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龍寶等
一、職?!皢栴}學生”的現狀
由于高校一年一年的擴招,家長認為走高校之路才是人生成長的正道,既可以光宗耀祖又可以獲得美好的未來,致使普中熱一浪勝似一浪,職教態(tài)溫而不升、生源稀少的狀況成為不爭的事實,出現了職中招生錄取分數降了又降,直至沒有了錄取分數線便能入學的現實。因而,在職業(yè)學校中文化基礎差、行為習慣差,有些甚至思想品德差,對學習沒興趣,對未來缺乏信心,厭學情緒濃的學生為數不少,輟學行為的出現也就不足為奇了。那么這些“問題學生”的現狀如何呢?可以集中概括為:
一是知識結構的連貫性斷裂。小學6年的文化基礎知識不牢固,初中3年的文化理論知識又薄弱,導致現在學習漠然,接受新知識困難,加之學習過程中出現: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課前不預習、課后不復習,作業(yè)抄襲,接受的知識消化不及時,理解不得法,由于認知結構處于斷裂狀態(tài),帶來的便是教學“難”,學生學習接受、理解知識“難”。
二是學生學習的動機不明。有些學生認為,如果不是有招生教師的動員、就讀學校老師的動員,我才不上學呢!如果不是父母緊緊逼著要我上學,我才不來上學呢!如果不是我這么小的年齡,外出打工家長舍不得,我才不來上學呢!如果這所學校沒有我的朋友、我的同學,沒有一起玩的人,我才不來上學呢!林林總總,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在校過著得過且過的日子,不善于約束自己,行為習慣自由散漫,把“混”字淋漓盡致地表現在每一天,做一天和尚不撞一天鐘,學習被動敷衍,自甘落后、不求進取。
三是學習興趣缺失,由于從小學到初中一路走來,缺乏學習成功的體驗,缺乏學習樂趣的體驗,缺乏獲得解決學習難題的快樂,因而學習對他來說枯燥無味,該記的不記,該背的不背,該掌握的不掌握,該理解的不理解,學習上時間不投入,學習精力不集中,把時間、精力放到了上課隨便講話,隨便做小動作,上課打瞌睡,頂撞老師,不接受教育,把開小差、逃課當成了生活的趣事。
四是學習方法不當。學習雖然不是死記硬背,然而在識記的過程中,該背的還要背,該記的還要記,他們卻根本不背不記。由于學習知識的理解深度、廣度、寬度存在個體性差異,往往是一個稍微轉彎的問題就能讓“問題學生”難住半天,甚至不能解答。課堂上不記筆記,課后不復習,不掌握典型例題的思考方法,不注意和領會解題的過程,不記公式概念,不善于對例題的分析,完成作業(yè)馬虎了事。
五是有較為嚴重的情緒情感障礙。把上學看成了是為父母、為老師而做的事情,在校的學習、生活中,對人冷漠,做事無精神,情緒消沉。例如上課無精打采、如坐針氈,課后與同學、與老師相處排斥感強,厭學情緒濃,學習缺乏熱情,不懂的也不請教別人。違反紀律的事接二連三,受教育時似聽非聽,故意躲避問題,抵觸情緒重,而不是虛心接受他人的正確意見、認真聆聽對事情的分析。對集體漠不關心,對學校、班級組織的集體活動無動于衷。
六是道德水平和責任感弱化。學習本身就是自我開發(fā)智力和挖掘潛能的過程,然而由于學習的能動性弱化,帶來了對班級、學校的公共財產關心的程度弱化,白白的墻壁成了腳印的舞臺,好好的桌凳成了玩弄的把手,爬窗、翻墻、涂鴉、損壞財物的事時有發(fā)生,連掃帚也不放過,肆意地在課間舞弄,惹了禍先是躲,老師調查就撒謊,查緊了就說不上學了,其關鍵是這些學生的家長對他們的子女在校的表現情況知之甚少或干脆不聞不問,總是強調自己忙,不能積極配合學校的教育,把教育好學生的責任一味地推給學校,將學校當成“托兒所”,更有甚者認為教育好他們的子女是學校單方面的事務。
二、職?!皢栴}學生”產生原因的分析
1、家庭教育的失敗
家長在陪伴子女成長的過程中,引導成長較少,思想溝通較少,存在棍棒式教育、金錢物質誘惑教育,結果承諾的多兌現的少,甚至有些家長把子女看成了是父母的私有財產,唯意志教育,結果以身作則不到位,給子女帶來了生活不寧,情感無歸的負面影響,加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過分溺愛……家長及家庭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和第一所學校,這樣的第一任老師做得不稱職,這樣的第一所學校做得不到位,直接影響子女的健康成長。
2、自我放縱與放棄的結果
由于受不良家庭教育的影響,沒有了人生理想,缺少了人生追求。自立、自強、自信不足,遇到困難害怕、躲避;迷戀低俗網吧,參與文明高雅的活動少;生活上講究吃穿,不勞而獲思想嚴重;與貪玩的群體打得火熱,生活隨波逐流。
