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節(jié)選于司馬遷之杰作《史記》中的文章——《鴻門宴》是一篇巧用對比手法的力作,對比手法貫穿全文始終。全文通過對劉項兩大陣營的四對人物——主帥項羽與劉邦,謀臣范增與張良,武將項莊與樊噲,內(nèi)奸項伯與曹無傷的對比描寫,不僅向我們展現(xiàn)出了一副驚心動魄的故事場景,刻畫出了一個個生動鮮明、富有個性的人物形象,還道出了雙方明爭暗斗、形勢互換的根源。
【關(guān)鍵詞】《鴻門宴》 《史記》 司馬遷 人物形象
《鴻門宴》中人物形象鮮明,閃耀著個性的光芒,這除了得益于人物個性化的語言描寫外,人物間的相互對比映襯也功不可沒。
一、主帥對比
項羽在優(yōu)勢下恃勇驕橫,剛愎自用,粗疏麻痹,拙于應(yīng)變;劉邦在劣境中忍辱負重,虛心納見,小心機警,隨機應(yīng)變。當(dāng)時項兵四十萬,屯于鴻門;劉兵十萬,駐在霸上。雙方軍事力量對比懸殊,劉邦對抗項羽無疑于以卵擊石。項羽一聽劉邦欲王關(guān)中便暴跳如雷,“大怒”下令“擊破沛公軍”;一聽劉邦的花言巧語,見其可掬媚態(tài),便又軟化愧疚,盡釋前嫌,甚至不待對方言終,就急于表白,口無遮攔,歸咎曹無傷以自解。一語泄密,斷送無傷性命,耿直寡謀,粗疏草率之極。更有甚者,居然自稱“籍”表謙卑,留沛公與飲,對范增示意置之不理,對項伯翼蔽沛公坐以觀望,對樊噲闖帳斥責(zé)不驚不怪,對劉邦逃席張良留謝反應(yīng)遲鈍,完全忘了自己此次宴會的目的,被劉邦牽著鼻子走,玩弄于股掌之間,由極為主動變得徹底被動。徹底暴露出他恃勇驕橫,剛愎自用,沽名輕敵,思慮膚淺的性格特征。與之相反,劉邦驚悉報告,在“大驚”“默然”之余,兩次問張良“為之奈何”,這固然有在突發(fā)事件面前手忙腳亂的惶急情態(tài),但更多表現(xiàn)出他清醒冷靜,虛心求計的精神。明明是自己欲王關(guān)中,卻說是“鯫生”的獻計,并隱其姓名,可見其虛偽機詐;明明是對張良心存疑慮,卻待張良獻計后審問其“安與項伯有故”,很有心眼;待張良申明乃起兵前的舊情,非兩軍對壘時與項伯私通,劉邦才除去疑慮,立即詢問“孰與君少長”,并稱“吾得兄事之”,一下將自己降到與張良同輩的地位,機詐權(quán)變,籠絡(luò)人心的手段可謂十分高明。待項伯入見,即奉酒為壽攀親家,稱兄道弟結(jié)友情,極盡拉攏巴結(jié)之能事。夯實感情路基后,再極力表白,謊言巧辯,硬是把勃勃野心說成是耿耿忠心,并于第二天一大早就帶著人馬與禮物去謝那本不為罪的罪。他這樣委曲求全,以屈求伸,將權(quán)變之術(shù)運用得爐火純青,不愧是個審時度勢、圓滑多謀、善于玩弄政治手腕的老手。甚至在人物的稱呼上,他也十分講究:先稱張良為“君”(對同輩的敬稱),后張良留謝時又升級為“公”(對長輩的敬稱);對項羽一聲一個“將軍”,對自己一聲一個“臣”,隨著政治的需要而適時變化,用心之細之深可見一斑。也正因為如此,他才贏得了臣子的忠心,利用了項伯,哄騙了項羽,避過了范增,保全了自己,逃過了一劫;并分化瓦解了敵人,逐漸由宴前的極端被動變得極為主動。
項羽用人唯親,不與臣計,使謀臣不能展其才,將士不能效其力。范增絞盡腦汁出的謀劃的策,卻抵不過項伯一句“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劉邦的幾句花言巧語便讓其飄飄然,昏昏然,置宴前計劃于不顧,讓范增的一腔心血付諸東流。劉邦則知人善任,虛心納見,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都能與之互通聲氣,共商計策,從而使謀臣能從容定計,將士能見危受命,盡展其才。
