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秋新
摘要關(guān)于人性善惡的討論是一個古老而普遍的話題,早至先秦孔孟,遠至西方基督教,眾說紛紜,各抒己見。在中國,受儒家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性善論”者居多;而在西方,基督教“原罪說”使“性惡論”得到普遍贊同。無論是秉持“性本善”的中國儒家思想,還是信奉“原罪說”的西方基督教義,作為歷史的選擇,這兩種觀點均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也有不足之處。祛除人行善惡問題的教化色彩還其自然色彩,人的本性就只是“利己性”。
關(guān)鍵詞性本善 原罪說 利己性
中圖分類號:B8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592(2009)02-309-01
一、先秦時期出現(xiàn)的不同人性觀
中國先秦時期關(guān)于人性善惡的看法大體可分為四類:性無善無惡論、性善論、性惡論和性有善有惡論,但是孟子的性善論最終成為主流。
春秋時期,為中國人奉為圣人的孔子開創(chuàng)了儒家思想的先河。孔子受前代的影響,主張“以德治天下”,重視“仁”的作用。他認為:“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侑》)在人性問題上,孔子很少在“與生俱有”的意義上談論人性的善惡。雖然“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點明了他對人性“善”的肯定,但他強調(diào)的的重點是“習相遠”,是后天對人的塑造。
繼孔子之后,告子提出了“性無善無惡”論:“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于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于東西也?!?《孟子·告子》)
針對告子的學說,孟子進行了反駁:“水信無分于東西。無分乎上下乎? 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孟子·告子》)孟子繼承和發(fā)展了孔子關(guān)于“仁”的學說,他認為“仁義禮智,非外鑠于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薄靶陨普摗笔敲献訉W說的核心價值之一。
而荀子提出了性惡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于爭奪,合于犯分亂理而歸于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后出辭讓,合于文理而歸于治?!?《荀子·性惡》) 在荀子看來,仁義禮智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善端,它們是通過后天的學習和實踐獲得的。
戰(zhàn)國時期,世碩又提出了“性有善有惡”論。
四種學說由此而全,然而,歷史最終選擇了孟子的性善論。其一,“性本善”使統(tǒng)治者專斷具備了一定的合理性。因為作為人,統(tǒng)治者的本性就是善的,因而不需要專門制度或他人與之相互制衡。其二,“性本善”與儒家的核心思想“仁”密切相關(guān)。儒家倫理以仁為先,孝悌在其中,并且由孝親而推延至忠君。孝與不孝,由此遠遠超出了家庭生活道德品行的范圍,而成為政治統(tǒng)治者與社會穩(wěn)定的根基。①因此,相對于其他學說,“性本善”有利于統(tǒng)治者的統(tǒng)治,從而得到了統(tǒng)治者的認可與支持。在儒家思想不斷鞏固的的過程中,“性本善”也成為中國人的主流價值取向?!靶员旧啤敝鲝埐粩鄶U充善端以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對中國人民起著積極的教化作用。
二、基督教中的“原罪說”
基督教徒的性惡論是以“原罪說”為基礎(chǔ)的。在《創(chuàng)世紀》中,人類的始祖亞當和夏娃聽從了蛇的誘惑,偷吃了禁果,從而被上帝趕出了伊甸園。作為亞當和夏娃的子孫,人是生而有罪的,這就是人的原罪。在使徒保羅看來,世上一切人都是“受造之物”。這些受造之物“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浇绦Q只有信仰上帝,成為基督徒,才能獲得上帝的赦免,重登天國。事實上,只有假定性本惡,上帝的存在和他對人類的救渡才是必要的。②因此,“原罪說”可以視為基督教得以存在和發(fā)展的重要資本,猶如德國科學家叔本華所說的“實際上原罪(意志的肯定) 和解脫(意志的否定)之說就是構(gòu)成基督教的內(nèi)核的巨大真理,而其他的一切大半只是這內(nèi)核的包皮和外殼或附件。”③
“原罪說”對現(xiàn)代社會的意義在于:通過對人性的否定催生了權(quán)力制衡觀念,促進了法律建設(shè)。
三、“人的本性”之我見