3、教育不一致因素
中國教育的形成仍是應試教育,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大部分精力時間關注著好學上進的學生,對不好學、自甘落后的學生采取了放棄的態(tài)度,久而久之,不好學的學生文化成績一落千丈,思想品德教育失衡,素質教育失均,逃學無人管,厭學無人問,游手好閑,無所事事,流浪街頭,撒謊、吸煙、酗酒、打架斗毆、勒索等不良行為潛滋暗長。長此以往社會放棄、家庭拋棄、自我放縱。加之網吧的誘惑,成了這群意志不堅定群體的棲身之地,在虛擬世界里尋找自我安慰的精神麻醉鴉片,上網打游戲、網戀等一步一步讓自己滑向下坡。其次,游戲廳成了青少年釋放自己消耗時間的場所,整天泡游戲廳打發(fā)自己學習的時間,日出而玩,日落而歸,生活沒規(guī)律,日子無定所;再次就是社會上存有不求上進、好逸惡勞的哥兒們,這一幫群體“相親相愛”、臭味相投,由于生活在不良的文化、不良的習性人群中導致了人生的灰暗、靈魂的扭曲,失去了對人類美好的追求,失去了對社會貢獻的責任感。
4、學生心理亞健康
個案談話例舉
例1:自我認為:“學不起來了,學了也沒有用,心理失望,我們就搞點破壞,你們認為不應該的,我們偏要去做?!?/p>
例2:“有時候,我覺得自己是被社會拋棄的可憐者,成績不好,沒有人看得起,看不到前途和希望。”
例3:“我們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你們的理解,不希望你們戴著‘有色眼鏡看我們,我們已經這個樣子了,要引導我們怎樣重新做人?!?/p>
例4:“其實我們內心也很孤獨和苦悶,就想你們也尊重我們。”
例5:“在我們的心里,只有好人和‘壞人的概念,怎樣區(qū)分又看不清,也看不透?!?/p>
例6:“其實我們的心理是狂妄自大,又自卑孤獨的那種,遇事暴躁,意志薄弱,責任感缺乏,任性撒嬌?!?/p>
5、社會就業(yè)體制的漏洞
由于一些企業(yè)錄用員工不夠規(guī)范、嚴謹,直接影響了青少年學生在校對學習追求的認真程度。企業(yè)除了錄用技術型、知識型人才能認真對待外,那些餐飲、浴城、茶吧、酒吧、商場、賓館,那些中外合資企業(yè)、獨資企業(yè)、國有企業(yè)流水線生產無太多技術要求的用工,企業(yè)往往錄用員工門檻低、條件要求低,有
無學歷不管,哪怕員工在攤頭做張假學歷都認可,而且還有一部分企業(yè)對就業(yè)者的選用是不考慮其知識水平或技術水平,特別是服務性行業(yè)、流水線三班制企業(yè)所需求的是大多數年齡在16至18歲的青年人,用工單位對他們無過高技術要求、知識要求,這些青年人也樂此不疲地只要能從企業(yè)獲得一定的收入,也就滿足了自我需求,因此出現的跳槽、換崗現象頻繁也就可以理解了。文化層次低、技術水平低也照樣工作的客觀現實,促使在校“問題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和讀書無用論找到了無限理由,為此不愛學習、不想學習人的存在也就不足為怪了。
6、學生家庭和學生本人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較低
有些家庭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不高,生活的標準不高,都影響了學生對學習的渴求程度,出現了讀書無用、學習放松、生活放縱的種種表現。其次,盡管社會法律法規(guī)齊全完善,但對這些不學習、行為習慣差、思想品德差的人群卻束手無策,教師的諄諄教導蒼白無力,沒有足夠的說理和事實使學生信服并為之改變去奮斗、去勤奮。加之教師們講的、說的與社會上出現的那些道德問題、社會秩序問題、社會腐敗現象、社會娛樂場所的不良誘惑等都會使學生錯誤地把在社會上遇到、見到的不良道德、不良行為成為駁斥老師的有力據證。再次,不少的家庭、家長與學生有著共同的認識,只要能吃飽了、穿暖了、有房住就行,不去也不想去向更高更好的生活層面上靠近,所以職業(yè)教育中這一類不求進取的“問題學生”的景況讓人擔憂,這一類“問題學生”的思想麻木不仁令人嘆息。
三、對職?!皢栴}學生”教育的思考
1、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困難中挖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克服學習中的難關,解決學習中的難題在培養(yǎng)學習興趣的過程中提高他們的學習水平。
