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方喆
摘要:交際教學法受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派和認知心理學的影響,認為語言的本質是一種交際工具,人們在交際中學會語言,并在交際中應用語言。本文介紹交際法產(chǎn)生的背景及理論基礎、教學原則,并在該教學法的指導下設計了一份課堂教案。
關鍵詞:交際法;系統(tǒng)功能;對外漢語教學
引言
一種教學法的產(chǎn)生與一定的語言觀和學習觀密不可分。對于語言本質的認識和人類語言習得機制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們采取何種教學法來教授語言。結構主義語言學家認為語言的本質是一套符號系統(tǒng),他們相信,只要掌握了一種語言的系統(tǒng),就能學會這種語言,而學習的過程,就是通過不斷地刺激一反應。在這樣的語言觀和學習觀的影響下,人們相信,只要學生了解了詞語組合關系(老師教給學生句式、結構),就會利用聚合關系說出無限多的句子來(用替換的方法把學過的詞語填進相應的句式里),由此便產(chǎn)生了語法翻譯法、聽說法等關注語言結構本身的教學方法。與此相反,當人們把語言的交際性作為它的本質,認為語言是一種交際工具,人們是在與他人的交際中學得語言時,交際教學法便應運而生了。
一、交際法產(chǎn)生背景及理論基礎
交際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eMng)又稱功能法(FunctionalApproach)或者功能一意念法(Functional-notional Approach)?!敖浑H”既指語言學習的目標是為了溝通、交際,也指語言學習的過程是在一種交際的環(huán)境之下。交際法的產(chǎn)生分別得益于語言理論的多元化和西歐各國的語言交際需求。20世紀60年代,聽說法和情景法的語言學基礎分別在美國和英國受到質疑。喬姆斯基批評結構主義只關注語言行為,不關注語言能力;韓禮德則批評結構主義只關注語言的結構,不關注語言的功能。
歐共體內(nèi)部,因勞工和移民人數(shù)的大量增加而帶來的對外語學習的需要促使歐洲理事會制定新的語言教學大綱。1971年歐共體文化合作委員會在瑞士召開了對成年人進行第二語言教學的專題座談會,根據(jù)歐洲語言學習者的需要討論制訂歐洲現(xiàn)代語言的第二語言教學大綱。專家們經(jīng)過三年努力完成了歐洲一些主要語言的教學大綱——《人門階段》,其中特別吸收了英國語言學家威爾金斯(D,A,Wilkins)提交的以交際為標準而設計的功能意念大綱的基本要點。功能意念大綱強調把功能作為英語語言課程設置的基本組成部分,而和結構主義大綱不同,結構主義把語法結構當作教材的基本組成部分。與那些過分強調語法形式的方法不同的是,功能意念大綱十分重視在具體語境中語言的語用目的或實用目的。功能意念大綱并不一定能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首先,它不是一種教學法,它僅僅是大綱。然而,它重視語言的功能目的,并提供語言環(huán)境以實現(xiàn)這些目的,這樣,它就宣告了舊教學法時代的結束,開創(chuàng)了語言教學的新時代一交際教學法。
交際法的理論基礎來自海姆斯、拉波夫等人的美國社會語言學和弗斯、韓禮德等人的功能語言學。“交際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是交際法的核心概念,是由社會語言學家海姆斯(Hymes)針對喬姆斯基(Chom-sky)的“語言能力”提出的。他認為,一個人的語言能力不僅包括喬姆斯基提出的“能否造出合乎語法的句子”的能力,而且包括能否恰當?shù)厥褂谜Z言的能力。由此,他首次提出了包含“語言能力”和“語言運用”兩個方面的交際能力。海姆斯認為。交際能力表現(xiàn)在四個方面:1、能組織合乎句法的句子;2、能判斷語言形式的可接受性;3、能在適當?shù)沫h(huán)境中使用適當?shù)恼Z言;4、知道語言形式出現(xiàn)的或然率(是常見的還是罕見的)??{爾(Canale)和斯溫(Swain)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交際能力涵蓋以下四種能力:語法能力、社會語言能力、語篇能力和策略能力。語法能力就是喬姆斯基所說的“語言能力”;社會語言能力是指語言交際所發(fā)生的社會情境的理解,其中包括角色間的相互關系、參與者共享有的信息及交際目的等;語篇能力是指對獨立的信息成分之間的相互關系的理解力,以及對篇章結構上語篇意義表達上的理解離;策略能力則指在語言交際中如何開篇、結束、進行、修正和重新進行語言交流的能力。
