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令彥,白長華,王紅英
(信息工程大學,河南鄭州450004)
“以人為本”是群眾史觀的實踐
徐令彥,白長華,王紅英
(信息工程大學,河南鄭州450004)
“以人為本”是當前我國的大政方針,它也是新世紀新階段群眾史觀的具體實踐?!耙匀藶楸尽笔侨罕娛酚^在新世紀新階段的新要求,“以人為本”以堅持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歷史為根本前提,堅持“以人為本”是在新世紀新階段貫徹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
以人為本;群眾史觀;群眾觀點;群眾路線
群眾史觀是唯物主義、也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它的核心思想是人民群眾是一切社會生產力中最重要的因素,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此外,群眾史觀的主要理論內容還包括:群眾史觀與英雄史觀的對立,人民群眾的含義,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歷史的歷史制約性,個人、歷史人物、杰出人物在歷史發(fā)展中的作用,個人和群眾的關系,階級、政黨、領袖、群眾之間的關系等。
我國是共產黨執(zhí)政的國家,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我黨奉行和堅持群眾史觀。新中國成立以前,中國人民深受帝、官、封三座大山的壓迫,處于水深火熱之中,急欲翻身求解放,當時我黨堅持群眾史觀,要求從廣大人民群眾最根本的需要出發(fā),充分相信和依靠人民群眾,領導廣大人民群眾翻身鬧革命。在長期領導廣大人民群眾鬧革命的實踐中,我黨的第一代領導人毛澤東提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真正主人?!叭嗣?,只有人民,才是創(chuàng)造世界歷史的動力”[1](P980),“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1](P1094),“共產黨人的一切言論行動,必須以合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為廣大人民群眾所擁護為最高標準”[1](P1096)等一系列思想。還形成了著名的無產階級政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豐富和發(fā)展了群眾史觀。
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經歷了十年“文革”這樣巨大的挫折,國民經濟瀕臨崩潰,老百姓渴望變革。這時,堅持群眾史觀要求共產黨人順應民心,改革發(fā)展,帶領全國人民脫貧致富,開辟社會主義建設新時代。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堅持一切為了群眾、相信和依靠人民群眾,領導我國人民摸著石頭過河,進行了史無前例、舉世矚目的改革開放,使我國走上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開創(chuàng)了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新局面。這期間,鄧小平還提出了要尊重群眾的首創(chuàng)精神,黨的政策和一切工作要以“人民擁護不擁護”、“人民贊成不贊成”、“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答應不答應”作為出發(fā)點和衡量標準,豐富了我黨對群眾史觀的認識。
進入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新世紀新階段,一方面,我國的現(xiàn)代化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總體上擴大和加強了人民的利益;另一方面,我國在發(fā)展中也遇到了新的困難,出現(xiàn)了新的問題。如:我國在發(fā)展中污染了環(huán)境,以至于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一部分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降低了他們的生存質量;我們浪費了有限的資源,影響了中華民族長遠、可持續(xù)的發(fā)展;社會的貧富差距拉大,存在著不公平現(xiàn)象;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偏低,不能滿足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新發(fā)展的需要;黨內和政府機關存在的腐敗現(xiàn)象嚴重地侵害了人民的權益。還有,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需要,我國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人力資源最豐富的國家,要大力開發(fā)人力資源。總之,在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發(fā)展的新世紀新階段,廣大人民群眾多方面需要的滿足、其尊嚴的保護和價值的實現(xiàn)、其作用的發(fā)揮等有關人本身的問題突顯出來。這時,我黨堅持群眾史觀要求維護和實現(xiàn)廣大人民群眾多方面的利益和需要;要求追求社會公正,縮小貧富差距,使社會發(fā)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實現(xiàn)共同富裕;要求全面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健康等各方面的素質,尊重人民群眾在社會發(fā)展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體作用——即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等等。而這些內容都是以人為本的基本內涵。所以說以人為本是群眾史觀在新世紀新階段的新要求。
所謂“以人為本”,這里的人既指作為類的人,也指作為群體和個體的人,但主要是指人民群眾。
馬克思認為,人有三種基本的存在形態(tài):作為類的存在;作為群體意義上的存在,如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等;作為獨特的個人而存在,如張三、李四、王五等。首先,人是在和動物相區(qū)別的意義上、作為“類”而存在的。任何人作為“人類”的一員,不論其社會地位、身份、職業(yè)、民族、國籍和膚色多么不同,他們都具有作為“人”的價值、權利和尊嚴。當今世界上大量存在的種族歧視、信仰歧視、民族歧視和性別歧視等,實際上就是侵犯了類意義上的人應該享有的權利和尊嚴。其次,人主要是社會的人,人最現(xiàn)實的存在是他的社會群體存在,人在特定的社會關系中從事勞動、承擔各種社會角色與職能,受特定的社會關系制約和規(guī)定。再次,人還是有個性的個人,每個人都與他人不同,都具有自身的獨特性、唯一性、不可重復性和不可取代性,這是每個人得以存在的根據(jù)。人的上述三種存在只是邏輯層次上的劃分,實際上它們之間是彼此相關、相輔相成的。據(jù)此,以人為本中的“人”一般指的是:類存在意義上的所有的人;社會存在意義上的不同社會群體;具有獨特個性的個人。它包括:屬性意義上的自然的人與社會的人;社會身份意義上的領導干部與人民群眾等;存在形式意義上的群體與個人;時間意義上的今天的人與未來的人;空間意義上的國內的人與國外的人;法律意義上的犯法的人與沒有犯法的人;性別意義上的男人與女人;社會分層意義上的精英與弱者等等。
盡管“人”有多重含義,但從黨執(zhí)政的角度看,中國共產黨講的以人為本的“人”,主要指廣大的人民群眾。人民群眾是社會的絕大多數(shù),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和決定力量,是我黨的生存之源、勝利之本。人民群眾這樣的“人”,是我黨最強調和注重的。
再來看以人為本中的“本”。從辭源學角度看,“本”有三層含義:樹根,引申為根源和優(yōu)先性;莖和樹干,引申為主體和主要部分;根本,引申為根據(jù)和本質。根據(jù)當前我國的現(xiàn)實情況:人的主體性欠缺;人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狹隘的“人情關系”和權力意志;人們分析、思考和解決問題往往缺乏人本理念和人的維度,對人本身的關懷不夠,以及在當今時代我國要大力開發(fā)人力資源這一趨勢。以人為本的“本”,應理解為本位、本體、根本和尺度。
