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簡論高校思政課課堂教學主體性理念

2010-09-06 07:36:44曾立榮
文教資料 2010年24期
關鍵詞:互動式教學主體性思政課

摘 要: 人的主體性包括自主性、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主體性教育在本質上是教育主體建構其主體性的對象化活動和交往活動,包括教師和學生兩個主體性。思政課互動式課堂教學是主體性教學理念的實踐形式。

關鍵詞: 思政課 主體 主體性 互動式教學

影響教育發(fā)展最重要的因素是教育理念。教育理念規(guī)定和影響教育目的、方法和內容。主體性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培養(yǎng)師生的主體性。

一、主體及主體性之內涵分析

主體性教育思想的理論基礎是哲學主體及主體性概念。它主要研究作為教育活動主體的師生主體性,研究師生主體在其對象性的學習、認識與交往活動中的地位、能力、作用。①在認識和實踐意義上,主體是指與客體相對應的,從事認識、實踐活動的人,是認識和實踐活動的發(fā)動者、承擔者,是現(xiàn)實地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實踐者。主體之為主體,需具備成為主體的素質,即主體性。只有發(fā)揮出主體性,個體才能自動取得主體地位。主體性是人作為主體的規(guī)定性,其內涵包括自主性、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一)人的主體性的涵義

1.主體性是主體在客體面前表現(xiàn)出來的特性

主體是活在當下的現(xiàn)實的人。主體是現(xiàn)實生活中是“以一定的方式進行生產(chǎn)活動的一定的個人”。②主體是一個關系的范疇。只有發(fā)生主客體關系的地方,才有主體。人的存在、人的特性和本質力量,只有通過關系才能實現(xiàn)。認識主體是與認識的客體相對應、相關聯(lián)而獲得其規(guī)定性的。主體是一個動態(tài)性的范疇。主體性是人作為主體所特有的屬性,是在與客體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和自主性。在教學過程中,師生雙方的主體性也只有在雙方相互依存時才存在。

2.主體性的三個層次

(1)主觀能動性。這是主體性的根本特征。要改變現(xiàn)存事物,主體必須對客體選擇、制約、作用與影響,發(fā)揮自身能動性。人自由自覺的主體意識促成自我超越的內在動機,并最終促使人的能動性生成。

(2)獨立自主性。就是人在主客關系中自己主宰自己、控制自己的本質力量。它表現(xiàn)為主體活動的自我決定性。在人的對象化活動中,主體處于自主狀態(tài),是活動的發(fā)動者、操縱者與調控者。在活動目標、手段、內容、方式、過程與結果中,主體有意識地隨時調整、統(tǒng)一、協(xié)調對象化活動的整個過程。

(3)實踐創(chuàng)造性。創(chuàng)造性實踐是人類社會存在的決定因素?!罢軐W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③創(chuàng)造性是指人在實踐中發(fā)揮能動性改變現(xiàn)存世界、使其符合自身需要而在對象化活動中展示出的人的特性。它是主體的自覺行為,是主體能動性最直接的表現(xiàn),是人的類特性的現(xiàn)實體現(xiàn)。

(二)主體自由度的問題

主體自由度,是標示主體性的量度和向度的范疇。量度是指主體性的強弱;向度是指主體行為對客體及主體自身的效益關系,它包括行為合規(guī)律性和合道德性。④

意識形態(tài)是主體以觀念的形式把握思政課教學內容的表現(xiàn),它不是人的主觀的精神,而是一定歷史時期一定社會的思想、理想、要求的客觀化形式。這是思政課教學中主體自由度的所在。

二、主體性教育本質上是教育主體建構其主體性的對象化活動和交往活動

主體性教育就是教育者發(fā)揮自身的主動性、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以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為前提,以培養(yǎng)學生成為獨立自主地、自覺能動地、積極創(chuàng)造地進行認識和實踐活動的社會主體的教育。