韓禮德的系統(tǒng)功能理論與海姆斯的觀點不謀而合,他提出語言的三種功能,概念、人際、語篇,把語言的分析范偉擴大到句子以外,從而將語義、語用和語法關聯(lián)起來。
交際法的語言學習觀強調以下四點:(一)交際語言教學應遵循自然的語言習得過程,即在交際中學,而非學是為了交際;(二)語言學習的最佳途徑是在社會環(huán)境中的運用學習;(三)如果強調交際,外語學習將會更加有效;(四)語言學習是一個有意義的協(xié)商過程。
二、交際法的教學原則
大衛(wèi)·紐南(David Nunan)把交際法的教學原則概括為五大特征:①強調運用目標語學習交際。②在學習情境中使用真實語篇。③提供機會使學習者不僅重視語言而且重視學習過程自身。④擴充學習者的個人經(jīng)驗。因為它對課堂學習有重要意義。⑤試圖將課堂學習與課外語言活動緊密結合起來。
交際法最顯著的一個特征是改變了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觀,而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學生上,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人們認識到,如果以學生的需要和感情為中心,讓他們積極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外語學習將更為有效。由此,教師的角色也由原來的課堂主導者、控制者轉變成學習的促進者、管理者和參與者,同時還應該是需求分析師或咨詢師,隨時準備為學生解答疑問。相應的,學生一改傳統(tǒng)教學法中被動的接受者的角色,在語言學習中變得更為積極主動。他們積極地參與到“生生”、“師生”交流之中,盡力使自己的意圖被他人所明白,在交際中學會交際。他們獨立地負責、管理自己的學習,而不是消極地依賴老師的指導。
交際教學法的課堂環(huán)境強調學生之間的合作和移情,即能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情,允許在口語練習中錯誤的發(fā)生,并且多采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課堂的教學目標并不是確定唯一的,而是因學習者不同的學習意圖和材料而異??傮w而言,交際法的教學目標為發(fā)展學生的交際能力,包括掌握語法知識和詞匯,掌握話語規(guī)則的知識,知道如何運用不同的言語行為,如請求,道歉,感謝,邀請等,并知道如何對其做出正確的反應。
交際法的教材主要有三種,一種以課文為主,一種以任務為主,還有一種是真是教具。以課文為主的教材,多建立在結構研究上。也有一些以交際為中心的,比如《交流》這本教材就采用了可視提示、錄音提示、圖畫和句子片段來開始談話。任務為主的教材則提供了大量的游戲活動、角色活動、任務活動等。真是教具則來自日常生活,比如路標、雜志、廣告以及可以用于交際的材料,像地圖、圖畫、表格等等。
交際法的教學步驟可歸納為如下幾條:(1)用學習者的母語介紹簡短的目的語對話;(2)口頭練習這些對話;
(3)根據(jù)對話內(nèi)容問答;(4)圍繞對話主體結合個人經(jīng)驗回答;(5)從對話中提取一個基本的表達方式或者具有某個功能的結構集中學習;(6)讓學習者發(fā)現(xiàn)句式規(guī)律;(7)口頭翻譯活動;(8)口頭生成活動;(9)抄寫課本中尚未出現(xiàn)但已經(jīng)練習的對話;(10)從作業(yè)中采集樣本;(11)口頭提問以評估學習效果。
由于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交際法主導的課堂里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活動,以實現(xiàn)其在交際中學會交際的目標。交際法課堂里經(jīng)常采用的活動有:
