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淑梅
激勵教育法是指以激發(fā)、勉勵和鼓勵為原則,采取一定措施,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熱情和愿望,進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掌握需要學習的知識技能和行為準則,提高學生各方面素質(zhì)的一種教育方法。那么作為一名班主任,如何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熱情和愿望,進而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去掌握需要學習的知識技能呢?本文做了以下幾方面探討。
一、在班級中建立一個良好的激勵機制
素質(zhì)教育要求班主任關注、教育、激勵學生全面成長。表揚和激勵是激勵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它可以幫助學生重新認識自我,點燃他們努力奮進的星星之火,鼓足他們放飛希望的勇氣。通過不同形式的激勵教育,可調(diào)動每位學生的上進心,推出優(yōu)秀、樹立榜樣、找出差距、不斷改進。
作為一名班主任,我是這樣做的:在班級的一面墻上,設置了一個“評比臺”,它分為品德、紀律、衛(wèi)生、勞動、作業(yè)、體操等十幾個方面,然后用紅旗記載著孩子們的成績,每天誰哪方面表現(xiàn)好,就在評比臺上相應欄里畫一面小紅旗,到學期末累計紅旗數(shù)量,達到五面紅旗以上就可以得到獎勵。因此,評比臺成了孩子們前進的動力,同時也加強了班集體的凝聚力。另外,為了規(guī)范學生的書寫和寫作,我又在一面墻上設置了“我的風采”展臺,把學生寫的好的小作文規(guī)范書寫,然后貼在展臺上,讓學生自己學習和比較。為了讓自己的作品也在展臺上展示,不喜歡看書的同學喜歡看書了;不喜歡寫日記的學生也天天記日記了;寫字課上每個人都非常認真地練習。經(jīng)過一段時間,很多學生都提高了寫作水平。
二、運用激勵性語言
教育教學中,班主任不斷積累精辟的語句、努力提高自身駕馭語言的能力,是成功運用激勵性語言不可或缺的條件。應用語言激勵學生,學生會朝教師所期望的方向靠近。在教學中我常以“我希望你……”、“我相信你一定能……”的語氣表露對學生的期望,使其受到鼓舞。多表揚、少批評。尤其是對于班級中成績落后的學生,在大庭廣眾之下經(jīng)常性的批評只能讓他們產(chǎn)生自卑乃至畏懼感,進而使其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對于紀律品德等方面不太好的學生,批評只能會讓他們更加隨心所欲,甚至破罐子破摔。班主任首先要對自己和學生充滿信心。要相信自己能夠教好每一個學生,要堅信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潛能,這是我們教育好學生的基礎。因此,“別人做到的,你也能做到”、“自己要相信自己”等等這些富有激勵性的語言就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鼓舞學生們高昂的情緒,喚醒他們潛在的學習動力。
教師的行為語言激勵,將給學生帶來表率和導向作用?!靶袨槭且幻骁R子”,在教育教學中,班主任要嚴于律己,一言一行從自己做起,要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不管什么時候,班主任都要耐心、細心地對待學生,始終與學生打成一片,與學生一道建立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師生關系。用自己的行為去關心、激勵每一個學生,讓學生的意志更加堅強。
三、學會運用賞識教育,運用期望理論
蘇霍姆林斯基曾感嘆:“從我手里經(jīng)過的學生成千上萬,奇怪的是,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無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別具特點、與眾不同的孩子。”教育的這種反差告訴我們,對后進生這樣一個“與眾不同”的特殊群體,教育者必須正確認識他們,研究他們,將融融的師愛灑向他們,讓這些遲開的“花朵”沐浴陽光雨露,健康成長。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克服偏見,給后進生應有的位置,給后進生更多的關懷,給后進生進步的梯子,把更多的愛灑向后進生。
首先,班主任要樹立起信心,要對后進生充滿信心和期待,尊重和信任后進生,用語言去溫暖他們的心,讓后進生感受到自身的價值,感到自己與別人是平等的,就會使他們與老師、同學融洽無間,與集體和諧一致,就會給后進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給后進生以鼓舞和希望,也能使教育的力量和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只有這樣,在與后進生進行交往時,才不會傷害他們的自尊心,讓師生的心靠得越來越近。教師的期望是學生進步的一大因素,教師良好的期待會使學生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從而加倍努力,獲得更大的進步。
其次,班主任要多利用肢體語言在潛移默化中改造學生。無論是在課內(nèi)還是課外,都要多對此類學生進行暗示:“你行的,別人做到的,你也能做到”。這時,班主任的眼神、笑容、面部表情,都能給學生巨大的鼓舞。
最后,在空間距離上接近他們,轉(zhuǎn)化他們。轉(zhuǎn)化后進生的功夫不僅在課堂上,更多的功夫要花在課外、校外。要用真心和愛心去關注他們。天氣變冷的時候,班主任的一句叮囑“天冷了,多加些衣服”會讓學生感到家人般的溫暖,對于家境貧寒的學生,要以他們能夠接受的方式去幫助他們,這樣會讓他們倍感生活的樂趣和無比的感激;對于考試失誤的學生,班主任的一句“沒有關系,下次你一定行”會讓他們增強自信心。熱愛每一位學生是班主任工作藝術的第一塊基石,是決定班主任工作成敗的關鍵。后進生有了缺點,犯了錯誤,要耐心幫助、誘導、信任和鼓勵他們進步,而不能用尖刻的語言去諷刺挖苦他們。后進生往往在倔強的外表下隱藏著一顆脆弱、敏感的心。作為班主任一定要了解這顆心,與其真正進行溝通,才會使他們產(chǎn)生信任,愿意親近,樂于接受老師的教育,樂意完成老師交給的一切任務。
四、注重在集體中營造競爭、合作的氛圍
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借助考試成績教導學生要憑自己的實力競爭,沒有實力就要加倍努力。這樣下來,就會使許多學生學習積極,信心十足,拼勁十足。除了成績競爭以外,還應從學生的生活、學習、考勤、紀律等方面進行考評,實行激勵競爭。同時利用名言警句和有激勵作用的名歌,名曲激勵學生。另外,樹立優(yōu)秀典型,引導學生爭取成功。對于可塑性大模仿力強的小學生來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特別是當他們有上進心而又缺乏持之以恒的態(tài)度時,榜樣給了他們一個示范作用。而且,在學生群體中樹立典型,會使學生覺得成功就在身邊,只要努力就可達到,這樣他們便會積極去學習、爭取成功。
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耙换í毞挪皇谴?,百花爭春春滿園?!痹跔幦€體進步的同時,還必須加強整體的進步。取得整體的發(fā)展與提高就必須加強合作,為此在班級中我實行了學習合作小組,讓組長帶領小組共同提高,實行手拉手,一幫一的合作,即一名優(yōu)生輔導一名后進生,通過合作讓學生學會學習,共同提高,最終班級也能在合作中贏得整體的進步。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對班主任而言,激勵教育也是一門藝術,面對錯綜復雜的教育對象,只要捧出一顆火熱的心給學生,就一定會結出累累的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