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可成
摘要: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有豐富的和諧理念資源,包括基于陰陽五行思想的和諧自然理念,基于 “天人合一”哲學思想,基于“中和中庸”的人際和諧的理念,發(fā)掘傳統(tǒng)文化中和諧理念的一些精煉表達,探討傳統(tǒng)和諧文化觀,對于我們更好地了解中國傳統(tǒng)和諧文化、正確理解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和諧;傳統(tǒng)文化;中國
中圖分類號:G120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09)13—0087—02
一、陰陽五行的和諧自然理念
陰陽思想與五行思想原是中華民族關于世界本原的兩種不同的思想,但在發(fā)展過程中不斷結合,形成了中華民族的宇宙觀和基本的思維框架。道家始祖老子第一個對古代早期陰陽思想給予比較全面的總結,他在 《道德經(jīng)》中明確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奔礋o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陰陽交感化合,太極含三為一。太極運行不息,即宇宙在運動,動則生陽,到一定程度則出現(xiàn)相對靜止,靜則生陰,一動一靜,陰陽之氣互為其根,運轉(zhuǎn)于無窮。自然界陰陽寒暑、四時的生長收藏也是如此,即萬物的生長規(guī)律,無不包含陰陽。這實際上是從宏觀的宇宙來探討對立統(tǒng)一的和諧:沒有陰陽矛盾,就沒有和諧,而沒有和諧,矛盾則無法得以化解。獨立存在的純 “陰”或純 “陽”是不存在和諧問題的,和諧只在矛盾的關系體中發(fā)生,和諧的構建就是要化解矛盾,實現(xiàn)矛盾體的協(xié)調(diào)。人們由此公認,老子在中國思想史上首次將陰陽概念提升為和諧范疇來表達世界萬物對立統(tǒng)一的辯證關系。
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chǎn)實踐中產(chǎn)生的樸素的唯物思想。古人認為,金、木、水、火、土是最基本物質(zhì),五種物質(zhì)之間運動變化,在不斷的既相互資生又相互制約的運動中維持著動態(tài)的平衡?!吧笔侵干伞⒋龠M、助長、發(fā)揚,其模式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畫出來就是一個圓圈?!翱恕笔侵缚酥啤⑹`、挫折、摧毀,其模式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畫出來是一個星形。其實上古文化的五行并非指五種物質(zhì),而是地球文化。金,代表堅固、凝固之物;木,代表樹木、草,實指生命中生的功能和根源;水,代表流動性,周流不息;火,代表熱能;土,代表地球的本身。五行思想不僅指明宇宙統(tǒng)一于以“金木水火土”為代表的物質(zhì)的運動,而且通過相生相克表明世上任何事物都是被其他事物所生,也被其他事物所克,是一個既對立又統(tǒng)一的和諧整體。
二、“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人本主義思想注重人的生活,關懷人的生命?!耙匀藶楸尽?而且認為人生而既有、與生俱來的本性與天道是相合的,即所謂“天命之謂性”。因此,中國古代哲學是“天人之學”,“推天道以明人事”是中國哲學的基本結構,“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者,至矣”。 “天人之道”的“義現(xiàn)”,就是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核心思想。中國哲人仰觀天象俯察地理的目的,就是要借助自然萬物所呈現(xiàn)的外在表象來說明或解釋人類社會生活中的現(xiàn)象。中國哲學的主旨就是“天人之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氣”,“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易傳》中說:“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先天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于人乎?況于鬼神乎?”這是說圣人君子與天有相同的道德品行,以天與人互不違背為理想,天不違人,人不違天?!疤烊撕弦弧笔侵袊軐W的最高境界。
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道”的思想,是其思想體系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中國哲學中的“本體”,他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道”的境界是有限和無限的統(tǒng)一,是象和意的統(tǒng)一,是“天道”和“人道”的高度觸合,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疤斓馈敝饕接懼袊軐W對自然、世界以及人與自然等問題的認識和研究情況。“人道”則著重考察中國哲學對人與人、人與社會以及人與思維等問題的各種看法。“天人合一”在老子的思想中表現(xiàn)為與“道”為一,與“道”為一則“無為”,而“無為”就能做到“無不為”。
儒家的“天人合一”源于孔子,孔子認為“唯天為大”。在這里“天”為道德權威的根據(jù)。但孔子所講的道德的核心是“仁”,人的孝悌之情是“為仁之本”,他認為,“仁”出自人天生的一種自然的本性。孟子的“天人合一”思想是指人與義理之天的合一。創(chuàng)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也。人性在于人心,故盡心則能知性,而人性乃天之所與我者,所以天人是合一的。
