié)”或“五節(jié)”這種教與學的安排在今天也并不是沒有。德國的小學在2003年之前一直是不完全學日制,實行“午前教授”[9],日本的小學在寬松教育的氛圍下,也有部分小學開始試行這一制度,不過名稱為“午前五時間制”[10]。當然,這主要是基礎教育階段的事例,至于高等教育階段還需例證。
當時為什么會采用“六節(jié)一貫制”呢?當時是我國高等教育大變革的時代。1952年在我國教育史上是極為重要的一年,始于此年的“院系調整”徹底打破了昔日的舊高等教育體制。可是新的高等教育該怎樣辦?當時的形勢決定只能借助于蘇聯(lián)的經驗,借助于蘇聯(lián)的專家。可是蘇聯(lián)專家對中、蘇之間的文化差異并不是非常清楚。所以這種適合蘇聯(lián)氣候及文化的“六節(jié)一貫制”被生生地搬到中國來了。毛澤東對此批評得很厲害,在1956年8月30日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預備會議第一次會議上講話時,提出:“我們歷來提的口號是學習蘇聯(lián)先進經驗,誰要你去學習落后經驗呀?有一些人,不管三七二十一,連蘇聯(lián)人放的屁都是香的,那也是主觀主義。蘇聯(lián)人自己都說是臭的嘛!所以,要加以分析?!?sup>[11]而1957年對教育部的批評那就更激烈了。
“六節(jié)一貫制”確實能解決一些問題,但是這種制度與我們的地域文化差別還是很大。所以說,一國的制度必然立于一國的諸種因素的相互協(xié)調之中,如經濟、社會、政治、氣候、環(huán)境等。但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也是一種不斷克服矛盾、又產生新的矛盾的過程。問題在于我們對于矛盾的態(tài)度,是承認矛盾的存在,并且想方設法積極改造它,還是遮遮掩掩、矢口否認呢?這里面差異很大。
[參考文獻]
[1] 唐山鐵道學院.關于作息時間修改情形的報告[J].高等教育通訊,1953,(2):2.
[2] 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給唐山鐵道學院關于分配作息時間幾個問題的批復[J].高等教育通訊,1953(2):1.
[3] 唐山鐵道學院.關于作息時間修改情形的報告[J].高等教育通訊,1953,(2):6.
[4] 方惠堅,等.蔣南翔傳[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152-153.
[5] 華中一.一代宗師——紀念前陳望道校長一百周年[N].復旦大學???1991-3-17.
[6] 浙江大學校史編寫組.浙江大學簡史(第一、二卷)[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1996.359.
[7] 周其湘.曾昭掄與新中國高等教育事業(yè)[J].百年潮,2008,(5):74.
[8] 何東昌.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要教育文獻(1949~1975)[C].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383-384.
[9] 張禮永.美英法德俄五國課程表比較[J].比較教育研究,2008,(6):52.
[10]張禮永.從課程表變革看課程改革的思路[J].上海教育科研,2007,(8):64.
[11]毛澤東.增強黨的團結,繼承黨的傳統(tǒng)[A].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室.毛澤東文集(第七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91.
(責任編輯 李震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