項羽養(yǎng)奸貽患,又自絕敵營內(nèi)應(yīng);劉邦則有奸必肅,且用敵效勞。當(dāng)張良問劉邦“誰為大王為此計者”,劉邦謊稱為“鯫生”,連自家人也不告訴實情;項羽則一聽劉邦說“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隙”,就不打自招“此沛公大司馬曹無傷言之”,出賣內(nèi)應(yīng)。項羽對自己的內(nèi)奸——叔父項伯奉為上賓,“東向坐”;劉邦則一脫險回營就“立誅殺曹無傷”,殺得堅決果斷,殺得心狠手辣。
二、謀臣對比
范增老謀深算,有遠見,幕前幕后四處奔忙,必置劉邦于死地而后快;張良多處幕后,靜觀事態(tài)發(fā)展,只在劍拔弩張的關(guān)鍵時刻才親自出馬。相比之下,張良更顯得胸有成竹,游刃有余。當(dāng)項羽大兵壓境,劉邦倉皇不知所措時,他鎮(zhèn)定自若,從容提問,弄清劉邦的思想狀況,胸有成竹提對策,讓主子絕境見希望;危難時又代主留謝,千斤重擔(dān)一肩挑。范增是鴻門宴的總導(dǎo)演,非常善于察言觀色,由劉邦入關(guān)后與居山東時對財色的不同態(tài)度,看出“其志不在小”而建議殺劉邦于宴上。但他宴前既不了解項羽的思想動態(tài),臨場又無視劉邦的花言巧語所產(chǎn)生的影響,獨自操刀,一味地將個人意愿強加于人。君臣心不往一處想,勁不往一處使,各自為政,孤軍作戰(zhàn)。即便他看出主子優(yōu)柔寡斷,多次使眼色(“數(shù)目項王”),打手勢(“舉所佩玉玦示之者三”),也得不到回應(yīng),因而范增再老謀深算,卻也未免浮躁驕橫,最終落得一個慘敗收場。
三、武將對比
樊噲迫于形勢留于營外,卻時刻關(guān)心營內(nèi)動靜。一聽主子身處險境,便決然闖帳,要“與之同命”,誓與主子同生死,共存亡;入帳后,瞋目怒視,目眥盡裂,面對敵人存心刁難的“斗卮酒”“生彘肩”,他“立而飲之”“切而啖之”,豪壯勇武,面無懼色;并借機作答,句句說理,處處是謊:明數(shù)秦王,暗責(zé)項羽;重提舊約,示劉稱王也無錯;既褒劉邦勞苦功高,又怨項羽賞罰不明;名為規(guī)勸,實則警告。一番“義責(zé)”,不乏文氣,將項羽推向了審判臺,讓其為言所屈,無言以對。當(dāng)劉邦欲逃而有“未辭”之慮時,他又認為“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分析得失安危,合情合理。整個過程,他主動出擊,積極謀劃,勇猛而又不失謀略。項莊當(dāng)時也在帳外,可他是在范增的召見下才入帳的,并且在范增敘清殺劉之因(“君王為人不忍”),傳授殺劉之法(“入前為壽”“請以劍舞”“擊沛公于坐”)后,為免被虜(“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才“入為壽”的。在“項伯亦拔劍舞,常以身翼蔽沛公”“不得擊”的意外情況下,又不知變通,束手無策。與樊噲相比,既無勇力,又無謀略,被動之極。
四、內(nèi)奸對比
曹無傷屬側(cè)面描寫,用墨極少;項伯為正面描寫,用墨相對較多。曹無傷告密觸怒項羽,激化劉項矛盾,使局勢緊張;項伯告密,緩和矛盾。曹無傷被項羽輕率泄露,項伯卻被劉邦稱兄道弟,約為婚姻。曹無傷在宴后立即被誅殺,死得不明不白,可悲可憐;項伯卻在宴上與項羽“東向坐”,安然無恙,活得有滋有味,可恨可鄙。
總之,在《鴻門宴》中,司馬遷著力對比著刻畫了劉項兩大陣營的四對人物——主帥項羽與劉邦,謀臣范增與張良,武將項莊與樊噲,內(nèi)奸項伯與曹無傷。既對照映襯出他們鮮明的性格特征,推動了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又道出了雙方明爭暗斗,得失成敗的根本原因。
★作者簡介:胡旭容,四川省自貢市榮縣中學(xué)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