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芳 王國鋒
中圖分類號:G7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D09)03—127—02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藝術。班級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由班級組成的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的好壞,中職學校班主任工作尤其典型。相當多的中職學生喪失了學習興趣、精神不振、習慣貪玩、紀律散漫。如何做好中職學生的班主任,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成為有用人才?本文結合筆者多年中職學校班主任工作的經(jīng)驗,提出了中專班主任工作的“三大紀律”,如果能在實踐中嚴格遵守靈活應用,將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中專班主任;體罰;歧視;師愛
俗話說:“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爆F(xiàn)在是教不嚴,班主任之惰。古人曰:“一日為師,終生為父”?,F(xiàn)在是:“一日為師,終生受罵”。管理嚴格,貪玩的學生罵你不給自由;管理松懈,學習的學生罵你不負責任。中專生沒有升學壓力,學習成績相對較“差生”,空閑的時間較多,因而管理難度更大。班主任是衛(wèi)生勤務員,是紀律監(jiān)督員,是學習指導員,是生活保健員,是環(huán)境保護員,是心理輔導員,是文件報告員,是學生貼身保姆……很多功能都讓班主任占了,做了班主任的話,工作量少說也得增加一倍。因此,很多教師不愿當班主任。稱班主任是學?!案宜狸爢T”。
班主任工作的確是一項復雜繁瑣而又需要耐心和細心的工作。同時班主任工作也是一門科學、一門藝術。班主任既要有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洞察力,又要有較強的分析、判斷和快速處理問題的能力。班級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由班級組成的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好壞。筆者結合多年中職學校班主任工作的經(jīng)驗,提出了中專班主任工作的“三大紀律”,如果能在實踐中嚴格遵守靈活應用,將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三大紀律之一——不體罰學生
體罰,是教師對學生肉體實施懲罰并使其受到傷害的行為。如毆打、罰站、下蹲、刮臉、打撕嘴巴等行為。變相體罰,是指采取其它間接手段,對學生肉體和精神實施懲戒并使其受到傷害的行為,如勞動懲罰、抄過量作業(yè)、臉上寫字、諷刺挖苦、謾罵、烈日下暴曬等行為。
“鞭子本姓竹。不打不讀書”、“不打不成才,一打分數(shù)來”,這都是應試教育體制下教師體罰學生的不正確教育觀。中專教師沒有升學壓力,為什么還會有體罰學生現(xiàn)象呢?一是體罰被老師當作習慣了的管理法寶。所謂“嚴師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師徒如父子”等封建教育思想淵源流長。至今仍影響著我們的部分教師。二是教師素質不高,教育手段貧乏。有些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工作有熱情,事業(yè)有信心,想把孩子管好教好,但經(jīng)驗不足,缺少辦法,見學生違紀,情緒便急躁;受領導批評,心中更生火。因而體罰學生。三是有些教師則因為在家庭或社會中受氣,將學生作了出氣筒。目前情況下,教師地位不高,待遇較低,社會分配不公,口號喊得很響,實際問題得不到解決,心中有怒氣,遇事易動氣發(fā)火。而這。卻常能得到人們的理解,對學生來說害處很大。因此,在工作壓力很大的今天老師更要找到更好的方式調節(jié)好心情。四是法律意識淡漠?!吨腥A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十五條規(guī)定,“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義務教育法》第十六條規(guī)定,“禁止體罰學生”;《教師法》第三十七條規(guī)定,“體罰學生,經(jīng)教育不改的”,“品行不良,侮辱學生,影響惡劣的”,要給予教師“行政處分或者解聘”,“情節(jié)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法制社會要依法辦事,違法是要負法律責任的。另外,學校領導對教師體罰學生的危害性不夠重視,一旦因為教師體罰學生而出現(xiàn)問題時,學校領導袒護教師,這也是導致體罰增多的一個原因。