關(guān)于人性的假設(shè)是一個古老的話題,無論孟子的“性本善”還是基督教的“原罪說”都經(jīng)歷了歷史的磨練,均具有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但是,這兩種觀點也都是值得商榷的。比如,在現(xiàn)實社會中,人們表現(xiàn)出來的“寬容”一般應是“性本善”的依據(jù)吧,而欺詐則支持了“原罪說”??墒?對惡行的寬容還可以稱得上“善”嗎?若某人“欺詐”了一個勢利小人,多半會收獲“大快人心”之類的贊揚吧。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在一個群體認為是“善”的行為,在另一個群體中換一個角度它可能就是“惡”的。可見,關(guān)于善惡的論斷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所謂的善惡其實并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它是以一定的社會現(xiàn)實及一定的群體觀念為前提的。但是,“本性”是與生俱來的,先于社會的,簡單的用社會生活中的價值觀(善或惡)來評價先于社會的事物(本性)是不恰當?shù)摹?/p>
為了排除人類社會的影響,一些學者試圖從野生動物身上尋找關(guān)于人的本性的蹤跡:美國葛雷克派克的《走進非洲》描寫了成年雄獅殘食幼獅的悲慘現(xiàn)象;猴王更替時老猴王的悲慘命運更是廣為人知……動物界的兇殘爭斗往往使人不由自主地聯(lián)想到人的“獸性”即所謂的本性中惡的一面。但是這種推理似乎并不具有足夠的說服力:這些野生動物雖然沒有受到人類社會的直接影響,卻也經(jīng)過了動物世界的歷練,我們根本無從判定其行為是否出于動物普遍的本性。不過這種思考方式為我們考察人的本性提供了一個新的角度:生物進化的角度。
那么,“人的本性”究竟是什么呢?
人的本性是與生俱來的,而大腦皮層是人類一切思維和活動的指揮中樞,“大腦皮層的產(chǎn)生,使得動物的行為能通過學習來及時地適應環(huán)境。這樣,大腦皮層數(shù)以千計神經(jīng)元和數(shù)十萬億突觸聯(lián)系來對付環(huán)境的變化,來指導動物的行為……大腦皮層的出現(xiàn)標志了動物腦從遺傳腦向環(huán)境腦的過渡……就像一張白紙,環(huán)境可在其上寫下眾多給腦的較為高級的指令,而原來那些從母體中帶來的遺傳指令在這里已經(jīng)退到低級地位?!雹?/p>
讓我們設(shè)想一下,一個剛出生的嬰兒是如何逐漸反映外部刺激的:父母在嬰兒成長過程中處于關(guān)鍵地位,他們一般都希望自己的寶寶有健康的身體和心理,所以當一個嬰兒開始做出友好表示時,他一般會得到來自父母或他人的獎勵,比如食物或玩具;當他做出不友好的表示時,往往會得到小小的懲戒,比如父母作出的“兇惡”的表情(在這個小家伙看來,可能只意味著“難看”)。毋庸置疑,相對于兇惡的面孔,小家伙更應喜歡食物或玩具,因此他會更傾向做出友好的表示,“性本善”恐怕就是由此得出的吧。天下并非所有的父母都是負責任的,在Genie: A Psycholinguistic Study of a Modern-Day “Wild Child” 一文中,Susan Curtiss教授提供了一個真實的反面案例:從小被父親關(guān)在屋中的Genie無法與外界聯(lián)系,在她的世界里只有父親這個關(guān)鍵影響因素。Genie 開始時為了獲得食物就弄出點聲音以引起注意,但是當這種行為換來的是一次次的痛打后,Genie慢慢的放棄了“弄出點聲音”的行為。
其實,無論是大多數(shù)嬰兒的友好表示,還是Genie的沉默都是為了自身的利益:食物、玩具或不再遭受被打的痛苦。剛出生的人不可能預知社會中的善惡標準,我們只是朝著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方向來反映外部世界,因此,我認為,人的本性無關(guān)乎善惡,人的本性就只是“利己性”;社會共同體可以通過各種獎懲方式如道德規(guī)范、法律制度等引導社會的善端,但是,不能改變?nèi)说谋拘栽谏茞悍矫婵瞻椎氖聦?因為人的本性原本就是先于社會的?!拔锔偺鞊?適者生存”是自然界的基本法則。在這一客觀背景下維持自身的生存是最基本的目標,而“利己性”則是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必然選擇。
注釋:
①周國文.儒家理論中“仁”的模式與現(xiàn)代公民意識.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5).51.
②俞吾金.關(guān)于人性問題的新探索—儒家人性理論與基督教人性理論的比較研究.復旦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1).52.
③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務印書館.1982.556.
④羅躍嘉.認知神經(jīng)學教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