(一)主體性教育是主體性建構的過程

教師和學生都是教育教學活動的主體,完整有效的教學應由教師的教授活動和學生的學習活動有機耦合而成。

在教授過程中,教師是主體,學生和教授內容是其變革和改造的客體。通過教授活動,教師、學生與教學內容之間建立相互作用的主客體關系,并為學生主體性的建構提供條件。在教授過程中,教師要運用和發(fā)揮自身主體性,改變教材結構和形式,運用適合學生接受特點的方式進行教授,并通過學生的表現(xiàn)與反應調整自己的認知結構、教學技能和科研能力。教師在建構學生主體性的同時,也實現(xiàn)自身主體性的建構。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和課程內容是客體。通過他們之間的主客體交往關系,學生獲得有效的指導和交往經(jīng)驗,減少盲目性和隨意性,積累學習經(jīng)驗,培養(yǎng)學習習慣,總結學習方法,增強自身主體性。學生運用各種方式給教師的教授活動以反饋,借此,教師可以調整和改變自己的教學策略,從而實現(xiàn)教師主體性的建構。

(二)主體性教育是教育主體之間的交往活動

教師與學生是相對的兩種角色。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是通過彼此交往實現(xiàn)的。在主體性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本質上是對象化活動的交往關系。師生雙方都是彼此關系的創(chuàng)造者,都把與自己有關的其他交往者的主動性、自主性作為相互對話、理解和溝通的前提條件。⑤這種交往關系是一種對話、包容和共享關系。⑥師生之間不僅有淺層次的言語交流,更有深層次的知識、思想、經(jīng)驗和情感交流;雙方能在理解、接納中承認并保持自身獨立性和完整性,并有強烈的歸屬感和價值感;師生在教學過程中吸取雙方的經(jīng)驗和智慧。

三、作為教育教學活動主體的教師和學生主體性分析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的主體性表現(xiàn)在個性化和藝術化的教學活動中,學生的主體性表現(xiàn)在課內外積極思考和質疑中。

(一)教師主體性

教師教學主體性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教師選擇教學內容。一方面,教師的教學要在了解教學要求的基礎上吃透課本,看到課本背后的本質規(guī)律。另一方面,教師要善于運用課本之外、學生感興趣、適合學生身心特點、及時反映社會現(xiàn)實的教學信息。其次,教師設計和實施教學過程。在教學活動實施前,教師要進行設計,把個性化教學理念融入教學設計中,對教學內容的安排、教學方法的運用、課堂問題的設置等教學策略進行縝密思考。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要組織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學習知識,體驗情感,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最后,教師是教學活動的評價者。教師對自己的教授活動也應該有評價權。這種評價是教師的自我反思過程,它有利于教師積累教學經(jīng)驗,提高教學和科研水平。

(二)學生主體性

學生學習主體性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

首先,參與教學活動自主性。主要表現(xiàn)有三個方面:第一,課前準備的協(xié)商性。教學計劃的制定、進程的安排、方法手段的采用到教學效果評估,都由學生與教師協(xié)商確定。第二,教學中對活動過程的把握。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方法,靈活把握活動的步驟。第三,教學實施中的互動互助。一是通過學生主體自我互動,實現(xiàn)對知識的主動認知和理解;⑦二是與教師思維過程互助。教學活動中師生可以角色互換,把學習過程變成探索、研究過程,教與學實現(xiàn)互助共贏;三是學生自我調節(jié)。學生意識到自身的主體地位,發(fā)揮自身潛力。

其次,參與認知和實踐的能動性。學生的能動性集中體現(xiàn)在其能主動、積極地作用于認識客體所提供的信息,它是通過自身的實踐來獲得直接或間接的經(jīng)驗。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課堂教學,能極大發(fā)揮學生學習的情意因素。學生的能動性被喚起,就能參與教學活動,主動地同化外界影響,對它們進行吸收、改造、加工,組合新舊知識,實現(xiàn)主體結構的建構與改造。

最后,學習追求上的創(chuàng)造性。創(chuàng)造個人主體性的最高表現(xiàn)和最高層次。學生學習創(chuàng)造性包含兩層含義:一是對外在事物的超越。主體在充分質疑的基礎上,改造舊事物,產(chǎn)生新事物,它通常表現(xiàn)為改革、發(fā)明、創(chuàng)新等;二是對自身的超越。主體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也改造自身,使“舊”我轉變?yōu)椤靶隆蔽?。思政課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學生主體既要追求第一種超越,更應該追求第二種超越。

