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靜
這似乎是一個幼稚的問題。有哪個語文老師不讀課文的?可事實是,確有相當多的語文老師在這一點上得打一個大大的問號。也許有人會說,語文老師不讀課文,怎么備課上課呢?這大可不必擔心,有教參呢。教參上寫得詳詳細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足可以照搬到課堂上去“販賣”了。不過,課文還是看(不是讀)過一遍的。看過一遍,僅此而已。
看來,語文老師讀課文,怎么讀,有必要贅言幾句。
一、熟讀成誦,了然于心
在如今的語文課堂上,我們已很少聽到老師親自朗讀了。不是聽錄音,就是讓學生“海讀”。究其原因,是許多老師不敢讀。有時偶爾聽到老師讀個一段兩句,竟也支離破碎,慘不忍聽。這全是教師不讀課文惹的禍。
一個語文老師,每接觸到一篇課文,首先要做的,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反復朗讀。如果一篇課文,不讀它個五六遍,怎么能做到讀準字音、讀順語句、讀出感情?有個老師講《趙普》一文,說到“太祖怒,碎裂奏牘擲地”一句,卻一而再再而三地將“擲”讀成“zhèng”;一個老師教《賣炭翁》,而在黑板上板書名句“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時卻把“愿”寫成了“怨”,這一字之差,意思幾乎大相徑庭;一個老師聽了學生回答的一句話,竟不知道這話就是課文里的語句。這種情況,不就是因為沒有反復朗讀造成的嗎?有的教師教了幾年或是幾輪之后,以為課文非常熟悉,不必朗讀了。然而,這樣做無異于讓自己的語文教學止步不前。于漪老師“教了一輩子,一輩子在反思”:“我已是教過多年語文的老教師,我對語文教學由生疏到比較熟悉,上課也由困難到比較容易。日復一日教下去,似乎習以為常了……我問自己:我在教學中是不是由于習以為常而對發(fā)生的問題熟視無睹?我會不會覺得教學勉強過得去,一切照‘程式辦事而不思改進?我應該怎樣探索語文教學中的新問題?”(于漪:《語文教學漫讀》,《我和語文教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于漪老師雖然說的不是教師讀語文,但我們可以想象于老師在備課時反復誦讀,聲情并茂的情形。特級教師于永正老師備任何一篇課文,都力求把課文讀活:“讀《賣火柴的小女孩》,學生聽了不潸然淚下;讀《小稻秧脫險記》,小朋友聽了不手舞足蹈;讀《桂林山水》,同學們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我便認為范讀是失敗的,因為我沒有把課文讀活?!?《名師備課經驗(語文卷)》)可見,誦讀,熟讀,是那些優(yōu)秀教師精彩課堂的前奏。
語文老師讀課文,達到了熟讀成誦、了然于心的程度,這應該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
二、細讀文本,讀“入”讀“出”
我們聽有些語文老師上課,總覺得其分析講解只是停留在對文本理解的淺表意義上,閱讀能力與學生處在同一個層面,因此總讓人有隔靴搔癢之感。有的似乎也有較深的理解,但那也僅僅是教參的“饋贈”,只是照本宣科了一番,無法讓人看到教師自己獨到的感受與領悟。教師的淺讀,勢必導致學生理解的膚淺。這種教學同樣是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扼殺。
教師讀課文,一要讀“入”。讀“入”,即進入文本,真正理解文本內涵。讀入的過程就是文本細讀的過程?!拔谋炯氉x是語文教師的基本功,是解讀文本,切實提高語文教師教學有效性的必由之路。”(黃孟軻:《文本細讀,切入言語的心靈世界》,《中學語文教參》2006.7)細讀文本,就是品味文本言語的精妙,就是欣賞文本技法的獨到,就是感受文本內容的深邃,就是觸摸文本情感的經脈。教師只有進入文本的內在世界,才有可能與文本進行對話。
教師讀課文,二要讀“出”。所謂讀出,就是將文本“內化為自己的生命化的言語存在,并以此喚醒教師自己”(黃孟軻)。教師讀課文,是帶著自己的生活閱歷去讀,是帶著自己的個體生命去讀,這種個性化的閱讀必將讀出自己的感悟,讀出自己的“哈姆雷特”。這種感悟是鮮活的,又是極富感染力的。教師用這樣的方式來引領學生解讀文本,必然會起到靈魂與靈魂的碰撞、情感與情感的互動的效果。
讀“出”的過程同時又是一個教師對教材進行取舍的過程,哪是重點,哪是難點,哪些該教,哪些不教,教師自會成竹在胸。
教師讀課文,力求讀“入”與讀“出”,這應該是上好課的必然條件。
(姜靜 江蘇省南通市小海中學22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