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江陰高級中學(214431) 朱學堯
試論高中地理實驗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
江蘇省江陰高級中學(214431) 朱學堯
高中地理實驗教學在整個地理教學中是一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能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在客觀真實的地理環(huán)境中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智力和動手能力。
地理新課標將實驗教學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作為一線地理教師,我們深知在高中地理實驗教學方面開展的并不理想。
1.試題實驗,就是學生用筆“做實驗”。由教師編制的大量實驗試題不僅增加了學生的學業(yè)負擔,而且挫傷了學生動手實踐的積極性,使實驗教學在“應試”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2.程式化實驗。雖然學生動手做實驗,但以單純的機械操作為主。學生根據(jù)教師講解的實驗目的、器材、步驟,像做廣播操那樣,按照規(guī)定的程式進行操作,去獲取教師或課本所要求得到的實驗數(shù)據(jù)或實驗結果。
3.媒體實驗。所謂媒體實驗就是學生通過媒體“看實驗”。過去的實驗是“看黑板”,如今的實驗“看錄像”、“看投影”。令人難以理解的是,一些原本可以讓學生動手做的實驗卻用多媒體來展示,被稱為是“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運用”。
4.實驗缺乏科學性和可行性。具體表現(xiàn)有:實驗設計的可操作性差;實驗過程的隨意性大;實驗結果的人為化;實驗效果的歧義化。
以上這些問題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中地理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那就是“重知識,輕方法;重講授,輕活動;重結論,輕過程;重機械訓練,輕實質(zhì)體驗?!遍L此以往,學生實驗學習的積極性必然會受到壓抑,實驗教學也將流于形式。
1.提高執(zhí)行新課標要求的自覺性
由于“實驗室不夠用”“實驗條件有限”“課時不夠”“沒有專職實驗員、實驗準備太麻煩,教師精力和能力有限”等原因,地理實驗教學在教學活動中一直沒有給予足夠重視。不少地理教師對實驗的功能認識不足,認為“做實驗不如講實驗”,反正高考對實驗的考查是“紙上談兵”。講實驗既節(jié)省時間,又便于突出和促進學生把握有關實驗知識要點,繼而“提高”教學效率。這樣做的后果是導致學生大都在思想上不重視實驗,不愿動手,講起實驗頭頭是道,一遇到實際操作就束手無策、不知所措,實驗能力低下。
新課標是國家課程的基本綱領性文件,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guī)范和質(zhì)量要求,新課標對地理實驗教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因此,學校要改善地理實驗條件,健全實驗教學制度。地理教師要著眼于學生在未來社會中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高執(zhí)行新課標要求的自覺性,加強理論學習,提高實驗能力,真正樹立重視實驗的教學觀念,積極探究與實施有價值的地理實驗教學,實現(xiàn)實驗教學的常態(tài)化。
2.突出地理實驗的科學性
其一,實驗要能科學反映地理學科知識,實驗本身及其反映的地理原理要正確無誤,模擬情景要盡量接近真實情況,實驗場所和器材要合理,實驗步驟要嚴謹,實驗時間要適當,啟發(fā)性設問要科學等等。其二,實驗要符合地理教學的實際情況。高中地理教學時數(shù)少,地理實驗宜精不宜多,教師要善于根據(jù)學科知識特點精選典型實驗,舍棄無實際教學價值、形式化的實驗,將實驗真正用在教學的“刀刃”上,在具備實驗特質(zhì)的教學重、點處,以及學生思維疑點處設置實驗。
3.突顯地理實驗的針對性
地理科學與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相比具有自身的特性,很多地理事物和規(guī)律無法通過實驗的手段加以再現(xiàn)。因而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應有針對性地選擇那些通過地理實驗能夠更直觀、更有效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識的內(nèi)容進行實驗。一般來說,需要用實驗來展示的內(nèi)容,均屬于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尤其是自然地理方面的抽象內(nèi)容,如天體運動、大氣運動、地殼變動等這些自然現(xiàn)象和過程,都是不便和不能觀察到的,只有通過實驗教學,才能為學生更好的認識和理解。切忌為追求教學形式、實驗形式,將簡單的問題復雜化。并且設計的實驗應該排除一些干擾因素,防止由于實驗的不典型而造成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和理解產(chǎn)生干擾。
要立足本校實際情況和鄉(xiāng)土地理,如周邊環(huán)境、學校設施、教師構成等等,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同時要針對學生的特點,精心選擇、修改和編制實驗,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實驗過程中有所收獲,開發(fā)符合本校實情的地理實驗體系。
4.注重地理實驗結果分析的靈活性
實驗完成后對實驗結果的分析也是提高學生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實驗結果讓全班學生對比看,對實驗效果差的同學,不急于指出毛病出在哪,而幫助他們分析沒能達到預期效果的各種可能情況,讓他們自己找出失敗的原因,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有了問題,就能對實驗的某一部分進行改革,增強了學生實驗的興趣,同時也啟發(fā)學生從多角度理解地理知識。
5.重視地理實驗教學的生成性
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互動、學生與文本互動、學生與學生互動的過程。在這種互動中,學生是處于積極狀態(tài)的。因此,課堂教學不再是教師按照預設的教學方案機械地、僵化地傳授知識的線性過程,而是根據(jù)學生學習的實際需要,不斷調(diào)整、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地理實驗操作過程總是處于動態(tài)變化之中,不可能與教師預設的完全一致。因此,教師要精心預設實驗步驟,更要時刻關注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表現(xiàn)和反饋,根據(jù)教學情景的發(fā)展變化,“巧妙地在學生不知不覺之中做出相應的變動”,以生成最有利于學生發(fā)展需要的實驗教學。
6.關注地理實驗教學的主體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教師要著力構建具有趣味性、創(chuàng)造性和實踐性的實驗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參與熱情,喚醒學生自主意識,使全體同學置身于全員參與、相互促進、多重互動的課堂交往中,進而不斷強化合作意識、操作能力、觀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實驗過程中,教師既要及時矯正學生的偏差,更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細微進步和創(chuàng)新思路,以賞識的表情、贊許的目光、精當?shù)恼Z言及時給予激勵性評價,在鼓勵當事者的同時,調(diào)動其他同學的積極性。實驗結束后,教師既要客觀、科學地評價實驗結果,也要捕捉并放大學生的閃光點,鼓勵學生的獨到見解,讓學生能真實感受到自己在實驗過程中的收獲,產(chǎn)生喜悅感和成就感,形成主動參與實驗的激情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