四、思政課互動式教學是主體性教學理念的實踐形式

思政課堂上學生的認知很大程度上表現(xiàn)出兩個特點:一是直觀化傾向。大學生輕視理論思維和學習,在認知上偏重直觀化的特點。他們不盲從,不輕信說教,凡事憑思考后的感覺進行判斷選擇,追求真實,厭惡虛假。二是個體意識凸顯。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的多元化價值取向,使得大學生在認知、意志、情感等方面更注重意識獨立性,強調個性化。他們不趨同,思想觀念、生活方式表現(xiàn)出自身的個性;視野開闊,注重獨立思考,不局限于教師的教導和教材的條條框框;參與意識和表現(xiàn)欲望強烈,希望在各種活動中顯示自身價值。

思政課互動式課堂教學正是在把握學生認知特點的基礎上的一種教學方法?;邮秸n堂教學,是在教師啟發(fā)和引導下,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采用對話、研討和交流的學習方式,形成和諧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個體與學習中介互動、師生與環(huán)境互動的學習機制,以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學生能力,塑造學生良好個性的一種教學方法。學生全方位參與、多方互動及切身體驗等直觀化的方式,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政治理論課是自身適應社會的需要,而非外界因素強迫所致,從而增強學習的自主性;各種互動式教學具體方法的運用,學生充分而廣泛的參與可以增強參與熱情和參與能力,從而增強學習的主動性;互動式教學鼓勵學生廣泛聯(lián)系社會實際,自主思考,合作研討,從而有助于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現(xiàn)對教材的超越。而參與者自主性、主動性、超越性的生成,正是教學主體性的要義。主體性教學理念是思政課互動式課堂教學的指導理念,而思政課互動式課堂教學是主體性教學的具體體現(xiàn)形式。

注釋:

①郭文安.主體教育思想發(fā)展的回顧與前瞻[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6,(5):1.

②③馬克思恩格斯.費爾巴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4-16,86.

④朱高建.試論主體自由度[J].攀枝花大學學報,1997,(1):1.

⑤王銳生等.社會哲學導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⑥李瑾瑜.布貝爾的師生關系觀及其啟示[J].西北師范大學報(社科版),1997,(1).

⑦曾立榮.思想政治理論課互動式課堂教學理念的價值及方法探討[J].教育探索,2010,(3).

項目來源:2009年湖南省高校思政課青年教師教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B11。

猜你喜歡
互動式教學主體性思政課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中中國故事的創(chuàng)新表達
——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的打開方式》
社會科學家(2021年3期)2021-04-30 09:12:04
淺議高校學生在思政課中的情感認同
思政課堂這樣“沸騰”——陜師大思政課從“有意思”到“有信仰”
當代陜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3:02
論互動式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考試周刊(2016年91期)2016-12-08 21:12:14
外語互動式教學中的課堂智能交互設計初探
《金融市場學》課程教學新方法探析
智富時代(2016年12期)2016-12-01 16:40:24
探究體育教學互動式學習模式的途徑
獨辟蹊徑,語文課堂要凸顯學生“主體性”
幼兒教育改革進程中幾個重要問題的探討
網(wǎng)絡直播下身體在場的冷思考
今傳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26:00
洛浦县| 久治县| 达孜县| 东方市| 敦化市| 舞阳县| 鄂伦春自治旗| 武安市| 临沂市| 修文县| 海城市| 灌阳县| 吐鲁番市| 黎川县| 宽甸| 剑阁县| 西充县| 凤庆县| 定日县| 大理市| 英吉沙县| 广南县| 安乡县| 吉安市| 肇源县| 东台市| 车险| 苍溪县| 和林格尔县| 灵寿县| 云龙县| 浮山县| 增城市| 新晃| 高安市| 汝南县| 普安县| 洛川县| 青神县| 阳江市| 织金县|