2、科學地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
各門課有各門課的學習要求,有各門功課學習的內容,根據要求與內容,實施教育教學過程的指導,課前預習,用學生自己已有的知識去理解所學的知識,找出不懂問題的所在加以解答,強調課堂教學效果,引導學生課堂的注意力,加強課堂提問,課后作業(yè)適度,并能在課堂上講解,加強課后與學生的接觸與了解,關心他們,用真正的愛護伴隨他們的成長。
3、加強心理教育
加強心理教育,克服學習與成長中給自己帶來的焦慮與恐懼,不怕失敗,不怕干擾,增強信心,勇于面對學習的困難,在老師的共同努力下跨過學習的障礙,克服逃避、回避、躲避心理,增強自信心、榮譽感、責任心,多表揚、多鼓勵、多肯定,幫助學生回到正常的心跡軌道上來。
4、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日常生活中與學生進行心理交流,和他們交朋友,用自己的真情、真心、真愛喚醒學生的情感、良知,健全學生的人格,給予學生一次表現的機會,一個鼓勵的掌聲,一句貼心的話語,施展無形的力量喚起學生學習的熱情,學習的興趣,達到教學相長。
5、開展愛的教育和愛的活動
學校是愛的教育、愛的文化播傳源地,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怎樣體現校園里學生愛老師、學生愛校園、學生愛父母、老師愛學生、老師愛校園、老師愛社會,那就要從自我、自身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培養(yǎng)學生校園的精神文化再現,以老師的發(fā)展為本,以學校的發(fā)展為本,共創(chuàng)環(huán)境美、清潔衛(wèi)生的校園,共創(chuàng)生態(tài)美,教育自然的校園,贏在每個細節(jié),每個環(huán)節(jié),每個舉止上,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加強“我自信、我成功”的教育,使培養(yǎng)的學生適應時代的發(fā)展。
6、關愛“問題學生”
正確面對“問題學生”,在學生身上表現出的“幾差”不提,關鍵是怎樣面對他們。工作中,全體教職工要做到不拋棄、不放棄,鍥而不舍、真情所至、金石為開,對待他們的教育若如對生病的孩子,多照料、多關心、多呵護。
7、進行人生規(guī)劃與就業(yè)教育
如何引導學生制定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又如何將人生規(guī)劃和就業(yè)教育兩者結合起來,說事例、打比方、看現實,是學生淺而易見、能懂會仿的一種好方法。有了正確的人生規(guī)劃就可以有未來良好的就業(yè)。這是因為就業(yè)是職校學生的出路,也是職校學生的目標追求。為達到理想良好的就業(yè),就必須規(guī)劃自我的人生,就必須掌握立足未來社會的本領,兩者是辯證統(tǒng)一的。對學生進行現實的、客觀的、可操作性的人生規(guī)劃教育和就業(yè)教育,是使職校學生健康成長的必經之路。
8、教育教學模塊化處置
教育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主要內容,關系到學校的生存與發(fā)展,關系到教師教書育人的聲譽,關系到學生健康成長與未來實際就業(yè)競爭能力的考量,關系到社會、家長對學校的信賴與認可。為此,針對進入學校的學生這一加工“原料”如何加工成合格的“產品”,便是教育教學工作的內核,如何對這些自身存有許多問題的學生進行教學呢?我們在實踐中探索出了這樣的模塊化處置。把教育教學的內容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從學生出發(fā),從學生的需求與要求出發(fā),開展“一般要求、基本要求、就業(yè)要求、考核要求、創(chuàng)業(yè)要求”五大模塊化教學,系統(tǒng)化地對學生的成長、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技術技能的掌握、生活與生存能力的提高、健康體魄與心理健康養(yǎng)成等方面進行目標明晰的教育,從而使學生真正學有所得、學有所用,起到受家長放心、社會歡迎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