莊子的“天人合一”是在老子“道”論的基礎上,對人的精神境界的觀照。《莊子·齊物論》中所說的“天地與我共生,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就是他界定的“天人合一”境界,人與天地萬物之自然合為一體,人與我、人與物的界限已不復存在。莊子的“天人合一”的價值主要體現(xiàn)為審美的愈義。漢儒董仲舒認為天有意志,可以主宰人間的吉兇禍福,人是天依據(jù)自身的樣子和變化來創(chuàng)造的,人從形體到精神都是天的副本,人有“喜怒哀樂”,是因為天有“春秋冬夏”,人之所以有“血氣”、“仁義”、“德行”是因為天性本來如此。他還認為,天地之間,“凡物必有合”,天的陰陽和合創(chuàng)造了萬物,天陽地陰,以此推及人類社會,以天理喻人事,“君臣父子夫婦之義,皆取諸陰陽之道”,“王道之三綱,可求于天”。君臣、父子、夫妻,前為陽,后為陰,都是一合,但屬陽的占主導,因此就有了“君為臣紹,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人倫關系。董仲舒認為人間的社會關系都是天定的,人間的秩序又返到自然界中,使自然的五行之間的關系變成了君臣、父子、夫妻的關系。以人合天,以天合人,便是董仲舒的“天人合一”。天創(chuàng)造了人就是為了貫徹和體現(xiàn)它自己的意志,凡有不合天意者則“天出災害以譴告之”。
最早明確的提出“天人合一”一詞的是北宋張載,他在《正蒙·乾稱》中指出,“乾稱父,坤稱母,予茲藐焉,乃渾然處。故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與也。”這就是說人與天地萬物為一體。他在《正蒙·誠明》中則正式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題:“儒者則因明至誠,因誠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學而可以成圣?!币馑季驼f,人性的善良是出于天理。
三、“中和中庸”的人際和諧的理念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自古崇尚中和,提倡寬和處世,協(xié)和人我,創(chuàng)造“和”的人際環(huán)境?!爸小笔且环N自在未發(fā)的不偏狀態(tài)的天地萬物的本原;“和”是一種因時而發(fā)的合宜狀態(tài),發(fā)于感情而合乎禮節(jié)法度。由于內(nèi)在能維持不偏不倚的 “中”,外在又能事事合于“和”,最終可以達到 “中和”之境界。這樣 《中庸》便將“中”與“和”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從而提出完整的中和思想。中和思想源遠流長,然而人們對其又多有誤解,比如一說到中和似乎就是指無原則的折中調(diào)和。這是對中和的基本內(nèi)涵的錯誤認識?!爸小?如孔子言:“過猶不及”乃是各適其度,各盡其宜;“和”,如孔子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是“和而不同”,而非“同而不和”,“和”是多樣性的統(tǒng)一,“同”是一味地附和乃至結黨營私,其實質(zhì)是強調(diào)矛盾的統(tǒng)一和均衡,強調(diào)通過事物之度的把握,獲得人際關系的和諧。
基于“中和中庸”思想,儒家提出了“愛人”和“忠恕”的思想。所謂“愛人”,拿孔子的話來說就是“泛愛眾”,也就是廣泛地愛,亦即博愛。那么,愛是什么?愛就是對他人的友情與友善。人是無法對自己友情和友善的,他必須有一個可以施與的對象。在儒家看來,人就是這么一個奇怪的動物:“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闭窃谶@一意義上,孟子告誡人們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笨鬃犹貏e強調(diào)以家族的和睦為基礎來實現(xiàn)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中庸》里說:“仁者人也,親親為大。”人之所以孝敬父母,尊敬父母,最大限度地滿足或原諒父母,無條件地、絕對地愛著父母,就是因為父母對子女的愛最無私、最深厚。正是因為有了這番如海深情,所以在中國古代,父母亡故之后,子女需守孝三年方為孝。當學生宰我說守孝一年就可以了,孔子問他心安理得嗎?在這里,孔子實際上是指責宰我的行為其實是對和諧的人倫關系的破壞。在孔子看來,只有人人都愛護自己的親屬,并且用這種“愛”去對待家人及他人,也就達到了“愛人”—即“仁”的境界了。孔子提出“寬厚處世、協(xié)和人我”,以“仁愛”為中心,通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兩種途徑,來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孟子提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把“人和”凌駕于天時地利之上,集中表達了對人與人和諧關系的追求?!爸宜 笔且钥鬃訛榇淼娜寮医⒑椭C人際關系的具體方法之一。所謂“忠”,就是對他人的忠誠。即使辦自己的事情,也總要先想到別人,這便是孔子所說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他的意思是說:自己要站得住,先得使別人站得住;自己要行得通,先得使別人行得通。這個“先天下”的胸懷和氣度正是“忠”的體現(xiàn)。
“如果說忠是自己對他人的好態(tài)度,那么恕就是對他人對自己不好態(tài)度?!痹谌寮铱磥?我對他人忠,他人不一定會對我忠,但是我不能因為他對我不忠而改變我對他的忠。因此,面對他人的不忠,儒家的觀點和立場就是“恕”,“恕便是理智的對待”。只有這樣,才能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另外,孔子主張和諧地處理人際關系時要把握四點:“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與人交往時,不要主觀臆斷、不要自以為是、不要故步自封、不要以自我為中心??鬃訉@四點的強調(diào),絕對沒有什么松動的余地。
綜上所述,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所倡導和諧思維,都是在于緩和人與自然的矛盾、協(xié)調(diào)人際關系,促進自然、人、社會的和諧發(fā)展。盡管其中存在著歷史的和階級的局限,但卻充分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文化對和諧、美好社會的期盼。中國傳統(tǒng)的思想家對和諧思維的探索是可貴的,影響是深遠的。
參考文獻:
[1]于忠偉.論儒家傳統(tǒng)和諧文化觀及其現(xiàn)代啟示[J].湖北行政學院學報,2007,(4).
[2]張濤.論傳統(tǒng)文化中的和諧理念[J].山東省農(nóng)業(yè)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3).
[3]候洪瀾,齊明.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和諧追求[J].甘肅聯(lián)合大學學報,2007,(5).
(責任編輯/李璐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