1信息差活動(Information-gap activities)。日常生活中。人們交際的目的往往是為了獲取信息,只有當交際雙方之間存在著信息差時,交際才有必要和可能發(fā)生。因此,在交際法課堂里,許多活動的設計遵循信息差原則,使交際雙方擁有不同的信息,通過使用目的語交際,獲取自己所不知道的信息。
2拼圖游戲(jig-saw activities)這個活動也是基于信息差的原則,將班級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擁有完成某項活動所需的一部分信息,整個班級必須把散落在各小組里的信息拼合起來才能完成所布置的任務。為了將不同的信息整合起來,學生就不得不進行充滿意義和內(nèi)容的交際。
3信息收集(information gathering activities)使學生用目的語以調查問卷,個人采訪等等形式獲取所需信息。
4觀點分享(opinion-sharing activities)在此類活動中,學生比較各自的觀點、信仰和價值觀。如讓學生按照重要性在制定旅行計劃中給若干決定因素排序。
5角色扮演(role play)學生分角色表演某個場景,可以根據(jù)提示的線索,如圖畫、文字等,也可依照事先寫好的腳本。
三、交際法指導下的課堂設計
在本節(jié),我們將按照交際法的教學原則設計一堂對外漢語課堂教學的教案,我們選取的教材是在海外頗受歡迎的,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跟我學漢語》第一冊,教案設計對象為第一單元第一課“你好”。
教案樣本:第一課你好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最基本的打招呼用語和自我介紹
2熟悉漢語拼音的字母和拼法
3初步感知漢字字形
(二)教學內(nèi)容
1交際功能:(1)打招呼
(2)自我介紹
2語言要點:(1)人稱代詞:你、我、他
(2)動詞謂語句:我叫/是……
3語音教學:(1)以本課詞語為例,幫助學生熟悉漢語拼音的拼合?!澳愫谩钡淖冋{。
(2)介紹零聲母
(3)學唱拼音字母歌
4初步感知漢字字形
5熟悉課堂用語
(三)教具
錄音機黑板粉筆等
(四)教學步驟(45)
1課堂熱身,導人話題(5)。
教師用漢語向全班學生打招呼:大家好,我叫×××,很高興見到大家。考慮到學生為零基礎,教師應發(fā)音清晰、有力,語速中等。打完招呼后,請學生猜剛才聽到的話,教師可給予一定的暗示。待學生準確地猜出剛才所說的話后,便可順利導人話題。
2課文學習(10)
用漢語請學生將書本翻到第一頁,簡要介紹本課的學習目的(可用學生母語),教師領讀課文內(nèi)容,學生跟讀,可齊讀、點讀、輪讀。教師介紹語言點,語義、語用??蓴U展介紹“你叫什么名字”、“他叫x×x”、“很高興見到你”
3課堂活動(15)
活動1圍繞打招呼主題,設計一個音樂活動“你好”
A:你好,我叫
B:你好,我叫
A&B:很高興認識你
放音樂,學生們在教室中圍成內(nèi)外兩個圈,反方向行走。行進中音樂突然停下來,學生與另一個圈中離自己最近的同伴打招呼,自我介紹“你好,我叫~很高興認識你”
活動2取名字
老師詢問學生的中文名字,如有,請學生解釋含義,如沒有,幫學生取一個。將全班同學的名字都問清楚后,寫在黑板上,讓同學感知漢字字形。
4語音教學(10)
(1)詞語的拼讀:
①“你好”兩個上聲連讀,“你”改讀第二聲。
②“我”、“王”和“衛(wèi)”都是零聲母音節(jié),拼寫時要把u改成w。
(2)拼音字母歌
讓學生聽音樂并跟唱。
5檢測并布置作業(yè)
教師請學生上臺表演今天所學的內(nèi)容,盡可能多地鼓勵學生大膽嘗試。作業(yè):用漢語告訴父母和朋友自己的中文名字。
本教案的設計遵循交際法的原則,課堂活動充滿大量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使學生在快樂交際中學,并且在交際中檢驗學習的成果。使用富有意義的真實語料,創(chuàng)造真實的交際環(huán)境。教師始終扮演學習的促進者和語言資源的角色,讓學生來主導自己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