當教師實施體罰之時,正好表明了他教育方法的貧乏。一個教師,簡單地以體罰管教學生,是把教育過程、教育手段簡單化,它往往鑄成一種錯誤的行為模式,其消極影響是難以消除的。第一,從學生方面看,體罰難以轉變學生不正確的態(tài)度。雖然體罰可能達到在特定情境中制止某種行為的目的。卻很難轉變學生不正確的態(tài)度。體罰與變相體罰只能使學生學會逃避體罰,而不是誠心轉變態(tài)度,改正錯誤。這種體罰與變相體罰對教育學生顯得相對無效。第二,從教師方面看,體罰不僅降低了教師的威信,而且?guī)鞂幍热说难芯勘砻鳎褂皿w罰大大降低了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第三,從師生關系看:體罰造成了師生間的隔閡,擴大了師生間的感情距離,不但很難形成向師性,反而造成學生對老師的反感和敵對情緒,不利于施教。有的學生就說:“老師當眾體罰我,是讓我丟人?!睂W生當面不敢說,背后則不服。這樣,實現(xiàn)教育目的也就落空了。四、體罰還影響著教師與家長、學校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很多家長往往口頭“授權”教師:“孩子在學校不聽話,盡管打”。但教師真的體罰學生時,誰的家長又愿意自己的孩子挨打呢?家長往往譴責老師,有的甚至拉著孩子找到學?;驅Σ竟茫挥械纳踔琳胰舜蛄R老師;有的甚至殘害老師,后果不堪設想,造成很多社會問題。一首《挨打歌》說得好:“首次挨打戰(zhàn)兢兢,兩次挨打哭不停。十次挨打眉頭緊,百次挨打骨頭硬。千次挨打功夫到,不疼不癢不吭聲。他年我若有力氣,報仇雪恨當年痛”。過度體罰的結果,只能使孩子消極適應環(huán)境,產(chǎn)生逆反心理,結果事與愿違。體罰學生雖然是極少數(shù),影響卻是惡劣的,無論從法律還是教育角度體罰學生都是錯誤的,應該被禁止的。
二、三大紀律之二一一不辱罵學生
體罰學生是不應該的,只是極個別教師的不良行為,然而辱罵學生則很是較為常見的,當學生經(jīng)常遲到、曠課或者明知故犯錯誤時,除了少數(shù)體罰學生外,一部分老師會非常氣憤地批評學生,批評之中帶著辱罵學生,這是體罰學生的前奏,當批評辱罵無效或遭到學生反駁甚至對罵時,矛盾就迅速升級。
少數(shù)老師有時不顧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任意地訓斥、辱罵、諷刺、挖苦和嘲笑學生。比如,有的教師罵學生“有娘養(yǎng),沒娘教”、“朽木不可雕”、“臉比城墻厚”……甚至還有的教師給學生取難聽的綽號,引得同學嗤笑。這必然會損傷學生的自尊心。使他們因痛苦失望,而變得灰心喪氣;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學習成為沒有興趣的活動;他們千方百計躲避這樣的教師,遠離學校甚至離家出走;有的學生不能忍受,背地罵老師發(fā)泄;有的學生當面與老師對罵,導致校園師生暴力出現(xiàn);有的懷恨在心,伺機報復,毆打甚至殘害老師生。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辱罵學生的結果是嚴重的!公開辱罵他人是我國法律堅決不允許的,因為這是污辱公民人格尊嚴權、名譽權的行為。如果嚴重也要承擔法律責任。辱罵學生是極不文明的行為,有失教師身份。究其原因,往往是素質不高,一時沖動,教育手段缺乏,學校管理不力等。因此,作為學生要尊敬老師,遵守紀律,知錯就改。作為教師要不斷加強學習,提高思想修養(yǎng)。提高教育、
教學和管理水平。作為學校要加強管理,加強教育,加強法制培訓。
三、三大紀律之三——不歧視學生
不是有這樣的一則笑話么:在老師眼里的一“差生”一優(yōu)的學生都在課堂上抱書睡覺,老師對“差生”“的批評是”“讀書時還在睡覺,像什么話?”而對優(yōu)生說的是“看看這位,睡覺都在讀書”。2006年3月,武漢部分中小學,開“弱智證明”中學生畢業(yè)可以不參加中考,僅參加學校組織的結業(yè)考試就能拿到畢業(yè)證或義務教育完成證書。同時。這類學生的成績,不計入學校、班級的合格率、優(yōu)秀率、重點率等業(yè)績考核中,可順利畢業(yè)。所以,當年醫(yī)生們也在感嘆:“弱智年年有,今年特別多?!痹趯Υ安钌钡膯栴}上,一些教師的做法違背了教育基本的平等原則。
不可否認。在我們的教師隊伍中,大部分教師對學生是一視同仁的,但也有部分教師對“差生”是冷眼相待。在我們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有著太多的歧視“差生”的案例。在很多學校里,為避免上課說過話,“差生”的座位都安排在后排或者角落里;教師與“差生”幾乎沒有什么正常的語言交流,有的只是犯錯時的批評和冷嘲熱諷;在課堂上,有的教師不僅從不給“差生”回答問題的機會,甚至他們講課時,在教室里的走動都不想接近“差生”;有的教師回避、甚至拒絕回答“差生”的提問,懷疑“差生”的進步;把自己所謂的一點“師愛”全部都傾泄給了那些自認為“優(yōu)秀”的學生;有的老師對自認為的“差生”百般挑剔,而對自認為的優(yōu)生卻是盡量呵護,百般照顧。
歧視的后果不可想象:傷害學生自尊心,師生關系惡化,形成師生之間敵對心理;導致其他同學對他歧視,學生形成自卑心理;甚至使學生產(chǎn)生厭學情緒,通過喝酒、打架、談戀愛發(fā)泄個人內心痛苦等等,云南大學生化學院的馬加爵連奪四名朝夕相處的同學的生命,就是他長期被同學歧視而產(chǎn)生的嚴重后果。
“差生”不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里,其生活的環(huán)境相對“優(yōu)生”來說都要惡劣一些,來自各方面的冷遇要多一些。但作為老師,我們不能忘記了自己的基本責任:學生是你工作的對象,他成績上是“差生”,但他的人格不是“差生”我們并不能放棄他;他的思想認識可能有問題,我們教師的思想認識不能有問題,我們得慢慢地引導他,教育他:他的行為習慣有問題,但學習的機會沒問題,我們得對他施加一定的約束,教給他改正的方法。雖然這些“差生”未必是牛頓,也未必是愛迪生,但他們在學校接受教育的權利應該是平等的,我們不應該因為學生在你眼里相對來說要差一些。就冷眼相待,就給一定的歧視。在這里,應該說是不存在著愛與不愛的問題,是作為教師的基本職業(yè)道德而存在,是老師應有的基本責任而存在。
“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成功的教師眼里并不是沒有“差生”,“差生”在某些方面還是佼佼者,他明晰自己的責任,他們平等地對待自己眼中的“差生”與“優(yōu)生”,甚至給了“差生”更多的關注。也正因為如此,這些老師被學生終身銘記于心。那些不歧視“差生”的老師是教師的典范,是教育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