基于以上對“人”與“本”的理解,依據(jù)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發(fā)展的理論,所謂以人為本,即以人為本位、本體、根本和尺度。它要求在社會生活中把人,尤其是廣大的人民群眾作為根本、出發(fā)點和歸宿,以他們?yōu)閮r值的核心和社會的本位,把他們的生存和發(fā)展作為最高的價值目標和追求,關注和滿足他們的基本需要,充分反映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和要求;尊重和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尊重人民群眾在社會發(fā)展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體作用;注重社會公正,關注弱勢群體和貧困成員,使社會發(fā)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實現(xiàn)共同富裕;注重提高國民的素質;保護環(huán)境,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和人的價值的實現(xiàn);尊重人的能力差異和貢獻,尊重個人的獨立人格和創(chuàng)造個性;等等。以人為本的內容涉及的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需要、合法權益、主體地位和作用、生活質量、全面發(fā)展和價值的實現(xiàn)、獨立人格和創(chuàng)造個性等,都關乎他們的根本利益。所以說以人為本的實質是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本。
黨的“十七大”報告在談到堅持以人為本時說:“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黨的一切奮斗和工作都是為了造福人民。要始終把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fā)揮人民首創(chuàng)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做到發(fā)展為了人民、發(fā)展依靠人民、發(fā)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保?]它所講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造福人民”、“保障人民各項權益”最終都要落實到人民的根本利益上“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fā)揮人民首創(chuàng)精神”、“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發(fā)展為了人民、發(fā)展依靠人民、發(fā)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強調的也是人民的利益或根本利益。由這里也可以看出,以人為本的實質是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本。
我黨堅持群眾史觀,其取得政權靠的是廣大人民群眾,鞏固執(zhí)政地位靠的也是廣大人民群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仍然依靠人民群眾生機勃勃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黨的根本。因此,在我黨的思想體系中,以人為本就是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本,就是無條件地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而奮斗。
反過來講,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本,是以肯定和堅持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歷史為前提的,是堅持群眾史觀。我黨之所以要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本,歸根結底,是因為人民群眾是社會的絕大多數(shù),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代表絕大多數(shù)人民群眾的利益、尤其是它們的根本利益,就是代表社會歷史的發(fā)展方向。正因此,人民群眾才成為我黨生存之基、力量之源,我黨依靠人民群眾才能不斷發(fā)展壯大,我黨所領導的事業(yè)也才能蒸蒸日上。
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是群眾史觀的具體實踐。群眾觀點是無產階級政黨的基本觀點,其主要內容包括:堅信人民群眾自己解放自己,堅信人民群眾的大多數(shù),尊重群眾的革命首創(chuàng)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人民謀利益;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關心人民群眾的利益;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遇事同群眾商量,甘當群眾的小學生。
群眾路線是無產階級政黨所實行的密切聯(lián)系人民群眾和實現(xiàn)正確領導的工作路線,它是毛澤東總結實踐經驗概括出來的。它的內容簡要地講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基本精神概括起來就是: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尊重群眾的首創(chuàng)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在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新世紀新階段,相信群眾和依靠群眾主要體現(xiàn)為積極發(fā)揮人民群眾的主體性,也即積極發(fā)揮人民群眾的自覺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充分利用我國豐富的人力資源;尊重群眾的首創(chuàng)精神主要體現(xiàn)為充分發(fā)揮廣大人民群眾的創(chuàng)新性,開發(fā)他們的潛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主要體現(xiàn)為維護和實現(xiàn)廣大人民群眾各方面的利益,包括發(fā)展經濟,保護環(huán)境,節(jié)約資源,縮小貧富差距,消除腐敗和維護社會公正,發(fā)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會文明等,“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主要體現(xiàn)為要充分發(fā)揮廣大人民群眾的創(chuàng)造性,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要來自于民、用之于民——即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等等。而以上所講的充分發(fā)揮人的自覺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積極發(fā)揮人民群眾的主體性和創(chuàng)新性,充分開發(fā)他們的潛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充分利用我國豐富的人力資源;維護和實現(xiàn)廣大人民群眾各方面的利益,縮小貧富差距,消除腐敗和維護社會公正等,正是我黨所提倡的以人為本的精神內涵??梢?,以人為本的精神實質與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新世紀新階段堅持以人為本就是堅持和貫徹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也就是堅持群眾史觀。
[1]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本書編寫組.十七大報告學習輔導百問出版社[M].北京:學習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2007.
Abstract:The People-first thought is the present policy of China and also the concrete practice of in the new period.It is the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mass viewpoint in a new stage and takes the view of people creating history as premises.The persistency of people first is to carry out mass viewpoint and line of our party at the new stage in the new century.
Key words:People first;Mass conception of history;Mass viewpoint and mass line
People-first Thought Practices the Mass Conception of History
XU Ling-yan,BAI Chang-hua,WANG Hong-ying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4,China)
A81
A
1008—4444(2010)03—0004—03
2010-04-25
徐令彥(1963—),女,河南浚縣人,信息工程大學理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宋孝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